一种游戏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6472发布日期:2018-08-28 23:0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游戏手柄。



背景技术:

因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写)头戴设备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上日益受到关注,使沉浸式游戏中与之配套的VR游戏手柄,成为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VR游戏手柄,大多是双手各持一支的操作方式。为了左右手操作方便,通常需要开发两种结构的手柄,导致产品成本高。为了降低产品成本,目前一些游戏手柄,仅生产一种结构的手柄,该手柄可供左右手共用,但是,共用的手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在手柄侧面的侧按键,会发生被手掌内侧误触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又能有效解决按键误触动的游戏手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游戏手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还包括用于触发一侧所述按键同时锁住另一侧所述按键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分别铰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一侧所述按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所述按键固定连接。

优选方式为,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或设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处;所述弹簧包括两弹簧臂,一个所述弹簧臂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或所述第三连杆上,另一所述弹簧臂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杆上。

优选方式为,各所述弹簧臂的端部均设有卡勾;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卡槽,或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勾相互卡合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通过铰轴和铰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和/或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通过铰轴和铰轴孔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两支撑柱,两所述支撑柱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设在对应的所述支座柱上并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设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柱上并与其铰接。

优选方式为,各所述支撑柱上均设置有铰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连杆上分别设置有铰轴孔,所述铰轴孔套设在对应的所述支撑柱的所述铰轴上。

优选方式为,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两所述按键之间;所述安装架包括与两侧所述按键对应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导向柱,以及与所述按键相配套的电子按键;所述按键包括用于按压所述电子按键的按键壳,所述按键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销和连接片,所述导向销设置于所述导向柱内,所述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连接。

优选方式为,所述电子按键通过卡位结构设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卡位结构包括设在所述安装部上的卡柱,以及设在所述电子按键上的卡孔,所述卡柱与卡孔相互卡合设置。

优选方式为,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柱相配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三连杆。

优选方式为,所述游戏手柄为虚拟现实游戏手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手柄,包括壳体,该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还包括用于触发一侧按键同时锁住另一侧按键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同时与第三连杆铰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还分别铰接于壳体上;第一连杆还与一侧按键固定连接,第三连杆还与另一侧按键固定连接。游戏手柄一侧的按键按下后,与该按键连接的第一连杆或第三连杆受力,相对于壳体上的铰接处向内转动,使第二连杆被带着平移,第二连杆平移后带着第三连杆或第一连杆绕着铰接处转动,使另一侧按键被第三连杆或第一连杆顶住,即当一侧按键被按下后,另一侧按键被顶住,从而有效避免了误触动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手柄,在保证左右手共用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有效避免误触动的情况发生,让游戏体验效果佳。

由于还包括弹簧,该弹簧设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或设在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铰接处;弹簧包括两弹簧臂,一个弹簧臂固定于第一连杆上或第三连杆上,另一弹簧臂固定于第二连杆上;该弹簧提供了回弹力,使第二连杆始终位于中间,实现一键按下另一键被顶住的效果。

由于各弹簧臂的端部均设有卡勾;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卡槽,或第三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分别设置有卡槽,该卡槽和卡勾相互卡合设置;便于弹簧和连杆机构之间的组装。

由于壳体上设置有两支撑柱,两支撑柱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对应设置;第一连杆设在对应的支座柱上并其铰接,第三连杆设在对应的支撑柱上并与其铰接;在支撑柱的作用下,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能够实现一键按下另一键被顶住的效果。

由于壳体上还设置有安装架,该安装架设置于两按键之间;安装架包括与两侧按键对应设置的安装部,该安装部上设置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导向柱,以及与按键相配套的电子按键;其中按键包括用于按压电子按键的按键壳,该按键壳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销和连接片,导向销设置于导向柱内,连接片与对应的第一连杆或第三连杆固定设置;通过上述结构,按键能够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有效防止误触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的左按键按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游戏手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安装架,100-导向柱,102-卡柱,20-左按键,200-按键壳,202-导向销,204-连接片,22-右按键,30-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4-第三连杆,4-弹簧,40-弹簧臂,400-卡勾,5-电子按键,6-支撑柱,7-卡槽,8-铰轴,9-铰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游戏手柄,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还包括用于触发一侧按键同时锁住另一侧按键的连杆机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4,第一连杆30的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34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4分别铰接于壳体1上;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与一侧按键固定连接,第三连杆34的另一端与另一侧按键固定连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手柄使用时,为了描述方便,将在图中位于壳体1左侧的按键定义为左按键20,位于壳体1右侧的按键定义为右按键22。本例中,左按键20与第一连杆30的一端固定连接,右按键22与第三连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

当左按键20按下后,第一连杆30的一端因与左按键20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0的一端绕着与壳体1的铰接处向内转动,第一连杆30的另一端带着第二连杆32向左侧平移,而向左平移的第二连杆32带着与其铰接的第三连杆34转动,且第三连杆34绕着与壳体1的铰接处转动,第三连杆34转动后,其与右按键22固定连接的一端推着右按键22,使右按键22在壳体1内侧被顶住,让右按键22不会轻易被触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误触动的情况发生。同理,右按键22被按下后,左按键20被连杆机构中的第一连杆30顶住,也不会被误触动。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游戏手柄,当一侧按键被按下后,另一侧按键被顶住,让左右手共用一个游戏手柄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低的优点。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簧4,弹簧4设在第一连杆30与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弹簧4包括两弹簧臂40,一个弹簧臂40固定于第一连杆30上,另一弹簧臂40固定于第二连杆32上。或者弹簧4设在右侧,即设在第三连杆34和第二连杆32的铰接处,此时,两弹簧臂40分别与第三连杆34和第二连杆32固定连接。

设置了弹簧4的连杆机构,具有了按键回弹力,按键松开后,能够流畅的复位,松开被顶住的按键。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便于组装,本实施例中,两弹簧臂40的端部均设有卡勾400,第一连杆30和第二连杆32上分别设置有卡槽7,卡勾400卡在卡槽7内,就完成了组装。当弹簧4设在右侧时,此时,在第三连杆34和第二连杆32上分别设置卡槽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杆30的一端通过铰轴8和铰轴孔9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铰接连接,和/或第三连杆34的一端通过铰轴8和铰轴孔9与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当然,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4之间的铰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结构。

壳体1上设置有两支撑柱6,两支撑柱6分别与第一连杆30和第三连杆34对应设置;第一连杆30设在对应的支座柱上并其铰接,第三连杆34设在对应的支撑柱6上并与其铰接。进一步的,第一连杆30和第三连杆34上分别设置了铰轴孔8,两支撑柱6上分别设置了铰轴8,铰轴孔9套设在对应的铰轴8上,实现了第一连杆30与对应支撑柱6的铰接,第三连杆34与对应的支撑柱6的铰接。同样,第一连杆30和第三连杆34与对应支撑柱6的铰接方式,不限上述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上还设置有安装架10,安装架10设置于两按键之间;安装架10包括与两侧按键对应设置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导向柱100,以及与按键相配套的电子按键5;按键包括用于按压电子按键5的按键壳200,按键壳2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销202和连接片204,导向销202设置于导向柱100内,连接片204与对应的第一连杆30或第三连杆34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电子按键5通过卡位结构设在安装部上,卡位结构包括设在安装部上的卡柱102,以及设在电子按键5上的卡孔,卡柱102与卡孔相互卡合。

连接片204上也可设置有连接柱,第一连杆30的一端和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对应的连接柱相配合固定,实现按键与第一连杆30或第三连杆34之间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游戏手柄为虚拟现实游戏手柄,也可为其他游戏手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VR游戏手柄,当左按键20按下时(右按键22同理),第一连杆30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连杆32向左平移,同时第二连杆32带动第三连杆34顺时针转动,将右按键22抵住,使之无法被触发;而弹簧4使第二连杆32处于中位,增加左按键20的回弹力。本实施例,通过按键行程、连杆转动角度的配合,达成了同一时间只能触发一侧按键的目的,从根本上避免了按键误触的风险。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一种游戏手柄结构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