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木上使用的收腹举腿背垫的制造与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7538发布日期:2018-09-04 21:46阅读:1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肋木上使用的收腹举腿背垫的制造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运动锻炼中,锻炼腹部肌肉力量的方法很多,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来说,选择利用肋木以收腹举腿动作进行动力性或静力性训练来提高腹部肌肉力量是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但是,在肋木上进行收腹举腿训练时,由于肋木横杠为圆管形且间距较大,当人体背部、颈部后侧以及头部的枕骨等部位直接靠在肋木横杠上的时候,一般着力于人体背部的横杠大约只有4-5根,由于横杠为圆管,其圆弧形状使得着力于人体背部的力会落在一条线上,也就是说当人们利用肋木进行腹部肌肉力量训练时支撑在人体背部、颈部后侧以及头部的枕骨等部位的着力点为4或5条线,由于在完成收腹举腿动作时人体施予肋木的正压力随着举腿高度的不断升高而急剧加大,特别是当收腹举腿的高度超过水平向上45度角之后,人体施予肋木上的正压力基本由2条线状支持面支撑,产生的压强会很大,导致支撑部位产生强烈的硌压疼痛感,甚至会造成着力部位淤血、肿痛,存在训练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肋木上使用的收腹举腿背垫的制造与使用方法,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主要由背垫和固定装置两部分构成。

所述背垫包括垫板和软垫,垫板为一长800mm、宽400mm、厚5mm-10mm的长方形硬质材料板;所述软垫为高密度海绵或物理性质与高密度海绵相近的其他软质弹性材质制成,软垫的下面为一个平面,形状与所述垫板的形状相匹配,软垫的上面为一个与人体背部生物学特征相吻合的曲面,其特征是:在软垫中间纵向有一宽度为10mm-25mm的凹槽;在软垫的上部横向向前凸起有一个弧形颈枕,颈枕向前凸起圆弧最高点距所述垫板上平面的距离为50mm-80mm,设置向前凸起弧面的跨度为80mm-120mm;在软垫的中部横向向前凸起有一个弧度较小、弧面较长的腰枕,腰枕凸起弧顶距所述垫板上平面的距离为30mm-40mm,设置腰枕向前凸起弧面的跨度为550mm;设置所述颈枕向前凸起圆弧面的下端与腰枕向前凸起弧面的上端通过一段向后凹陷的弧面圆滑衔接形成s形曲面,设置向后凹陷的弧顶距所述垫板上平面的距离为15mm-25mm;所述软垫的下平面粘接在所述垫板的上平面上。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条固定带和分别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长方形垫板下平面上端的两个角上的两个固定带环,所述固定带为一根软质扁带,在所述固定带一个平面的中段到下段设置有a粘链,在所述固定带的上端与所述粘链同一平面上设置有b粘链;所述固定带环为一块长80mm、宽40mm、厚2mm-4mm长方形硬质材料板,在硬质材料板的上部横向开设有一个长方形通孔;所述两根固定带的下端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固定带环上部横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后回折,与本条固定带固定带环的上部折叠并通过铆钉紧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装置背垫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本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装置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肋木上使用的收腹举腿背垫的制造与使用方法,主要由背垫1和固定装置2两部分构成,见图1。

所述背垫1包括垫板3和软垫4,垫板3为一长800mm、宽400mm、厚5mm-10mm的长方形硬质材料板;所述软垫4为高密度海绵或物理性质与高密度海绵相近的其他软质弹性材质制成,软垫4的下面为一个平面,形状与所述垫板3的形状相匹配,软垫4的上面为一个与人体背部生物学特征相吻合的曲面,其特征是:在软垫4中间纵向有一宽度为10mm-25mm的凹槽7;在软垫4的上部横向向前凸起有一个弧形颈枕6,颈枕6向前凸起圆弧最高点距所述垫板3上平面的距离为50mm-80mm,设置向前凸起弧面的跨度为80mm-120mm;在软垫4的中部横向向前凸起有一个弧度较小、弧面较长的腰枕5,腰枕凸起弧顶距所述垫板3上平面的距离为30mm-40mm,设置腰枕5向前凸起弧面的跨度为550mm;设置所述颈枕向前凸起圆弧面的下端与腰枕向前凸起弧面的上端通过一段向后凹陷的弧面圆滑衔接形成s形曲面,设置向后凹陷的弧顶距所述垫板3上平面的距离为15mm-25mm;所述软垫4的下平面粘接在所述垫板3的上平面上,见图1、图2、图3、图4。

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两条固定带8和分别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长方形垫板3下平面上端的两个角上的两个固定带环11,所述固定带8为一根软质扁带,在所述固定带8一个平面的中段到下段设置有a粘链9,在所述固定带8的上端与所述粘链8同一平面上设置有b粘链10;所述固定带环11为一块长80mm、宽40mm、厚2mm-4mm长方形硬质材料板,在硬质材料板的上部横向开设有一个长方形通孔;所述两根固定带8的下端头分别穿过所述两个固定带环11上部横向开设的长方形通孔后回折,与本条固定带8固定带环11的上部折叠并通过铆钉12紧固,如图1、图4、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

1)本方案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及调节固定带长度的方式是使用两根固定带以粘链连接的方式固定和调节的,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和调节长度也是可以的。

2)本方案实施例垫板3为一宽400mm、长800mm、厚5mm-10mm的长方形硬质材料板,在实际应用时尺寸和形状有所变化也是可以的;

3)本方案实施例中所述背垫1由垫板3和软垫4两部分构成,在实际应用时所述背垫1的垫板3和软垫4一次成型也是可以的;

4)本方案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带环11为一块长80mm、宽40mm、厚2mm-4mm长方形硬质材料板,在硬质材料板的上部横向开设有一个长方形通孔,在实际应用时固定带环11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等其他形状的,在其上部开设通孔的形状不是长方形而是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在人体背部与肋木之间增加一个背垫的设计,使得人体背部不直接与肋木横杠接触,避免了肋木横杠对人体背部的硌压和伤害。

2)本方案实施例中所述软垫4的上面为一个与人体背部生物学特征相吻合的曲面的设计,有效增大了使用人人体背部着力的面积,使得人体背部的着力点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面接触,有效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提高了锻炼时的舒适性。

3)本方案实施例中背垫1包括垫板3和软垫4,所述软垫4为高密度海绵或物理特性与高密度海绵相近的其他软质弹性材质制成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的舒适度大大提高,从而使锻炼者可以毫无障碍的进行训练。

4)本方案实施例中通过固定装置2将所述背垫1固定在肋木上的设计,实现了在收腹举腿训练过程中背垫1的相对位置不变的功能。

5)本方案实施例中,在所述固定带8一个平面的中段到下段设置有a粘链9,在所述固定带8的上端与所述粘链8同一平面上设置有b粘链10的设计,使得该装置具备了便捷调节、固定背垫高度的功能,可满足不同形态特征人的使用需要,从而提高了本装置对使用人群的适应度。

使用方法:

1)将所述垫板3的下平面贴靠在肋木适当高度位置,使本装置具有固定带环(11)的一端处于最上方;

2)将两条固定带8的游离端头穿过固定带环11上方适宜高度同一根横杠上面的空隙后向下折回;

3)同时拉动或放松两条固定带8调整背垫1悬吊的高度,使锻炼者成双手正握肋木顶端横杠身体处于悬垂状态时本装置的颈枕正好处在颈部后侧,将a粘链9和b粘链10扣合紧固。

4)根据需要进行收腹举腿锻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