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健身锻炼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41450发布日期:2018-12-19 07:12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健身锻炼系统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运动健身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运动健身锻炼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上班面对电脑、下班面对手机的时间日益延长,长时间久坐、低头缺少运动,极易出现肥胖、颈椎、脊椎等问题。另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提高;开始关注健身的人员也日益增多,健身的群体也日益变大。在校青少年学生、城市白领、企业中高层、老年人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城市的健生俱乐部中。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专业化的有氧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其机制是高原训练可改善心脏功能及提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有利于氧的传送;同时,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增加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和形态的改善,有利于氧的释放和弥散。另外,专业化的有氧训练可使骨骼肌线粒体氧化酶活性升高,导致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及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以上综合作用使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得到提高。模拟氧浓度降低的条件下,机体在进行有氧代谢的同时也在进行无氧代谢,来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增加肺活量,也有助于耐力项目突破体能极限。

然而,传统的室内健身器材和健身系统,并不能针对氧浓度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的通风排气装置或者新风系统,不能稳定的维持氧气的浓度;在测量氧气浓度的过程中因为健身环境密封性能不好或者门/舱的频繁开关,即使设置了氧气浓度检测,氧气浓度测试也不准确,进而在导致氧气浓度调节出现偏差;部分由于运动装置内的氧气消耗,没有及时的进行氧气浓度的调节。以上均导致健身系统内的氧气浓度不能准确、稳定的维持,从而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对于强度和专业化比较高的训练,需要定制氧气浓度,从而达到训练效果,例如高原训练等,这对训练时氧气浓度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锻炼系统和控制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运动锻炼系统,包括:跑步机、拉伸机;罩设在所述跑步机或所述拉伸机上的透明舱;所述运动健身锻炼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单元,与所述控制器单元相连的氧气浓度调节模块、数据管理模块、锻炼方案管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所述跑步机或所述拉伸机下方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

所述氧气浓度调节模块包括制氧单元、制氮单元;所述制氧单元通过管线一与所述透明舱连接,所述管线一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一、压力控制阀一、流量控制阀一、压力传感器一、流量传感器一、安全阀一;所述制氮单元通过管线二与所述透明舱连接,所述管线二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二、压力控制阀二、流量控制阀二、压力传感器二、流量传感器二、安全阀二;所述透明舱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三、安全阀一;所述透明舱内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三、安全阀二。

控制器单元,包括用于接收外部数据的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将当前输出气体的压力、流量、氧气浓度监测值、当前心率值、血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分析模块和基于比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发送模块、基于上述数值超过正常范围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

进一步的,跑步机、拉伸机下方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该重力感应装置可以是压电感应器。

进一步的,制氧单元可以采用变压吸附psa空气分离技术实现,制氮单元可以为中空纤维膜空气制氮机,分子筛空分制氮机或深冷空分制氮机。

进一步的,氧气浓度传感器采用二氧化锆管。

进一步的,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心率数据管理单元、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血压数据管理单元、比较模块。

心率数据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和保存用户训练过程中心率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对当前的心率变化趋势进行查询。心率数据管理单元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当前心率的心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前心率变化趋势进行查询的心率查询模块;基于心率正常范围设定值对当前心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分析模块。

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和保存透明舱内某一时刻的氧气浓度数据。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透明舱内的氧气浓度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当前氧气浓度数据进行查询和显示的查询显示模块;基于设定值对当前氧气浓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分析模块。

血压数据管理单元用于获取和保存用户训练过程中血压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对当前的血压变化趋势进行查询。血压数据管理单元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当前血压的血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前血压变化趋势进行查询的血压查询模块;基于血压正常范围设定值对当前血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分析模块。

比较模块,基于心率、氧气浓度、血压设定值,对当前监测到的心率、氧气浓度、血压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若超出正常范围,则通过图像、声音等方式向控控制器单元发出报警提醒。

进一步的,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锻炼方案管理模块,可根据用户的基础信息输出锻炼强度、锻炼频次、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信息。锻炼方案管理模块包括锻炼记录获取模块、查询模块、比较判断模块。锻炼记录获取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的基础信息记录和保存用户当前锻炼方案,查询模块用于历史锻炼方法的查询,比较判断模块通过对当前获取的用户实际锻炼数据和锻炼记录获取模块中的锻炼数据进行比对,并判断训练者是否完成训练内容。

运动心率采集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产品,如腕表等。

锻炼强度基于用户的个人基础信息得出,通过以下公式{[(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来计算。

锻炼频次为每周锻炼3至5天,每次运动时间90分钟以内。

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包括:

(1):热身锻炼:时间10分钟(跑步机),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静态拉伸5分钟;

(2)抗阻力锻炼:30分钟,依次腿,背,肩,胸,肱二,肱三,腹,进行锻炼。每个部位练4组,每组锻炼次数为10至20次,组间歇40秒。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

(3)有氧锻炼:跑步机30分钟,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

进一步的,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包含显示模块、输入模块、信息收发模块;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第三显示部分。

所述第一显示部分可以用视频、3d、动画、全息投影中之一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从氧气浓度调节模块、数据管理模块、锻炼方案管理模块150传递过来的信息,将当前氧气浓度、当前心率、血压、锻炼方案以及训练动作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在透明舱前屏幕显示;所述第二显示部分用画中画或分屏显示的方式从前方、左方、右方、后方对用户的动作实时显示;所述第三显示部分用与手机通过无线同步后,将手机的来电、短信、微信、微博在屏幕上进行提醒和显示;并具备来电应答、语音回复功能。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第一信息输入部分和第二信息输入部分;第一信息输入部分用于录入用户的基础信息,通过触摸屏、按键输入;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开始训练时的血压、心率等。第二信息输入部分通过同步的方式输入手机或互联网传递过来的数据。

所述信息收发模块,通过wifi、有线等方法服务器连接,通过wifi、蓝牙、数据线等方式与手机相连;接收从服务器和手机发送的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手机或服务器,同时可以将用户的锻炼强度、锻炼频次、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等信息通过以互联网通讯手段发送推送到训练者关联的终端上,同时可以进行历史数据查询、下次运动时间提醒、以及根据当前锻炼情况设定锻炼健身计划及指标。

互联网通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短信、微信、二维码。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运动健身锻炼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室内的氧气浓度调节到14.67%,达到模拟海拔2800米氧气浓度的效果;

用户佩戴好心率采集装置;

输入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当前心率;

系统检查用户是否已有锻炼方案,已有锻炼方案是否与当前个人信息匹配,如果已有锻炼方案且与当前个人信息匹配,则直接进入锻炼,如果没有锻炼方案或与当前个人信息不匹配,则进入调整模式;

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并根据计算出的锻炼强度,确定每次锻炼的锻炼量,具体为通过以下公式{[(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来计算;所述锻炼频次为每周锻炼3至5天,每次运动时间90分钟以内;所述锻炼内容包括热身锻炼、抗阻力锻炼、有氧锻炼;

在系统指导下开始锻炼,并根据提示调整或保持;

判断用户是否完成锻炼;当用户已经完成当天的锻炼量时,进入结束阶段;

将用户的运动心率、锻炼评估情况、下次运动时间以短信、微信、二维码等发送推送到训练者关联的终端上,以及根据当前锻炼情况完善锻炼健身计划。

其中,所述氧气调节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预先设定的氧气浓度阈值p,测量周期t,则氧气浓度调节过程如下:

s1,测量当前周期氧气浓度,如果某个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高于或低于阈值p,则发出告警;进入步骤s2;

s2,如果连续n个(n=2或3)周期的氧浓度均高于阈值p,则确认需要进行氧气浓度调节;

s3,发送消息给控制器单元160,进行氧气浓度调节;

s4,在上部、中部、下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测得平均值达到p的时候,停止调节,返回步骤s1。

本发明可以达到如下积极效果:

通过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氧气浓度的监测,达到准确的维持氧气浓度的稳定,从而达到健身系统内模拟不同氧浓度下的运动环境,使得机体在进行有氧代谢的同时也在进行无氧代谢,来提高血液的输氧能力,增加肺活量,也有助于耐力项目突破体能极限;

有效的氧浓度控制,可以为专业的训练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训练数据,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高原训练,节省了运动员专门去海拔高的地区训练的成本。

对于个体差异,可以提供合适的健康锻炼建议,结合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合理利用个体的心率等信息,提高健康运动的针对性;

实现对用户一定时间内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准确、个性化的监控,进而准确掌握用户一定时间内完成的锻炼活动的质量;

同步监测用户的运动情况,评估锻炼效果,降低锻炼成本,提升使用者兴趣,提高运动健身的趣味性;

实现运动锻炼的同时方便查看、处理个人事务,不间断运动锻炼;

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运动健身锻炼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氧气浓度调节模块示意图;

图3为数据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4为控制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锻炼方案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6为人机交互模块示意图;

图7为氧气浓度调节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运动锻炼系统包括跑步机、拉伸机;罩设在所述跑步机或所述拉伸机上的透明舱100;制氧单元1201通过管线一与透明舱100连接,管线一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一1203、压力控制阀一1204、流量控制阀一1205、压力传感器一1206、流量传感器一1207、安全阀一1208,压力控制阀一1204和流量控制阀一1205用于控制制氧单元输出的氧气压力和流量,当制氧单元1201输出的氧气压力或流量值异常时,安全阀一1208打开,使透明舱内氧气压力和浓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单向阀一1203可以保证制氧单元输出的气体只能向透明舱100内单向流动,透明舱100内的气体不会返流至制氧单元1201;制氮单元1202通过管线二与透明舱100连接,管线二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二1209、压力控制阀二1210、流量控制阀二1211、压力传感器二1212、流量传感器二1213、安全阀二1214,压力控制阀二1210和流量控制阀二1210用于控制制氮单元1202输出的氮气压力和流量,当制氮单元1202输出的氮气压力或流量值异常时,安全阀二1214打开,使透明舱100内氮气压力和浓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单向阀二1209可以保证制氮单元1202输出的气体只能向透明舱100内单向流动,透明舱100内的气体不会返流至制氮单元1202;透明舱100上设置有排气管路,排气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三1215、安全阀三1216;透明舱内设置有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压力传感器三1002、安全阀四1003。当透明舱内的氧气浓度或压力异常时,安全阀四1003打开。

如图2所示,本运动健身锻炼系统包括与氧气浓度调节模块相连的控制器单元150,用于接收氧气浓度传感器和心率、血压等的监测信息并根据密封舱内的设定参数以及上述监测信息通过流量控制阀调节制氧单元1201、制氮单元1202的出气量,对制氧单元1201、制氮单元1202输出进行自动控制,通过制氧单元1201和制氮单元1202的混合,输出符合氧气浓度要求的气体;当监测结果处于参数设定值范围内时,系统能持续监测并实时调控密封舱内的气体成分,同时将用户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排气管道置换出去。

如图4所示,控制器单元160包括用于接收外部数据的数据通讯模块1601、用于将当前输出气体的压力、流量、氧气浓度监测值、当前心率值、血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分析模块1602和基于比较结果,发出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发送模块1603、基于上述数值超过正常范围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1604。数据通讯模块1601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所需输出气体的压力、流量、氧气浓度等设定值和压力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和流量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当前输出气体的压力、流量、氧浓度等当前值,通过比较分析模块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当前值与设定值的差值,控制信号发送模块根据该差值,分别调整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从而使透明舱内的氧气浓度保持14.67%±5%的水平,达到模拟海拔2800米氧气浓度的效果。若氧气浓度偏差过多,则利用声光等提示手段提示操作者再次调节,直到氧气浓度达到要求为止。其中氧气浓度调节过程如下:

在透明舱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设置x、y、z个氧气浓度传感器装置1001,其中x、y、z均大于等于1且,x≥y,x≥z;在中部和下部设置氧气浓度传感器是因为舱门的开关以及密封性问题容易导致氧气浓度的变化;并且在锻炼的过程中,上部氧气浓度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在上部相对于下部多设置氧气浓度传感器以便更准确的测量运动过程中的氧气浓度。

在测量的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氧气浓度阈值p(p=14.67%±5%),测量周期t,测量周期t为过去一段时间内氧气浓度的的测量周期值,可以为10秒、20秒、40秒、60秒等。如图7所示:

s1,测量当前周期氧气浓度,如果某个氧气浓度传感器测得氧气浓度高于或低于阈值p,则发出告警;进入步骤s2。

s2,如果连续n个(n=2或3)周期的氧浓度均高于阈值p,则确认需要进行氧气浓度调节。

s3,发送消息给控制器单元160,进行氧气浓度调节。

s4,在上部、中部、下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测得平均值达到p的时候,停止调节,返回步骤s1。

通过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对氧气浓度的测量和调整,不仅能稳定透明舱内的氧气浓度,还能避免氧气调整装置频繁的开关机。

跑步机、拉伸机下方设置有重力感应装置,该重力感应装置可以是压电感应器。当用户站上跑步机或拉伸机时,压电感应器感应到压力变化,产生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单元160,控制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流量控制阀一1205、流量控制阀二1211开启,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测试氧气浓度,将数值传输至数据通讯模块,控制器单元160通过比较分析模块1602将制氧单元1201、制氮单元1202当前输出气体的压力、流量、氧气浓度监测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上述数值超过正常值时,报警模块1604输出报警信号,微型处理器控制蜂鸣器报警,使用户及工作人员听到报警声音,提示工作人员调整。当用户离开跑步机或拉伸机时,压电感应器感应到压力变化,产生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单元160,控制氧气浓度传感器1001、流量控制阀一1205、流量控制阀二1211关闭。

制氧单元120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吸附psa空气分离技术实现,制氮单元1202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中空纤维膜空气制氮机、分子筛空分制氮机或深冷空分制氮机,这里不再赘述。

氧气浓度传感器采用二氧化锆管,当铂层两端的氧气浓度一样时,说明测量环境的氧气浓度和空气的氧气浓度一样,此时输出电压为0。当二者浓度不一致时,则产生电动势,氧气浓度的差值越大,电动势就越大,由此电动势可以测出相应的氧气浓度。

如图2、图3所示,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数据管理模块130,数据管理模块130包括心率数据管理单元1301、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1302、血压数据管理单元1303、比较模块1304。

心率数据管理单元1301用于获取和保存用户训练过程中心率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对当前的心率变化趋势进行查询。心率数据管理单元1301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当前心率的心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前心率变化趋势进行查询的心率查询模块;基于心率正常范围设定值对当前心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分析模块;基于心率超过正常范围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正常心率范围为60-100次/min,若心率测量值超过该范围,控制器单元发送信号至显示装置,同时采用声光报警提示用户结束训练。

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1302用于获取和保存透明舱内某一时刻的氧气浓度数据。氧气浓度数据管理单元1302包括用于获取当前透明舱内的氧气浓度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对当前氧气浓度数据进行查询和显示的查询显示模块;基于设定值对当前氧气浓度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分析模块;基于氧气浓度超过正常范围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

血压数据管理单元1303用于获取和保存用户训练过程中血压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对当前的血压变化趋势进行查询。血压数据管理单元1303包括用于获取用户当前血压的血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前血压变化趋势进行查询的血压查询模块;基于血压正常范围设定值对当前血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分析模块;基于血压超过正常范围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号的报警模块。血压过低过高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正常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正常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若血压测量值超过该范围,控制器单元150发送信号至显示装置,同时采用声光报警提示用户结束训练。

比较模块1304,基于心率、氧气浓度、血压设定值,对当前监测到的心率、氧气浓度、血压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若超出正常范围,则通过图像、声光等方式向控控制器单元发出报警提醒。

如图2、图5所示,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锻炼方案管理模块150,可根据用户的基础信息输出锻炼强度、锻炼频次、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信息。锻炼方案管理模块150包括锻炼记录获取模块1501、查询模块1502、比较判断模块1503。锻炼记录获取模块1501用于基于用户的基础信息记录和保存用户当前锻炼方案,查询模块1502用于历史锻炼方法的查询,比较判断模块1503通过对当前获取的用户实际锻炼数据和锻炼记录获取模块1501中的锻炼数据进行比对,并判断训练者是否完成训练内容。

锻炼强度并不是越大越好,锻炼强度过大,则容易造成运动过度,对身体压力大,引起肌肉酸痛、拉伤等问题;锻炼强度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效果。研究表明,人体的心率变化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活动状态等诸多因素有关,由于心率的大小可反映脂肪代谢比率的大小,因此,可以通过心率测算来评估锻炼强度。运动心率采集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产品,如腕表等;其中运动锻炼时间、运动锻炼强度、运动锻炼心率反映了运动锻炼的运动负荷情况,但是非专业人士无法通过简单的运动锻炼强度、心率来判断锻炼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每次运动锻炼的强度、心率转换成相应的公式,让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易查看运动锻炼的效果。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锻炼强度基于用户的个人基础信息得出,通过以下公式{[(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来计算。如某用户40岁,静态心率为每分钟80次,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如下:

{[(220-40)-80]×(40%-55%)+80}=120-135次/min

也就是说,锻炼时该用户保持120-135次/min的心率即为锻炼的最佳状态。

锻炼频次为每周锻炼3至5天,每次运动时间90分钟以内;

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包括:

(1):热身锻炼:时间10分钟(跑步机),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静态拉伸5分钟;

(2)抗阻力锻炼:30分钟,依次腿,背,肩,胸,肱二,肱三,腹,进行锻炼。每个部位练4组,每组锻炼次数为10至20次,组间歇40秒。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

(3)有氧锻炼:跑步机30分钟,锻炼强度{[(220-年龄)-静态心率]×(40%-55%)+静态心率}。

如图2、图6所示,本运动锻炼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140,人机交互模块140包含显示模块1401、输入模块1402、信息收发模块1403;显示模块1401一体化安装在透明舱100内,用于信息显示;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部分、第二显示部分、第三显示部分;其中第一显示部分用于显示系统建议锻炼方案信息和模拟系统建议的标准锻炼动作;第二显示部分通过摄像头用于实时显示用户的锻炼视频,第三显示部分用于手机同步信息显示;用户可以根据第一显示部分和第二显示部分的对比确定锻炼是否标准,并得到及时校正。

第一显示部分可以用视频、3d、动画、全息投影中之一的方式进行展示;通过从氧气浓度调节模块120、数据管理模块130、锻炼方案管理模块150传递过来的信息,将当前氧气浓度、当前心率、血压、锻炼方案以及训练动作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在透明舱100前屏幕显示;第二显示部分用画中画或分屏显示的方式从前方、左方、右方、后方对用户的动作实时显示;第三显示部分用与手机通过无线同步后,将手机的来电、短信、微信、微博在屏幕上进行提醒和显示;并具备来电应答、语音回复功能。

输入模块1402用于第一信息输入部分和第二信息输入部分;第一信息输入部分用于录入用户的基础信息,通过触摸屏、按键输入;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开始训练时的血压、心率等。第二信息输入部分通过手机或互联通同步的方式输入。

信息收发模块1403,通过wifi、有线等方法服务器连接,通过wifi、蓝牙、数据线等方式与手机相连;接收从服务器和手机发送的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发送给手机或服务器,同时可以将用户的锻炼强度、锻炼频次、锻炼内容和锻炼方法等信息通过以互联网通讯手段发送推送到训练者关联的终端上,同时可以进行历史数据查询、下次运动时间提醒、以及根据当前锻炼情况设定锻炼健身计划及指标。互联网通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短信、微信、二维码。

采用本发明的运动锻炼系统的锻炼方法为:

用户佩戴好心率采集装置;

将室内的氧气浓度调节到14.67%±5%,达到模拟海拔2800米氧气浓度的效果;若氧气浓度偏差过多,则利用声光等提示手段提示操作者再次调节;

输入用户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当前心率、血压等参数;

系统检查用户是否已有锻炼方案,已有锻炼方案是否与当前个人基础信息匹配,如果已有锻炼方案且与当前个人基础信息匹配,则直接进入锻炼,如果没有锻炼方案或与当前个人基础信息不匹配,则进入调整模式;

根据用户使用情况,并根据计算出的锻炼强度,确定每次锻炼的锻炼量;

在系统指导下开始锻炼,并根据提示调整或保持;

判断用户是否完成锻炼;当用户已经完成当天的锻炼量时,进入结束阶段;

将用户的运动心率、锻炼评估情况、下次运动时间以短信、微信、二维码等发送推送到训练者关联的终端上,以及根据当前锻炼情况完善锻炼健身计划。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