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1415发布日期:2019-01-22 18: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主要涉及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是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



背景技术:

腿部骨折、小脑受损等病症的患者都有可能对腿部的运动能力造成损伤,由于这些病症的恢复期极其漫长,在长时间的无法行动的时间里,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为了能够使患者尽快的恢复腿部技能,需要在康复末期进行恢复性锻炼,但是在锻炼初期,患者的腿部承受力还很低,经常会出现腿部二次伤害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它能够对患者腿部的锻炼进行力度的调控,通过手部的配合可以减少腿部感知力和控制力差的问题,减少患者恢复锻炼初期腿部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使患者腿部机能的恢复效果更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尾端设置两个脚柱,两个所述脚柱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脚柱外侧均设置筒杆,所述筒杆与脚柱侧面枢接,所述筒杆与脚柱的枢接轴上设置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用于将筒杆固定在脚柱上,所述筒杆远离脚柱一侧设置筒腔,所述筒腔内设置滑杆,所述滑杆与筒腔之间设置弹簧体,所述滑杆远离筒杆一端的端面上设置脚蹬,所述脚蹬与滑杆铰接,所述脚蹬用于束缚患者的脚部,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弧形,所述支撑板远离脚柱一端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用于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束缚带,所述安装板上支撑板两侧均设置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顶部均设置滑筒,所述滑筒两端均设置滑轮,所述滑筒内设置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滑筒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与滑轮相适应,所述滑轮用于改变牵引绳的方向,所述牵引绳与脚蹬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一端与脚蹬相连接,所述牵引绳远离脚蹬一端穿出滑筒,所述牵引绳远离脚蹬一端设置拉环。

所述脚柱与筒杆的铰接点处包括设置在脚柱侧面的定轴,所述定轴远离脚柱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紧固螺母相配合,所述定轴靠近脚柱一端设置第一齿盘,所述筒杆一端设置第二齿盘,所述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相啮合。

所述定轴靠近脚柱一端设置角度盘,所述角度盘为筒杆的角度调节提供参考。

所述支撑板底部具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侧面开设排孔,所述安装板顶部具有与调节杆相适应的底杆,所述底杆内具有滑腔,所述调节杆与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底杆侧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调节栓,所述调节栓可以穿过插孔后插入其中一个排孔内,从而对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所述拉环顶部设置储绳筒,所述储绳筒顶部设置开口,所述牵引绳穿过开口储存在储绳筒内,所述开口外壁上设置多个弧板,多个所述弧板外壁上设置可连贯的外螺纹,所述弧板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弧板底部的厚度,所述弧板外侧设置螺帽,通过所述螺帽在弧板上的旋紧,可以将所述牵引绳进行紧固。

所述筒杆外壁上对称设置开槽,所述开槽贯穿筒腔,所述筒腔底部设置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与开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托板与弹簧体底部相接触,所述筒杆底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筒杆外壁上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可以与滑块相接触,通过所述螺纹筒与外螺纹的旋紧,可以调节所述托板在筒腔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弹簧体的弹性。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牵引绳连接拉环与脚蹬,脚蹬固定患者的双脚,通过蜷缩双腿可以拉动筒杆,筒杆带动弹簧体在筒腔内滑动,可以使双腿的肌肉得到恢复性锻炼,通过双手拉动拉环,可以辅助腿部拉动弹簧体,从而更好地对腿部的受力进行控制,通过手部的配合可以减少腿部感知力和控制力差的问题,减少患者恢复锻炼初期腿部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使患者腿部机能的恢复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拉环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安装板;2、脚柱;3、筒杆;4、紧固螺母;5、筒腔;6、滑杆;7、弹簧体;8、脚蹬;9、支撑板;10、束缚带;11、支撑杆;12、滑筒;13、滑轮;14、牵引绳;15、拉环;16、定轴;17、第一齿盘;18、第二齿盘;19、角度盘;20、调节杆;21、底杆;22、储绳筒;23、弧板;24、螺帽;25、开槽;26、托板;27、螺纹筒。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顶部尾端设置两个脚柱2,两个所述脚柱2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脚柱2外侧均设置筒杆3,所述筒杆3与脚柱2侧面枢接,所述筒杆3与脚柱2的枢接轴上设置紧固螺母4,所述紧固螺母4用于将筒杆3固定在脚柱2上,通过紧固螺母对筒杆的固定作用,可以将筒杆在脚柱上的角度进行更方便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和需求的患者。所述筒杆3远离脚柱2一侧设置筒腔5,所述筒腔5内设置滑杆6,所述滑杆6与筒腔5之间设置弹簧体7,所述滑杆可以在筒腔内滑动,所述滑杆6远离筒杆3一端的端面上设置脚蹬8,所述脚蹬8与滑杆6铰接,所述脚蹬8用于束缚患者的脚部。患者通过蜷缩双腿,可以拉动滑杆在筒腔内滑动,通过滑杆拉动弹簧体,使弹簧体进行拉伸,从而可以对患者的腿部肌肉进行锻炼。所述安装板1中部设置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为弧形,所述支撑板9远离脚柱2一端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用于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板9上设置束缚带10,当患者躺在支撑板上时,可以通过束缚带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防止患者在进行腿部恢复锻炼时身体发生移动。所述安装板1上支撑板9两侧均设置支撑杆11,每个所述支撑杆11顶部均设置滑筒12,所述滑筒12两端均设置滑轮13,所述滑筒12内设置牵引绳14,所述牵引绳14与滑筒12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4与滑轮13相适应,所述滑轮13用于改变牵引绳14的方向,所述牵引绳14与脚蹬8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14一端与脚蹬8相连接,所述牵引绳14远离脚蹬8一端穿出滑筒12,所述牵引绳14远离脚蹬8一端设置拉环15,通过双手拉动拉环,可以带动牵引绳在滑筒内滑动,从而带动脚蹬的移动,辅助患者的腿部拉动弹簧体,从而更好地控制腿部的受力情况,通过手部的配合可以减少腿部感知力和控制力差的问题,减少患者恢复锻炼初期腿部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使患者腿部机能的恢复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脚柱2与筒杆3的铰接点处包括设置在脚柱2侧面的定轴16,所述定轴16远离脚柱2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紧固螺母4相配合,所述定轴16靠近脚柱2一端设置第一齿盘17,所述筒杆3一端设置第二齿盘18,所述第一齿盘17与第二齿盘18相啮合,通过第一齿盘与第二齿盘的啮合,可以使筒杆与脚柱的固定效果更好,通过紧固螺母在定轴上的外螺纹上的旋紧,可以将筒杆紧固在脚柱上,从而使筒杆的角度更好的适应于患者腿部的角度,使不同身高和需求的患者能够进行更好的锻炼。

进一步的,所述定轴16靠近脚柱2一端设置角度盘19,所述角度盘19为筒杆3的角度调节提供参考。通过角度盘的参考作用,可以使患者最舒适的角度得到记录,使得每次进行腿部锻炼时可以更快的调节到最舒适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9底部具有调节杆20,所述调节杆20侧面开设排孔,所述安装板1顶部具有与调节杆20相适应的底杆21,所述底杆21内具有滑腔,所述调节杆20与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底杆21侧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调节栓,所述调节栓可以穿过插孔后插入其中一个排孔内,从而对支撑板9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杆在底杆内的滑动与固定,可以使支撑板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患者的需求,使腿部的锻炼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15顶部设置储绳筒22,所述储绳筒22顶部设置开口,所述牵引绳14穿过开口储存在储绳筒22内,所述开口外壁上设置多个弧板23,多个所述弧板23外壁上设置可连贯的外螺纹,所述弧板23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弧板23底部的厚度,所述弧板23外侧设置螺帽24,通过所述螺帽24在弧板23上的旋紧,可以将弧板的顶部进行挤压,使多个弧板之间的距离缩短,可以将所述牵引绳14进行紧固。通过对牵引绳的咬合,可以将牵引绳的长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使腿部的锻炼效果更好。

更进一步的,所述筒杆3外壁上对称设置开槽25,所述开槽25贯穿筒腔5,所述筒腔5底部设置托板26,所述托板26上设置与开槽25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托板26与弹簧体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筒杆3底部设置外螺纹,所述筒杆3外壁上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筒27,所述螺纹筒27可以与滑块相接触,通过所述螺纹筒27与外螺纹的旋紧,可以调节所述托板26在筒腔5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弹簧体7的弹性。通过对弹簧弹性的调节,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的腿部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实施例:

手脚连动的弹簧运动保健康复器,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为金属板材,所述安装板1顶部尾端焊接两个金属脚柱2,两个所述脚柱2对称分布,每个所述脚柱2外侧均设置筒杆3,所述筒杆3与脚柱2侧面枢接,所述筒杆3与脚柱2的枢接轴上设置紧固螺母4,所述紧固螺母4用于将筒杆3固定在脚柱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脚柱2与筒杆3的铰接点处包括焊接在脚柱2侧面的定轴16,所述定轴16远离脚柱2一端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紧固螺母4相配合,所述定轴16靠近脚柱2一端焊接第一齿盘17,所述筒杆3一端焊接第二齿盘18,所述第一齿盘17与第二齿盘18相啮合。所述定轴16靠近脚柱2一端焊接角度盘19,所述角度盘位于第一齿盘外侧,所述角度盘19为筒杆3的角度调节提供参考。所述筒杆3远离脚柱2一侧开设筒腔5,所述筒腔5内设置滑杆6,所述滑杆与筒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6与筒腔5之间设置弹簧体7。本实施例中所述筒杆3外壁上对称开设开槽25,所述开槽25贯穿筒腔5,所述筒腔5底部设置托板26,所述托板26上螺栓固定与开槽25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托板26与弹簧体7底部焊接,所述筒杆3底部加工有外螺纹,所述筒杆3外壁上设置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筒27,所述螺纹筒27底部可以与滑块相接触,通过所述螺纹筒27与外螺纹的旋紧,可以调节所述托板26在筒腔5内的位置,从而调节所述弹簧体7的弹性。所述滑杆6远离筒杆3一端的端面上设置脚蹬8,所述脚蹬8与滑杆6铰接,所述脚蹬8用于束缚患者的脚部。所述安装板1中部设置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为弧形,所述支撑板顶面上包覆有软垫,所述支撑板9远离脚柱2一端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用于对患者背部进行支撑,所述支撑板9上螺钉紧固束缚带10。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9底部螺栓固定调节杆20,所述调节杆20侧面开设排孔,所述安装板1顶部具有与调节杆20相适应的底杆21,所述底杆21内具有滑腔,所述调节杆20与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底杆21侧面设置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调节栓,所述调节栓可以穿过插孔后插入其中一个排孔内,从而对支撑板9的高度进行调节。所述安装板1上支撑板9两侧均焊接支撑杆11,每个所述支撑杆11顶部均焊接滑筒12,所述滑筒12两端均枢接滑轮13,所述滑筒12内设置牵引绳14,所述牵引绳14与滑筒12滑动连接,所述牵引绳14与滑轮13相配合,所述滑轮13用于改变牵引绳14的方向。所述牵引绳14与脚蹬8一一对应,所述牵引绳14一端与脚蹬8绑缚连接,所述牵引绳14远离脚蹬8一端穿出滑筒12,所述牵引绳14远离脚蹬8一端设置拉环15,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环15顶部螺钉固定储绳筒22,所述储绳筒22顶部设置开口,所述牵引绳14穿过开口储存在储绳筒22内,所述开口外壁上一体成型多个弧板23,多个所述弧板23外壁上加工有可连贯的外螺纹,所述弧板23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弧板23底部的厚度,所述弧板23外侧设置螺帽24,通过所述螺帽24在弧板23上的旋紧,可以将所述牵引绳14进行紧固。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通过拉环拉动牵引绳,可以配合腿部蜷缩拉动弹簧体,从而弥补腿部对受力感知情况的不足,通过手部的配合可以减少腿部感知力和控制力差的问题,减少患者恢复锻炼初期腿部受到二次伤害的概率,使患者腿部机能的恢复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