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1464发布日期:2018-08-24 18:00阅读:19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械领域,特别是健身单车,具体地说是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动感单车作为一种室内健身器材,结构上基本与普通单车相似,包括车把、车座、 车蹬和车轮几个部分,车身稳固地联结为一个整体。其中车轮通过链条由车蹬驱动,主要作用是配重和增强骑行的连贯性,也就是增加运动的负荷以起到一个加大训练强度的作用,通常设于前面。现有的动感单车,往往只能在坐在车座上踩脚踏,除了脚踏和车轮,车架和车把本身固定不动,健身过程单调乏味,且过于偏重腿部肌肉的训练,而护士了前肢和上身的训练,功能单一,健身效果和游戏体验均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手脚并用,并能协调分配下肢和上肢运动量的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包括安放于地面的车架,和配装于车架上的鞍座组件,车架前后顺次配装有阻力轮、联动双链轮组和曲柄链轮组;阻力轮包括位于轴心的二级传动小齿盘以及辐向设置的阻力风叶;联动双链轮组包括联动的二级传动大齿盘和一级传动小齿盘;曲柄链轮组包括一级传动大齿盘和分设于车架两侧的一对曲柄臂,二级传动小齿盘和二级传动大齿盘传动配装有二级传动链条;一级传动小齿盘和一级传动大齿盘传动配装有一级传动链条;曲柄臂的末端设有垂直于一级传动大齿盘的第一轴,第一轴的末端配装有踏板臂,踏板臂的末端转动设有踏板本体;第一轴转动连于联动横杆的后端,联动横杆的前端转动连于联动纵杆的下端,车架的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第二轴,联动纵杆转动设于第二轴。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第一轴套设有第一轴承,联动横杆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外环的第一套管;第二轴套设有第二轴承,联动纵杆包括套设于第二轴承外环的第二套管。

上述的车架包括前后平行放置于地面的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前支撑座和后支撑座之间焊连有第一管梁,第一管梁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用于配装联动双链轮组转轴的中轴孔;前支撑座固设有呈倒置U型的第一U型管,第一U型管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有用于配装阻力轮转轴的前轴孔,第二轴横向设于第一U型管的两侧,第一U型管横向焊连有第二U型管,第一U型管和第二U型管跨设于阻力轮,第二U型管的弯折部与后支撑座之间连有第二管梁,一管梁与第二管梁之间连有第三管梁,第三管梁横向设有用于配装曲柄链轮组的后轴孔;第二管梁上方设有用于配装鞍座组件的鞍座安装管。

上述的第一轴包括分设于第一轴承内环两侧的第一侧挡和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卡簧,第一卡簧和第一侧挡共同压住第一轴承的内环;第一段体与曲柄臂相配接,第四段体与踏板臂相配接,第三段体用于套置第一轴承;第一侧挡压设于第一轴承内环的一侧,第一套管包括分设于第一轴承外环两侧的第二侧挡和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内设有第二卡簧;第二卡簧和第二侧挡共同压住第一轴承的外环。

上述的鞍座组件包括插设于鞍座安装管内的第一座管,水平固连于第一座管上端的第二座管,伸缩插设于第二座管内的第三座管,以及固定于第三座管前端的鞍座本体;鞍座安装管和第二座管分别设有旋紧装置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座管和第三座管。

上述的第二座管和第三座管为方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包括车架和鞍座组件,车架前后顺次配装有阻力轮、联动双链轮组和曲柄链轮组;阻力轮包括二级传动小齿盘以及阻力风叶;联动双链轮组包括二级传动大齿盘和一级传动小齿盘;曲柄链轮组包括一级传动大齿盘和曲柄臂,二级传动小齿盘和二级传动大齿盘传动配装有二级传动链条;一级传动小齿盘和一级传动大齿盘传动配装有一级传动链条;曲柄臂的末端设有第一轴,第一轴的末端配装有踏板臂,踏板臂的末端转动设有踏板本体;第一轴转动连于联动横杆的后端,联动横杆的前端转动连于联动纵杆的下端,车架的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第二轴,联动纵杆转动设于第二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布局合理、能协调分配下肢和上肢运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轴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一轴承相邻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车架、1a前轴孔、1b中轴孔、1c后轴孔、11后支撑座、12第一管梁、13前支撑座、14第一U型管、15第二U型管、16鞍座安装管、17第二管梁、18第三管梁、2阻力轮、21二级传动小齿盘、22阻力风叶、3二级传动链条、41联动横杆、41a第一套管、41b第二侧挡、41c第二卡簧、42联动纵杆、42a第二套管、5联动双链轮组、51二级传动大齿盘、52一级传动小齿盘、6鞍座组件、61第一座管、62第二座管、63第三座管、64鞍座本体、7曲柄链轮组、71一级传动大齿盘、72曲柄臂、73第一轴、73a第一侧挡、73b第一环形槽、74第一轴承、75踏板臂、76踏板本体、77第一卡簧、78第二卡簧、8一级传动链条、9第二轴、91第二轴承、92柱状体。

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阻健身自行车,包括安放于地面的车架1,和配装于车架1上的鞍座组件6,车架1前后顺次配装有阻力轮2、联动双链轮组5和曲柄链轮组7;阻力轮2包括位于轴心的二级传动小齿盘21以及辐向设置的阻力风叶22;联动双链轮组5包括联动的二级传动大齿盘51和一级传动小齿盘52;曲柄链轮组7包括一级传动大齿盘71和分设于车架1两侧的一对曲柄臂72,二级传动小齿盘21和二级传动大齿盘51传动配装有二级传动链条3;一级传动小齿盘52和一级传动大齿盘71传动配装有一级传动链条8;曲柄臂72的末端设有垂直于一级传动大齿盘71的第一轴73,第一轴73的末端配装有踏板臂75,踏板臂75的末端转动设有踏板本体76;第一轴73转动连于联动横杆41的后端,联动横杆41的前端转动连于联动纵杆42的下端,车架1的两侧分别横向设有第二轴9,联动纵杆42转动设于第二轴9。曲柄链轮组7的结构与普通自行车或者动感单车相同,为公知技术。阻力轮2、联动双链轮组5和曲柄链轮组7分别包括了一根固定在车架1上的轴,结构与动感单车和自行车相同,为公知技术。第二轴9成对设置在车架1的两侧,第二轴9的末端同轴连有柱状体92用于踩脚。阻力轮2在转动时阻力风叶22会对阻力轮2产生阻力。

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轴73套设有第一轴承74,联动横杆41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74外环的第一套管41a;第二轴9套设有第二轴承91,联动纵杆42包括套设于第二轴承91外环的第二套管42a。第一轴承74能避免联动横杆41和第一轴73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联动横杆41和第一轴73的磨损。第二轴承91能避免联动纵杆42和第二轴9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联动纵杆42和第二轴9的磨损。联动横杆41和联动纵杆42之间为了减小摩擦,在两者的连接处也设置了轴承。

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车架1包括前后平行放置于地面的前支撑座13和后支撑座11,前支撑座13和后支撑座11之间焊连有第一管梁12,第一管梁12设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设有用于配装联动双链轮组5转轴的中轴孔1b;前支撑座13固设有呈倒置U型的第一U型管14,第一U型管14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设有用于配装阻力轮2转轴的前轴孔1a,第二轴9横向设于第一U型管14的两侧,第一U型管14横向焊连有第二U型管15,第一U型管14和第二U型管15跨设于阻力轮2,第二U型管15的弯折部与后支撑座11之间连有第二管梁17,一管梁与第二管梁17之间连有第三管梁18,第三管梁18横向设有用于配装曲柄链轮组7的后轴孔1c;第二管梁17上方设有用于配装鞍座组件6的鞍座安装管16。以上车架1结构既能保证阻力轮2、联动双链轮组5和曲柄链轮组7的稳固安装,又能节约车架1管材的实用。

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轴73包括分设于第一轴承74内环两侧的第一侧挡73a和第一环形槽73b,第一环形槽73b内设有第一卡簧77,第一卡簧77和第一侧挡73a共同压住第一轴承74的内环;第一段体与曲柄臂72相配接,第四段体与踏板臂75相配接,第三段体用于套置第一轴承74;第一侧挡73a压设于第一轴承74内环的一侧,第一套管41a包括分设于第一轴承74外环两侧的第二侧挡41b和第二环形槽41c,第二环形槽41c内设有第二卡簧78;第二卡簧78和第二侧挡41b共同压住第一轴承74的外环。安装时先将第一轴73安装在曲柄壁的末端,随后将联动横杆41的第一套管41a套入第一轴73,将第一轴承74套入第一轴73,再将第一卡簧77卡入第一环形槽73b,将第二卡簧78卡入第二环形槽41c,最后将带有踏板本体76的踏板臂75安装在第一轴73的末端。

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鞍座组件6包括插设于鞍座安装管16内的第一座管61,水平固连于第一座管61上端的第二座管62,伸缩插设于第二座管62内的第三座管63,以及固定于第三座管63前端的第三座管63;鞍座安装管16和第二座管62分别设有旋紧装置分别用于固定第一座管61和第三座管63。调节鞍座安装管16上的旋紧装置,能使第一座管61失去束缚,从而方便使用者上下伸缩;调节第二座管62上的旋紧装置,能使第三座管63失去束缚,从而方便使用者前后伸缩。

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座管62和第三座管63为方形管,这样能防止第二座管62和第三座管63产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健身时脚踩踏踏板本体76,带动曲柄链轮组7转动,曲柄链轮组7通过一级传动链条8将一级传动大齿盘71的动力传递给一级传动小齿盘52,一级传动小齿盘52与二级传动大齿盘51联动,二级传动链条3将二级传动大齿盘51联动的动力传递给二级传动小齿盘21,从而带动阻力轮2转动。使用者用手握住联动纵杆42前后摇动,带动联动横杆41最终带动第一轴73,第一轴73沿着一级传动大齿盘71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从而达到手与脚配合运动的效果。通过手脚发力的分配能协调分配下肢和上肢运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