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719发布日期:2018-09-07 22:3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



背景技术:

啦啦操(cheerleading)来源于早期部落社会的仪式。为激励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们,他们通常会举行一种仪式,仪式中有族人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希望能凯旋。

现代啦啦操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并结合舞蹈、口号、舞伴特技、技巧、轿子抛、叠罗汉、跳跃等动作技术,在做这些动作时,需要先进行基础的功底训练,如平衡训练、力量训练、踢腿训练等,特别是对队员的平衡力要求很高,所以在平时训练中,对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然而现有的训练平衡能力的体育器械大多是在陆地上安装使用的弹球、平衡木,由于地面与器械是刚性接触,导致器械在使用中晃动不大,不能够有效地提高队员的平衡能力,而且基本都没有扶手,当队员训练时,一旦不小心摔倒了,很容易摔伤,对队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晃动不大,训练效果差,容易摔伤,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包括:支撑杆、挡板、弹簧、底座、第一限位块、限位槽、盖板、平衡板、横杆、防滑脚垫、轨道、引导球、第二限位块、固定螺栓;所述底座顶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盖板设置在底座内部的顶侧,且盖板通过卡合方式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底座的顶侧,且第一限位块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一限位块的顶端,且弹簧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螺栓设置在第一限位块的上部,且固定螺栓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限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第一限位块内部上方,且第二限位块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平衡板设置在弹簧的顶端,且弹簧通过螺栓与平衡板相连接;所述平衡板的两侧设置有挡板,且挡板与平衡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平衡板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防滑脚垫,且防滑脚垫通过铆接方式与平衡板相连接;所述平衡板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设置有引导球,且引导球通过嵌入方式与轨道相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且支撑杆通过螺栓与底座相连接;所述横杆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且横杆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所述弹簧与第一限位块设置有两组,且弹簧与第一限位块成对称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所述平衡板的底部呈弧形状,且弧形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所述横杆外部设置有柔性橡胶层,且柔性橡胶层通过包裹方式与横杆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所述轨道设置为S形凹槽,且S形凹槽的直径与引导球的直径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有至少三个调节孔,且第二限位块通过调节孔的设置为调节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通过弹簧与限位块的设置,在训练人员站上平衡板时,弹簧可以保证平衡板处于水平位置,方便训练人员站上去,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弹簧与限位块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平衡板突然倾斜导致训练人员摔倒,保证训练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平衡训练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通过挡板与防滑脚垫的设置,可以防止训练人员脚站在平衡板上时打滑,提高了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通过横杆的设置,在训练人员不小心失去平衡时,抓住横杆,防止摔倒,或者使身体靠在横杆上,防止身体摔出去,降低了摔伤率,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

4、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通过限位槽的设置,配合平衡板的弧形状底部,对刚开始练习的训练人员摆动的幅度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能很好的保证训练人员的训练,提高了平衡训练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训练平衡性,提高平衡能力,实用性强,防止训练人员摔倒,保证训练人员安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支撑杆1、挡板2、弹簧3、底座4、第一限位块5、限位槽6、盖板7、平衡板8、横杆9、防滑脚垫10、轨道11、引导球12、第二限位块501、固定螺栓5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包括:支撑杆1、挡板2、弹簧3、底座4、第一限位块5、限位槽6、盖板7、平衡板8、横杆9、防滑脚垫10、轨道11、引导球12、第二限位块501、固定螺栓502;底座4顶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限位槽6;盖板7设置在底座4内部的顶侧,且盖板7通过卡合方式与底座4相连接;第一限位块5设置在底座4的顶侧,且第一限位块5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底座4相连接;弹簧3设置在第一限位块5的顶端,且弹簧3的底部与第一限位块5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固定螺栓502设置在第一限位块5的上部,且固定螺栓502通过贯穿方式与第一限位块5相连接;第二限位块501设置在第一限位块5内部上方,且第二限位块501通过固定螺栓502与第一限位块5相连接;平衡板8设置在弹簧3的顶端,且弹簧3通过螺栓与平衡板8相连接;平衡板8的两侧设置有挡板2,且挡板2与平衡板8为一体式结构;平衡板8顶部的两侧设置有防滑脚垫10,且防滑脚垫10通过铆接方式与平衡板8相连接;平衡板8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轨道11;轨道11的内部设置有引导球12,且引导球12通过嵌入方式与轨道11相连接;支撑杆1设置在底座4的两侧,且支撑杆1通过螺栓与底座4相连接;横杆9设置在支撑杆1的顶端,且横杆9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杆1相连接。

具体的,弹簧3与第一限位块5设置有两组,且弹簧3与第一限位块5成对称式结构,弹簧3可以保证平衡板8处于水平位置,方便训练人员站上去,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弹簧3与第一限位块5对平衡板8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平衡板8突然倾斜导致训练人员摔倒,保证训练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平衡训练的效率。

具体的,平衡板8的底部呈弧形状,且弧形状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条,通过平衡板8的底部呈弧形状的设置,使平衡板8的摆动幅度大,能有效提高训练者的平衡能力,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学会通过移动身体重心来维持平衡,通过平衡板8弧形状底部设置的防滑条,在训练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平衡板8打滑,增加训练的安全性。

具体的,横杆9外部设置有柔性橡胶层,且柔性橡胶层通过包裹方式与横杆9相连接,在训练人员不小心失去平衡时,抓住横杆9,防止摔倒,或者使身体靠在横杆9上,防止身体摔出去,降低了摔伤率,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

具体的,轨道11设置为S形凹槽,且S形凹槽的直径与引导球12的直径相配合,引导球12能让训练者发现身体重心左右转换的技巧,培养身体的灵活度,提高平衡控制能力。

具体的,第二限位块501设置有至少三个调节孔,且第二限位块501通过调节孔的设置为调节装置,通过第二限位块501来调节第一限位块5的高度,增加或者降低平衡板8的摆动幅度,提高训练者的平衡训练效率。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先将设置在底座4顶侧的盖板7拆卸下来,再将平衡板8的弧形状底部放置在限位槽6内,平衡板8通过弹簧3与第一限位块5固定在底座4上,将支撑杆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4左右两侧,再将横杆9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杆1的顶端,训练时,在训练人员站上平衡板8时,弹簧3可以保证平衡板8处于水平位置,方便训练人员站上去,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弹簧3与第一限位块5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平衡板8突然倾斜导致训练人员摔倒,保证训练人员的安全,训练人员左右摆动平衡板8时,平衡板8的弧形状底部在限位槽6内左右摆动,限位槽6能限制平衡板8的摆动幅度,同时第一限位块5与第二限位块501能调节平衡板8的摆动幅度,适用于不同难度的训练,为了增强训练人员的训练强度,可以用盖板7将限位槽6卡上,平衡板8的摆动幅度增加,提高平衡训练的效率,锻炼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学会通过移动身体重心来维持平衡,当训练人员不小心失去平衡时,可以抓住横杆9,防止摔倒,或者使身体靠在横杆9上,防止身体摔出去,降低了摔伤率,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

综上所述:该一种新型的啦啦操平衡训练器,通过弹簧与限位块的设置,在训练人员站上平衡板时,弹簧可以保证平衡板处于水平位置,方便训练人员站上去,并且在训练过程中,弹簧与限位块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平衡板突然倾斜导致训练人员摔倒,保证训练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平衡训练的效率,通过挡板与防滑脚垫的设置,可以防止训练人员脚站在平衡板上时打滑,提高了安全性,通过横杆的设置,在训练人员不小心失去平衡时,抓住横杆,防止摔倒,或者使身体靠在横杆上,防止身体摔出去,降低了摔伤率,保证了训练人员的安全,通过限位槽的设置,配合平衡板的弧形状底部,对刚开始练习的训练人员摆动的幅度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能很好的保证训练人员的训练,提高了平衡训练的效果。,解决了晃动不大,训练效果差,容易摔伤,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