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馈式肺康复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3615发布日期:2018-10-12 22:1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馈式肺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临床上通常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合称为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这些疾病虽然在发病机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患者大都合并肺功能异常和活动后气促,造成患者的运动耐受性下降,对其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造成极大的困扰。除呼吸系统本身的病因外,不少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如脊髓损伤后、重症肌无力、杜氏肌营养不良等患者也常常由于呼吸肌功能受损伴有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等症状与肺功能异常。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表现为呼吸方式的异常,如呼吸周期中浅促呼吸方式和胸腹矛盾性收缩,以及呼吸肌收缩功能下降,如呼吸肌群肌肉萎缩、肌纤维类型改变、肌力和耐力减退,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呼吸困难,运动不耐受,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等。

而对于呼吸系统功能异常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作用有限,甚至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还有加重肌纤维消耗萎缩的副反应,一直存在争议。肺康复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手段,已经受到国内外相关疾病诊治指南的认可,并将其置于药物治疗相等同的地位。其中,呼吸方式训练与呼吸肌训练最受广泛认可。呼吸方式训练是专门针对慢阻肺患者在呼吸周期中浅促呼吸方式与矛盾性胸腹运动所提出的,其通过呼吸治疗师徒手或借助仪器引导患者进行呼吸频率与呼吸深度的调整和胸腹部呼吸肌群的序贯性激活,使患者重建生理性、有序性的深慢呼吸方式,从而降低呼吸相关氧耗量与肺过度充气、纠正胸腹矛盾性呼吸活动、缓解患者的气促症状。而呼吸方式训练最常用的方式是吹气球,但是在进行吹气球训练时,由于气球嘴口小又滑,用嘴吹气球容易跑气,吹气球效果不好,并且气球嘴容易从手指上滑脱直接影响了吹气球的顺利进行,由于存在这些缺点病人不容易坚持吹气球影响了肺康复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馈式肺康复治疗仪,避免吹气球时跑气和打滑现象的发生,可方便的进行吹气球训练;另外,可方便的检测病人的肺活量情况,并且在进行吹气球训练时,可及时掌握自己的肺活量情况,并根据指示灯及时调整自己的吹气量,比单纯的进行吹气球训练,效果更佳显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馈式肺康复治疗仪,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中央垂直穿插一吹气管,在吹气管上端连接一吹气口,在吹气管下端设有一气球,在吹气管下端的气球内设有一气球嘴限位口,在气球嘴限位口上设有一肺活量传感器;在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一把手,在支撑板的前侧设有一内置电源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按钮、肺活量调节按钮和指示灯;肺活量传感器、指示灯、显示屏和电源开关按钮分别通过导线或无线信号与控制装置和电源分别相连。

在吹气口上设有一活动盖。

在把手上设有一层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吹气口和把手,避免吹气球时跑气和打滑现象的发生,可方便的进行吹气球训练;而通过设置的肺活量传感器,可方便的检测病人的肺活量情况,并且把测量结果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把收到的检测结果与事先设定的肺活量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合格指示灯亮绿灯,如果不合格指示灯亮红灯,方便病人在进行吹气球训练时,及时掌握自己的肺活量情况,并根据指示灯及时调整自己的吹气量,比单纯的进行吹气球训练,效果更佳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吹气管,3、吹气口,4、气球,5、气球嘴限位口,6、肺活量传感器,7、把手,8、控制装置,9、显示屏,10、电源开关按钮,11、肺活量调节按钮,12、指示灯,13、活动盖,1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反馈式肺康复治疗仪,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在支撑板1中央垂直穿插一吹气管2,在吹气管2上端连接一吹气口3,在吹气管2下端设有一气球4,在吹气管2下端的气球4内设有一气球嘴限位口5,在气球嘴限位口5上设有一肺活量传感器6;在支撑板1两侧分别设有一把手7,在支撑板1的前侧设有一内置电源的控制装置8,在控制装置8上设有显示屏9、电源开关按钮10、肺活量调节按钮11和指示灯12;肺活量传感器6、指示灯12、显示屏9和电源开关按钮10分别通过导线或无线信号与控制装置8和电源分别相连。

在吹气口3上设有一活动盖13,防止灰尘通过吹气口3进入气球4,影响测量结果。

在把手7上设有一层防滑垫14。

训练时,打开电源开关按钮10,通过肺活量调节按钮11设定好此次训练时的肺活量范围,然后再打开扣在吹气口3上的活动盖13,手握把手7用嘴对准吹气口3,进行吹气,肺活量传感器6检测每次吹气的情况,并把测量结果传输给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把收到的检测结果与事先设定的肺活量数据范围进行比对,如果在此范围内则算合格,此时指示灯12亮绿灯,如果不在此范围内则算不合格,此时指示灯12亮红灯,方便病人在进行吹气球4训练时,及时掌握自己的肺活量情况,并根据指示灯12及时调整自己的吹气量;再者,还可以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训练次数,并事先设定每个阶段训练时的数据范围,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比单纯的吹气球4训练,效果更佳显著。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