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011发布日期:2018-11-30 19:4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患者遗留最大的问题就是上肢的功能障碍和心肺问题,上肢训练对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肢训练包括稳定性训练、分离运动、协调性、手的精细运动。

目前临床用的方法都是单独的练习上肢的稳定性、分离动作,精细等,但是患者做完一项再换小工具,容易让患者产生疲劳;另外项目多使患者易产生抵触心理,在训练时很容易出现身体的代偿,姿势不正确,从而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其具有能够练习患者的心肺功能、练习患者上肢的反应能力及手指的精细运动、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进行姿势的自我调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包括可拆卸安装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分别安装于立柱两侧且二者形成拱形结构;第一弧形臂侧面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下部具有悬挂于第一弧形臂下侧的球网;所述立柱的前侧设有高度可调的风车,立柱的后侧放置平面镜。

进一步的,第二弧形臂的表面具有阶梯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立柱一侧的第三弧形臂,第三弧形臂的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立柱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风车与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分别立柱两侧的第二安装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孔中设置木钉。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采用伸缩杆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底部具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前侧标记有数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立柱上安装风车,通过患者吹动风车能够练习患者的心肺功能;且风车的位置可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向第一弧形臂上的通孔投小球,可以练习患者上肢的反应能力及手指的精细运动;第二弧形臂上设置阶梯部,患者通过手或手指从一个台阶逐个抬升或下落至下一台阶,可以训练手指的分离动作;通过阶梯上旋转木钉练习前臂旋前旋后;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弧形臂可以是表面光滑的弧形结构,通过从第三弧形臂与立柱的安装端放置小球,小球自由抛出,患者伸展手臂去接小球,实现对上肢反应能力的训练;

(4)本实用新型立柱的侧面设置多个安装孔,各弧形臂通过安装不同位置的安装孔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上肢功能患者进行训练;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臂下部安装球网,便于收集小球,不用来回捡球,便于专注进行训练;

(6)本实用新型设置平面镜,且平面镜是可移动的,可以放在患者的正前方和侧方,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使患者想象患侧运动,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从而达到功能的恢复;且患者活动时可以通过平面镜来进行姿势的自我调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风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木钉的侧视图;

其中,1-立柱,2-风车,3-第一安装孔,4-第一弧形臂,5-通孔,6-平面镜,7-阶梯部,8-第二弧形臂,9-第二安装孔,10-底座,11-木钉,12-第三弧形臂,13-球网。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训练比较分散单一、实用性不高、患者容易疲劳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镜像模拟下多功能拱桥式训练装置,可以综合解决心肺以及上肢出现的一些功能障碍;包括立柱1、第一弧形臂4、第二弧形臂8、第三弧形臂12、风车2和平面镜6,立柱1的底部安装底座10,底座10与地面通过螺栓固定。

立柱1的前侧(以面向训练者一侧为前侧)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风车2的第一安装孔3,通过患者吹动风车2可以练习其心肺功能。

风车2的高度通过设置于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3调节,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

风车2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可练习患者的认知能力;或者在立柱1的第一安装孔3位置标上数字,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所述第一安装孔3为螺纹孔,风车2的转轴与第一安装孔3螺纹连接,方便风车2的拆装。

安装风车2的第一安装孔3位置可以替换为木钉11,患者可以手握木钉11进行练习;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木钉11高度可练习患者上肢控制、肘的分离及手眼协调。

第一弧形臂4、第二弧形臂8和第三弧形臂12可根据训练项目两两组合安装于立柱两侧,以实现不同的训练效果。

当需要对手指精细运动、前臂旋前旋后及手指的分离动作进行训练时,立柱1的两侧分别安装第一弧形臂4和第二弧形臂8,第一弧形臂4和第二弧形臂8形成拱形结构。

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第二安装孔9,第二安装孔9为螺纹孔,第一弧形臂4和第二弧形臂8的端部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二安装孔9螺纹连接;第一弧形臂4和第二弧形臂8通过安装于不同第二安装孔9以适应不同上肢功能患者进行训练。

所述第一弧形臂4的侧面设置多个通孔5,所述通孔5的下部设置球网13;球网13的两端通过吊环悬挂于第一弧形臂4的下部。

患者通过手持与所述通孔5相配合的小球,将小球向通孔5中投递,以实现练习上肢反应能力及手指的精细运动的效果。

抛出的小球通过球网13接住,便于收集落下的小球,以重新使用。

所述小球可以为弹性小球,小球的直径略小于通孔5,以便小球顺利投递。

所述第二弧形臂8的上表面具有阶梯部7,阶梯部7为在第二弧形臂8表面设置多个台阶,患者通过手从一个台阶逐个抬升或下落至下一台阶,或者通过手指完成从一个台阶逐个抬升或下落至下一台阶,以训练其前臂旋前旋后及手指的分离动作。

当需要对上肢反应能力进行训练时,将第二弧形臂8替换为第三弧形臂12;所述第三弧形臂12为圆弧形结构,其表面光滑;第三弧形臂12与其对应的第二安装孔9螺纹连接。

通过从第三弧形臂12与立柱1的安装端放置小球,小球自由抛出,患者伸展手臂去接小球,实现对上肢反应能力的训练。

所述立柱1的周围一侧放置平面镜6,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将健侧活动的画面复制到患侧,使患者想象患侧运动。

通过视错觉、视觉反馈以及虚拟现实,从而达到功能的恢复;另外,患者活动时可以通过平面镜6来进行姿势的自我调节。

平面镜6是可移动的,可以放在患者的正前方和侧方。

本申请主要针对脑卒中、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多功能的恢复训练,实用性高,通用性强。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立柱采用伸缩杆结构,通过伸缩杆可实现风车高度的调节。

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