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212发布日期:2019-02-26 18:0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康复治疗中,膝关节僵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病患容易发生关节运动障碍,其中术后锻炼与康复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故为了使病患早日康复,急需一种康复辅助装置,所以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的技术在不断地更新;

但是现在的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的技术依然存在诸多弊端,由于没有滑动装置,使得病患腿部无法移动,膝关节得不到锻炼,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膝关节僵直的现象,且容易引起腿部肌肉萎缩的现象,由于没有固定装置,使得膝关节不能保持伸直状态,导致膝关节两侧的侧副韧带受力不均衡,容易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病患的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基座上方左侧设置有大腿板,在大腿板左端设置有滚轮Ⅰ,所述大腿板右端连接有角度调节器,在角度调节器右侧连接有小腿板,所述小腿板右侧设置有脚踝固定装置,所述小腿板右端设置有滚轮Ⅱ,所述大腿板和小腿板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基座上方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滚轮Ⅰ和滚轮Ⅱ在滑槽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大腿板包括大腿板Ⅰ,在大腿板Ⅰ右侧连接有大腿板Ⅱ,所述小腿板包括小腿板Ⅰ,在小腿板Ⅰ右侧连接有小腿板Ⅱ。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挡板,在左挡板上方中间设置有固定片Ⅰ,在固定片Ⅰ上方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左挡板右侧设置有右挡板,在右挡板上方设置有固定片Ⅱ。

进一步的,所述脚踝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匣上方中间设置有弧形凹槽,在弧形凹槽左侧设置有连接片,在连接片右侧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右端设置有勾环,所述弧形凹槽右侧设置有连接扣,所述弧形凹槽下方中间设置有脚跟垫板,所述弧形凹槽右侧连接有右支柱,所述弧形凹槽左侧连接有左支柱,所述右支柱和左支柱下方连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共有四条,所述基座左侧上方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两条滑槽,所述基座右侧上方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两条滑槽,所述每条滑槽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带材料为弹性宽皮筋,所述固定带右端粘有勾面魔术贴,所述固定片Ⅱ表面粘有毛面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功能全面,方便实用,设置有的滚轮和角度调节器的技术,在进行膝关节康复时,可使得病患自由上下活动膝关节,避免因长时间无法活动而造成的关节僵直,有利于病患膝关节的康复;

2.采用固定装置和脚踝固定装置的技术,使得膝关节可以保持伸直状态,同时又可以保持踝关节呈中立位,保证了膝关节两侧的侧副韧带受力均衡,保护了不会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可加以推广,广泛使用;

3.采用大腿板和小腿板的技术,可使得患者在屈膝和伸腿两种状态下重复动作,从而进行膝关节的康复,不会引起腿部肌肉萎缩、麻木以及血液不通等问题,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座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踝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1-基座,2-限位块,3-大腿板,4-滚轮Ⅰ,5-角度调节器, 6-小腿板,7-脚踝固定装置,8-滚轮Ⅱ,9-大腿板Ⅰ,10-大腿板Ⅱ, 11-小腿板Ⅰ,12-小腿板Ⅱ,13-固定装置,14-滑槽,15-左挡板, 16-右挡板,17-固定片Ⅰ,18-固定带,19-固定片Ⅱ,20-固定匣,21- 弧形凹槽,22-连接片,23-连接带,24-勾环,25-脚跟垫板,26-右支柱,27-左支柱,28-挡板,29-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膝关节术后康复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方设置有限位块2,所述基座1上方左侧设置有大腿板3,在大腿板3左端设置有滚轮Ⅰ4,所述大腿板3包括大腿板Ⅰ9,在大腿板Ⅰ9右侧连接有大腿板Ⅱ10,所述大腿板3右端连接有角度调节器5,在角度调节器5右侧连接有小腿板6,所述小腿板6包括小腿板Ⅰ11,在小腿板Ⅰ11右侧连接有小腿板Ⅱ12,所述小腿板6右侧设置有脚踝固定装置7,所述脚踝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匣20上方中间设置有弧形凹槽 21,在弧形凹槽21左侧设置有连接片22,在连接片22右侧连接有连接带23,所述连接带23右端设置有勾环24,所述弧形凹槽21右侧设置有连接扣29,所述弧形凹槽21下方中间设置有脚跟垫板25,所述弧形凹槽21右侧连接有右支柱26,所述弧形凹槽21左侧连接有左支柱27,所述右支柱26和左支柱27下方连接有挡板28,所述小腿板6右端设置有滚轮Ⅱ8,所述大腿板3和小腿板6上方设置有固定装置13,所述固定装置13包括左挡板15,在左挡板15上方中间设置有固定片Ⅰ17,在固定片Ⅰ17上方连接有固定带18,所述左挡板15右侧设置有右挡板16,在右挡板16上方设置有固定片Ⅱ19,所述固定带18材料为弹性宽皮筋,所述固定带18右端粘有勾面魔术贴,所述固定片Ⅱ19表面粘有毛面魔术贴,所述基座1上方表面设置有滑槽14,所述滚轮Ⅰ4和滚轮Ⅱ8在滑槽14内滑动,所述滑槽 14共有四条,所述基座1左侧上方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两条滑槽14,所述基座1右侧上方设置有上下平行的两条滑槽14,所述每条滑槽 14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块2。

本实用新型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采用有的滚轮和角度调节器的技术,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功能全面,方便实用,在进行膝关节康复时,可使得病患自由上下活动膝关节,避免因长时间无法活动而造成的关节僵直,有利于病患膝关节的康复;

(2)设置有的固定装置和脚踝固定装置的技术,使得膝关节可以保持伸直状态,同时又可以保持踝关节呈中立位,保证了膝关节两侧的侧副韧带受力均衡,保护了不会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可加以推广,广泛使用;

(3)设置有的大腿板和小腿板的技术,可使得患者在屈膝和伸腿两种状态下重复动作,从而进行膝关节的康复,不会引起腿部肌肉萎缩、麻木以及血液不通等问题,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