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14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6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骑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自行车骑行模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骑行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自行车骑行模拟器械,有固定的健身车,也有使用户外自行车配合骑行台来实现室内骑行模拟的方案。用固定的健身车模拟骑行,其设备较重,占地面积较大,且健身车只能用于室内骑行模拟,无法实现车架分离,也无法在户外骑行。而使用户外自行车配合骑行台来实现室内骑行模拟的方案,自行车在室内、室外都可以骑行,节省了成本;当自行车拆除后,骑行台较轻且占地面积较小,便于收纳;在真实自行车上骑行,在模拟感受上也比健身车更加逼真,训练效果也更佳。现有技术的骑行台通常将自行车后轴固定于骑行台,再使自行车后轮与骑行台上一个阻尼器相接触,从而实现自行车车架静止而可以踩踏自行车脚踏使后轮转动的动作。但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骑行台针对的一般为成人的户外自行车,车轮的直径相差不大,但如果骑行台对应的户外自行车换成儿童自行车,12寸、14寸、16寸、18寸的轮胎的直径尺寸相差较大,若无法对阻尼器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话,将无法实现对多种尺寸类型的轮胎的限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轮胎的、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的自行车骑行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所述后轮支撑架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后轮支撑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阻尼架、调节架、调节螺母、调节螺杆,所述阻尼架一端与阻尼器连接,所述阻尼架另一端与调节架或后轮支撑架铰接,所以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架铰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阻尼架相抵,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为用于对调节螺杆进行旋转操作的自由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支撑架上设有调节装置,通过旋动自由端,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配合,使得固定调节螺母的调节架与连接调节螺杆的阻尼架之间的间距产生变化,由于调节架固定在后轮支撑架上,阻尼器设在阻尼架上,故可以对阻尼器的间距与后轮的转轴的轴线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阻尼器可适用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轮胎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且结构非常紧凑、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后轮支撑架固定的固定部、用于设置调节螺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阻尼架弯折并与固定部构成折角,通过所述改进,连接部可以将调节螺母的位置提高,从而将调节螺杆的自由端抬高,避免自由端与地面过近位置过低而不利于旋动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后轮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构成夹角,所述调节装置与阻尼器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第一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撑臂最大打开角度的限位块,通过所述改进,当骑行台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占用空间较小,限位块可以限定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最大夹角,避免两个支撑臂夹角过大而使后轮碰到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臂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段,所述的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的弧形弯折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通过该弧形弯折段的设计有效的避免如儿童自行车所配置的辅轮造成的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后轮的转轴一侧的第一夹持块、设在后轮的转轴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后轮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块的伸出长度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二夹持块与后轮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二夹持块快速朝向后轮的转轴移动并进行锁紧的锁紧结构,通过所述改进,不同型号的转轴的长度不同,故将夹持机构设置可以调节第一夹持块的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第二夹持块处的锁紧机构既可以调整第二夹持块的伸出长度,两个夹持块的间距可以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的型号,第二夹持块又可以快速朝向转轴移动以配合第一夹持块对转轴进行夹持,操作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调节螺柱,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后轮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柱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调节螺柱螺纹配合以调节第一夹持块伸出第一固定件的长度的第一调节螺孔,通过所述改进,第一调节螺柱可以旋动以调节第一夹持块伸出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所述第一内套插入第一外套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内,所述第一外套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螺孔设在第一内套中心,通过所述改进,第一内套可以带着第一调节螺柱从第一外套内拔插,拆装方便,且第一外套与第一内套可转动设置,即第一夹持块可以相对后轮支撑架转动,避免转轴发生转动时,第一夹持块无法转动而使第一夹持块与转轴配合处发生应力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二固定件、锁紧把手、第二调节螺柱、连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二固定件内且与第二固定件活动配合,所述锁紧把手上设有偏心凸轮部,所述偏心凸轮部上设有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柱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柱铰接,所述偏心凸轮部通过第二铰接柱与第二固定件铰接,所述第二夹持块内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孔,通过所述改进,第二调节螺钉通过连杆连接在锁紧把手上,将第二夹持块相对第二调节螺柱旋转即可调节第二夹持块的伸出长度,且锁紧把手的偏心凸轮部可以在锁紧把手以第二铰接柱进行旋转时提供第二夹持块朝向后轮的转轴的位移,从而对转轴进行锁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所述第二内套插入第二外套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内,所述第二外套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二内套内,所述第二铰接柱与第二外套铰接,通过所述改进,第二内套可以带着第二调节螺柱从第二外套内拔插,拆装方便,且第二外套与第二内套可转动设置,即第二夹持块可以相对后轮支撑架转动,避免转轴发生转动时,第二夹持块无法转动而使第二夹持块与转轴配合处发生应力变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自行车骑行台还包括用于与自行车的前轮相配合的前轮支撑座,所述前轮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嵌合自行车本体的前轮的定位槽,可以进行转动调节,通过所述改进,前轮可以通前轮支撑座撑起,结构简单,方便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处剖面结构示意图(锁紧把手锁紧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结构处剖面结构示意图(锁紧把手打开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骑行台的前轮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后轮支撑架,1.1-第一支撑臂,1.1.1-弧形弯折段,1.2-第二支撑臂,1.3-限位块,2-夹持机构,2.1-第一夹持块,2.2-第二夹持块,2.3-调节结构,2.3.1-第一固定件,2.3.1.1-第一外套,2.3.1.2-第一内套,2.3.2-第一调节螺柱,2.3.2.1-嵌块,2.3.2.2-紧固槽,2.3.3-锁紧螺母,2.3.4-紧固螺钉,2.4-锁紧结构,2.4.1-第二固定件,2.4.1.1-第二外套,2.4.1.2-第二内套,2.4.2-锁紧把手,2.4.2.1-偏心凸轮部,2.4.2.2-第一铰接柱,2.4.2.3-第二铰接柱,2.4.3-第二调节螺柱,2.4.4-连杆,3-阻尼器,4-调节装置,4.1-阻尼架,4.2-调节架,4.2.1-固定部,4.2.2-连接部,4.2.3-加强结构,4.2.3.1-固定杆,4.2.3.2-连接片,4.3-调节螺母,4.4-调节螺杆,4.5-第一铰接轴,4.6-连接螺母,5-前轮支撑座,5.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

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1,所述后轮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2、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3,所述阻尼器3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通过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阻尼架4.1、调节架4.2、调节螺母4.3、调节螺杆4.4,所述阻尼架4.1一端与阻尼器3连接,所述阻尼架4.1另一端与调节架4.2或后轮支撑架1铰接,所述调节螺母4.3与调节螺杆4.4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架4.2铰接,所述调节螺杆4.4的一端与阻尼架4.1相抵,所述调节螺杆4.4的另一端为用于对调节螺杆4.4进行旋转操作的自由端。

其中,所述调节架4.2包括用于与后轮支撑架1固定的固定部4.2.1、用于设置调节螺母4.3的连接部4.2.2,所述连接部4.2.2朝向阻尼架4.1弯折并与固定部4.2.1构成折角。

其中,所述连接部4.2.2与固定部4.2.1之间通过加强结构4.2.3连接,所述加强结构4.2.3包括设在固定部4.2.1上的两个固定杆4.2.3.1、设在连接部4.2.2上用于与两个固定杆4.2.3.1配合的两个固定孔,加强结构4.2.3可以提高调节架4.2的强度,通过两个固定杆4.2.3.1的设置以避免连接部4.2.2与固定部4.2.1.之间产生相互转动。

其中,两个所述固定杆4.2.3.1之间还设有多个连接片4.2.3.2,连接片4.2.3.2可以进一步提高加强结构4.2.3.的强度。

其中,所述阻尼架4.1与调节架4.2或后轮支撑架1铰接指的是,所述阻尼架4.1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调节架4.2或后轮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铰接孔配合的第一铰接轴4.5,通过所述改进,第一铰接轴4.5与第一铰接孔配合以使阻尼架4.1可相对调节架4.2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调节螺母4.3与调节架4.2铰接指的是,所述调节螺母4.3为柱体,所述调节架4.2上设有用于与调节螺母4.3配合的第二铰接孔,调节螺母4.3为柱体是调节螺母4.3的一种实施例,另一种实施例可以是,调节螺母4.3为片状的带有与调节螺杆4.4配合的螺纹孔,调节螺母4.3两端与第二铰接孔铰接配合。

其中,所述调节螺杆4.4的固定端与阻尼架4.1相抵,阻尼架4.1上设有供调节螺钉4.4的一端插入的孔,调节螺杆4.4插入孔内以对阻尼架4.1进行顶升,另,调节螺钉4.4的固定端亦可以是与阻尼架4.1铰接,此处铰接指的是,所述阻尼架4.1上设有连接螺母4.6,所述连接螺母4.6为柱体,所述阻尼架4.1上设有与连接螺母4.6配合的第三铰接孔,所述调节螺杆4.4的固定端与连接螺母4.6固定,连接螺母4.6与调节螺杆4.4可以直接焊接固定,亦可以螺纹连接以方便拆装。

调节架4.2与阻尼架4.1铰接,调节螺杆4.4的固定端与阻尼架4.1相抵,调节螺杆4.4的中部与调节架4.2铰接,三个点铰接构成一条边固定两条边可活动的三角形,且调节螺杆4.4与调节架4.2上的调节螺母4.3配合以对三角形的一个边长进行调节,从而调整阻尼器3与后轮的转轴的距离。

其中,所述的后轮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臂1.1及第二支撑臂1.2,所述第一支撑臂1.1与第二支撑臂1.2构成夹角,所述调节装置4与阻尼器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1上,所述第二支撑臂1.2与第一支撑臂1.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1.1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撑臂1.2最大打开角度的限位块1.3。

其中,所述的第一支撑臂1.1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段1.1.1,所述的夹持机构2设于所述的弧形弯折段1.1.1的末端。

其中,所述的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后轮的转轴一侧的第一夹持块2.1、设在后轮的转轴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2.2,所述第一夹持块2.1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块2.1的伸出长度的调节结构2.3,所述第二夹持块2.2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二夹持块2.2的伸出长度且可将第二夹持块2.2快速朝向后轮的转轴移动并进行锁紧的锁紧结构2.4。

其中,所述调节结构2.3包括第一固定件2.3.1、第一调节螺柱2.3.2,所述第一固定件2.3.1固定在后轮支撑架1上,所述第一夹持块2.1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柱2.3.2上,所述第一固定件2.3.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调节螺柱2.3.2螺纹配合以调节第一夹持块2.1伸出第一固定件2.3.1的长度的第一调节螺孔。

其中,第一调节螺柱2.3.2头部设有嵌块2.3.2.1,所述第一夹持块2.1上设有与嵌块2.3.2.1配合的嵌槽,第一夹持块2.1插入第一调节螺柱2.3.2后通过紧固螺钉2.3.4将两者锁紧,且嵌块2.3.2.1外周面设有紧固槽2.3.2.2,用于与紧固螺钉2.3.4相抵,且紧固槽2.3.2.2的宽度大于紧固螺钉2.3.4尾部的直径,紧固螺钉2.3.4可以在紧固槽2.3.2.2内沿第一调节螺柱2.3.2的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以进行第一夹持块2.1伸出长度的微调。

其中,所述调节结构2.3还包括锁紧螺母2.3.3,所述锁紧螺母2.3.3与第一调节螺柱2.3.2配合且与第一固定件2.3.1端面相抵,锁紧螺母2.3.3用于对调节后的第一夹持块2.1进行锁紧。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2.3.1包括第一外套2.3.1.1和第一内套2.3.1.2,所述第一内套2.3.1.2插入第一外套2.3.1.1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2.3.1.1内,所述第一外套2.3.1.1与后轮支撑架1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螺孔设在第一内套2.3.1.2中心。

其中,所述锁紧结构2.4包括第二固定件2.4.1、锁紧把手2.4.2、第二调节螺柱2.4.3、连杆2.4.4,所述第二固定件2.4.1与后轮支撑架1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2.2设在第二固定件2.4.1内且与第二固定件2.4.1活动配合,所述锁紧把手2.4.2上设有偏心凸轮部2.4.2.1,所述偏心凸轮部2.4.2.1上设有第一铰接柱2.4.2.2和第二铰接柱2.4.2.3,所述连杆2.4.4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柱2.4.3铰接,所述连杆2.4.4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柱2.4.2.2铰接,所述偏心凸轮部2.4.2.1通过第二铰接柱2.4.2.3与第二固定件2.4.1铰接,所述第二夹持块2.2内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柱2.4.3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孔。

锁紧把手2.4.2的锁紧原理:锁紧把手2.4.2以第二铰接柱2.4.2.3为转轴转动,打开状态时,第一铰接柱2.4.2.2位于第二铰接柱2.4.2.3下方,连杆2.4.4与第二调节螺柱2.4.3呈夹角状态,锁紧状态即锁紧把手2.4.2向下掰动时,第二铰接柱2.4.2.3移动至第一铰接柱2.4.2.2的一侧,连杆2.4.4与第二调节螺柱2.4.3呈一条直线,锁紧状态第二铰接柱2.4.2.3到第二夹持块2.2的距离大于打开状态第二铰接柱2.4.2.3到第二夹持块2.2的距离,即通过锁紧把手2.4.2可以快速移动一端夹紧距离,而使得第二夹持块2.2与第一夹持块2.1配合对后轮的转轴进行夹紧。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2.4.1包括第二外套2.4.1.1和第二内套2.4.1.2,所述第二内套2.4.1.2插入第二外套2.4.1.1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2.3.1.1内,所述第二外套2.4.1.1与后轮支撑架1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2.2设在第二内套2.4.1.2内,所述第二铰接柱2.4.2.3与第二外套2.4.1.1铰接。

其中,所述自行车骑行台还包括用于与自行车的前轮相配合的前轮支撑座5,所述前轮支撑座5上设有用于嵌合自行车本体的前轮的定位槽5.1。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