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4182发布日期:2019-03-30 09:1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训及考核装置,具体为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



背景技术:

培训就是培养和训练,就是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考核就是考察或考试,就是通过记录成绩的方式多受训者的某种技能进行等级评估。

目前,引体向上使用的单杠的高度一般都不可调节,不能适用于身体高矮不同的人群;目前,引体向上使用的单杠一般都是两根柱子上面加一根横杆,没有辅助装置,对于那些臂力较差的人来说难度较大,会使训练者消极,甚至放弃训练;目前,引体向上的训练过程比较单调,时间长了会使训练者感到无聊。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处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立柱套筒,所述底座顶端的中央固定设有升降套筒,所述底座顶端的四边均放置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部设有踏板,且垫板与踏板之间设有弹簧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套筒的侧面开设有存放槽,其中另一个所述立柱套筒的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固定设有两个挂钩,两个所述挂钩的一端均通过挂孔挂设有成绩记录板,四个所述立柱套筒均套设有套杆,四个所述套杆的顶部通过单杠首尾固定相连接,所述升降套筒的内壁套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设有十字支架,且十字支架的四角均固定在套杆的顶端,所述升降套筒的侧面固定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两边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在升降套筒上,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开设有轴孔,且环绕轴孔开设有八个等弧等半径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插入设有销钉,所述轴孔上套设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两端均卡设有卡簧,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套设有齿轮,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摇把,所述升降杆的侧面固定设有齿条,且齿条与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通心孔,孔径与限位孔的孔径相同,且分布半径与限位孔的分布半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面粘连有一层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套筒的中心孔表面与套杆的表面光滑,且立柱套筒的中心孔直径与套杆的直径的差值不能大于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摇把的把手长度在10cm到15cm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杠的直径设为2.5cm且单杠的表面套设有吸汗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通过设有十字支架、支撑板、摇把、齿轮、旋转轴、升降杆和升降套筒,旋转摇把带动旋转轴的转动,进而带动齿轮的转动,通过齿轮和齿条的相互作用,改变升降杆的高度,进而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解决了不能调节单杠的高度,不能适用于身体高矮不同的人群的问题;通过设有踏板、弹簧和垫板,训练者的脚踩踏在踏板上时,踏板与垫板之间的弹簧会对踏板提供一个向上的力,降低了对训练者的臂力要求,对于那些臂力较差的人来说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训练者的信心;通过设有存放槽,训练者放入音乐播放器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训练,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还设有成绩记录板,可以随时方便的记录下训练者的成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成绩记录板挂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升降机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升降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套筒;3、存放槽;4、套杆;5、单杠;6、十字支架;7、摇把;8、支撑板;9、成绩记录板;10、踏板;11、弹簧;12、垫板;13、挂孔;14、挂钩;15、支撑架;16、开口槽;17、卡簧;18、旋转轴;19、齿轮;20、齿条;21、限位孔;22、销钉;23、升降套筒;24、升降杆;25、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处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立柱套筒2,底座1顶端的中央固定设有升降套筒23,底座1顶端的四边均放置设有垫板12,垫板12的顶部设有踏板10,且垫板12与踏板10之间设有弹簧11相连接,其中一个立柱套筒2的侧面开设有存放槽3,其中另一个立柱套筒2的侧面固定设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的正面固定设有两个挂钩14,两个挂钩14的一端均通过挂孔13挂设有成绩记录板9,四个立柱套筒2均套设有套杆4,四个套杆4的顶部通过单杠5首尾固定相连接,升降套筒23的内壁套设有升降杆24,升降杆24的顶部固定设有十字支架6,且十字支架6的四角均固定在套杆4的顶端,升降套筒23的侧面固定开设有开口槽16,开口槽16的两边设有支撑板8,且支撑板8固定在升降套筒23上,支撑板8的两侧开设有轴孔25,且环绕轴孔25开设有八个等弧等半径的限位孔21,限位孔21插入设有销钉22,轴孔25上套设有旋转轴18,且旋转轴18的两端均卡设有卡簧17,旋转轴18的外壁上套设有齿轮19,旋转轴18的一端固定设有摇把7,升降杆24的侧面固定设有齿条20,且齿条20与齿轮19啮合连接,通过旋转摇把7带动旋转轴18的转动,进而带动齿轮19的转动,通过齿轮19和齿条20的相互作用,改变升降杆24的高度,进而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解决了不能调节单杠的高度,不能适用于身体高矮不同的人群的问题。

其中,齿轮19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通心孔,孔径与限位孔21的孔径相同,且分布半径与限位孔21的分布半径相同,通过设置限位孔21,在装置升降到合适的高度后,让齿轮19上的通心孔与限位孔21对齐,将固定销插入限位孔21中可以起到一个固定作用,保证在训练时,装置的高度不会变动,也保证了训练的安全性。

其中,底座1的底面粘连有一层防滑垫,通过粘连防滑垫,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进而增加底座1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了底座1的稳定性。

其中,立柱套筒2的中心孔表面与套杆4的表面光滑,且立柱套筒2的中心孔直径与套杆4的直径的差值不能大于0.5mm,立柱套筒2的中心孔表面与套杆4的表面光滑,可以减少升降时的摩擦力,更容易升降装置的高度,立柱套筒2的中心孔直径与套杆4的直径的差值不能大于0.5mm,立柱套筒2与套杆4之间的间隙越小,整个装置的稳定性越好。

其中,摇把7的把手长度在10cm到15cm之间,设置摇把7的把手长度在10cm到15cm之间,不会过长也不会过短,既方便操作又不会妨碍训练。

其中,单杠5的直径设为2.5cm且单杠5的表面套设有吸汗泡棉,单杠5的直径设为2.5cm,这个直径对于训练者来说不会太粗也不会太细,单杠5的表面套设有吸汗泡棉,既增加了防滑性又可以吸汗,会使训练者在训练时握着更舒服。

工作时,首先将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搬运到合适的位置处后,再将踏板10、弹簧11和垫板12组成的装置平稳的放置到底座1的四个边处,即可完成整个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放置,当培训者需要培训时或考核者需要考核时,根据训练者或考核这的身高不同,首先手动旋转摇把7带动旋转轴18的转动,进而旋转轴18带动齿轮19的转动,在齿轮19的转动下会给齿条20有个向上的推力作用,由于齿条20与升降杆固定连接,继而会给升降杆24一个向上的推力作用,从而使得升降杆24的高度升高,待升降杆24升高到合适高度后,利用销钉22穿过限位孔21,继而实现对齿轮19的固定,齿轮19的固定即可实现齿条20的固定,继而实现升降杆24的固定,相反如果培训者或考核者个子矮的时候,反向旋转摇把7,使得升降杆24降低,继而实现了调节单杠5的高度,能适用于身体高矮不同的人群培训者或考核的问题,再可根据个人情况可以在存放槽3中放置音乐播放器,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播放,一边听歌一边培训或考核,有利于缓解训练者的的心里紧张程度,提高培训效率和考核成绩,再利用踏板10、垫板12和弹簧11,当训练者训练累了或考核者考核累的时候,训练者或考核者可以脚踏在垫板12上,再弹簧11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放松腿部肌肉的作用,且也可以借助弹簧11力的作用,做引体向上运动,可以有效的缓解一部分手臂力的作用,再利用成绩记录板9可以记录考核者的成绩,能够实时的掌控培训者的引体向上水平,待整个培训或考核完成后,将整个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搬运放置处放置,即可完成整个一体化培训及考核装置的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