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6179发布日期:2019-06-05 23:3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跳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田径运动中,跳跃运动中的跳马运动需要用到助跳板,现有的助跳板上板与下板一端的连接方式一般为粘接在一起,在运动员长期使用踩踏中很可能导致两者的连接处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上、下板连接处稳固的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包括上板、下板、连接座、防滑垫、限位板、中间板、E型板、左弹簧、垫座,所述连接座上部具有上板右槽,上板右侧与上板右槽相适应,上板右侧插入上板右槽,上板右侧上部具有连接座上板槽,连接座上部具有连接座上板,连接座上板与连接座上板槽相适应,连接座上板连接连接座上板槽,连接座具有下板右槽,下板右侧与下板右槽相适应,下板右侧插入下板右槽,限位板通过多个二号螺钉连接连接座,限位板上部具有限位上板,连接座具有限位上板孔,下板右侧具有限位上板槽,限位上板孔与限位上板槽相对应,限位上板穿过限位上板孔连接限位上板槽,螺钉依次连接连接座、上板、下板,多个螺钉沿上板前后均匀分布,防滑垫粘接在连接座下表面,防滑垫下表面连接地面,垫座具有下板左槽,下板左侧与下板左槽相适应,下板左侧插入下板左槽,垫座下表面连接地面。

所述下板上部具有左弹簧下导柱,左弹簧下部连接下板,左弹簧下部套在左弹簧下导柱上,中间板左侧下部具有左弹簧上导柱,左弹簧上部连接中间板,左弹簧上部套在左弹簧上导柱上,E型板上部具有上板左槽,上板左侧与上板左槽相适应,上板左侧连接上板左槽,E型板下部具有中间板左槽,中间板左侧与中间板左槽相适应,中间板左侧连接中间板左槽,螺栓依次连接E型板、中间板、上板,多个中间板沿上板前后均匀分布,中间板右侧下表面连接下板,中间板右侧通过多个二号螺栓连接下板,中间板右侧上部具有右弹簧下导柱,右弹簧下部连接中间板,右弹簧下部套在右弹簧下导柱上,上板下部具有右弹簧上导柱,右弹簧上部连接上板,右弹簧上部套在右弹簧上导柱上。

有益效果:

上板插入上板右槽,下板插入下板右槽,使上板、下板分别与连接座连接在一起,螺钉依次连接连接座、上板、下板,使上板、下板与连接座连接牢固,多个螺钉沿上板前后均匀分布,通过多个螺钉的限定保证上板与下板受力方向一致,避免上板相对下板前后摆动,限位上板穿过限位上板孔连接限位上板槽,通过限位板加强在螺钉的作用下下板与连接座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座下部粘接防滑垫,防滑垫使连接座相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加,垫座下表面连接地面,垫座下表面与防滑垫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保证下板的前后两端相对地面距离相同,同时垫座与防滑垫的配合防止整个装置在运动员助跑时向后的踩踏力而打滑,中间板上部通过E型板、上板左槽与上板连接,中间板下部通过二号螺栓与下板连接,中间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弹簧、右弹簧与下板、上板连接,在左弹簧、右弹簧的作用下使上板相对下板存在弹性力,左弹簧上部套在左弹簧上导柱上,左弹簧下部套在左弹簧下导柱上,左弹簧上导柱、左弹簧下导柱的主要起支撑导向的作用,避免在脚踏在上板上时,左弹簧在压缩时出现弯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板、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板、中间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田径助跳板装置,包括上板01、下板02、连接座03、防滑垫09、限位板10、中间板15、E型板16、左弹簧21、垫座23,所述连接座03上部具有上板右槽04,上板01右侧与上板右槽04相适应,上板01右侧插入上板右槽04,上板01右侧上部具有连接座上板槽06,连接座03上部具有连接座上板05,连接座上板05与连接座上板槽06相适应,连接座上板05连接连接座上板槽06,连接座03具有下板右槽08,下板02右侧与下板右槽08相适应,下板02右侧插入下板右槽08,限位板10通过多个二号螺钉11连接连接座03,限位板10上部具有限位上板14,连接座03具有限位上板孔12,下板02右侧具有限位上板槽13,限位上板孔12与限位上板槽13相对应,限位上板14穿过限位上板孔12连接限位上板槽13,螺钉07依次连接连接座03、上板01、下板02,多个螺钉07沿上板01前后均匀分布,防滑垫09粘接在连接座03下表面,防滑垫09下表面连接地面,垫座23具有下板左槽24,下板02左侧与下板左槽24相适应,下板02左侧插入下板左槽24,垫座23下表面连接地面。

所述下板02上部具有左弹簧下导柱22,左弹簧21下部连接下板02,左弹簧21下部套在左弹簧下导柱22上,中间板15左侧下部具有左弹簧上导柱20,左弹簧21上部连接中间板15,左弹簧21上部套在左弹簧上导柱20上,E型板16上部具有上板左槽17,上板01左侧与上板左槽17相适应,上板01左侧连接上板左槽17,E型板16下部具有中间板左槽18,中间板15左侧与中间板左槽18相适应,中间板15左侧连接中间板左槽18,螺栓19依次连接E型板16、中间板15、上板01,多个中间板15沿上板01前后均匀分布,中间板15右侧下表面连接下板02,中间板15右侧通过多个二号螺栓25连接下板02,中间板15右侧上部具有右弹簧下导柱28,右弹簧26下部连接中间板15,右弹簧26下部套在右弹簧下导柱28上,上板01下部具有右弹簧上导柱27,右弹簧26上部连接上板01,右弹簧26上部套在右弹簧上导柱27上。

上板01插入上板右槽04,下板02插入下板右槽08,使上板01、下板02分别与连接座03连接在一起,螺钉07依次连接连接座03、上板01、下板02,使上板01、下板02与连接座03连接牢固,多个螺钉07沿上板01前后均匀分布,通过多个螺钉07的限定保证上板01与下板02受力方向一致,避免上板01相对下板02前后摆动,限位上板14穿过限位上板孔12连接限位上板槽13,通过限位板10加强在螺钉07的作用下下板02与连接座03连接的稳定性,连接座03下部粘接防滑垫09,防滑垫09使连接座03相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加,垫座23下表面连接地面,垫座23下表面与防滑垫09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保证下板02的前后两端相对地面距离相同,同时垫座23与防滑垫09的配合防止整个装置在运动员助跑时向后的踩踏力而打滑,中间板15上部通过E型板16、上板左槽17与上板01连接,中间板15下部通过二号螺栓25与下板02连接,中间板15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左弹簧21、右弹簧26与下板02、上板01连接,在左弹簧21、右弹簧26的作用下使上板01相对下板02存在弹性力,左弹簧21上部套在左弹簧上导柱20上,左弹簧21下部套在左弹簧下导柱22上,左弹簧上导柱20、左弹簧下导柱22的主要起支撑导向的作用,避免在脚踏在上板01上时,左弹簧21在压缩时出现弯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