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042发布日期:2019-06-26 01:3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



背景技术: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由于其训练所需要的条件较低,同时在进行这项运动的训练时能够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的锻炼,而且,乒乓球是奥运会常规的项目之一,现已被称为国球。

现如今专业的乒乓球训练多为室内训练,并且为了锻炼击球的反应速度,大多训练都是人机训练模式,即通过乒乓球发球器将乒乓球发出,再人为的进行击打,以此来训练击球的反应,而在训练的过程中,击打的乒乓球散落在地上,需要人为的进行弯腰一个个拾起,长时间拾球弯腰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训练时间,同时弯腰捡球较为吃力,因此亟需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来解决弯腰捡球吃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具备省力的优点,解决了弯腰捡球吃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包括中空套管,所述中空套管的内腔活动套装有手握管,且中空套管靠近顶端的外弧面上固定套装有主螺纹连接套,所述手握管与中空套管连接处的底端活动套装有副螺纹连接套,且副螺纹连接套的底端与主螺纹连接套的顶端通过适配的螺纹锁紧,所述手握管靠近顶端的外圈上粘接有防滑套,且手握管的顶端端面上焊接有端部连接件,所述中空套管的底端面与集球桶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在一起,所述集球桶内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球槽,集球桶位于收球槽左侧方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绳槽,所述集球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成矩形的限位槽,所述底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收球槽相互贯通的容纳槽,所述底板位于限位槽内部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一端活动套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的容腔内并固定连接有集球圈,所述活动杆与集球圈的对立侧分别通过位于活动杆上的压簧传动连接,所述集球圈的另一侧通过拉簧与底板位于限位槽内部的侧壁传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位于固定套管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套管内径相适配的防脱塞,所述固定套管的左侧、集球桶的左下侧和集球桶内腔的顶部分别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的数量设为五个,所述手握管的顶端端面上设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底部与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手握管、中空套管、集球桶和绳槽并延伸至固定套管的内腔且与防脱塞的一侧固定连接,牵引绳底部的一段从上之下从左至右依次穿过五个固定组件进行牵引。

优选的,所述副螺纹连接套的中部开设有梯形孔,且副螺纹连接套位于梯形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手握管和主螺纹连接套相适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收球槽为喇叭形槽,所述收球槽的底部槽口宽度值为cm。

优选的,所述防脱塞在固定套管内部的行程最大值与集球圈的横截面直径值相等。

优选的,所述集球圈由聚乙烯塑料环圈和十个弹性棒粘接而成,且十个弹性棒的形状均为四棱锥形,十个所述弹性棒均匀的分布在聚乙烯塑料环圈的内壁上且端部均朝向聚乙烯塑料环圈的中心点,十个弹性棒的端部形成一个圆形区域,此圆形区域的区域面积小于乒乓球的最大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是由一个矩形框架和两个滚动杆通过活动套接组合而成,两个滚动杆之间穿绕有牵引绳。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通过将集球圈的中心处移至乒乓球的上方,向下按压装置,乒乓球可以挤压集球圈迫使弹性棒发生弹性形变,并从弹性棒的下方移至上方,并最终通过收球槽进行入集球桶的内部,完成对地上乒乓球的拾取,再配合中空套管和手握管之间的调节,利用主螺纹连接套和副螺纹连接套的锁紧,可以进行装置的整体长度的调节,从而方便在站立的情况下将乒乓球按压至集球桶的内部进行收集,避免了弯腰拾球过程费力的问题。

2、该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通过将集球圈的中心处移至乒乓球的上方,向下按压装置,乒乓球可以挤压集球圈迫使弹性棒发生弹性形变,并从弹性棒的下方移至上方,并最终通过收球槽进行入集球桶的内部,在保证乒乓球进入集球桶的内部的同时,通过弹性棒对乒乓球进行阻隔,防止乒乓球落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螺纹连接套和副螺纹连接套内部套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集球圈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中空套管;2、手握管;3、主螺纹连接套;4、副螺纹连接套;5、防滑套;6、端部连接件;7、集球桶;8、收球槽;9、绳槽;10、底板;11、限位槽;12、容纳槽;13、固定套管;14、活动杆;15、集球圈;16、压簧;17、防脱塞;18、固定组件;19、拉块;20、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室内训练用乒乓球捡球器,包括中空套管1,中空套管1的内腔活动套装有手握管2,且中空套管1靠近顶端的外弧面上固定套装有主螺纹连接套3,手握管2与中空套管1连接处的底端活动套装有副螺纹连接套4,副螺纹连接套4的中部开设有梯形孔,且副螺纹连接套4位于梯形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手握管2和主螺纹连接套3相适配的螺纹槽,在进行捡球的时候,方便利用手握管2、主螺纹连接套3和副螺纹连接套4上的螺纹配合锁紧,从而增加装置的整体高度,保证人在不用弯腰的情况下,可以将球进行捡起,提高了捡球的便捷性,且副螺纹连接套4的底端与主螺纹连接套3的顶端通过适配的螺纹锁紧,手握管2靠近顶端的外圈上粘接有防滑套5,且手握管2的顶端端面上焊接有端部连接件6,中空套管1的底端面与集球桶7的顶部中心位置焊接在一起,集球桶7内腔的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收球槽8,收球槽8为喇叭形槽,收球槽8的底部槽口宽度值为10cm,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cm,开设10cm的槽口,是保证在收球和取球时,乒乓球能够通过收球槽8顺畅的在集球桶7内进出,保证乒乓球的正常收取,集球桶7位于收球槽8左侧方的底端内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绳槽9,集球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10,底板10的中部开设有成矩形的限位槽11,底板10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收球槽8相互贯通的容纳槽12,底板10位于限位槽11内部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套管13,固定套管13的一端活动套装有活动杆14,活动杆14的一端延伸至容纳槽12的容腔内并固定连接有集球圈15,集球圈15由聚乙烯塑料环圈和十个弹性棒粘接而成,且十个弹性棒的形状均为四棱锥形,十个弹性棒均匀的分布在聚乙烯塑料环圈的内壁上且端部均朝向聚乙烯塑料环圈的中心点,十个弹性棒的端部形成一个圆形区域,此圆形区域的区域面积小于乒乓球的最大横截面积,通过将集球圈15的中心处移至乒乓球的上方,向下按压装置,乒乓球可以挤压集球圈15迫使弹性棒发生弹性形变,并从弹性棒的下方移至上方,并最终通过收球槽8进行入集球桶7的内部,完成对地上乒乓球的拾取,活动杆14与集球圈15的对立侧分别通过位于活动杆14上的压簧16传动连接,集球圈15的另一侧通过拉簧与底板10位于限位槽11内部的侧壁传动连接,活动杆14位于固定套管13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套管13内径相适配的防脱塞17,防脱塞17在固定套管13内部的行程最大值与集球圈15的横截面直径值相等,保证在利用牵引绳20对防脱塞17进行牵引移动到固定套管13的内壁临界处,集球圈15是刚好离开容纳槽12的,避免集球圈15对乒乓球的下落过程造成阻碍的问题,方便乒乓球的落下,固定套管13的左侧、集球桶7的左下侧和集球桶7内腔的顶部分别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18,固定组件18是由一个矩形框架和两个滚动杆通过活动套接组合而成,两个滚动杆之间穿绕有牵引绳20,通过在集球桶7、限位槽1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18,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牵引绳20进行牵引,避免了在拉动牵引绳20的时候,长时间与集球桶7摩擦的情况下发生折断的问题,一方面提高了拉动牵引绳20的流畅性,另一方面,使得装置设置的更加的合理,且固定组件18的数量设为五个,手握管2的顶端端面上设有拉块19,拉块19的底部与牵引绳20的一端固定连接,牵引绳2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手握管2、中空套管1、集球桶7和绳槽9并延伸至固定套管13的内腔且与防脱塞17的一侧固定连接,牵引绳20底部的一段从上之下从左至右依次穿过五个固定组件18进行牵引。

工作原理,在进行捡球时,将手握管2向外抽拉至中空套管1的端部,并与副螺纹连接套4进行螺纹锁紧,然后再将副螺纹连接套4移至主螺纹连接套3处并与主螺纹连接套3螺纹锁紧,完成手柄的长度调节,然后手握防滑套5将底板10上的集球圈15对准地面上的乒乓球然后向下按压,乒乓球在受到地面和集球圈15的挤压后,驱使集球圈15上的弹性棒向上移动,并最终进入集球桶7的内部,当球进入集球桶7的内腔后,弹性棒恢复初始状态,对集球桶7的内部乒乓球进行阻挡,然后再将集球圈15移至下一个乒乓球,重复上述操作,待集球桶7内部乒乓球装满后,将装置移至收球框上方,向上提拉拉块19,通过牵引绳20的牵引,带动防脱塞17在固定套管13内向左移动,并利用活动杆14带动集球圈15移至限位槽11内,此时收球槽8与容纳槽12完全连通,乒乓球从集球桶7内落下至收球框,待球全部落下时,松开拉块19,此时集球圈15右侧的拉簧回复,带动集球圈15回到容纳槽12处,方便下次捡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