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7266发布日期:2019-06-13 16:05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康复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



背景技术:

脑瘫儿童运动发育较同龄儿童延迟,且经常表现为异常的运动姿势。正常患儿一般一岁可独站独走,脑瘫患儿如若不予以及时正确的治疗,有些甚至一生都不能独站独走,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一生;有些脑瘫患儿已经可以独站独走,但表现为异常的站立、行走模式,常表现为:髋关节内收屈曲、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屈曲的异常姿态。这种异常的行走模式对患儿骨关节及肌肉反而是一种损害,最终导致全身多处骨关节炎及疼痛。

临床上为了帮助脑瘫患儿早日实现独站功能以及纠正错误的站姿,楼梯机成为了他们进行康复锻炼的专用训练器材,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身体康复用楼梯机,由于相邻间的楼梯台阶高度为统一固定形式,其相邻台阶之间的高度距离不能进行自由调整,导致遇到不同抬脚力度训练要求时便不能满足,适用范围较小,训练效果差,训练效果达不到规定要求,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包括六个结构相同的单独楼梯座,所述单独楼梯座的前侧壁四角位置处分别向外延伸有一个公插头,所述单独楼梯座的后侧壁四角位置处分别向内开设有一个母插槽,所述公插头与所述母插槽适配配合设置,所述单独楼梯座的左侧下部一体设置有设备动力箱,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小齿轮,传动小齿轮的底端轮边上适配啮合有传动大齿轮,传动大齿轮同轴心固定安装在旋转螺杆的杆体左端,所述旋转螺杆通过轴承呈水平转动状态设置,旋转螺杆的左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顺时针旋向螺纹,旋转螺杆的右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逆时针旋向螺纹,在顺时针旋向螺纹和逆时针旋向螺纹上分别以对称形式适配配合有两个内螺纹移动块,传力支撑杆的一端向上通过上铰接座转动铰接在楼梯台阶的底壁面上,传力支撑杆的另一端向下通过下铰接座转动铰接在内螺纹移动块的顶壁面上,左侧的传力支撑杆与右侧的传力支撑杆以对称形式倾斜设置,所述楼梯台阶水平设置且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导向滑套,导向滑套适配套设在竖直导滑柱上,所述楼梯台阶的脚踏面上还设置有一层防滑垫,第一个单独楼梯座的右侧地面上和第六个单独楼梯座的左侧地面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辅助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每个设备动力箱上均配置有一个升降控制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设备动力箱的内腔中设置有伺服电机和蓄能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伺服电机、蓄能电池与升降控制按钮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直导滑柱固定在单独楼梯座的内侧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全新设计的一款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通过增设的若干个公插头与若干个母插槽,使得相邻的两个单独楼梯座之间能够相互拼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楼梯,医院护士通过操作升降控制按钮,相邻的六个楼梯台阶能够形成不同种类的楼梯形态,以满足儿童不同运动量的训练需求,相比于传统单一形式的楼梯结构其适用范围更广,自动调整度更高,为儿童的快速康复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另外,增设的防滑垫起到了各台阶踩踏后的安全性,避免打滑;辅助垫块用于降低儿童训练起始时和结束时的上下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中六个单独楼梯座的拼接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中六个单独楼梯座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中单独楼梯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中内螺纹移动块的侧视示意图。

图5为六个不同高度的楼梯台阶之间形成的三种不同种类的楼梯形态图。

图中:1-单独楼梯座、101-母插槽、102-公插头、2-设备动力箱、3-升降控制按钮、4-蓄能电池、5-伺服电机、6-传动小齿轮、7-传动大齿轮、8-旋转螺杆、801-顺时针旋向螺纹、802-逆时针旋向螺纹、9-内螺纹移动块、10-下铰接座、11-传力支撑杆、12-上铰接座、13-楼梯台阶、14-竖直导滑柱、15-导向滑套、16-辅助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包括六个结构相同的单独楼梯座1,所述单独楼梯座1的前侧壁四角位置处分别向外延伸有一个公插头102,所述单独楼梯座1的后侧壁四角位置处分别向内开设有一个母插槽101,所述公插头102与所述母插槽101适配配合设置。

请参阅图3-4,所述单独楼梯座1的左侧下部一体设置有设备动力箱2,每个设备动力箱2上均配置有一个升降控制按钮3,所述设备动力箱2的内腔中设置有伺服电机5和蓄能电池4,伺服电机5、蓄能电池4与升降控制按钮3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在一起,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传动小齿轮6,传动小齿轮6的底端轮边上适配啮合有传动大齿轮7,传动大齿轮7同轴心固定安装在旋转螺杆8的杆体左端,所述旋转螺杆8通过轴承呈水平转动状态设置,旋转螺杆8的左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顺时针旋向螺纹801,旋转螺杆8的右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逆时针旋向螺纹802,在顺时针旋向螺纹801和逆时针旋向螺纹802上分别以对称形式适配配合有两个内螺纹移动块9,传力支撑杆11的一端向上通过上铰接座12转动铰接在楼梯台阶13的底壁面上,传力支撑杆11的另一端向下通过下铰接座10转动铰接在内螺纹移动块9的顶壁面上,左侧的传力支撑杆11与右侧的传力支撑杆11以对称形式倾斜设置,所述楼梯台阶13水平设置且其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导向滑套15,导向滑套15适配套设在竖直导滑柱14上,竖直导滑柱14固定在单独楼梯座1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全新设计的一款儿童康复用安全训练楼梯,通过增设的若干个公插头102与若干个母插槽101,使得相邻的两个单独楼梯座1之间能够相互拼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楼梯,该楼梯用于儿童的康复训练即可,待训练儿童在实际使用之前,医院护士通过操作升降控制按钮3,开启伺服电机5驱动传动小齿轮6转动,进而在齿轮啮合作用下驱使着旋转螺杆8缓慢旋转,由于旋转螺杆8的左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顺时针旋向螺纹801、旋转螺杆8的右半部分圆周杆面上设置为逆时针旋向螺纹802且在顺时针旋向螺纹801和逆时针旋向螺纹802上分别以对称形式适配配合有两个内螺纹移动块9,通过这种特殊的结构设计,使得转动后的旋转螺杆8能够直接驱使着两个内螺纹移动块9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两个内螺纹移动块9相互靠近过程中,左右两侧的传力支撑杆11机壳同步改变方向将楼梯台阶13向上缓慢顶起,两个内螺纹移动块9相互远离过程中,左右两侧的传力支撑杆11机壳同步改变方向将楼梯台阶13向下降低,如此,以实现每个单独楼梯座1中楼梯台阶13的单独升降目的,增设的导向滑套15和竖直导滑柱14确保了楼梯台阶13的升降稳定性,相邻的六个楼梯台阶13能够形成不同种类的楼梯形态,既能形成图5中①爬升阶段(右侧部分)和下坡阶段(左侧部分)均平缓的楼梯形态,又能形成图5中②爬升阶段(右侧部分)陡峭、下坡阶段(左侧部分)平缓的楼梯形态,还能形成图5中③爬升阶段(右侧部分)平缓、下坡阶段(左侧部分)陡峭的楼梯形态,以满足儿童不同运动量的训练需求,相比于传统单一形式的楼梯结构其适用范围更广,自动调整度更高,为儿童的快速康复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

所述楼梯台阶13的脚踏面上还设置有一层防滑垫,增设的防滑垫起到了各台阶踩踏后的安全性,避免打滑;第一个单独楼梯座1的右侧地面上和第六个单独楼梯座1的左侧地面上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辅助垫块16,以降低儿童训练起始时和结束时的上下难度。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