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公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907发布日期:2019-10-29 21:0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走路公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走路公仔。



背景技术:

市面上售卖的玩具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玩家的对于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的要求。在玩具种类越来越多的今天,许多小孩子的玩具已经不仅停留在注重外形、色彩、趣味性等,更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以及互动的学习。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玩具能满足发声的要求,但是触动其发声的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单一的按动开关或对话方式来实现接通发声回路,导致其的可玩性和趣味性不高,容易使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且对儿童的智力的开发以及互动的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而造型玩具是指具有各种仿真或卡通设计的人物、生物体的形态的,通常能够表现特定形象或某个主题的玩具产品。通过设置电子配件,以声、光的形式丰富玩具产品的表现力,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随着智能化、模拟仿真等要求的逐步提高,具有复杂动作能力的玩具产品被开发出来;具有遥控操纵功能的产品也逐渐自成门类。这一大类产品的特点是,各个结构组件上均安装有电子元件和/或电驱动的机械装置,玩具体的不同结构组件在使用中会有转动、滑动的相对运动。因此,各结构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是必需具备的。

目前大多数的玩具产品采用导线直接连接各种电子功能组件和机械结构。这种电路模式结构需要的导线长度,通常要大大超出电子功能组件之间的距离,才能实现玩具运动状态下的正常连接要求。即便这样,由于不同结构组件之间频密的相对运动,还是非常容易出现导线从电子功能组件上脱落、导线之间相互或与其它组件缠绕的情况,影响玩具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是通过设有底座进行行走,趣味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走路公仔,克服现有造型玩具内部各功能组件之间电连接结构容易脱落的不足,具有仿真行走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走路公仔,包括壳体、手部摆动机构、颈部摆动机构、脚部行走机构及安装在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喇叭、电池、IC控制电路板、声控传感器、连杆,所述驱动装置、电池、喇叭、声控传感器皆与IC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牙箱及安装在牙箱内的马达、传动轮组件、减速齿轮组件和偏心轮,所述马达的输出端与传动轮组件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轮组件与减速齿轮组件驱动连接,所述偏心轮与减速齿轮组件驱动连接,所述脚部行走机构与偏心轮驱动连接,所述手部摆动机构活动连接在连杆的两端,所述颈部摆动机构下部设有凸柱,所述连杆中部设有与凸柱相配合的长孔,所述凸柱插设在长孔内,并在长孔内活动。

其中,所述壳体由前壳片、后壳片扣接为中空的腔体,所述后壳片的下端设有铁轴。

其中,所述脚部行走机构包括相互扣接形成中空的腔体的脚壳及安装在脚壳内的电池盒,脚壳顶部设有可容纳铁轴的插孔和与偏心轮接触的活动槽,所述电池安装在电池盒内。

其中,所述脚壳的底部连接有鞋壳,脚壳的背面扣接有电池盖。

其中,所述手部摆动机构包括左手壳、右手壳、左手轮、右手轮和手轮配件,所述左手轮一端与左手壳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手轮配件与连杆活动连接,所述右手轮一端与右手壳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手轮配件与连杆活动连接。

其中,还包括安装在IC控制电路板上的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IC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有声控传感器可以通过声控触动方式来接通发声回路,进而使得喇叭可以相应发出各种声音,避免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另外通过在壳体内部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齿轮啮合结构驱动脚部行走机构运作,同时颈部摆动机构卡接在连杆上,行走时受影响而摆动,手部摆动机构活动连接在连杆两端,可以实现手部摆动、颈部摆动、自由走动等多个动作同时进行,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驱动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脚部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号说明:1-壳体;2-驱动装置;3-喇叭;4-电池;5-IC控制电路板;6-手部摆动机构;7-颈部摆动机构;8-脚部行走机构;9-牙箱;10-马达;11-传动轮组件;12-减速齿轮组件;13-偏心轮;14-连杆;15-凸柱;16-长孔;17-前壳片;18-后壳片;19-铁轴;20-插孔;21-按钮开关;22-活动槽;23-电池盒;24-鞋壳;25-电池盖;26-左手壳;27-右手壳;28-左手轮;29-右手轮;30-手轮配件;31-脚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走路公仔,包括壳体1、手部摆动机构6、颈部摆动机构7、脚部行走机构8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驱动装置2、喇叭3、电池4、IC控制电路板5、声控传感器、连杆14,所述驱动装置2、电池4、喇叭3、声控传感器皆与IC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牙箱9及安装在牙箱9内的马达10、传动轮组件11、减速齿轮组件12和偏心轮13,所述马达10的输出端与传动轮组件11驱动连接,所述传动轮组件11与减速齿轮组件12驱动连接,所述偏心轮13与减速齿轮组件12驱动连接,所述脚部行走机构8与偏心轮13驱动连接,所述手部摆动机构6活动连接在连杆14的两端,所述颈部摆动机构7下部设有凸柱15,所述连杆14中部设有与凸柱15相配合的长孔16,所述凸柱15插设在长孔16内,并在长孔16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有声控传感器可以通过声控触动方式来接通发声回路,进而使得喇叭3可以相应发出各种声音,避免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另外通过在壳体1内部设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通过齿轮啮合结构驱动脚部行走机构8运作,同时颈部摆动机构7卡接在连杆14上,行走时受影响而摆动,手部摆动机构6活动连接在连杆14两端,可以实现手部摆动、颈部摆动、自由走动等多个动作同时进行,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由前壳片17、后壳片18扣接为中空的腔体,所述后壳片18的下端设有铁轴19,所述脚部行走机构8包括相互扣接形成中空的腔体的脚壳31及安装在脚壳31内的电池盒23,脚壳31顶部设有可容纳铁轴19的插孔20和与偏心轮13接触的活动槽22,所述电池4安装在电池盒23内,所述脚壳31的底部连接有鞋壳24,脚壳31的背面扣接有电池盖2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脚壳31与偏心轮13驱动连接,偏心轮13带动脚壳31运动,实现公仔的行走功能,通过将电池盒23设置在脚壳31内,既节省了壳体的占用空间,同时通过电池盖25方便电池4的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手部摆动机构6包括左手壳26、右手壳27、左手轮28、右手轮29和手轮配件30,所述左手轮28一端与左手壳26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手轮配件30与连杆14活动连接,所述右手轮29一端与右手壳27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手轮配件30与连杆14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左手壳26/右手壳27通过左手轮28/右手轮29、手轮配件30活动连接在躯干部,进而实现了公仔双手相对于壳体可转动活动;当外力作用于公仔其中一只手时,在连杆14的作用下,两只手一同摆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在IC控制电路板5上的按钮开关21,所述按钮开关21与IC控制电路板5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按钮开关21,可以通过多种触动方式来接动发声回路及摆动回路,进而使得喇叭3相应发出各种声音,脚部行走机构8一同运作。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拍手两次触发声控传感器或者通过按压按钮开关21来实现IC控制电路板5对马达10和喇叭3的启动控制,当IC控制电路板5控制马达10转动并驱动传动轮组件11,通过减速齿轮组传动到偏心轮13,偏心轮13推动脚壳31摆动,进而促使公仔的双脚行走;在公仔行走的同时,颈部摆动机构7受力不平衡,同时凸柱15受长孔16的限制,在一定幅度内摆动;当外力作用于公仔其中一只手时,在连杆14的作用下,两只手一同摆动。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