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路公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3911发布日期:2019-10-29 21:04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走路公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走路公仔。



背景技术:

市面上售卖的玩具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玩家的对于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的要求。在玩具种类越来越多的今天,许多小孩子的玩具已经不仅停留在注重外形、色彩、趣味性等,更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以及互动的学习。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玩具能满足发声的要求,但是触动其发声的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单一的按动开关或对话方式来实现接通发声回路,导致其的可玩性和趣味性不高,容易使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而且对儿童的智力的开发以及互动的学习的效果不明显。

而造型玩具是指具有各种仿真或卡通设计的人物、生物体的形态的,通常能够表现特定形象或某个主题的玩具产品。通过设置电子配件,以声、光的形式丰富玩具产品的表现力,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吸引力。随着智能化、模拟仿真等要求的逐步提高,具有复杂动作能力的玩具产品被开发出来;具有遥控操纵功能的产品也逐渐自成门类。这一大类产品的特点是,各个结构组件上均安装有电子元件和/或电驱动的机械装置,玩具体的不同结构组件在使用中会有转动、滑动的相对运动。因此,各结构组件之间的电连接是必需具备的。

目前大多数的玩具产品采用导线直接连接各种电子功能组件和机械结构。这种电路模式结构需要的导线长度,通常要大大超出电子功能组件之间的距离,才能实现玩具运动状态下的正常连接要求。即便这样,由于不同结构组件之间频密的相对运动,还是非常容易出现导线从电子功能组件上脱落、导线之间相互或与其它组件缠绕的情况,影响玩具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损坏,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大部分的玩具都是通过设有底座进行行走,趣味性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走路公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走路公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走路公仔,包括前壳体、声控咪头、喇叭、左手、右手、后壳体、左驱动脚、第一壳体、主动轮、滑行轮、牙箱盖、电动马达、齿轮、轮子配件、第二壳体、右驱动脚、电源开关、电池盖、电路板、声控配件和电池箱配件,所述前壳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声控咪头,且前壳体的前表面靠近声控咪头下方位置处嵌入设置有喇叭,所述前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手,且前壳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手,所述前壳体的后方匹配安装有后壳体,所述前壳体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左驱动脚,且前壳体的下方靠近左驱动脚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右驱动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壳体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且后壳体的后表面靠近电源开关下方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电池盖,所述后壳体的内部通过锁定螺栓固定有电路板,且后壳体的内部靠近电路板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电池箱配件,所述电路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声控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驱动脚包括第一壳体、主动轮、滑行轮、牙箱盖、电动马达、齿轮、轮子配件以及第二壳体,所述左驱动脚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牙箱盖,所述牙箱盖的内部安装有电动马达,且牙箱盖的内部靠近电动马达下方位置处设置有齿轮,所述牙箱盖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主动轮,且牙箱盖的下方设置有轮子配件,所述轮子配件的侧表面匹配安装有滑行轮,所述左驱动脚的内部结构与右驱动脚的内部结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壳体为中空式结构设计,且前壳体分别与左手和右手通过螺纹转动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牙箱盖与电动马达通过卡合方式连接在一起,且牙箱盖的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喇叭的前表面设置有肚子按键,且喇叭的内部设置有滤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通过设有声控传感器可以通过声控触动方式来接动发声回路,进而使得喇叭可以相应发出各种声音,避免玩耍者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另外左驱动脚和右驱动脚的配合使用,使得该公仔灵活走动,实现多种运动功能,大大提高玩具的可玩性及趣味性,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走路公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走路公仔中电源开关和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走路公仔中后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走路公仔中左驱动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走路公仔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壳体;2、声控咪头;3、喇叭;4、左手;5、右手;6、后壳体;7、左驱动脚;71、第一壳体;72、主动轮;73、滑行轮;74、牙箱盖;75、电动马达;76、齿轮;77、轮子配件;78、第二壳体;8、右驱动脚;9、电源开关;10、电池盖;11、电路板;12、声控配件;13、电池箱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走路公仔,包括前壳体1、声控咪头2、喇叭3、左手4、右手5、后壳体6、左驱动脚7、第一壳体71、主动轮72、滑行轮73、牙箱盖74、电动马达75、齿轮76、轮子配件77、第二壳体78、右驱动脚8、电源开关9、电池盖10、电路板11、声控配件12和电池箱配件13,前壳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声控咪头2,且前壳体1的前表面靠近声控咪头2下方位置处嵌入设置有喇叭3,前壳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左手4,且前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右手5,前壳体1的后方匹配安装有后壳体6,前壳体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左驱动脚7,且前壳体1的下方靠近左驱动脚7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右驱动脚8。

优选的,后壳体6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9,且后壳体6的后表面靠近电源开关9下方位置处嵌入安装有电池盖10,后壳体6的内部通过锁定螺栓固定有电路板11,且后壳体6的内部靠近电路板11下方位置处设置有电池箱配件13,电路板11的前表面设置有声控配件12。

优选的,左驱动脚7包括第一壳体71、主动轮72、滑行轮73、牙箱盖74、电动马达75、齿轮76、轮子配件77以及第二壳体78,左驱动脚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8,第一壳体71和第二壳体78之间安装有牙箱盖74,牙箱盖74的内部安装有电动马达75,且牙箱盖74的内部靠近电动马达75下方位置处设置有齿轮76,牙箱盖74的一侧对应安装有主动轮72,且牙箱盖74的下方设置有轮子配件77,轮子配件77的侧表面匹配安装有滑行轮73,左驱动脚7的内部结构与右驱动脚8的内部结构相同,牙箱盖74与电动马达75通过卡合方式连接在一起,且牙箱盖74的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前壳体1为中空式结构设计,且前壳体1分别与左手4和右手5通过螺纹转动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喇叭3的前表面设置有肚子按键,且喇叭3的内部设置有滤尘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该公仔由前壳体1、左手4、右手5、后壳体6、左驱动脚7和右驱动脚8构成,使用者通过拍手两次触发声控咪头2,声控配件12接收到信号,将信号传递给电路板11,由电路板11来实现对电动马达75的控制,控制电动马达75正转或者反转,电动马达75的驱动端通过齿轮76带动滑行轮73转动,使得轮子配件77上的滑行轮73转动,从而使得左驱动脚7运动,右驱动脚8也随之运动;其中的操作动作:使用者按动喇叭3上的肚子按键,肚子按键是功能按键,按动后该公仔可以向前直线滑行/走S线滑行/原地旋转,一个循环后停止不动,再按肚子按键,或者在停止30秒内连拍手两次触发声控咪头2,又能继续循环上面的动作和音乐,并且在外力的作用下,左手4、右手5与头部均可以实现360度转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