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873发布日期:2020-02-07 23:2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



背景技术: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游泳运动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游泳,根据现有史料的考证,国内外较一致的看法是产生于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带的古代人,他们为了生存,必然要在水中捕捉水鸟和鱼类作食物,通过观察和模仿鱼类、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游动的动作,逐渐学会了游泳。游泳作为目前热门的健身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游泳健身具有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改善肌肉系统的能力、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使人精神爽朗,情绪高昂等优点。

许多游泳爱好者在游泳运动过程中,完全是靠自身身体运动而在水中潜行的,在不借助任何辅助加速道具的情况下,游泳速度有限且长时间游泳后容易脱力,同时对于游泳初学者来说,若是能借助辅助加速道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比较省力,因此研发一种能提高游泳速度的辅助加速器很有市场价值。专利申请号为“201310488631.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追鱼游泳加速器”,包括通过往程时展开而增大踩水面积与回程时水使之趋于合拢而减小阻力的合页、用于把合页饺接组装并绕之旋转的轴、避免合页过度展开而降低与水的有效着力面积的防过启件、避免合页过度趋于合拢而不能被水流顺利打开的防过闭件、用于把游泳加速器固定在脚上的踏板,合页内侧为锯齿状齿尖朝外以增大往程阻力,外侧为导流筋脉状以提高回程稳定性,并利于追鱼游泳加速器在回程时上浮。一双追鱼游泳加速器分别穿在两个脚上,踩水时,水反推合页使之展开,此时合页与水的着力面积大,踩水阻力增大,水反推人体前进;回程收回时水流推动合页趋于合拢,受水阻力小、收回速度快。反复往返踩水与收回,实现人在水中快速前进,但是该发明存在以下缺陷:

(1)合页是顺着人体运动方向进行张合的,且所有合页展开时完全是一个平面,不能快速完成一次张合,当收腿时踏板与水有一定接触面积,此时合页与水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而不能快速合拢,张合过程不符合流体力学,不利于提速,对人体加速不够快;

(2)穿戴时是通过踏板直接穿在脚部,游泳时脚部运动幅度较大,在游泳蹬腿过程中容易使踏板脱离脚部,固定不稳定,且穿戴在脚部舒适度较差。

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游泳加速器中的所有合页展开时完全是一个平面,不能快速完成一次张合,当收腿时踏板与水有一定接触面积,此时合页与水的有效接触面积较小而不能快速合拢,张合过程不符合流体力学,不利于提速,对人体加速不够快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包括套件,套件上沿套件的周向连接有多组向外倾斜布置的铰接轴,每组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为锐角,每组铰接轴上均套设有一对可绕铰接轴轴线旋转的合页。

进一步地,铰接轴均布在套件外缘,且套件外缘周向均布有若干与铰接轴交错布置的支架,支架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和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相等,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合页展开角度超过180°的限位块a,铰接轴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合页完全闭合的限位块b。

进一步地,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套件上设置有用于将套件固定在人体小腿部位的联结装置。

进一步地,联结装置包括连接架a、连接架b、收缩带a、收缩带b和u型护套,连接架a和连接架b分别设置在套件上下端,收缩带a通过若干连接架a连接在套件上方,收缩带b通过若干连接架b连接在套件下方,u型护套通过若干支杆连接在套件内侧。

进一步地,联结装置包括气囊筒和防滑塑胶筒,气囊筒上设置有充气口,气囊筒位于套件内侧,防滑塑胶筒位于气囊筒内侧。

进一步地,套件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地,铰接轴和支架均设置6根,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正六边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套件、铰接轴和支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使用寿命长。

工作原理:穿戴时,先将脚穿过套件使套件位于人体小腿部位,u型护套贴合在小腿上,然后分别通过收缩带a和收缩带b将整个套件绑定在腿部,或者采用气囊筒充气固定方式,先将脚穿过防滑塑胶筒,然后给气囊筒充气,使防滑塑胶筒紧密贴合在腿部,从而完成整个加速器的穿戴工作,游泳时,人体蹬腿踩水时在水阻力的反作用力下使得所有合页快速展开,同时在限位块a作用下防止合页继续转动,最终围成一个伞状结构,从而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为人体前行提高动力,同理,人体收腿时在水阻力作用下使所有合页收拢,在限位块b作用下防止合页闭合在一起,合页的不断开合配合人体规则运动,从而为人体前行提供动力,达到加速游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穿戴在人体小腿部位的套件来替代传统穿戴在脚上的踏板,同时在套件外缘周向设置有多组向外倾斜布置的铰接轴,每组铰接轴上均铰接有一对合页,由于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为锐角,当合页在水阻力作用下全部展开时,形成一个伞状结构,且合页围拢在脚部四周,不仅能快速展开合页,而且展开后的伞状结构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为100%,为人体前行提供很大动力,同时收腿时由于合页完全与水接触而受到反作用力达到快速收拢的作用,并且合页的张合方向是沿着铰接轴对侧张合的,改变了传统合页顺着人体运动方向张合的方式,其伞状结构较小端顺着游泳前行方向,更加符合流体力学,提速较快。

2、当合页展开时在限位块a作用下防止合页继续转动,使得每对合页展开最大角度为180°,从而达到与水体的最大接触面积,受到水阻力越大,对人体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同理,当合页趋于合拢时在限位块b作用下防止合页完全闭合在一起,保证合页下次能顺利被水流打开。

3、穿戴时,先将脚穿过套件使套件位于人体小腿部位,u型护套贴合在小腿上,然后分别通过收缩带a和收缩带b将整个套件绑定在腿部,或者采用气囊筒充气固定方式,先将脚穿过防滑塑胶筒,然后给气囊筒充气,使防滑塑胶筒紧密贴合在腿部,固定结构稳定牢靠,套件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使得u型护套或气囊筒受到挤压时能有膨胀空间,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穿戴在脚部的固定方式,将整个加速器绑定在小腿部位上,解除了对脚部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游泳体验的舒适度。

4、铰接轴和支架均设置6根,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正六边形或圆形,结构设计稳定性好,符合力学原理,当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正六边形时,这种结构制造难度较低,当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圆形,与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产生的动力也相对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收缩带a);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合页趋于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省略收缩带a);

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1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有合页展开其外缘轮廓形成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件,2-铰接轴,3-合页,4-支架,5-限位块a,6-限位块b,7-连接架a,8-连接架b,9-收缩带a,10-收缩带b,11-u型护套,12-气囊筒,13-防滑塑胶筒,14-充气口,15-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增动力游泳辅助加速器,包括套件1,套件1上沿套件1的周向连接有多组向外倾斜布置的铰接轴2,每组铰接轴2与套件1水平端面的夹角为锐角,每组铰接轴2上均套设有一对可绕铰接轴2轴线旋转的合页3。

本实施例中,将穿戴在人体小腿部位的套件来替代传统穿戴在脚上的踏板,同时在套件外缘周向设置有多组向外倾斜布置的铰接轴,每组铰接轴上均铰接有一对合页,由于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为锐角,当合页在水阻力作用下全部展开时,形成一个伞状结构,且合页围拢在脚部四周,不仅能快速展开合页,而且展开后的伞状结构与水体的有效接触面积为100%,为人体前行提供很大动力,同时收腿时由于合页完全与水接触而受到反作用力达到快速收拢的作用,并且合页的张合方向是沿着铰接轴对侧张合的,改变了传统合页顺着人体运动方向张合的方式,其伞状结构较小端顺着游泳前行方向,更加符合流体力学,提速较快。

实施例2

如图1到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铰接轴2均布在套件1外缘,且套件1外缘周向均布有若干与铰接轴2交错布置的支架4,支架4与套件1水平端面的夹角和铰接轴2与套件1水平端面的夹角相等,铰接轴2与套件1水平端面的夹角为30°-60°,支架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合页3展开角度超过180°的限位块a5,铰接轴2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合页3完全闭合的限位块b6。

本实施例中,当合页展开时在限位块a作用下防止合页继续转动,使得每对合页展开最大角度为180°,从而达到与水体的最大接触面积,受到水阻力越大,对人体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同理,当合页趋于合拢时在限位块b作用下防止合页完全闭合在一起,保证合页下次能顺利被水流打开,同时铰接轴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及支架与套件水平端面的夹角均为30°-60°,合页展开时形成一个规则的伞状结构,张开总面积也符合使用要求。

实施例3

如图1到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套件1上设置有用于将套件1固定在人体小腿部位的联结装置,联结装置包括连接架a7、连接架b8、收缩带a9、收缩带b10和u型护套11,连接架a7和连接架b8分别设置在套件1上下端,收缩带a9通过若干连接架a7连接在套件1上方,收缩带b10通过若干连接架b8连接在套件1下方,u型护套11通过若干支杆15连接在套件1内侧,套件1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

本实施例中,穿戴时,先将脚穿过套件使套件位于人体小腿部位,u型护套贴合在小腿上,然后分别通过收缩带a和收缩带b将整个套件绑定在腿部,从而完成穿戴工作,固定方式方便快捷,套件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使得u型护套受到挤压时能有膨胀空间,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穿戴在脚部的固定方式,将整个加速器绑定在小腿部位上,解除了对脚部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游泳体验的舒适度。

实施例4

如图5到7所示,本实施例是实施例3的另一种实施例,具体是,套件1上设置有用于将套件1固定在人体小腿部位的联结装置,联结装置包括气囊筒12和防滑塑胶筒13,气囊筒12上设置有充气口14,气囊筒12位于套件1内侧,防滑塑胶筒13位于气囊筒12内侧,套件1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

本实施例中,穿戴时,先将脚穿过防滑塑胶筒,然后给气囊筒充气,使防滑塑胶筒紧密贴合在腿部,固定结构稳定牢靠,套件内部开口为正六边形,使得气囊筒受到挤压时能有膨胀空间,设计合理,改变传统穿戴在脚部的固定方式,将整个加速器绑定在小腿部位上,解除了对脚部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游泳体验的舒适度。

实施例5

如图1到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铰接轴2和支架4均设置6根,合页3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正六边形或圆形。

本实施例中,铰接轴和支架均设置6根,结构设计稳定性好,符合力学原理,当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正六边形时,这种结构制造难度较低,当合页全部展开时其外缘轮廓形成一个圆形,与水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产生的动力也相对较大。

实施例6

如图1到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优化,具体是,套件1、铰接轴2和支架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或硬质塑料,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