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车辆及其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9688发布日期:2019-12-27 15:1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玩具车辆及其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玩具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玩具车辆及其坐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健身车等玩具车辆设置有坐垫以供使用者骑坐于其上,现有的坐垫结构简单,不能很好地限定使用者坐的位置,儿童使用者由于安全意识不强而可能出现骑坐在坐垫尾部的现象,此时,很容易导致玩具车辆后翻,使用者很容易受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辆坐垫,能有利于避免玩具车辆后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玩具车辆,能有利于避免后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车辆坐垫,包括底垫以及自底垫的后端缘向两侧缘延伸形成的高出底垫顶面且呈半包围形状的护边,所述护边朝向底垫的一侧与底垫的顶面弧形过渡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护边高出底垫顶面的高度是自底垫的后端缘中部向两侧缘方向逐渐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底垫呈圆盘状,所述护边呈圆弧状形成于所述底垫的后端缘和两侧缘。

进一步地,所述底垫表面铺设有柔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底垫后端缘处的护边的后侧面还装设有尾灯。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玩具车辆,包括车身和坐垫,所述坐垫是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玩具车辆坐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底垫的后端缘向两侧缘延伸形成的高出底垫顶面且呈半包围形状的护边,使用者如果坐在护边上将不舒适,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骑坐到底垫的尾部,从而不易出现玩具车辆后翻的现象,避免使用者因此受伤害;此外,所述护边朝向底垫的一侧与底垫的顶面弧形过渡衔接,可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人体部位,提升了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玩具车辆坐垫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组装于玩具车辆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而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玩具车辆坐垫1,包括底垫10以及自底垫10的后端缘向两侧缘延伸形成的高出底垫10顶面且呈半包围形状的护边12,所述护边12朝向底垫10的一侧与底垫10的顶面弧形过渡衔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底垫10的后端缘向两侧缘延伸形成的高出底垫10顶面且呈半包围形状的护边12,使用者如果坐在护边12上将不舒适,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骑坐到底垫10的尾部,从而不易出现玩具车辆后翻的现象,避免使用者因此受伤害;此外,所述护边12朝向底垫10的一侧与底垫的顶面弧形过渡衔接,可以更好地贴合使用者人体部位,提升了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护边12高出底垫10顶面的高度是自底垫10的后端缘中部向两侧缘方向逐渐递减。本实施例通过将所述护边12高出底垫10顶面的高度设计为自底垫10的后端缘中部向两侧缘方向逐渐递减,可以使得护边12对使用者的自后向前逐渐减小,有利于使用者骑坐时双腿保持正确姿势。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垫10呈圆盘状,所述护边12呈圆弧状形成于所述底垫10的后端缘和两侧缘。本实施例将底垫10设计为圆盘状,与此对应的即具有圆弧状的护边12,可以获得相对更宽骑坐区域,能提升骑坐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垫10表面铺设有柔性层。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垫10的表面还铺设柔性层,使用者骑坐在其上时,不会硬质感,舒适感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底垫10后端缘处的护边12的后侧面还装设有尾灯14。本实施例通过在护边后侧面装设尾灯14,可以提升骑行安全性。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玩具车辆,包括车身3和坐垫,所述坐垫是如前所述的玩具车辆坐垫1。本实施例通过在玩具车辆上采用如前所述的玩具车辆坐垫1,而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骑坐到底垫10的尾部,从而不易出现玩具车辆后翻的现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