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悬挂式训练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17704发布日期:2020-05-20 02:4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悬挂式训练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式训练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设置该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的悬挂式训练带。



背景技术:

训练带是一种便携式训练器材,其具有安装便捷、易于收纳、场地适应性高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59905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悬挂训练带(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撑带1’,所述第一支撑带1’上末端设有第一挂钩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撑带2’、训练带3’,第二支撑带2’与第一支撑带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带2’上设有两个侧挂环21’,所述悬挂式训练带一端设有第二挂钩31’、另一端设有握把32’,训练带3’设有两条,两条训练带3’可通过第二挂钩31’与侧挂环21’可拆卸连接。训练带3’其带体一般为扁平型带体,现有的训练带其把手一般为中空筒型把手,扁平型带体穿过把手中空部连接。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在使用过程中,带体薄边的边楞与人肢体接触并产生压力,容易产生勒痕伤害皮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设置该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的悬挂式训练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悬挂式训练带在使用过程中,带体薄边的边楞与人肢体接触并产生压力,容易产生勒痕伤害皮肤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带体连接结构以及握持部;其中,

所述把手本体的材质的刚度强于柔性带体的刚度;

训练带的所述柔性带体的一端与所述带体连接结构相连接,所述柔性带体的另一端能连接在外部固定装置上;

人手握住所述握持部并拉直所述柔性带体时,所述柔性带体薄边的边楞与人肢体之间始终存在间隙。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体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部,所述把手本体的底部形成握持部,人手握住所述握持部时四指排列方向即为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带体连接结构能将所述柔性带体与所述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相连接并使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人手握住所述握持部时所述柔性带体的正面或者背面朝向人体肢体。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体连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带体连接孔,所述带体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柔性带体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与所述把手本体相连接使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体连接孔为贯穿设置于所述把手本体上部、开口宽度沿所述把手本体宽度方向的狭缝形孔,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高度大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且小于双层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宽度方向与所述把手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本体为三角环形结构,其底边形成所述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脚带连接块,所述脚带连接块上设置有脚带连接孔,脚带的两端能穿过所述握持部两端的脚带连接孔并使所述脚带的正面或背面朝向所述握持部。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脚带连接块分别朝下向内倾斜设置;所述脚带连接孔为狭缝形孔,其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把手本体的前后表面,其深度方向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包括脚带、带体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训练带把手,所述脚带和所述带体均为扁平状结构,其中,

所述带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折叠后将其端部与所述带体固定使所述带体与所述把手本体相连接;

所述脚带的两端各自穿过所述脚带连接孔,在所述脚带的两端层叠缝制后形成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盲端抵接在所述脚带连接孔的顶壁面能限制所述脚带由所述脚带连接孔中脱出。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悬挂式训练带还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分叉设置,其顶端设置有固定挂钩,其中上部区域缝合并在缝合处以下分叉形成两条连接带,每条所述连接带均能与所述带体相连接;所述带体远离所述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带远离分叉口的一端二者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连接挂钩,其中另一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挂钩挂接在所述连接部内能将所述带体与所述连接带进行连接。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悬挂式训练带还包括拉力器,所述拉力器包括拉力绳以及拉力把手,所述拉力绳两端各设置有拉力把手,所述拉力绳为具有弹性的带体;所述固定带分叉口处向下延伸设置有环状带,所述拉力器的其中一端能穿过所述环状带使所述拉力绳挂接在所述环状带上。

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带体调整扣能调整所述带体的长度;和/或,所述脚带上设置有脚带调整扣能调整所述脚带的长度。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设置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带体连接结构以及握持部,所述柔性带体能通过所述带体连接结构与所述把手本体相连接,由于把手本体的材质的刚度强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刚度,因此在训练时人手部周围皮肤与把手本体相接触,所述柔性带体的边楞与人手部周围皮肤存在间隙,当人手握住所述握持部并拉直所述柔性带体时,所述柔性带体的边楞与人肢体之间也始终存在间隙,从而避免了训练过程中柔性带体边楞对人体皮肤产生压力,勒伤人体皮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组合式悬挂训练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与带体和脚带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与带体和脚带连接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悬挂式训练带使用时带体与手臂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中,1、把手本体;2、带体连接结构;3、握持部;4、脚带连接块;41、脚带连接孔;5、脚带;51、开口槽;52、脚带调整扣;6、带体;61、连接挂钩;62、带体调整扣;7、固定带;71、固定挂钩;72、连接带;721、连接部;73、环状带;8、拉力器;81、拉力绳;82、拉力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过程中能使带体薄边的边楞始终与人肢体存在间隙,防止带体边楞勒伤人体皮肤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以及悬挂式训练带。

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设置在把手本体1上的带体连接结构2以及握持部3;其中,

把手本体1的材质的刚度强于柔性带体的刚度;

训练带的所述柔性带体的一端与带体连接结构2相连接,所述柔性带体的另一端能连接在外部固定装置上;

人手握住握持部3并拉直所述柔性带体时,所述柔性带体薄边的边楞与人肢体之间始终存在间隙。

具体地,把手本体1的材质可以是尼龙工程塑料,柔性带体可以是高强涤纶织带,尼龙工程塑料的刚性强于高强涤纶织带的刚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把手本体1外轮廓均存在圆角过渡,在使用过程中,把手本体1存在于人手周围的空间,使柔性带体无法接触到人手上的皮肤,防止了柔性带体对人手皮肤产生勒痕。

所述外部固定装置可以是授权公告号为cn208599056u的中国专利中的第一支撑带1’,第一支撑带1’的顶端的第一挂钩11’可以与固定杆连接,或者第一支撑带1’的顶端的限位块13’可以于门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设置在把手本体1上的带体连接结构2以及握持部3,柔性带体能通过带体连接结构2与把手本体1相连接,由于把手本体的材质的刚度强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刚度,因此在训练时人手部周围皮肤与把手本体1相接触,所述柔性带体的边楞与人手部周围皮肤存在间隙,当人手握住握持部3并拉直所述柔性带体时,所述柔性带体的边楞与人肢体之间也始终存在间隙,从而避免了训练过程中柔性带体边楞对人体皮肤产生压力,勒伤人体皮肤。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带体连接结构2设置在把手本体1上部,把手本体1的底部形成握持部3,人手握住握持部3时四指排列方向即为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带体连接结构2能将柔性带体与所述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相连接并使柔性带体的宽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在人手握住握持部3时所述柔性带体的正面或者背面朝向人体肢体。

在使用过程中,人手握住握持部3并拉伸所述柔性带体时,由于所述柔性带体的正面或者背面朝向人体肢体,即使所述柔性带体与人肢体产生接触,也始终是柔性带体的正面或者背面与人肢体的接触,受力面积大,从而产生的压强小,不容易产生勒痕,又因为人肢体表面存在弧度,因此在所述柔性带的正面或背面与人体接触时,其薄边的边楞会被翘起,始终与人肢体外表面存在间隙。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带体连接结构2为设置在把手本体1上的带体连接孔,所述带体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垂直,所述柔性带体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与把手本体1相连接使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带体的一端可以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并折叠后与所述柔性带体本身进行固定,由于所述带体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垂直,因此所述柔性带体的穿透方向即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垂直。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所示,在使用时,由于人手握住握持部3后,拉直所述柔性带体,所述柔性带体的正面或者背面始终朝向人肢体表面。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体连接孔为贯穿设置于把手本体1上部、开口宽度沿把手本体1宽度方向的狭缝形孔,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高度大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且小于双层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宽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

具体地,由于所述柔性带体为扁平状结构,限制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高度略大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且小于双层所述柔性带体的厚度,可以保证在所述柔性带体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后不会翻转,限制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开口宽度不小于所述柔性带体的宽度可以保证使用时所述柔性带体的平整性,进一步防止所述柔性带体的边楞硌伤皮肤;限制所述带体连接孔的宽度方向与把手本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可以保证在使用时所述柔性带体的拉伸方向沿人体肢体伸展方向,使用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把手本体1为三角环形结构,其底边形成握持部3,握持部3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脚带连接块4,脚带连接块4上设置有脚带连接孔41,脚带的两端能穿过握持部3两端的脚带连接孔41并使脚带的正面或背面朝向握持部3。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脚带连接块4分别朝下向内倾斜设置;脚带连接孔41为狭缝形孔,其宽度方向垂直于把手本体1的前后表面,其深度方向朝下向内倾斜设置。

具体地,把手本体1为三角环形结构,在使用者握持过程中掌部处于环形结构内,环形结构大小固定,解决了手掌背部与所述柔性带体接触摩擦的问题;所述脚带也为扁平状结构,脚带的两端穿过脚带连接孔41后其正面或背面朝向握持部3,在使用脚带的时候可以保证脚带的正面或者背面与人脚接触,在握持部3左右两端设置脚带连接块4,在使用时可以使脚带与人脚之间始终存在间隙,避免了脚带人脚面的接触产生摩擦,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训练带,包括脚带5、带体6以及本实用新型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训练带把手,脚带5和带体6均为扁平状结构,其中,

带体6的一端穿过所述带体连接孔折叠后将其端部与带体6固定使带体6与把手本体1相连接;

脚带5的两端各自穿过脚带连接孔41,在脚带5的两端层叠缝制后形成开口槽51,开口槽51的盲端抵接在脚带连接孔41的顶壁面能限制脚带5由脚带连接孔41中脱出。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挂式训练带还包括固定带7,固定带7为分叉设置,其顶端设置有固定挂钩71,其中上部区域缝合并在缝合处以下分叉形成两条连接带72,每条连接带72均能与带体6相连接;带体6远离所述悬挂式训练带把手的一端与连接带72远离分叉口的一端二者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连接挂钩61,其中另一上设置有连接部721,连接挂钩61挂接在连接部721内能将带体6与连接带72进行连接。

具体地,固定带7与连接带72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将连接带72与固定带7之间进行缝制连接;可以在带体6上设置连接挂钩61,在连接带72上设置连接部721;其中,带体6为首尾相接的环状,连接挂钩61挂接在带体的环状结构上并在挂接处将环状结构的两部分缝制在一起,将连接挂钩61固定在带体6的端部;连接带72同样为环状结构,在连接带72末端形成连接部721,连接挂钩61挂接在连接部721上,实现了带体6和连接带72之间的连接。

一般情况下,一个固定带7对应两条连接带72,在需要双手或者双脚同时进行拉伸动作时,可以在两条连接带72的末端均连接上带体6;当仅需要对单侧肢体进行拉伸训练时,可以拆下其中一个带体6,仅使用一条带体6进行动作。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挂式训练带还包括拉力器8,拉力器8包括拉力绳81以及拉力把手82,拉力绳81两端各设置有拉力把手82,拉力绳81为具有弹性的带体;固定带7分叉口处向下延伸设置有环状带73,拉力器8的其中一端能穿过环状带73使拉力绳81挂接在环状带73上。

具体地,环状带73与固定带7之间可以是缝制连接,在使用拉力器8进行训练时,将带体6从连接带72上拆下,仅使用拉力器8,可以精简结构,防止训练过程中人体与带体6或把手本体1之间不必要的碰撞。

作为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带体6上设置有带体调整扣62能调整所述带体的长度;和/或,脚带5上设置有脚带调整扣52能调整脚带5的长度。

具体地,带体调整扣62和脚带调整扣52可以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扣具,比如可以是日字扣、梯扣、绳扣等。设置带体调整扣62可以使所述悬挂式训练带适用于不同身高的训练者,设置脚带调整扣52可以使脚带5适用于不同脚宽的训练者,适用范围更广,调节灵活性更强。

另外,固定挂钩71和固定带7分叉口之间设置有限位件,固定带7可以是环状结构并将限位件放置在环状结构内并压紧其周围的固定带,压紧后将环状固定带7的两部分缝制,使限位件可以过盈安装在固定带7上。在使用时,可以将限位件挂于门板上板,限位件的厚度大于门缝宽度,关闭门板,人在门板另一侧拉动固定带7即可将限位件卡接在门缝缝隙以外。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