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1079发布日期:2020-05-22 21:34阅读:1108来源:国知局
滑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游乐园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滑梯。



背景技术:

在户内外的大型游乐设施中,快速滑梯类的游乐设施五花八门,但一般玩法为保证安全性所以设计的滑道落差小、滑道短、速度慢,不具备趣味性、挑战性。目前国内的滑梯从平台入口至落地出口,其滑道一般都是倾斜的,且倾斜角度较小,因此滑道落差小、滑道短、速度慢,滑梯底部一般没有缓冲滑道,人们从上滑下来时,由于惯性很容易冲出滑道滑行至地面,安全性较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滑道单调、弹性较低,对游玩者的刺激性和体验感较差。且一般的滑雪板也是粘贴的,与支架连接非常不牢固,容易脱落,拆卸安装比较麻烦,更换滑雪板也比较麻烦。

中国专利号为cn208097367u的专利公开了牵引滑梯,其包括滑梯本体,所述滑梯本体分为滑行部以及缓冲部,滑行部与缓冲部之间设置连接部,所述滑行部上设置滑道,缓冲部表面设置缓冲道,滑道的底部及缓冲道的前部与弧形等高设置,在滑行部的顶端设置牵引机,所述的牵引机上设置牵引绳,牵引绳末端设置把手。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设置了牵引机将使用者提升至滑道顶端,这样首先一台设备同时只能提供一名使用者游玩,且无需使用者自己攀爬至顶端,其不会出现多名使用者堆积踩踏及在攀爬过程中摔倒的现象发生,缓冲道距离足够长可以有效缓解使用者的惯性力,令游玩过程更加有趣。其虽然滑道落差大,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其滑雪板的拆卸安装够较为不便,滑雪板的维修更换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滑梯的滑道落差小、滑雪板更换和维修较为不便的缺点,提供了结构紧凑合理,滑道落差大,游玩体验好,滑雪板衡欢维修方便的滑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滑梯,包括支架,支架内铺设有滑道,支架包括设置在滑道两侧的滑道架和固定在滑道架上的扶手架,滑道包括滑雪板和用于支撑滑雪板的支撑板,支撑板和滑雪板均沿滑道架长度方向均匀铺设,支撑板架设在滑道架上并与滑道架固连,滑雪板铺设在支撑板上并与滑道架为可拆卸连接;滑道包括用于下降的第一滑道和用于缓冲的第二滑道,第一滑道为圆弧状,第一滑道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切,第一滑道的顶部切面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为圆弧过渡,第二滑道水平设置;扶手架内安装有用于围护的侧板,侧板与扶手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支撑板能够为滑雪板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滑雪板与滑道架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滑雪板的铺设安装和拆卸更换;第一滑道的顶部切面垂直于水平面,使滑道的出发角度为90°,保证了滑道的落差,增强了游玩的刺激性;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圆弧过渡,提高了游玩者滑行运动的流畅性;第二滑道水平设置,能够有效抵消第一滑道带来的势能,防止游玩者冲出滑道滑落至地面,对游玩者起到了非常好的缓冲保护功能,提高了滑道的安全性;侧板的安装进一步为游玩者提供了安全防护功能。

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机构,滑雪板通过限位机构与滑道架可拆卸连接,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组件,滑道架为方管,滑道架包括左侧方管和右侧方管,限位槽和限位组件中的一者设置在左侧方管上,限位槽和限位组件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右侧方管上。限位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滑雪板的拆卸安装。

作为优选,限位组件包括固定杆、限位杆、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方管包括空腔,固定杆固定在空腔内,限位杆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限位杆通过通孔滑动套设在固定杆上,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固连,方管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外插口和内插口,滑雪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接在限位槽内的限位板,滑雪板的另一侧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第一插杆的内端依次穿过外插口和内插口后插接在第一插孔内,第二插杆的内端依次穿过外插口和内插口后插接在相邻滑雪板的第二插孔内,还包括连接杆,第一插杆的外端和第二插杆的外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并形成拉环,固定杆上还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内壁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通孔上,当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分别插接在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时,弹簧处于伸展状态,当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分别脱离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内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限位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第一插杆插接在滑雪板的第一插孔内,第二插杆插接在相邻滑雪板的第二插孔内,在滑雪板上分别开设与第一插杆配合的第一插孔和与第二插杆配合第二插孔,使滑雪板与滑道架的连接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加强了相邻滑雪板的连接紧密性,从而增强整个滑道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限位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方管外侧壁上的限位块,当拉环拉离方管外侧壁时,限位块转动后卡设在拉环内对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进行限位。便于维修工人取出和铺设滑雪板。

作为优选,滑雪板与支撑板通过自攻螺丝固连。滑雪板与支撑板通过自攻螺丝固连,安装方便快速,连接牢固性好。

作为优选,滑道架上焊接有角铁,角铁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栓,支撑板架设在角铁上并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固定。支撑板通过角铁架设在滑道架上,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

作为优选,支撑板为方木,方木的高度和宽度均为60mm。方木具有质量轻、安装方便、抗弯强度大等优点。

作为优选,滑道架由高度为80mm、宽度为40mm的方管组成,扶手架由高度和宽度均为40mm的方管组成。方管的大小适宜。

作为优选,支架和滑道的外表面均包覆有保护层。保护层能够对游玩者和滑梯自身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将滑雪板与滑道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滑雪板的铺设安装和拆卸更换;第一滑道的顶部切面垂直于水平面,使滑道的出发角度为90°,保证了滑道的落差,增强了游玩的刺激性;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圆弧过渡,提高了游玩者滑行运动的流畅性;第二滑道水平设置,能够有效抵消第一滑道带来的势能,防止游玩者冲出滑道滑落至地面,对游玩者起到了非常好的缓冲保护功能,提高了滑道的安全性;侧板的安装进一步为游玩者提供了安全防护功能;限位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滑雪板的拆卸安装;限位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第一插杆插接在滑雪板的第一插孔内,第二插杆插接在相邻滑雪板的第二插孔内,在滑雪板上分别开设与第一插杆配合的第一插孔和与第二插杆配合第二插孔,使滑雪板与滑道架的连接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加强了相邻滑雪板的连接紧密性,从而增强整个滑道的连接强度;限位块能够对拉环进行限位固定,便于维修工人取出和铺设滑雪板;滑雪板与支撑板通过自攻螺丝固连,安装方便快速,连接牢固性好;支撑板通过角铁架设在滑道架上,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保护层能够对游玩者和滑梯自身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滑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角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支架、11—滑道架、111—外插口、112—内插口、113—角铁、12—扶手架、121—侧板、2—滑道、21—滑雪板、211—限位板、212—第一插孔、213—第二插孔、22—支撑板、23—第一滑道、24—第二滑道、3—限位槽、4—限位组件、41—固定杆、42—限位杆、43—第一插杆、44—第二插杆、45—连接杆、46—弹簧、4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滑梯,如图1-图5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内铺设有滑道2,支架1包括设置在滑道2两侧的滑道架11和固定在滑道架11上的扶手架12,滑道2包括滑雪板21和用于支撑滑雪板21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和滑雪板21均沿滑道架11长度方向均匀铺设,支撑板22架设在滑道架11上并与滑道架11固连,滑雪板21铺设在支撑板22上并与滑道架11为可拆卸连接;滑道2包括用于下降的第一滑道23和用于缓冲的第二滑道24,第一滑道23为圆弧状,第一滑道23的底部与水平面相切,第一滑道23的顶部切面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滑道23和第二滑道24为圆弧过渡,第二滑道24水平设置;扶手架12内安装有用于围护的侧板121,侧板121与扶手架12通过第一螺栓固定。支撑板22能够为滑雪板21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滑雪板21与滑道架11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滑雪板21的铺设安装和拆卸更换;第一滑道23的顶部切面垂直于水平面,使滑道2的出发角度为90°,保证了滑道2的落差,增强了游玩的刺激性;第一滑道23和第二滑道24圆弧过渡,提高了游玩者滑行运动的流畅性;第二滑道24水平设置,能够有效抵消第一滑道23带来的势能,防止游玩者冲出滑道2滑落至地面,对游玩者起到了非常好的缓冲保护功能,提高了滑道2的安全性;侧板121的安装进一步为游玩者提供了安全防护功能。

还包括限位机构,滑雪板21通过限位机构与滑道架11可拆卸连接,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3和限位组件4,滑道架11为方管,滑道架11包括左侧方管和右侧方管,限位槽3和限位组件4中的一者设置在左侧方管上,限位槽3和限位组件4中的另一者设置在右侧方管上。限位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滑雪板21的拆卸安装。

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杆41、限位杆42、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方管包括空腔,固定杆41固定在空腔内,限位杆42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限位杆42通过通孔滑动套设在固定杆41上,限位杆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固连,方管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外插口111和内插口112,滑雪板2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插接在限位槽3内的限位板211,滑雪板21的另一侧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配合的第一插孔212和第二插孔213,第一插杆43的内端依次穿过外插口111和内插口112后插接在第一插孔212内,第二插杆44的内端依次穿过外插口111和内插口112后插接在相邻滑雪板21的第二插孔213内,还包括连接杆45,第一插杆43的外端和第二插杆44的外端通过连接杆45连接并形成拉环,固定杆41上还套设有弹簧46,弹簧46的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内壁上,弹簧46的另一端固定在通孔上,当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分别插接在第一插孔212和第二插孔213内时,弹簧46处于伸展状态,当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分别脱离第一插孔212和第二插孔213内时,弹簧46处于压缩状态。限位组件4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第一插杆43插接在滑雪板21的第一插孔212内,第二插杆44插接在相邻滑雪板21的第二插孔213内,在滑雪板21上分别开设与第一插杆43配合的第一插孔212和与第二插杆44配合第二插孔213,使滑雪板21与滑道架11的连接更加紧密的同时,也加强了相邻滑雪板21的连接紧密性,从而增强整个滑道2的连接强度。

限位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方管外侧壁上的限位块47,当拉环拉离方管外侧壁时,限位块47转动后卡设在拉环内对第一插杆43和第二插杆44进行限位。便于维修工人取出和铺设滑雪板21。

铺设滑雪板21时,将拉环向外拉,弹簧46为压缩状态,转动限位块47,使限位块47卡设在拉环与方管之间,将滑雪板21一侧的限位板211插接在限位槽3内进行铺设,滑雪板21铺好后,转动限位块47使其不再卡设在拉环内,第一插杆43由于弹簧46的弹力作用插接在第一插孔212内,第二插杆44由于弹簧46的弹力作用插接在相邻滑雪板21的第二插孔213内,此时,弹簧46呈伸展状态,滑雪板21被固定在滑道架11上;当需要拆卸更换滑雪板21时,将拉环向外拉,重复上述过程。

实施例2

滑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滑雪板21与支撑板22通过自攻螺丝固连,安装方便快速,连接牢固性好。滑道架11上焊接有角铁113,角铁113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配合有第二螺栓,支撑板22架设在角铁113上并通过第二螺栓进行固定。支撑板22通过角铁113架设在滑道架11上,连接强度高,连接可靠性好,且持久耐用。滑雪板21与支撑板22通过自攻螺丝固连。支撑板22为方木,方木的高度和宽度均为60mm。方木具有质量轻、安装方便、抗弯强度大等优点。滑道架11由高度为80mm、宽度为40mm的方管组成,扶手架12由高度和宽度均为40mm的方管组成。方管的大小适宜。

实施例3

滑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支架1和滑道2的外表面均包覆有保护层。保护层能够对游玩者和滑梯自身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