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385发布日期:2020-05-22 21:3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登山机中,阻力结构的作用是产生阻力,从而模拟登山过程中人体遇到的阻力。由于传统的阻力结构较为简单且无法调节,不能有效解决模拟人体连续登山运动。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能够模拟人体进行连续登山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能够模拟人体进行连续登山运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包括脚踏板、脚踏杆、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主架,其特征在于:左脚踏板与左脚踏杆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一的一端与左脚踏杆连接,压力皮带一的另一端与弹簧一的一端连接,弹簧一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一的外侧,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右脚踏板与右脚踏杆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二的一端与右脚踏杆连接,压力皮带二的另一端与弹簧二的一端连接,弹簧二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二的外侧,弹簧二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上,压力皮带一、压力皮带二分别套设在一个同步齿轮上,同步齿轮与多楔带轮一之间采用前中轴连接,皮带一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一上,皮带一的另一端套设在后中轴上,压力轮压在皮带一上,后中轴固定在多楔带轮二的中心轴上,皮带二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二上,皮带二的另一端与自发电机的驱动轴连接,自发电机压力轮压在皮带二上。

所述的左脚踏杆的另一端部与主架之间采用转轴一连接。

所述的右脚踏杆的另一端部与主架之间采用转轴二连接。

所述的多楔带轮一、所述的多楔带轮二、所述的自发电机、所述的压力轮固定在主架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通过脚踏板、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的连接,在产生模拟登山阻力的同时,实现自发电机发电,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脚踏板轮流抬起,模拟连续登山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包括脚踏板、脚踏杆、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主架,左脚踏板11与左脚踏杆9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一14的一端与左脚踏杆9连接,压力皮带一14的另一端与弹簧一7的一端连接,弹簧一7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一8的外侧,弹簧一7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6上,右脚踏板12与右脚踏杆10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二15的一端与右脚踏杆10连接,压力皮带二15的另一端与弹簧二13的一端连接,弹簧二13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二的外侧,弹簧二1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6上,压力皮带一14、压力皮带二15分别套设在一个同步齿轮16上,同步齿轮16与多楔带轮一18之间采用前中轴17连接,皮带一19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一18上,皮带一19的另一端套设在后中轴4上,压力轮2压在皮带一19上,后中轴4固定在多楔带轮二3的中心轴上,皮带二20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二3上,皮带二20的另一端与自发电机5的驱动轴连接,自发电机压力轮1压在皮带二20上。

本实用新型中。左脚踏杆9的另一端部与主架6之间采用转轴一连接。右脚踏杆10的另一端部与主架6之间采用转轴二连接。多楔带轮一18、多楔带轮二3、自发电机5、压力轮2固定在主架6上。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人站在左脚踏板11和右脚踏板12上,左脚踏杆9和右脚踏杆10分别联动压力皮带一14、压力皮带二15,压力皮带一14、压力皮带二15分别拉伸弹簧一7和弹簧二13并产生阻力,通过同步齿轮16带动前中轴17转动,前中轴17带动多楔带轮一18转动,在皮带一19的作用下,后中轴4跟着转动,压力轮2压在皮带一19上,压力轮2主要为了皮带一19,防止皮带一19与多楔带轮之间发生打滑,多楔带轮二3的皮带二20连接自发电机5,发电机压力轮1压在皮带二20上,发电机压力轮1压着皮带二20带动自发电机5发电,提供电子仪表电量;在滚轮一8、滚轮二的作用下,弹簧一7和弹簧二13的回弹力将左脚踏板11和右脚踏板12轮流抬起,模拟连续登山运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通过脚踏板、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的连接,在产生模拟登山阻力的同时,实现自发电机发电,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脚踏板轮流抬起,模拟连续登山运动。



技术特征:

1.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包括脚踏板、脚踏杆、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主架,其特征在于:左脚踏板(11)与左脚踏杆(9)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一(14)的一端与左脚踏杆(9)连接,压力皮带一(14)的另一端与弹簧一(7)的一端连接,弹簧一(7)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一(8)的外侧,弹簧一(7)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6)上,右脚踏板(12)与右脚踏杆(10)的端部连接,压力皮带二(15)的一端与右脚踏杆(10)连接,压力皮带二(15)的另一端与弹簧二(13)的一端连接,弹簧二(13)的中部包覆在滚轮二的外侧,弹簧二(13)的另一端固定在主架(6)上,压力皮带一(14)、压力皮带二(15)分别套设在一个同步齿轮(16)上,同步齿轮(16)与多楔带轮一(18)之间采用前中轴(17)连接,皮带一(19)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一(18)上,皮带一(19)的另一端套设在后中轴(4)上,压力轮(2)压在皮带一(19)上,后中轴(4)固定在多楔带轮二(3)的中心轴上,皮带二(20)的一端套设在多楔带轮二(3)上,皮带二(20)的另一端与自发电机(5)的驱动轴连接,自发电机压力轮(1)压在皮带二(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脚踏杆(9)的另一端部与主架(6)之间采用转轴一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脚踏杆(10)的另一端部与主架(6)之间采用转轴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楔带轮一(18)、所述的多楔带轮二(3)、所述的自发电机(5)、所述的压力轮(2)固定在主架(6)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包括脚踏板、脚踏杆、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主架。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登山机联动传动结构,通过脚踏板、压力皮带、弹簧、多楔带轮、皮带、压力轮、自发电机的连接,在产生模拟登山阻力的同时,实现自发电机发电,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使脚踏板轮流抬起,模拟连续登山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刘严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年青(上海)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