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1405发布日期:2020-09-08 12:57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滑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电动滑板十分节省能源,充电快速且航程能力长。整体造型美观、操作方便,驾驶更安全。对于喜欢生活方便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非常适合的一种选择,给生活添加多一分乐趣。

在现有的电动滑板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而滑板运动通常是在户外进行,人们在携带滑板外出时,由于滑板都是采用直板式结构,其长度较大,无法拆分收纳,不方便携带,且滑板的长度固定,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滑板长度的需求。

同时现市面上出行用的电动滑板均需要设置操作杆,如果是传统形式的滑板则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加以控制,因此普及性较差,若保留操作杆则至少需要手部加以配合并且收纳空间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用以解决目前电动滑板舒适度差收纳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其包括前踏板、设置在前踏板底部的至少一个前轮、后踏板、设置在后踏板底部的后轮机构以及连接前踏板和后踏板的伸缩机构,所述后轮机构包括设置与后踏板铰接的底板、设置在底板一端的左电机和设置在底板另一端的右电机、由左电机驱动的左后轮、由右电机驱动的右后轮,以及感应后踏板与底板间距变化的感应机构,所述后踏板相对底板转动的轴向为前进方向。

骑行者通过控制后踏板与底板间距传递转向信息,感应机构感应后传递到左右电机,左右电机控制左右后轮转速的变化,实现电动滑板的转向。另外前踏板和后踏板通过连接的伸缩机构实现两者距离的调整或拼拆,以适应不同骑行者步距的区别和较小的收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前轮通过前叉与前踏板连接。

前叉可根据保证前轮与后轮处于同一水平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设置在前踏板底部的第一支撑座、设置在后踏板底部的第二支撑座、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的固定杆、穿过第二支撑座的活动杆和设置在活动杆穿出第二支撑座一端的端盖,所述固定杆自由端和活动杆自由端套插连接。所述活动杆与端盖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调节固定杆和活动杆之间的重叠量实现前踏板和后踏板之间的距离。而端盖的设置可以方便活动杆的安装和拆卸,也就实现了前踏板和后踏板的快速拼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杆插入段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活动杆套接段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调节孔相配合的定位孔,调节孔与定位孔通过紧固件固定。

可选地,所述底板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第二支撑座通过活动杆铰接。

底板和后踏板铰接,可以通过骑行者改变两者夹角,通过夹角改变传递转弯信号。

可选地,所述底板一端设有固定左电机的左固定座、设置在左电机输出轴上的左联轴器,所述左后轮与左联轴器相连,所述底板另一端为设有固定右电机的右固定座、设置在右电机输出轴上的右联轴器,所述右后轮与右联轴器相连。

可选地,所述感应机构为设置在底板上位于中心轴一侧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骑行者控制后踏板相对底板转动时,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出两者间距变大或变小,从而获知左转或右转指令,然后控制左后轮和右后轮不同转速实现转弯。

可选地,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靠近左电机的左传感器和设置在底板上靠近右电机的右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前踏板前端呈弧形,所述弧形表面设置有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前踏板上表面设有加速触点开关和减速触点开关。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前踏板底部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池,控制机构为单片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滑板的使用问题,该滑板具有独立的旋转脚踏可使该滑板进行转弯,增加了该滑板的功能性,具有独立的距离可调结构,以适应不同使用者对滑板长度的需求,提高了该滑板的适用范围,该滑板在对于拥挤或不使用的情况下,可进行拆分收纳,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底部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后轮机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进行转弯控制时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进行拆解收纳时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图中所示:

10-前踏板、11-显示屏、12加速触点开关、13-减速触点开关、21-前叉、22-插销、23-前轮、30-后踏板、40-后轮机构、41-底板、42-轴承座、431-左固定座、432-左电机、433-左联轴器、434-左后轮、441-右固定座、442-右电机、443-右联轴器、444-右后轮、45-感应机构、451-左传感器、452-右传感器、50-伸缩机构、51-第一支撑座、52-第二支撑座、53-固定杆、54-活动杆、55-端盖、56-调节孔、57-定位孔、60-充电电池、70-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阐述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其包括前踏板10、设置在前踏板10底部的前叉21、通过插销22设置在前叉上的前轮23、后踏板30、设置在后踏板30底部的后轮机构40以及连接前踏板10和后踏板30的伸缩机构50。

继续参见图1,所述前踏板10前端呈弧形,所述弧形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1,所述前踏板10上表面设有加速触点开关12和减速触点开关13。

如图2所示,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还包括设置在前踏板10底部的充电电池60和单片机70。

继续参见图1-3,所述伸缩机构50包括设置在前踏板10底部的第一支撑座51、设置在后踏板30底部的第二支撑座52、固定在第一支撑座51上的固定杆53、穿过第二支撑座52的活动杆54和设置在活动杆54穿出第二支撑座52一端的端盖55。

继续参见图3,所述固定杆53自由端插入活动杆54自由端,所述固定杆53插入段设有若干调节孔55、所述活动杆54套接段设有一个与所述调节孔56相配合的定位孔57,所述活动杆54与端盖55通过螺纹连接。

继续参见图3,所述后轮机构40包括底板41、固定在底板41下的轴承座42、设置在底板41左端的l型左固定座431、设置在左固定座431上的左电机432、设置在左电机432输出轴上的左联轴器433、与左联轴器433相连的左后轮434、设置在底板41右端的l型右固定座441、设置在右固定座441上的右电机442、设置在右电机442输出轴上的右联轴器443、与右联轴器443相连的右后轮444,以及感应后踏板30与底板41间距变化的感应机构45,

继续参见图3,所述轴承座42与第二支撑座52通过活动杆54铰接。所述后踏板30相对底板41转动的轴向为前进方向。

继续参见图1和3,所述感应机构45包括设置在底板41上靠近左电机432的左传感器451和设置在底板41上靠近右电机442的右传感器452。所述左传感器451和右传感器452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具体为us-015型号的超声波模块。

所述可调出行用电动滑板的操控过程为:骑行者在使用该滑板的时候,人处于站立状态,将一只脚放在前踏板10上,另一只脚放在后踏板30上,在面对不同的路况时,可通过脚踩加速触点开关12和减速触点开关13控制左电机432和右电机442进行加、减速。

如图4所示,当出现需要转弯的路况时,骑行者可通过脚调整后踏板30与底板18的角度,位于底板18上的两个超声波距离传感器19可检测后脚踏板2与底板41之间距离的变化,通过左传感器451和右传感器452两个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之间数据的差值得到后踏板30的倾斜方向以及倾斜角度大小,设定若后踏板30沿着活动杆54的轴线进行顺时针旋转时为右转弯,此时右传感器452测得的距离减小,位于左传感器451测得的距离增加,左右两个传感器将数据传递给单片机70,单片机70控制左电机432和右电机442进行相应的正反转,通过左后轮434和右后轮444的差速完成转弯,进行左转弯与之相似。

对于不同使用者对滑板长度的需求,可将活动杆54沿着固定杆53的轴向进行移动,并通过螺丝将活动杆54与固定杆53固定,提高了该滑板的适用范围,如图5所示,在无需使用的情况下,可将端盖55取下,将该滑板的整体后半部分结构与前半部分结构进行重叠放置,便于携带。显示屏11用于显示电池60的电量,加速触点开关12和减速触点开关13作为触点开关为反馈信号,将信号反馈给单片机70,单片机70需要电池60进行供电,单片机70控制电机执行相应程序,左电机432和右电机442配置有电调,电机与电调相连,电调与单片机70相连。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