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7672发布日期:2021-03-02 19:5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玩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


背景技术:

[0002]
玩具车是儿童最喜欢的玩具之一,现有技术中儿童玩具车一般体积偏大、笨重、不易携带,而且结构复杂,不适合儿童拼装。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以实现拆装简单、携带和储存方便。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包括车套、pvc管、管接头和车轮,所述pvc管为多根,多根pvc管通过多个管接头拼装成车架,所述车架外套有车套,所述车套开设有功能窗口,所述功能窗口包括前视窗、侧视窗、前灯窗和后灯窗,所述车架底部的边角处安装有车轮。
[0005]
基于上述方案,儿童玩耍时,只需简单的将多个pvc管、管接头拼接成车架,再将车轮安装在车架底部,最后将车套套于车架上,实现玩具车快速安装,不玩耍时,将车套、pvc管、管接头和车轮拆开分离后收纳即可,其拆卸简单、携带方便。
[0006]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套的外顶固设有救援梯。
[0007]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套的外顶固设有警示灯。
[0008]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内设有储物间,所述储物间包括底板和固定立设于底板上表面内侧的围板,所述底板和围板形成敞口储物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pvc管的安装孔,所述储物间通过贯穿安装孔的多个立设pvc管装设于车架内,且底板下端面的局部抵压在车架下部的管接头上,围板的上端面抵接在车套的内顶面,所述车套具有向储物间置入玩具的玩具投放口。
[0009]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物间内设有玩具进出控制装置,所述底板开设有玩具出口,所述玩具出口处活动设置有与玩具进出控制装置相连的底盖,操作玩具进出控制装置可使底盖封闭玩具出口或脱离玩具出口。
[0010]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玩具进出控制装置包括筒状座体、档位环、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一压簧、第二压簧、连接环和套筒;所述筒状座体固定立设于底板上,且位于玩具出口轴线的外侧,筒状座体的侧底部具有多个玩具入口,筒状座体的顶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档位环水平设于筒状座体的正上方,该档位环的中心孔与第一通孔同轴;所述第一推杆穿过中心孔和第一通孔,第一推杆的上端具有按压部,下端具有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一压簧套设于第一推杆,且位于按压部与中心孔之间;所述连接环水平设于筒状座体内,且位于玩具入口的上方;所述套筒的外壁与连接环的内壁相连,套筒具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推杆穿设于第二通孔,第二推杆的上端具有第二推压部,第二推杆的下端与底盖连接;所述第二压簧套设于第二推杆上,且位于第二推压部与第二通孔之间,第
二压簧的下端与套筒底部固定连接。
[0011]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筒状座体内环壁设有沿筒状座体径向伸缩的弹簧珠,所述弹簧珠位于套筒的上方;
[0012]
所述第一推杆上装设有能够触动按压弹簧珠的挤压环;
[0013]
当挤压环位于弹簧珠上方时,所述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推压部之间具有间隔,当第一推杆持续向下移动且挤压环按压通过弹簧珠后,所述第一推动部与第二推压部在套筒内接触并推动第二推杆向下移动使底盖脱离玩具出口。
[0014]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档位环通过两个连接杆与筒状座体相接。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6]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内部车架的侧视图;
[0018]
图3为图1内部车架的俯视图;
[0019]
图4为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中储物间与玩具进出控制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5为图4的正视图;
[0021]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玩具出口处于打开状态);
[0022]
图7为图5的a-a向剖视图(玩具出口处于封闭状态);
[0023]
图8为图6中筒状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0024]
附图标记:
[0025]
10-车套;101-前视窗;102-侧视窗;103-前灯窗;104-救援梯;105-警示灯;106-行李箱窗;20-pvc管;30-管接头;40-车轮;50-储物间;501-底板;502-围板;503-安装孔;504-玩具出口;60-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1-筒状座体;602-档位环;603-第一推杆;604-第二推杆;605-第一压簧;606-第二压簧;607-连接环;608-套筒;609-底盖;610-弹簧珠;611-挤压环;612-玩具入口;613-按压部;614-第一推动部;615-第二推压部;616-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7]
实施例一
[0028]
参阅图1至图3,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包括车套10、pvc管20、管接头30和车轮40,pvc管20为多根,多根pvc管20通过多个管接头30拼装成车架,车架外套有车套10,车套10开设有功能窗口,功能窗口包括前视窗101、侧视窗102、前灯窗103和后灯窗,车架底部的边角处安装有车轮40。
[0029]
如图2所示,pvc管20拼装的车架为两层,分别为底层和顶层,底层呈长方体结构,顶层为梯形柱结构,梯形柱的腰面视为玩具车的前窗。
[0030]
如图1所示,车套10的外顶固设有救援梯104和警示灯105,救援梯104和警示灯105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设置救援梯104和警示灯105可教导儿童了解救援车的相关知识。
[0031]
在实施例中,功能窗口还包括行李箱窗106、后视窗(图中未示出),以辅助儿童学习更多的车辆知识。
[003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简易拼装式儿童玩具车,拆装简单,携带和储存方便,对幼小的儿童可起到教导的作用。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如图4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基于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儿童玩具车的多功能性。
[0035]
如图4所示,车架内设有储物间50,储物间50包括底板501和固定立设于底板501上表面内侧的围板502,底板501和围板502形成敞口储物间,底板50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pvc管20的安装孔503,储物间50通过贯穿安装孔503的多个立设pvc管20装设于车架内,且底板501下端面的局部抵压在车架下部的管接头30上,围板502的上端面抵接在车套10的内顶面,车套10具有向储物间50投放玩具的开口。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储物间50可用于储存玩具,储物间50的结构和安装方式特别简单,可快速装卸。
[0037]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储物间50内设有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底板501开设有玩具出口504,玩具出口504处活动设置有与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相连的底盖609,操作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可使底盖609封闭玩具出口504或脱离玩具出口504,可通过储物间50的敞口投放玩具,通过玩具出口504取出玩具。
[0038]
具体地,如图6所示,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包括筒状座体601、档位环602、第一推杆603、第二推杆604、第一压簧605、第二压簧606、连接环607和套筒608;其中,筒状座体601固定立设于底板501,且位于玩具出口504轴线的外侧,筒状座体601的侧底部具有多个玩具入口612,筒状座体601的顶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档位环602水平设于筒状座体601的正上方,档位环602的中心孔与第一通孔同轴,第一推杆603穿过中心孔和第一通孔,第一推杆603的上端具有按压部613,下端具有第一推动部614;第一压簧605套设于第一推杆603,且位于按压部613与中心孔之间;连接环607水平设于筒状座体601内,且位于玩具入口612的上方;套筒608的外壁与连接环607的内壁相连,套筒608具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二推杆604穿设于第二通孔,第二推杆604的上端具有第二推压部615,第二推杆604的下端与底盖609连接;第二压簧606套设于第二推杆604上,且位于第二推压部615与第二通孔之间,第二压簧606的下端与套筒608底部固定连接。
[0039]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压簧605、第二压簧606处于复位状态时,按压部613能够封闭车套10上的玩具投放口,以保证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正常状态下,玩具投放口是封闭状态。
[0040]
如图8所示,筒状座体601的侧底部开设有四个玩具入口612,储物间50内的玩具通过玩具入口612进入筒状座体601内。
[0041]
在本实施例中,档位环602通过两个连接杆616与筒状座体601相接,优选地,档位
环602与筒状座体601一体成型。
[0042]
如图6和图7所示,推动按压部613,第一推杆603下降并推动第一压簧605压缩,玩具投放口打开,继续向下推动第一推杆603,第一推动部614接触并推动第二推动部105,使第二推杆604向下移动,第二压簧606压缩,底盖609向下移动脱离玩具出口504,进入筒状座体601内的玩具可通过玩具出口504取出,通过设置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可控制玩具娱乐性进出,提高了儿童玩具车的趣味性。
[0043]
优选的,筒状座体601内环壁设有沿筒状座体601径向伸缩的弹簧珠610,所述弹簧珠610位于套筒608的上方;第一推杆603上装设有能够触动按压弹簧珠610的挤压环611;当挤压环611位于弹簧珠610上方时,所述第一推动部614与第二推压部615之间具有间隔,当第一推杆603持续向下移动且挤压环611按压通过弹簧珠610后,第一推动部614与第二推压部615在套筒608内接触并推动第二推杆604向下移动使底盖609脱离玩具出口504。设置弹簧珠610和挤压环611便于使用户感知玩具进出控制装置60的模式,例如,当挤压环611在弹簧珠610上方时,玩具投放口打开,玩具出口504封闭,当挤压环611在弹簧珠610下方时,玩具投放口和玩具出口504均打开,此时可进出玩具。
[0044]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