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0968发布日期:2021-04-02 09:2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伴随着的人们对自申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因此,大多数人为选择在空闲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保障自己的身体处于一定的运动弹性下,在体育训练中,通常需要对身体强度进行提升,其中采用身体负重的方式进行体育训练来加强自身,是现今已知技术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穿戴负重背心来实现负重训练,即将连接挂载有配重块或者配重沙袋的训练背心穿着在身上,通过外在配重达到负重训练的目的,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配重块或者配重沙袋本体较重,在进行运输携带时需要将配重块整体携带,导致携带不便,不利于随取随用,并且配重块或者配重沙袋直接挂载在身体外侧,在使用时,受运动时的晃动影响,导致配重块或者配重背心容易撞击撞伤使用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体育锻炼用负重背心,其内部填充配重通常采用沙袋或者配重铁,需要特定的配重,携带时重量较大,不利于随取随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包括穿戴组件,所述穿戴组件包括有背心组件,且背心组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背心组件的位置前后对称,两组所述背心组件的顶部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背带,每组所述背带的顶部均通过魔术贴粘黏有第一水囊,正面一组所述背心组件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带,且每组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均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面一组所述背心组件上,每组所述背心组件的下方均缝合固定有载重组件,且载重组件包括有负载面,所述负载面缝合固定在背心组件的下方,所述背心组件的外表面均匀挂载有第二水囊,且第二水囊包括有水囊主体,所述水囊主体的外壁上均匀缝合固定有拉条,每组所述拉条的内部两侧均缝合连接有延展布,所述第一水囊和水囊主体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装配有注水阀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囊的外形为长条状,所述第一水囊的底部中间位置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带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带共设置有四组,另两组所述第一连接带对称状固定在正面一组所述负载面的左右两侧,且对应的两组所述负载面的另一端均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面一组所述负载面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负载面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口,且透气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呈网格状编织固定在负载面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负载面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挂载带,且挂载带的外侧缝合有连接环,所述水囊主体的背面缝合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贯穿插设在挂载带外表面装配的连接环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黏在水囊主体的正面。

优选的,每组所述挂载带的正面均装配有五组所述连接环,且五组所述连接环依次等距固定在挂载带的外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第一水囊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带的顶部,且设置水囊主体通过第二连接带连接在挂载带上,同时,在第一水囊和水囊主体的外表面均装配有注水阀口,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在第一水囊以及水囊主体的内部进行灌水配重,不使用时,仅需将内部配重水倒出,便于携带使用,且借助于水体的柔性,使得该装置在穿戴时更加舒适;

2.通过设置拉条缝合固定在水囊主体的外壁上,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开拉条,使得延展布展开,便于根据使用需求提升该装置填装配重水的空间,使用灵活便捷,且通过在挂载带的外表面设置有五组连接环,使得该装置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时的需求灵活调节第二水囊的挂载数量以及挂载位置,便于应对不同情况下的训练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戴组件和载重组件展开后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水囊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水囊展开后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00、穿戴组件;110、背心组件;120、背带;130、第一水囊;140、第一连接带;200、载重组件;210、负载面;220、透气口;230、挂载带;300、第二水囊;310、水囊主体;320、拉条;330、延展布;340、第二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体育训练用储水式负重背心,包括穿戴组件100,穿戴组件100包括有背心组件110,且背心组件11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背心组件110的位置前后对称,两组背心组件110的顶部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背带120,每组背带120的顶部均通过魔术贴粘黏有第一水囊130,正面一组背心组件110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第一连接带140,且每组第一连接带140的另一端均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面一组背心组件110上,每组背心组件110的下方均缝合固定有载重组件200,且载重组件200包括有负载面210,负载面210缝合固定在背心组件110的下方,背心组件110的外表面均匀挂载有第二水囊300,且第二水囊300包括有水囊主体310,水囊主体310的外壁上均匀缝合固定有拉条320,每组拉条320的内部两侧均缝合连接有延展布330,第一水囊130和水囊主体310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装配有注水阀口,该装置在使用时穿戴在使用者的上身,通过第一连接带140粘贴在后方一组背心组件110的外表面,从而使得该装置与使用者上半身固定连接,通过在背带120的顶部粘黏有第一水囊130,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时的需求,对第一水囊130以及水囊主体310的内部进行清水注入,通过设置拉条320固定连接在水囊主体310的外侧,使得该装置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动使得拉条320两侧分离开来,从而提升水囊主体310的整体展开体积,有效地增强了水囊主体310的内部的储水量,便于根据实际使用时的需求对该装置的负重进行灵活调节,通过在第一水囊130以及水囊主体310的内部填充水体进行配重,使得水体在不使用时可以倾倒出来,便于该装置携带,且水体本身的柔性,有效的避免配重本体对人体撞击造成伤害,有利于提升该装置的舒适安全性;

进一步的,第一水囊130的外形为长条状,第一水囊130的底部中间位置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带120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第一水囊130的中间位置粘黏在背带120的正上方,使得第一水囊130的两端均匀搭设在背带120的前后两侧,便于保障第一水囊130在肩部的配重平衡;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带140共设置有四组,另两组第一连接带140对称状固定在正面一组负载面210的左右两侧,且对应的两组负载面210的另一端均通过魔术贴粘黏在背面一组负载面210的外表面上,通过设置下方的两组第一连接带140连接在前后两侧负载面2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带140的连接,使得该装置穿戴在使用者上半身时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负载面210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口220,且透气口22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离网,隔离网呈网格状编织固定在负载面210的内部,通过在负载面210的外表面开设有透气口220,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透气性,同时,通过网格状的隔离网连接在透气口220的内部,有效的提升负载面210的牢固性,透过透气口220有效的保障水囊主体310与使用者贴合更近,水体柔软的触感,使得该装置穿戴更加舒适;

进一步的,负载面210的外表面均匀固定有挂载带230,且挂载带230的外侧缝合有连接环,水囊主体310的背面缝合有第二连接带340,第二连接带340贯穿插设在挂载带230外表面装配的连接环内部,第二连接带340的另一端通过魔术贴粘黏在水囊主体310的正面,通过第二连接带340穿过挂载带230外表面上的连接环,且借助于魔术贴的粘黏,使得第二连接带340的另一端固定在水囊主体310的正面,使得第二水囊300与负载面210之间固定牢固,且便于拆卸,有利于对该装置进行灵活调节,且使得该装置清洗便捷;

进一步的,每组挂载带230的正面均装配有五组连接环,且五组连接环依次等距固定在挂载带230的外表面上,通过设置每组挂载带230的正面依次装配有五组连接环,通过上下连接环的位置不同,可以使得第二水囊300固定在该装置上不同的位置,有利于根据使用时的需求对配重位置进行灵活调整,有利于保障该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根据使用时的需求对水囊主体310进行灵活调节,通过拉开或者闭合拉条320调节水囊主体310的整体储水量,并且在第一水囊130以及水囊主体310的内部注入适量的清水进行配重,随后,使用者将该装置穿戴在身上,使得使用者的脖颈位于两组背带120之间;

使用时,使用者将灌装好清水的第一水囊130粘贴在背带120的顶部,随后,使用者根据使用时的需求,将第二连接带340穿插在挂载带230上合适位置的连接环内,并通过魔术贴粘黏在水囊主体310的正面固定,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