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玩具变形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71973发布日期:2021-05-14 15:5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滑移玩具变形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移玩具变形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玩具变形车中,将玩具车的主体结构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进行组合连接,通过主体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变形动作的产品设计是比较常见的,随着同类型产品的增多和玩具市场的长期发展,该类型的产品对于儿童的吸引力已经渐渐下降。
3.因此,需要对现有玩具变形车的结构设计作出新的改进,提高玩具变形车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进而提高产品对于儿童的吸引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玩具变形车的可玩性和趣味性,进而提高产品对于儿童的吸引力的滑移玩具变形车。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滑移玩具变形车,包括第一车体和与第一车体滑动连接的第二车体,所述第一车体上设置有第一变形件,所述第一变形件滑动嵌入于所述第一车体,并与所述第一车体内部的弹性卡扣机构锁定连接;
6.在所述第一车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车体进行滑动变形的过程中,能够触发所述弹性卡扣机构解锁所述第一变形件,使得所述第一变形件在弹射件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变形。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形件上设有锁槽,所述弹性卡扣机构包括锁钩;
8.所述第一变形件被锁定时,所述锁钩勾住所述锁槽;
9.所述第一变形件被解锁时,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槽分离。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车体上设有第一凹槽和平面部,所述平面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外,所述弹性卡扣机构还包括解锁部,所述解锁部朝向所述第二车体凸起;
11.所述第一变形件被锁定时,所述解锁部伸入到所述第一凹槽中;
12.所述第一车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车体滑动后,所述解锁部与所述平面部接触,所述平面部推动所述解锁部,使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槽分离,所述第一变形件解锁后前移变形。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体底部设置有一连接滑块,且所述连接滑块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二车体顶部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滑块嵌入与所述第二凹槽中,使得所述第一车体相对所述第二车体能够前后滑动,且在所述限位件的约束下两者不会分离。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滑块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进入到所述定位槽时,所述连接滑块定位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一端。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变形件插入到所述安装口中与所述弹性卡扣机构连接,所述安装口中设有所述弹射件,所述弹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变形件与所述安装口的内壁之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车体的后部设置有第二变形件和第三变形件,其中所述第二
变形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车体进行滑动和翻转,所述第三变形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车体进行滑动。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体位于所述第二车体的上方,所述第一车体的底部设有第四变形件和前车轮,所述前车轮连接在所述第四变形件的底部,所述第四变形件和所述前车轮能够从所述第一车体伸出,并且完全收入到所述第一车体的内部,使得所述第一车体能够滑动到所述第二车体的正上方。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车体的底部设有第五变形件和后车轮,所述后车轮连接在所述第五变形件的底部,所述第五变形件和所述后车轮能够从所述第二车体伸出,并且完全收入到所述第二车体的内部。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车体为半球形,所述第二车体为半球形,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20.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车体和所述第二车体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球体,所述第一变形件至少部分收入所述第一车体中并与所述弹性卡扣机构锁定;
21.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车体相对于所述第二车体向前滑动,所述第一变形件与所述弹性卡扣机构解锁,并前移变形。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车体相对于第二车体的滑动,来带动所述第一变形件的解锁并且向外移动变形,增加了滑移玩具变形车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提高对儿童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24.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移玩具变形车的第一状态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移玩具变形车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滑移玩具变形车的爆炸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车体的底部示意图;
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变形件变形后的第一车体的底部示意图;
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变形件与弹性卡扣机构的分解图;
31.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车体的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32.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省略第一变形件的滑移玩具变形车的示意图;
33.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车体的底部示意图;
34.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五变形件的示意图;
35.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四变形件和第一车体的分解图;
36.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四变形件和第一安装座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对照表:
38.第一车体1:弹性卡扣机构11、连接滑块12、安装口13、驾驶舱盖14、翻盖15、舱内板16、第一安装座17、锁钩111、解锁部112、限位件121、定位凸起122、主体123、上定位槽171、下定位槽172;
39.第二车体2:第一凹槽21、平面部22、第二凹槽23、第二安装座24、车轮收容槽25、定
位槽231;
40.第一变形件3:锁槽31、变形部32、连接杆33;
41.第二变形件5、第三变形件6、玩偶10;
42.第四变形件7:前车轮71、第一滑块72、定位凸起73;
43.第五变形件8:后车轮81、第二滑块82、第二延伸杆83。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45.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46.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4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滑移玩具变形车,包括第一车体1和与第一车体1滑动连接的第二车体2,第一车体1上设置有第一变形件3,第一变形件3滑动嵌入于第一车体1,并与第一车体1内部的弹性卡扣机构11锁定连接;
48.在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进行滑动变形的过程中,能够触发弹性卡扣机构11解锁第一变形件3,使得第一变形件3在弹射件(图未示)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变形。
49.滑移玩具变形车包括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两个部分,第一车体1 和第二车体2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变形车体。
50.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车体1为半球形,第二车体2也为半球形,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正对时,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球体,球体能够在地面滚动玩耍。
51.如图2所示,第一车体1能够相对于第二车体2向前向下倾斜滑移出,滑动后将安装在第一车体1上的前车轮71展开,安装在第二车体2 上的后车轮81展开后,变形成一台玩具车。第一车体1作为车头,第二车体2作为车尾。
52.可选地,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不限于组合成球体。
53.如图1所示,第一变形件1安装在第一车体1的前侧,变形前第一变形件1收紧在第一车体1的表面,第一变形件1的部分仍露出在第一车体1的外部。
54.如图2所示,当第一车体1向前滑动的过程中,触发弹性卡扣机构 11解锁第一变形件3,使得第一变形件3在弹射件的作用下向外移动变形,第一变形件3在本实施例中变形伸出后为玩具车的前保险杠造型。
55.可选地,第一变形件3还可以安装在第一车体1或第二车体2的其他位置,在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滑动的同时,触发第一变形件3 变形,第一变形件3的变形动作可以是伸出,或翻转,或缩回,或展开等。第一变形件3还可以为其他造型,例如:翅膀、旗帜、车轮、尾翼。
56.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的滑动,来带动第一变形件3的解锁
并且向外移动变形,增加了滑移玩具变形车的趣味性和可玩性,提高对儿童的吸引力。
57.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车体1包括驾驶舱盖14和翻盖15,驾驶舱盖14内形成驾驶舱,翻盖15与驾驶舱盖14可转动连接,翻盖15 打开后玩偶10能够进入到驾驶舱内。驾驶舱盖14和翻盖15组成半圆形壳体。
58.如图3所示,第一车体1还包括舱内板16,驾驶舱盖14安装在舱内板16的上方,驾驶舱位于驾驶舱盖14与舱内板16之间。第一变形件3 与舱内板16的前侧连接。
59.如图4所示,第一变形件3包括锁槽31、变形部32和连接杆33,变形部32位于第一车体1的外部,连接杆33伸入到舱内板16的下方,连接杆33的一端连接变形部32,另一端连接锁槽31。
60.弹性卡扣机构11也安装在舱内板16的底部,弹性卡扣机构11用于锁定或解锁第一变形件3的锁槽31。
61.当第一变形件3的连接杆33插入到第一车体1中,使得锁槽31与弹性卡扣机构11锁定时,此时变形部32与第一车体1的外表面贴紧。
62.当弹性卡扣机构11与锁槽31分离,使锁槽31解锁时,第一变形件 3在弹射件的作用下向前弹出,使得变形部32和连接杆33的部分向前伸出,连杆杆33的另一部分仍位于第一车体1的内部。
63.其中,弹射件可以为弹簧,弹射件安装在第一变形件3与第一车体1 之间。当第一变形件3被锁定时,弹射件被压缩;当第一变形件3被解锁时,弹射件对第一变形件3施加向外的推力,将第一变形件3向前推出。
64.进一步地,如图4

6所示,第一变形件3上设有锁槽31,弹性卡扣机构11包括锁钩111;
65.第一变形件3被锁定时,锁钩111勾住锁槽31;
66.第一变形件3被解锁时,锁钩111与锁槽31分离。
67.具体为,锁钩111向下伸入,当第一变形件3的连杆杆33完全插入到第一车体1内时,锁钩111插入到锁槽31中,并将锁槽31勾住。弹性卡扣机构11还包括压紧弹簧,用于将锁钩111向下压紧,使得锁钩111 保持与锁槽31锁紧的状态。
68.当第一车体1向前滑动时,第一车体1带动第一变形件3一起向前滑动,弹性卡扣机构11也随着第一车体1一起滑动,滑动的过程中,锁钩111被顶起,使得锁钩111从锁槽31脱离。此时,第一变形件3在弹射件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车体1向前伸出。
69.进一步地,如图6

7所示,第二车体2上设有第一凹槽21和平面部 22,平面部22位于第一凹槽21的一端外,弹性卡扣机构11还包括解锁部112,解锁部112朝向第二车体2凸起;
70.第一变形件3被锁定时,解锁部112伸入到第一凹槽21中;
71.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滑动后,解锁部112与平面部22接触,平面部22推动解锁部112,使锁钩111与锁槽31分离,第一变形件3解锁后前移变形。
72.具体为,如图7所示,第一凹槽21沿第二车体2的前后方向延伸,平面部22位于第二车体2的前边缘,平面部22高于第一凹槽21。
73.如图6所示,弹性卡扣机构11包括两个解锁部112,解锁部112为三角形凸起结构,向下朝向第一凹槽21延伸。
74.当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向前滑动时,解锁部112伸入到第一凹槽21中,但不于第一凹槽21干涉。
75.当解锁部112随第一车体滑动到与平面部22接触时,平面部22将解锁部112向上顶起,弹性卡扣机构11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向上移动,使得锁钩111与锁槽31分离,从而使得第一变形件3与弹性卡扣机构11 解锁。
76.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述,第一车体1底部设置有一连接滑块 12,且连接滑块1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件121,第二车体2顶部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第二凹槽23,连接滑块12嵌入与第二凹槽23中,使得第一车体1相对第二车体2能够前后滑动,且在限位件121的约束下两者不会分离。
77.具体为,如图5所示,连接滑块12固定在舱内板16的底部,并且朝向第二车体2延伸出。
78.连接滑块12包括主体123和限位件121,限位件121位于主体123 的底部,并且限位件121的横截面积大于主体123的横截面积。
79.如图7所述,第二凹槽23位于第一凹槽21的下方,第二凹槽23的深度大于第一凹槽21的深度,第二凹槽23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21的宽度。
80.连接滑块12的限位件121插入到第二凹槽23中,连接滑块12能够沿第二凹槽23前后滑动,并且限制在第二凹槽23中,使得第一车体1 与第二车体2不会脱离。
81.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7所示,连接滑块12上设有定位凸起122,第二凹槽23的一端设有定位槽231,定位凸起122进入到定位槽231时,连接滑块12定位在第二凹槽23的一端。
82.具体为,如图7所示,连接滑块12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定位凸起 122。
83.如图3所示,第二凹槽23的前端的左右侧边各设有一个定位槽231。
84.当连接滑块12滑动到第二凹槽23的最前端时,定位凸起122卡入到定位槽231中,实现对连接滑块12的定位,使第一车体1保持在展开的位置。当需要第一车体1向后滑动时,需要较大的力将第一车体1向后推动,使得定位凸起122从低位槽231中脱出,然后连接滑块12沿第二凹槽23向后继续滑动最后端,此时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完全对准,重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球体。
85.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车体1的前侧开设有安装口13,第一变形件3插入到安装口13中与弹性卡扣机构11连接,安装口13中设有弹射件,弹射件安装在第一变形件3与安装口13的内壁之间。
86.具体为,安装口13位于第一车体1的底部,开口朝向前方,弹射件和弹性卡扣机构11均安装在安装口13中。
87.第一变形件3的一端插入到安装口13中与弹性卡扣机构11锁定后,压缩弹射件。当弹性卡扣机构11与第一变形件3分离时,弹射件对第一变形件3施加向前的力将第一变形件3推出,使第一变形件3向前伸出变形。
88.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第二车体2的后部设置有第二变形件5和第三变形件6,其中第二变形件5能够相对第二车体2进行滑动和翻转,第三变形件6能够相对第二车体2进行滑动。
89.具体为,第二变形件5位于第二车体2的正后方,第二变形件5本实施例中为尾翼的造型。第二变形件5与第二车体2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手动或机械联动控制第二变形件5向
上翻转和向后滑动变形。
90.第三变形件6有两个,分别位于第二变形件5的左右侧,第三变形件6与第二车体2可转动连接,可以通过手动或机械联动控制第三变形件6向外滑动变形。第三变形件6本实施例中为侧翼造型。
91.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车体1位于第二车体2的上方,第一车体1的底部设有第四变形件7和前车轮71,前车轮71连接在第四变形件7的底部,第四变形件7和前车轮71能够从第一车体1伸出,并且完全收入到第一车体1的内部,使得第一车体1能够滑动到第二车体2的正上方。
92.具体为,当第一车体1相对第二车体2向前滑动后,第四变形件7 和前车轮71从第一车体1的底部向下伸出。第五变形件8和后车轮81 从第二车体2的底部向下伸出。此时,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变形为玩具车的造型,通过四个车轮能够在地面上行驶玩耍。
93.当第一车体1需要缩回到第二车体2的正上方之前,先将第四变形件7和前车轮71完全缩回到第一车体1中。然后再将第一车体1向后滑动到第二车体2的上方,组成完整的球体。
94.具体为,如图11所示,第一车体1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7,两个第一安装座17安装在舱内板16上,开口朝下,主体部分伸入到舱内板16的上方。
95.如图12所示,第四变形件7包括前车轮71、第一滑块72和定位凸起73,第一滑块72的底部设有前车轮71,第一滑块72的顶部的两侧各设有定位凸起73。第一滑块72插入到第一安装座17中,并能够沿第一安装座17上下滑动。第一安装座17的上段设有两个上定位槽171,下段设有两个下定位槽172,当第一滑块72向上滑动时,定位凸起73卡入到上定位槽171中,此时前车轮71完全收入到第一车体1中;当第一滑块 72向下滑动时,定位凸起73卡入到下定位槽172中,此时前车轮71从第一车体1中完全伸出。
96.进一步地,如图8

10所示,第二车体2的底部设有第五变形件8和后车轮81,后车轮81连接在第五变形件8的底部,第五变形件8和后车轮81能够从第二车体2伸出,并且完全收入到第二车体2的内部。
97.具体为,如图9所示,第二车体2的底部开设有车轮收容槽25,内部设有第二安装座24。
98.如图10所示,第五变形件8包括后车轮81、第二滑块82和第二延伸杆83,第二滑块82插入到第二安装座24中并能上下滑动,第二延伸杆83能够相对于第二滑块82上下滑动,后车轮81连接在第二延伸杆83 的底端。
99.当后车轮81从车轮收容槽25伸出时,第二滑块82沿第二安装座24 向下滑动,但不从第二安装座24中脱出。第二滑块82滑动到第二安装座24的最下端后,第二延伸杆83相对于第二滑块82继续向下滑动,从而带动后车轮81从第二车体2中完全伸出。
100.当第五变形件8缩回时,手动带动后车轮81向上,后车轮81带动第二延伸杆83向上滑动,第二延伸杆83滑动到极限位置后,带动第二滑块82进一步向上滑动,最终使得后车轮81完全收入到车轮收容槽25 中。
101.本实施例中,第一车体1为半球形,第二车体2为半球形,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02.第一状态时,第一车体1和第二车体2拼合成一个完整的球体,第一变形件3至少部
分收入第一车体1中并与弹性卡扣机构11锁定;
103.第二状态时,第一车体1相对于第二车体2向前滑动,第一变形件3 与弹性卡扣机构11解锁,并前移变形。
104.前车轮71通过第四变形件7活动安装在第一车体1的底部,通过滑动,第四变形件7和前车轮71能够完全嵌入第一车体1内部,使得第一车体1能够完全滑动至第二车体2的顶部,第一车体1与第二车体2的外部轮廓形成整体轮廓。同样的,后车轮81通过第五变形件8活动安装在第二车体2的底部,通过滑动,第五变形件8和后车轮81的至少大部分能够嵌入第二车体2内部。
105.第一变形件3为第一车体1的前杠,第二变形件5为第二车体2的后尾翼,第三变形件6为第二车体的侧翼,其中后尾翼可手动向外滑动并向上翻转一定的角度,侧翼可手动向外滑动,前杠在脱离弹性卡扣机构11后,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自动向外侧滑动。
106.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车体1的滑动来触发第一变形件3的变形,用户还可以手动操作第二变形件5、第三变形件6、第四变形件7和第五变形件8,来实现玩具车的不同造型的变化和不同功能的实现。增加了整体滑移玩具变形车的趣味性和可玩性,锻炼了儿童的大脑和动手能力。
10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