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叠加震波的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36030发布日期:2023-10-25 12:4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可叠加震波的球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特别涉及球拍的线床在拍击球体时能产生回击震波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


背景技术:

1、一般现有提供球体拍打触击的球拍,该球拍的拍框内部通过呈经、纬排列的球拍线编织成为格状的线床,当球体触击线床时,会在线床上产生强裂的震波,该震波会向各方向传递,当传到拍框时很容易产生形变且使击球时会产生极大扭力,进而造成拍框发生断裂,究其原因是因为现有球拍因没有能产生回击球体力道力量的结构,使得其在实用性上大打折扣,此乃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及消费者极欲突破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发明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利用具有墙体、第一线槽与凹槽的第一本体及反向设有第二本体并具有墙体、第二线槽与凹槽,并分别在其上设有软介质,或于第一本体,或及第二本体分别设第一节点板及第二节点板,或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设有包覆的外软介质,以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难处。

2、本发明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将拍框的拍线形成提供球体触击区(即震波产生区域),利用使震波触击拍框时先触击第一本体或及第二本体或第一节点板或及第二节点板形成的节点,而回传震波,使震波回传缩短、频率增加以产生震波叠加的效果,增加回击球体的力量。

3、本发明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有效提升控制拍框形变及拍框扭力,抑制拍框断裂。

4、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按一般习见提供球体拍打触击的球拍,该球拍的拍框内部通过呈经、纬排列的球拍线编织成为格状的线床,当球体触击线床时,会在线床上产生强裂的震波,该震波会向各方向传递,当传到拍框时很容易产生形变且使击球时会产生极大扭力,进而造成拍框发生断裂,使得其在实用性上大打折扣。

5、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包含拍框及具有相互编织复数经线与复数纬线构成线床的拍线,其特点是,包括:至少一第一本体,为硬介质且于其一侧或二侧设有凸出的一墙体,该一侧墙体内侧或该二侧墙体中央形成上端具有开口的一第一线槽,该第一线槽底部设有一凹槽;该一侧墙体及该二侧墙体的排列包含但不限于该第一本体的全段或中段或错位前段及后段或错位后段及前段;至少一软介质,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线槽并提供固定拍线。

6、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设有一第二本体且为硬介质,于其一侧或二侧设有凸出的一墙体,于该一侧墙体内侧或该二侧墙体中央形成下端具有开口的一第二线槽,该第二线槽底部设有一凹槽,该第二线槽设有提供拍线固定的该软介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角度可依拍线交错调整由0度至正负180度;该一侧墙体及该二侧墙体的排列包含但不限于于该第二本体的全段或中段或错位前段及后段或错位后段及前段。

7、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所设该第二本体可为一体成形。

8、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底部设有包含但不限于呈圆形状的第一节点板。

9、其中,本发明该第二本体底部设有包含但不限于圆形状的第二节点板,该第二节点板与该第一节点板非一体成型。

10、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

11、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及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

12、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间,设有提供相互固定的至少一中介质,该中介质包含但不限于为呈平面的该软介质或增加摩擦力与达到具有抑制该上下直横的经线、纬线产生的震波功能相互隔离避免产生互相干扰的胶水、布、皮、颗粒凝胶。

13、其中,本发明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连同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侧面及顶面分别设有与该软介质相连接的外软介质,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包覆设有至少一外软介质,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两侧包覆设有至少一外软介质。

14、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包含拍框及具有相互编织复数经线与复数纬线构成线床的拍线,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一第一本体,其是呈方形或长方形状且为硬介质并于其两端上端分别凸出设有提供拍线穿套的一第一线槽孔;至少一软介质,是呈圆环状且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线槽孔并提供固定拍线。

15、其中,本发明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设有呈方形或长方形状且为硬介质的至少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两侧下端分别凸出设有提供拍线穿套的一第二线槽孔,该第二线槽孔设有圆环并提供拍线固定的该软介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角度可依拍线交错调整由0度至正负180度。

16、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本发明利用具有该墙体、该第一线槽与该凹槽的该第一本体及反向设有该第二本体且具有该墙体、该第二线槽与凹槽,并分别在其上设有该软介质,或于该第一本体,或及该第二本体分别设有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或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设有包覆的外软介质;进而达成,将拍框的该拍线形成提供球体触击区(即震波产生区域),利用使震波触击该拍框时先触击此该第一本体或及该第二本体或该第一节点板或及该第二节点板形成的节点,而回传震波,使震波回传缩短、频率增加以产生震波叠加的效果,增加回击该球体的力量;有效提升控制该拍框形变及该拍框扭力,抑制该拍框断裂,将可大幅扩大产业的利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包含拍框及具有相互编织复数经线与复数纬线构成线床的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设有一第二本体且为硬介质,在其一侧或二侧设有凸出的一墙体,第二本体一侧的该墙体内侧或第二本体二侧的该墙体中央形成下端具有开口的一第二线槽,该第二线槽底部设有一凹槽,该第二线槽设有提供拍线固定的该软介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角度介于0度至正负180度;该第二本体一侧的墙体或二侧的墙体的排列包含但不限于该第二本体的全段、或中段、或错位前段及后段、或错位后段及前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为一体成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底部设有包含但不限于呈圆形状的第一节点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底部设有包含但不限于呈圆形状的第一节点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底部设有包含但不限于圆形状的第二节点板,该第二节点板与该第一节点板非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该第二本体的该第二节点板的四角设有缺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间,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间,设有提供相互固定的至少一中介质,该中介质包含但不限于为呈平面的该软介质或增加摩擦力与达到具有抑制该上下直横的经线、纬线产生的震波功能相互隔离避免产生互相干扰的胶水、布、皮或颗粒凝胶。

10.如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连同该第一本体及该第二本体侧面及顶面分别设有与该软介质相连接的外软介质,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包覆设有至少一外软介质,或该第一节点板及该第二节点板两侧包覆设有至少一外软介质。

11.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包含拍框及具有相互编织复数经线与复数纬线构成线床的拍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设有呈方形或长方形状且为硬介质的至少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两侧下端分别凸出设有提供拍线穿套的一第二线槽孔,该第二线槽孔设有呈圆环状并提供拍线固定的该软介质;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间的角度可依拍线交错调整由0度至正负180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叠加震波的球拍,包含拍框及具有相互编织复数经线与复数纬线构成线床的拍线,包括:至少一第一本体,是为硬介质且于其一侧或二侧设有凸出的一墙体,该一侧墙体内侧或该二侧墙体中央形成上端具有开口的一第一线槽,该第一线槽底部设有一凹槽;至少一软介质,是设于该第一本体的该第一线槽并提供固定拍线;该第一本体下端反向设有为硬介质的至少一第二本体且该有至少一软介质;通过球拍的线床于拍击球体时能产生回击震波产生震波叠加,增加回击球体的力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威融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