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33991771发布日期:2023-04-29 15:38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体能训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康复理疗时,体能恢复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常采用负重跑步或者是骑车以逐渐恢复身体机能以及体能。为实现在室内的康复理疗训练,现如今诞生许多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如跑步机、负重自行车等等。

2、这类装置大多是通过预设运动模式,采用被动或主动驱动运动方式进行训练。如中国专利cn109549816a,其中,被动驱动运动方式常通过机械结构辅助提供力量,使训练者按照预设的运动动作进行运动,这种运动模式缺少保护措施,难以即时调控所施加的驱动力,极易对训练者造成损伤;主动运动驱动方式对于那些运动机能较差的训练者并不适用,比较难以适应预设的负重和速度,导致训练的效果较差。

3、然而,对于体能恢复训练的训练者,其具备一定的身体机能,体能的恢复方式主要是通过主动训练模式,但前期的力量薄弱,需要通过被动驱动运动方式激活训练者的体能,并逐渐转换为主动训练模式,才能实现体能恢复训练的效果。每个康复理疗的训练者各自的状态并不相同,如何根据自身的身体机能状态主动且实时调整训练模式,是现阶段体能恢复训练装置急需改进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能够随时调整主/被动训练模式,激活训练者的身体机能,逐步恢复体能。

2、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及方法,包括:

4、n型架,其两个侧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支撑板;

5、回型架,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n型架的两个侧板之间;

6、自行车组件,固定架设在回型架上,且位于回型架的后方;

7、传动轴,其两端分别穿过并与两组支撑板转动连接,端部固定有控制轮,并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自行车组件的踏板轴传动连接;

8、两组对称设置的制动驱动组件;每组所述制动驱动组件均包括:

9、u型盒,固定设置在所述n型架的侧板的外侧,其两侧壁均固定有挡板;

10、调节齿轮,通过短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并于所述u型和转动连接;

11、两组齿条,分别滑动设置在所述u型盒的两侧,且通过挡板限位;两组所述齿条分别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其中一组所述齿条的端部向控制轮固定设置有弧形的摩擦板;另一组所述齿条末端架设有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加速齿轮;所述回型架向两侧转动时,所述摩擦板或加速齿轮与控制轮轮面抵接。

12、优选地,所述加速齿轮为不完全齿,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90°范围的齿。

13、优选地,所述加速齿轮通过l型的架板架设在所述齿条的端部,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架板的端面上,其输出轴与所述加速齿轮固定连接。

14、优选地,所述自行车组件包括:

15、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回型架的下梁转动连接,另一端为拱形,顶部开设有滑槽;

16、升降坐垫,下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17、第二带轮,架设在所述连接杆拱形段的下方;所述第二带轮的轮轴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两个错位的第一连杆;

18、两个踏板盒,其相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外侧的端部转动连接;每个所述踏板盒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

19、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20、第一带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

21、优选地,还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扶手脚踏距离调节组件;每组所述扶手脚踏距离调节组件均包括:

22、引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和n型架之间,开设有弧形的第一通槽;所述调节杆的两端穿过两个第一通槽,并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通槽内;

23、转动板;所述连接杆拱形段侧面开设有弧形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穿过并滑动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板同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带轮的轮轴转动连接;

24、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其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端部与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25、优选地,所述回型架的上梁和两侧杆为n型插接管和与n型插接管的两个侧杆插接的两个套管;所述n型插接管的侧杆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套管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对应的限位孔通过螺钉插接固定。

26、优选地,还包括:

27、两个地板,顶部通过支撑柱与所述n型架底部连接,且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地板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万向轮。

28、一种康复理疗用体能恢复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调整自行车组件位置,与回型架之间的前后距离;调整回型架的高度以适配于训练者;

30、s2:通过自行车组件进行训练;训练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两个控制轮转动;

31、s3:根据训练者的实际身体机能情况调整主动和被动的训练模式。

32、优选地,还包括:

33、s1:调整自行车组件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34、s1.1:驱动对称的两组第二电机,通过其输出轴带动固定板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杆在引导板的第一通槽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二带轮前后移动,导向轴在第二通槽内滑动,作为引导和支撑,进而调整固定脚部的踏板盒与回型架之间的距离,适配不同身形的训练者;

35、s1.2:调整升降坐垫的高度,结合第二带轮的距离调整,实现升降坐垫与回型架之间距离调整,即手臂伸长、弯曲的姿态调整;

36、s2:训练者通过自行车组件进行训练;训练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两侧的两个控制轮转动,并通过对控制轮的制动或驱动进行体能恢复训练;

37、s3:根据训练者的实际身体机能情况调整被动训练模式:

38、s3.1:当训练者的机能较差需要进行被动驱动运动方式激活,需要驱动控制轮给予辅助的驱动力;训练者正常进行骑行训练,驱动第一电机始终带动加速齿轮进行转动;

39、s3.2:将回型架朝向训练者摆动,以增加自行车组件运行的动力:通过调节齿轮转动带动装载有加速齿轮的齿条移动,此时两侧的控制轮受到加速齿轮接触,通过摩擦辅助给予两个控制轮以驱动力;

40、s3.3:回型架向靠近训练者摆动角度越大,摩擦力越大,进而提供的持续动力越大;

41、s4:根据训练者的实际身体机能情况调整主动训练模式:

42、s4.1:当机能较好,或身体已被激活,需要进行主动运动驱动方式进行训练;

43、s4.2:将回型架向远离训练者的方向摆动,以增加自行车组件运行的阻力:通过调节齿轮转动带动装载有摩擦板的齿条移动,此时两侧的控制轮受到摩擦板的弧面的抵接,通过摩擦力辅助给予两个控制轮以阻力;

44、s4.3:回型架向远离自身的方向摆动角度越大,摩擦力越大,进而提供的持续阻力越大。

45、本发明有益效果:

46、(1)本发明提供的体能恢复训练装置有机结合了两种运动康复训练模式,包括被动驱动运动方式和主动驱动运动方式,两种模式切换较为便捷,仅通过回字型的扶手结构摆动即可控制,能够在训练中实时增加动力或阻力,并且动力和阻力的增加模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提供。

47、(2)本发明提供了有效的微调模式,通过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动力或阻力的传递,在保护训练者不受到较大驱动力矩影响的前提下,确保提供有效的驱动力辅助进行训练,同时能够适应性地提供负重,以保证体能恢复训练的有效性。动力和阻力的调节模式采用无级调节模式,能够根据训练者的训练进程进行调节,在力量薄弱的初始状态时通过被动驱动运动方式激活身体机能,并逐渐转换为主动运动模式,整个过渡过程较为平顺,适用于体能的恢复型训练。

48、(3)本发明提供的驱动力供给对象加速齿轮为不完全齿,能够分段提供驱动力,避免持续性的动力给予训练者腿部以负担;通过控制齿条的移动距离来提供动力或阻力,整体操作简单,容易执行。

49、(4)本发明提供可调节的自行车组件,通过改变调节杆在第一通槽的位置,以及导向轴在第二通槽的位置,将整体的踏板结构与扶手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配合可升降移动的坐垫以及高度可调的扶手结构,能够调整整体的配合的姿态,使自行车组件的适配性更高,且不影响后续动力或阻力的添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