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1521发布日期:2022-08-27 01:4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玩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玩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出现了很多游乐场,而且为了锻炼小孩的四肢协调性,都会设置一些攀爬网,不过这些攀爬网过于简洁,申请人之前申请过公开号为213491952u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废旧轮胎制作的多功能玩具”,和公开号为213220880u,专利名称为“一种利用废旧轮胎制作的多功能秋千车”,利用废旧轮胎打造的多功能玩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很难对轮胎进行打孔,必须得用钻头,费时费力,钻头还是消耗品,况且在钻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安全隐患;另外,轮胎是很难直接挂在攀爬网上,只能通过吊环和绳索的方式,轮胎会凸出攀爬网太多,减少了攀爬难度,如何打造一个可以方便固定支撑网和方便挂在攀爬网上,又可以形成多功能的玩具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玩具。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注塑成形的基体,该基体具有沿轴向方向的中心孔,中心孔两侧孔口的延伸面分别为a面和b面,基体的b面上且相对于中心孔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机构,且围绕中心孔的沿边延伸的限位孔,两个基体通过b面贴合以及固定装配,且通过限位孔的配合形成用于固定支撑机构的主体。
5.所述基体的截面为圆环结构。
6.所述中心孔处设有用于覆盖中心孔的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通过与主体的固定装配实现人体荷载的承托。
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若干个绳体,绳体通过编织形成交错的网状支撑面。
8.所述限位孔为u型结构。
9.所述基体的b面上且相对于基体的外沿和/或b面上且相对于中心孔的沿边位置设有防止两个基体沿径向方向分离的第一凹凸结构。
10.所述基体的a面上设有若干个沿平行于基体的轴向方向设置,且配合紧固件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上设有防止两个相邻主体沿径向方向分离的第二凹凸结构。
11.所述基体上设有沿径向方向贯穿中心孔至基体外部的槽。
12.所述主体的外侧部设有用于悬吊主体的吊环机构,吊环机构通过槽与主体固定装配。
13.所述主体上设有万向轮,主体通过万向轮的配合实现沿主体径向方向的移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本将两个基体装配成一个主体,配合中间的限位孔,方便装配支撑网,省时省力,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支撑网移动到主体的中部位置,让臀部的包裹性更强,坐姿更舒服,在通过简单的增加支撑面、吊环和滑轮的方式制造出更多
的乐趣和玩法,功能丰富,比如凳子、秋千和滑行小车等运动,基体采用注塑工艺后,成本低,加工快,以及有着轻便的特点;另外,还在基体上设计了一个贯通的槽,方便将主体直接装在攀爬网上,较先前的废旧轮胎改造技术更为简洁,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1基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18.图4为实施例1与攀爬网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实施例3与双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实施例3与墙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实施例4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玩具,包括通过注塑成形的基体100,该基体100具有沿轴向方向的中心孔110,中心孔110两侧孔口的延伸面分别为a面130和b面140,基体100的b面140上且相对于中心孔110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支撑机构200,且围绕中心孔110的沿边延伸的限位孔160,两个基体100通过b面140贴合以及固定装配,且通过限位孔160的配合形成用于固定支撑机构200的主体,两个基体100可以由一套模具生成完全一样的基体100,也可以由两套模具生成有差别但中间有槽120和/或有限位孔160的主体。
26.所述基体100的截面为圆环结构,儿童可以将主体放置于地面上推着向前滚,练习平衡能力。
27.所述限位孔160为u型结构,限位孔160的截面优选大于半圆,当两个基体100装配时形成跑道型的截面,因为绳体210的截面通常为圆形,跑道型的截面让绳体210留有富余,比如绳体210直径为10毫米,假如整个限位孔160直径是10毫米,那么半圆的限位孔160只有5毫米,绳体210是不能卡进限位孔160里进行编网的,一拉就会掉出来,所以本技术优选限位孔160为u型结构,让整根绳子掉进限位孔160里,才能掉不出来,编好网后最后一扣即可,实用性强。
28.所述基体100的b面140上且相对于基体100的外沿和/或b面140上且相对于中心孔110的沿边位置设有防止两个基体100沿径向方向分离的第一凹凸结构150,第一凹凸结构150可以是凸缘151与凹槽152的配合,由于主体是两个相同的基体100组装而成,所以凸缘151和凹槽152可以对称设置。
29.所述基体100的a面130上设有若干个沿平行于基体100的轴向方向设置,且配合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的安装孔170,该安装孔170上设有防止两个相邻主体沿径向方向分离的第二凹凸结构(图中未示出),第二凹凸结构可采用如附图1中凸柱和型槽的组合,当两个主
体上下叠放时,凸柱插入型槽内让两个主体之间具有一定的固定能力,主体的两个基体100通过紧固件固定装配,本技术紧固件优选采用螺丝,方便装配且结构稳定。
30.所述基体100上设有沿径向方向贯穿中心孔110至基体100外部的槽120,设计这个槽120主要是用于挂在攀爬网上,如附图4所示,槽120的数量为两条,且对称布置,这样可以直接放置于攀爬网的十字网上,先前申请的轮胎是没办法直接将轮胎挂在攀爬网,而加上这个槽120,就可以直接挂在攀爬网上了。
31.本实施例为悬挂攀爬网模式,其玩法有:
32.①
可以将两个基体100放置于攀爬网的前后,然后用螺丝进行固定,用主体上的槽120卡入攀爬网的十字网,给攀爬网增加新玩法,如图4所示;
33.②
由于主体是圆形的,可以放置于地面,儿童可以双手抓着慢慢让它往前滚,通过控制方向训练儿童的手、足和眼睛的协调能力;
34.实施例2;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1的区别在于,所述中心孔110处设有用于覆盖中心孔110的支撑机构200,该支撑机构200通过与主体的固定装配实现人体荷载的承托,利用这个中心孔110提供支撑,支撑机构200可采用整个网袋包裹的方式等,本技术优选采用中心孔110处编织交错的网状支撑面,具体玩法见下文。
35.所述支撑机构200包括若干个绳体210,绳体210通过编织形成交错的网状支撑面,绳体210可采用多股麻绳类绳材,结构牢靠不伤手。
36.所述基体100的b面140上且相对于中心孔110的位置设有若干个用于固定绳体210,且围绕中心孔110的沿边延伸的限位孔160,绳体210可采用类似竹编上下错层的编织工艺配合限位孔160进行编织。
37.本实施例为简单网绳支撑模式,其玩法有:
38.①
当作矮凳,或者通过2或3个堆叠的方式变成标准凳子的高度,给游乐场所提供座位;
39.②
将主体横置于地面,通过用双手抬起并且使主体“翻身”,这种锻炼方法能很有效的提高体能。
40.实施例3;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的外侧部设有用于悬吊主体的吊环机构300,吊环机构300通过槽120与主体固定装配,当不需要挂在攀爬网上,可以在槽120内设置吊环机构300,将主体变成可以悬吊的模式,吊环机构可采用封闭环结构的吊环310、挡块320以及螺杆330的结构形式。
41.本实施例为悬吊模式,其玩法有:
42.①
因为有吊环机构300,可通过绳索或链条连接横梁等附着物当秋千用;
43.②
通过绳索或链条将四个吊环机构300两两对称连接到双杆上,一排的主体被悬吊到空中,中间又形成了过人的通道,儿童可抓住绳索或链条一个主体一个主体过去,锻炼了手部力量和平衡性,如图7所示,图示为俯视方向;
44.③
主体可通过上色的方式加入卡通或艳丽的色彩给轮胎注入艺术气息,通过堆叠的方式给儿童乐园等增加景观装饰等;
45.④
将若干个主体通过吊环机构300固定于墙上

这样可以制作成攀岩式的墙,可以做攀岩练习,如图8所示。
46.实施例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上设有万向轮400,
主体通过万向轮400的配合实现沿主体径向方向的移动,万向轮400装在基体100的a面130位置。
47.本实施例为小车模式,其玩法有:
48.①
因为基体100上设有万向轮400,小朋友可坐在支撑机构200上面,用手去划行,或者前面设置绳材用于多个小朋友拉小车的互动节目等。
4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