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0755发布日期:2023-02-28 22:4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


背景技术:

2.拳击架是一种用来安装拳击沙袋、锤球的支架,目前市面拳击架种类繁多,但是组件体积大不便于运输,后期也不好组装,现在需要一种便于运输、方便拼接组装的拳击架,厂家方便发货,购买者能够自助拼接组。而且以往拳击架的锤球高度安装不好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设计巧妙,结构合紧凑,便于拼装,组件体积小便于运输。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它包括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左支脚、右支脚、中间支脚、中间弯头、侧弯头和底板,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左支脚、右支脚、中间支脚、中间弯头、侧弯头都是方管材料制作成型;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的下端分别对应安装左支脚、右支脚、中间支脚,左支脚和右支脚之间设计有底板,底板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支脚和右支脚的下端,中间支脚位于底板的后侧,左支脚、右支脚、中间支脚形成三角形排布,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的上端分别设计有一段向上的延长杆且通过延长杆进行固定连接一起,中间支腿的延长杆位于左支腿、右支腿中间,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形成三棱锥状结构,中间支腿上面安装有中间弯头,中间弯头设计为倒l型状支架,中间弯头下端插入中间支腿上端的延长杆内且螺栓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左支腿的延长杆、中间支腿的延长杆以及其中间弯头的下端、右支腿的延长杆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中间弯头上端是向前折弯且位于底板上方,侧弯头内侧端部安装在中间弯头脖颈位置的左侧、右侧或者后侧;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下端分别安装有倒u型板,左支腿和右支腿分别通过倒u型板对应卡在左支脚、右支脚的后端上面且通过螺栓从倒u型板中间穿过并穿过左支脚、右支脚的后端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脚后端上面倾斜安装有矩形管,矩形管内安装有第一内u型板,第一内u型板下端插入矩形管内并通过螺栓左右依次贯穿矩形管和第一内u型板的两侧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第一内u型板上端伸出矩形管,第一内u型板上端插入中间支腿下端内部;所述中间弯头下端设计有第二内u型板,第二内u型板下端插入中间支腿上端的延长杆内且被螺栓穿过固定,第二内u型板上端伸出中间支腿上端的延长杆并插入中间弯头的下端内部;所述底板两侧分别设计有向上的折弯边,底板两侧的折弯边分别位于左支脚和右支脚的内侧,左支脚与底板左侧的折弯边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左支脚、折弯边进行固定连接,右支脚与底板右侧的折弯边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右支脚、折弯边进行固定连接。
6.所述的左支脚和右支脚设计呈外八字状,底板设计成等腰梯形状板,底板两侧的折弯边也呈八字状与左支脚和右支脚相配合。
7.所述的底板中间安装有挂环;所述中间弯头的上端前侧下端安装有挂钩或者挂
环。
8.所述的侧弯头包括水平杆和折弯杆,水平杆的一端连接折弯杆的上端,折弯杆的下端则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弯头的脖颈位置的左侧、右侧和后侧;水平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丝母,丝母内旋转有丝杆,丝杆下端通过矩形板固定连接锤球圆盘,丝杆下端固定连接矩形板,矩形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锤球圆盘上面中间位置,丝杆上端从丝母旋出后丝杆上面旋转安装有锁定螺母,锁定螺母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手柄。
9.所述的左支脚、右支脚和中间支脚中间靠前位置分别安装有用来安装压重片的安装轴。
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设计巧妙,结构合理紧凑,左支腿、右支腿、中间支腿、左支脚、右支脚、中间支脚、中间弯头、侧弯头和底板之间都是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材料采用方管材料,拆卸后组件体积小,方便打包运输,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组件采用巧妙的拼接方式,后期购买者后容易自助拼装,简单方便;锤球圆盘上面通过丝杆丝母结构固定在侧弯头下面,通过锁定螺母固定,可以对锤球圆盘高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锤球圆盘处局部剖视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内u型板示意图。
1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内u型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照附图1-6,一种拼接式高强度拳击架,它包括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支腿3、左支脚4、右支脚5、中间支脚6、中间弯头7、侧弯头8和底板10,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支腿3、左支脚4、右支脚5、中间支脚6、中间弯头7、侧弯头8都是方管材料制作成型;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支腿3的下端分别对应安装左支脚4、右支脚5、中间支脚6,左支脚4和右支脚5之间设计有底板10,底板10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左支脚4和右支脚5的下端,中间支脚6位于底板10的后侧,左支脚4、右支脚5、中间支脚6形成三角形排布,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支腿3的上端分别设计有一段向上的延长杆9且通过延长杆9进行固定连接一起,中间支腿3的延长杆9位于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左支腿1、右支腿2、中间支腿3形成三棱锥状结构,中间支腿3上面安装有中间弯头7,中间弯头7设计为倒l型状支架,中间弯头7下端插入中间支腿3上端的延长杆9内且螺栓从左往右依次穿过左支腿1的延长杆9、中间支腿3的延长杆9以及其中间弯头7的下端、右支腿2的延长杆9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中间弯头7上端是向前折弯且位于底板10上方,侧弯头8内侧端部安装在中间弯头7脖颈位置的左侧、右侧或者后侧;所述左支腿1和右支腿2下端分别安装有倒u型板11,左支腿1和右支腿2分别通过倒u型板11对应卡在左支脚4、右支脚5的后端上面且通过螺栓从倒u型板11中间穿过并穿过左支脚4、右支脚5的后端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脚6后端上面倾斜安装有矩形管61,矩形管61内安装有第一内u型板62,第一内u型板62下端插入矩形管61内并通过螺栓左右依次贯
穿矩形管61和第一内u型板的两侧后通过螺母锁紧固定,第一内u型板62上端伸出矩形管61,第一内u型板62上端插入中间支腿3下端内部;所述中间弯头7下端设计有第二内u型板71,第二内u型板71下端插入中间支腿3上端的延长杆9内且被螺栓穿过固定,第二内u型板71上端伸出中间支腿3上端的延长杆9并插入中间弯头7的下端内部;所述底板10两侧分别设计有向上的折弯边12,底板10两侧的折弯边12分别位于左支脚4和右支脚5的内侧,左支脚4与底板10左侧的折弯边12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左支脚4、折弯边12进行固定连接,右支脚5与底板10右侧的折弯边12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右支脚5、折弯边12进行固定连接。
18.所述的左支脚4和右支脚5设计呈外八字状,底板10设计成等腰梯形状板,底板10两侧的折弯边12也呈八字状与左支脚4和右支脚5相配合。该设计保证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19.所述的底板10中间安装有挂环13;所述中间弯头7的上端前侧下端安装有挂钩或者挂环14。该设计用来后续安装沙袋使用。
20.如图4,所述的侧弯头8包括水平杆和折弯杆,水平杆的一端连接折弯杆的上端,折弯杆的下端则通过螺栓固定在中间弯头7的脖颈位置的左侧、右侧和后侧;水平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丝母15,丝母15内旋转有丝杆16,丝杆16下端通过矩形板固定连接锤球圆盘17,丝杆16下端固定连接矩形板,矩形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锤球圆盘17上面中间位置,丝杆16上端从丝母15旋出后丝杆16上面旋转安装有锁定螺母18,锁定螺母18的外侧安装有一个手柄19。
21.所述的左支脚4、右支脚5和中间支脚6中间靠前位置分别安装有用来安装压重片的安装轴20。
2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各组件方便打包运输,组装时安装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描述进行组装,左、右支腿通过倒u型板卡扣在左右支脚后端上面,再分别通过两组螺栓螺母左右贯穿进行固定连接,倒u型板上端预先焊接在左右支腿下端,中间支脚后端的矩形管也预先根据设计角度焊接连接,第一内u型板和第二u型板都是内衬连接件,方管内衬也是可以,主要目的是正好内衬在方管制作的中间支腿、矩形管以及中间弯头,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结构主要减轻重量,还能保证连接结构强度,第一内u型板下端插入矩形管内并通过螺栓螺母左右贯穿固定连接,中间支腿下端则直接套在第一内u型板上端外侧,中间支腿和矩形管进行无缝拼接,左、右支腿以及中间支腿上面的延长杆都是方管一体折弯成型,这样第二内u型板插入中间支腿的延长杆后并通过螺栓螺母进行左右贯穿,此时贯穿连接时是把左、右支腿的延长杆分别夹持在中间支腿的延长杆两侧再通过螺栓螺母从左往右依次贯穿连接,一次性把四个组件进行拼接组装,再把中间弯头的下端套在第二内u型板的上端,中间弯头上端前侧安装挂钩或者挂环,用来吊装沙袋之类的,底板则安装在左右支脚中间,也通过螺栓螺母贯穿支脚以及折弯边进行固定;侧弯头下端则根据需要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间弯头脖颈位置的左侧、右侧或后侧,侧弯头上端焊接有竖向的丝母,丝杆下端通过矩形板连接锤球圆盘,丝杆下端可以旋转安装在矩形板上端,矩形板上端固定连接一个丝套就可以丝杆下端旋转连接,丝杆上端旋转安装丝母内,根据需要旋转到适合高度,再用锁定螺母旋在丝杆上端,通过手柄旋转控制锁定螺母旋转,进行锁定调定高度,锤球圆盘下面中间可以安装锤球;左右支脚、中间支脚上面靠近前侧位置设计安装的用来安装压重片的安装轴,方管上预先开有上下相通的圆孔,圆安装轴直接插入上下相同的圆孔内,如果不够牢固可以预先焊
接上面,这都是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简单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