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音乐呼吸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音乐呼吸训练器。
背景技术:2.歌唱的时候呼吸过程与自然的呼吸过程是有区别的,吸气时要保持住吸气状态,然后缓缓地、有节奏地把气呼出,声乐辅导中借助音乐呼吸训练器加强呼吸训练,提升呼吸时的力量的平衡控制能力和增大肺活量的目的。
3.目前,现有技术中音乐呼吸训练器,不能有效的记录吐气过程中,吐气的力量控制表现,与潮气量,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呼吸训练过程中的错误表现,进行有效呼吸训练的效率低,影响音乐呼吸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乐呼吸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乐呼吸训练器,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音乐呼吸训练器不能有效的记录吐气过程中,吐气的力量控制表现,与潮气量,从而无法及时发现呼吸训练过程中的错误表现,进行有效呼吸训练的效率低,影响音乐呼吸效果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音乐呼吸训练器,包括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盒,所述通气盒相对两侧壁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滑行管道,所述滑行管道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杆,所述滑行管道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均套设在限位滑杆的外侧壁上,所述封板与限位滑杆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限位滑杆的外侧壁上滑动套接有滑行外筒,所述滑行外筒的一端与密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滑行外筒位于封板远离通气盒的一侧,所述滑行外筒远离通气盒的一端均安装有记录笔,所述通气盒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画板,所述记录笔均与画板的外侧壁相抵,所述通气盒的内侧壁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通气盒的内侧壁通过升降结构滑动连接有漏孔板,所述升降结构的顶部与限位滑杆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吹气管远离通气盒的一端呈扁平状设置,所述吹气管扁平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气孔。
7.优选的,所述漏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纱布。
8.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滑块、侧板和连接杆,所述滑块、侧板和连接杆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漏孔板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均与限位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均滑动连接在侧板的侧壁上,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连接在通气盒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在漏孔板的外侧壁上。
9.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杆远离通气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滑行外筒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移动槽、堵气板和限位短筒,所述移动槽开设在封板的侧壁上,所述堵气板与封板靠近通气盒的一侧相抵,所述限位短筒固定连通在堵气板靠近封板的一侧,所述限位短筒远离堵气板的一端通过移动槽贯穿封板的侧壁并与滑行外筒固
定连通,所述堵气板套设在限位滑杆的外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移动槽的两侧均设有滑行条,两个所述滑行条均固定连接在滑行管道的内侧壁上,所述封板的外侧壁均与滑行条滑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密封结构,使滑行管道内通气时封板在滑行管道中滑动,滑行外筒带动记录笔在画板上的移动距离与滑行管道内充气量的大小直接相关,能够直观的展示使用者的潮气量大小,通过设置升降结构,使用者的吐气力量通过吐出的气体在从吹气管向通气盒中流动的过程中,作用在漏孔板上,流动的气体对漏孔板做功,吐气力量的大小影响漏孔板在通气盒中的升降高度,漏孔板的高度改变通过升降结构作用在限位滑杆上,记录笔在画板上水平移动时受限位滑杆的影响高度产生改变,通过记录笔与画板相抵触,通过记录记录笔的移动轨迹,将使用者的吐气均衡控制的表现、吐气力量控制的表现与潮气量的大小通过记录笔的移动轨迹直观的表现出来。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行条与封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吹气管;
20.2、通气盒;21、吸气孔;
21.3、滑行管道;31、封板;
22.4、漏孔板;41、纱布;
23.5、升降结构;51、滑块;52、侧板;53、连接杆;
24.6、限位滑杆;61、滑行条;62、滑行外筒;63、记录笔;64、限位块;
25.7、画板;
26.8、密封结构;81、移动槽;82、堵气板;83、限位短筒。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音乐呼吸训练器,包括吹气管1,吹气管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通气盒2,通气盒2相对两侧壁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滑行管道3,滑行管道3的内部均设置有限位滑杆6,滑行管道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封板31,封板31均套设在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上,封板31与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8,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上滑动套接有滑行外筒62,滑行外筒62的一端与密封结构8固定连接,滑行外筒62位于封板
31远离通气盒2的一侧,滑行外筒62远离通气盒2的一端均安装有记录笔63,通气盒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画板7,记录笔63均与画板7的外侧壁相抵,通气盒2的内侧壁设置有升降结构5,通气盒2的内侧壁通过升降结构5滑动连接有漏孔板4,升降结构5的顶部与限位滑杆6固定连接。
30.吹气管1远离通气盒2的一端呈扁平状设置,吹气管1扁平端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吸气孔21,在使用者进行吸气时,将掩盖吸气孔21的嘴唇挪走后,能够通过吹气管1进行吸气;漏孔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纱布41,纱布41能够吸收呼吸气流中的水分,同时增大气流通过漏孔板4时受到的阻力;升降结构5包括滑块51、侧板52和连接杆53,滑块51、侧板52和连接杆53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杆5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漏孔板4的上表面,连接杆53的顶端均与限位滑杆6固定连接,滑块51均滑动连接在侧板52的侧壁上,两个侧板52分别固定连接在通气盒2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滑块51均固定连接在漏孔板4的外侧壁上,吐出的气流穿过漏孔板4时,对漏孔板4做功,提升漏孔板4的高度,漏孔板4能够通过滑块51沿侧板52稳定向上滑动,并通过连接杆53提升限位滑杆6的高度;限位滑杆6远离通气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4,限位块64滑动连接在滑行外筒62的内部,限制滑行外筒62在限位滑杆6上的滑动距离,防止滑行外筒62与限位滑杆6滑脱。
31.密封结构8包括移动槽81、堵气板82和限位短筒83,移动槽81开设在封板31的侧壁上,堵气板82与封板31靠近通气盒2的一侧相抵,限位短筒83固定连通在堵气板82靠近封板31的一侧,限位短筒83远离堵气板82的一端通过移动槽81贯穿封板31的侧壁并与滑行外筒62固定连通,堵气板82套设在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上,在限位滑杆6的高度提升过程中,限位滑杆6在移动槽81中上移并带动堵气板82和限位短筒83上移,限位短筒83能够保持封堵移动槽81的状态,避免吐出的气体通过移动槽81穿过封板31,使限位滑杆6移动的过程中堵气板82与封板31之间保持密封,从而使得封板31在气体的推动下正常的在滑行管道3内滑动。
32.本实施例中,通过吹气管1向通气盒2中吐气,纱布41和漏孔板4在通气过程中未开孔部分受到吐气的阻力,吐出的气体在由吹气管1进入滑行管道3内时对漏孔板4和纱布41做功,使漏孔板4通过滑块51沿侧板52上的滑槽向上滑动一段距离,滑块51通过连接杆53带动限位滑杆6向上提升,限位滑杆6在移动槽81中滑动,堵气板82的尺寸大于移动槽81,限位滑杆6带动限位短筒83和滑行外筒62向上移动时,堵气板82保持对移动槽81的封堵,限位滑杆6带动滑行外筒62和记录笔63提升高度,随着气体由通气盒2持续灌入滑行管道3内,封板31的一侧气压增大推动封板31沿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向远离通气盒2的方向移动,封板31推动滑行外筒62的一端沿限位滑杆6的外侧壁同时向远离通气盒2的方向移动,使得滑行外筒62的另一端带动记录笔63向同一方向移动,记录笔63的笔尖与画板7的表面相抵,在记录笔63移动的过程中留下与记录笔63移动轨迹相平行的线条,画板7上记录的记录笔63描下的线条起始端,代表呼吸的起始,记录笔63在画板7上水平移动时,其高度受漏孔板4的高度影响产生变化,在吐气量增大或吐气力量增大时,纱布41与通气盒2的底部之间气体量增大,从而提升漏孔板4的高度,由漏孔板4和限位滑杆6带动滑行外筒62提升高度,使记录笔63的高度提升,记录笔63在画板7上描下的移动轨迹会向上倾斜,在吐气量减小或吐气力量减小时,纱布41与通气盒2之间的气体量减小,纱布41与通气盒2的底部之间气体量减小,使漏孔板4的高度下降,至使记录笔63下降高度,记录笔63在画板7上描下的移动轨迹会向下倾斜,通过观察吐气过程中记录笔63在画板7上描下的移动轨迹,即可判断吐气过程中力量控制
是否均衡、吐气量是否均匀以及潮气量的大小,从而在使用者训练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吐气过程中的错误表现,从而提高有效呼吸训练的效率。
33.实施例2
34.如图4所示,基于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构思,本实施例还提出了,移动槽81的两侧均设有滑行条61,两个滑行条61均固定连接在滑行管道3的内侧壁上,封板31的外侧壁均与滑行条61滑动连接,使得封板31能够沿滑行条61在滑行管道3的内部稳定滑动。
35.本实施例中,位于移动槽81两侧的滑行条61限制了封板31在滑行管道3中的滑动方向,避免封板31在滑行管道3中旋转,避免移动槽81产生倾斜使限位滑杆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受阻,避免对记录笔63在画板7上描下的移动轨迹造成干扰。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