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88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许多小型棋类提供一种使全部棋子与棋盘联成一体的结构,其目的在于使这些棋类玩具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每个棋子均可按该棋规则在棋盘上随意走动,犹如沿轨道运行,不会脱落丢失。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下述两条规则的棋类1、游戏时各方均不准吃子;2、棋子走动时均无跳跃动作。即适用于游戏时棋子不必离开棋盘的所有棋类。例如民间流行的牛角棋、井棋、四子棋、挤牛包、过场院、围瓜棋、斜方棋……以及各种如意棋等均可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棋子制成滑轮状,棋面圆形(也可采用其他形状)每个棋子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见图1)。棋盘由板状材料制作,棋盘上的线由被镂空的有一定宽度的“缝线”构成(见图2)。
各种棋盘实际上都是“线画”(亦称“网络”),棋盘上可放棋子的位置是线画中的“顶点”,顶点间的连线是线画中的“边”。一串前后连接的边构成一条“路”,路的两端重合时构成一个“圈”,不含有圈的线画称为“树”。本实用新型根据各种棋盘的特点可有下列三种式样一、双面无迴路式“树”状棋盘中没有封闭的部分,只有分叉,此类棋盘连同棋子可以制成双面无迴路式,棋盘棋子可双面使用(见图3)。在某些棋类游戏中,一局棋结束后,把棋盘翻一下就可开始另一局棋,不必重新布子,十分方便。
二、单面有迴路式含有“圈”的棋盘连同棋子可以制成单面有迴路式,仅可单面使用。此类棋盘镂刻出一条条缝线后,必有若干部分与整体分离,可在每条缝线的下面加上槽形装置,使棋盘仍联为一体(见图4)。
三、双面有迴路式含有“圈”的棋盘也可连同棋子制成双面有迴路式。此式在棋盘两面各加一至数个桥形装置即可使棋盘联为一体,仍可双面使用(见图5)。


图1棋子图左图为滑轮状棋子(1)。右图为棋子侧视图。2、棋子上部3、棋子中部。4、棋子下部。5、棋子A面。6、棋子B面。
图2棋盘图此图以出字棋为例。7、棋盘。8、棋盘上镂空的出字形缝线。
图3双面无迴路式示意图仍以出字棋为例。上图示全部棋子分布在棋盘上。9、棋子。10、棋盘。11、缝线。下图为局部剖面。12、棋盘。13、棋盘A面。14、棋盘B面。15、棋子在棋盘缝线中。为了使棋子沿缝线运行自如,棋子中部直径应略小于缝线宽度,棋子中部高度应略大于棋盘厚度。16、棋子A面。17、棋子B面。
图4单面有迴路式示意图以梯子棋为例。左图示全部棋子分布在棋盘上,图上虚线为棋盘背面槽形装置的位置。18、棋子。19、棋盘。20、缝线。右图为局部剖面图。21、棋盘。22、棋盘下的槽形装置。23、棋子在棋盘缝线和槽形装置中。为了使棋子运行自如,槽形装置的内部宽度应略大于棋子下部直径,槽形装置的内部高度应略大于棋子下部高度。为了节省材料,棋子下部可以小些,槽形装置也相应变小。
图5双面有迴路式示意图仍以梯子棋为例。上图示全部棋子分布在棋盘上。24、棋子25、棋盘。26、缝线。27、桥形装置。下图为局部剖面图。28、棋盘。29、棋盘A面。30、棋盘B面。31、桥形装置32、示一枚棋子沿缝线运行至桥洞内。为使棋子运行自如,桥洞宽应大于棋子上、下部直径,桥洞高应大于棋子上、下部高度。
权利要求1.一种把棋子与棋盘联成一体的结构,棋子在棋盘上走动时不会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棋子制成滑轮状(1),棋盘用板状材料制作(7),棋盘上的线镂空成有一定宽度的缝线(8),棋子嵌在缝线上,棋子可沿缝线移动而不会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棋子制成滑轮状(1),每个棋子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2、3、4),三部分均为较扁的圆柱体,中部底的直径最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棋盘用板状材料制作(7),棋盘上的线镂空成缝线(8),棋盘的厚度略小于棋子中部的高度,缝线的宽度略大于棋子中部底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棋子可沿棋盘缝线移动到缝线上的任何位置而不会脱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具有封闭区域的棋盘上采用了槽形装置(22)和桥形装置(27、3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槽形装置位于棋盘的一面,槽内高度大于棋子下部高度,槽内宽度大于棋子下部底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棋子与棋盘的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桥形装置位于棋盘的一面或两面,桥洞高度大于棋子上、下部的高度,桥洞宽度大于棋子上、下部底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某些棋类提供一种使棋子与棋盘联成一体的结构,棋子制成滑轮状,棋盘用板状材料制作,棋盘上的线成为镂空的“缝线”,棋子沿缝线运行,不会脱落和丢失,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
文档编号A63F3/00GK2038018SQ8820427
公开日1989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8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88年4月23日
发明者周伟中 申请人:周伟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