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用的人工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21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雪用的人工滑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滑道、即用于滑雪板、雪撬、滑板等的滑行装置和滑台。
以往,在人工滑道的滑行面上使用人造雪时,由于人造雪的生产和制冷设备等需要大量经费,因此在滑雪的滑行练习上主要采用的是人造草皮滑道。
人工草皮滑道是在倾斜面上铺设一层人造草皮,这个草皮层是以软质或半硬质的塑料纤维作为草皮植上的,当滑雪板在其上滑动时,能够得到滑雪时所必须的滑动性和弹垫(缓冲)性,从而能穿着滑雪板在其上圆滑地滑行。
以往,滑雪用的滑行面是在雪面上或以代替雪的人工滑道构成能滑行的平滑面,并沿宽度的中心设有方向制约沟。雪撬一般也是采用同样的滑行面。
而滑板则是在下面设有相当于车轮的滚子,并用轴支承使滚子能前后方向转动。
以往,滑台一般是在倾斜的平形底板的两侧设有侧板而构成滑槽状,屁股坐在底板上而向下滑行,滑行时侧板的上边可以作为为扶手使用。
另外,也提出有在底板上均等地排列配置无数个滚子,利用滚子的滑动摩擦向下滑行的方案。
上述方案提出的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滑台的底板上排列配置着许多轴,就象算盘珠那样用轴支承着滚子的构造,另一类是在滑台的底板上设有许多凹孔,滚子被装在凹孔内并用轴支承着。
以往,采用上述的人造草皮滑道时,为了在克服滑雪板与草皮之间的滑动摩擦而滑行,在其间产生不能忽视的摩擦热,由于该摩擦热致使草皮熔化而粘在滑雪板上,特别是在滑行频率高的场所,人造草皮会很快损坏而必须换掉,另外由于草皮的熔化,使滑雪速度受到限制,由此而产生得不到所要求的速度的问题。
就这点而论,在雪面上虽然摩擦热也会使雪面熔化一薄层,但这个薄层的接触摩擦是微小的,因此滑雪从最初开始便可得到高的速度;而人造草皮对滑雪速度有大的制约作用,为了得到高的速度而倾斜过多时,则如上所述的会产生人造草皮损伤的问题。
以往,对于滑雪或雪撬来说,如果没有雪那就不能滑行,而无雪的人工滑道由于使用的塑料纤维栽植的滑行面不仅设备费很高,并且纤维会摩耗、或被摩擦热所溶化,以致耐久性差,维护管理费过高。
另一方面,对于滑板,如果只用轴支承,则缓冲性是很差的,不能得到滑行的快适感。另外,为了得到缓冲性而用弹簧来对滚子轴施加作用力时,构造就会变得复杂起来,容易招致故障,并且容易失去均衡和稳定性。
另外,在上述以往的滑台中,滑台的底板是平形的,由于是在其上克服摩擦而滑行的,致使滑行中摩擦热会产生屁股发热的不适当的情况,由于摩擦的阻力,除非倾斜度特别大,将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滑行速度。所以在多数场合,倾斜度很大,但随着其角度的增大,滑行中的危险亦增大,安全性难以确保。
另一方面,采用滚子的形式时,在小的倾斜度之下也可得到相当的速度,这一点对于安全性来说是优越的,但又有衣服的一部分缠绕到滚子上的危险性。
另外,采用滚子的形式时,由于屁股会强烈地撞击在滚子的端角上而感到疼痛,于是难以享受快适滑行的乐趣。
此外,为了引导滑行者滑向中央,滑台的滑行面在宽度方向需要弯曲,而采用滚子形式的,将两侧渐次升高的构造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只好采用阶梯形升高的不自然的构造。
加之,采用滚子形式时,引导方向是由滚子的转动方向所直接制约的,所以,方向的转换非常困难。对于具有曲率变化的场地设计是受到限制的。另外,要能轻易地按照自由意志来转换方向,即使做成象滑雪的人工滑道那样宽的滑台,不特别用力而进行方向转换是很难做到的,而在转换方向时使劲过头又会有翻倒的危险。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各实施例。
图1至图3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
图1为透视图,图2为滑行面切去一部分以后的平面图,图3为图2A-A线矢向放大断面图。
图4及图5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图4为滑行面切开一部分以后的平面图,图5为图4B-B线矢向断面图。
图6至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
图6为滑行面切开一部分以后的平面图,图7为图6C-C线矢向断面图,图8至图10分别为球体和小球体排列配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11到图14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
图11为滑行面切开一部分以后的平面图,图12为图11D-D线矢向断面图,图13及图14分别为球体的排列配置结构的说明图。
图15到图17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
图15为滑雪板的透视图,图16为切开一部分以后的平面图,图17为图16E-E线矢向断面图。
图18到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
图18为滑台的透视图,图19为示出球体排列配置状态的平面图,图20为图19F-F线矢向断面图,图21为G-G线矢向断面图。
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到图3)图1示出室外滑行用的人工滑道,该滑道可利用山丘、公园等的斜坡,形成倾斜滑行台(1),在其上铺设滑行面S而构成。当然,也可用骨架来构成倾斜滑行台。
滑行面S由滑行基板(2),压板(3)以及无数个球体(4)组合而成。
滑行面基板(2)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并在部分地方作出半球体凹部,因此在其上形成无数个凹部(5,5,…),这些凹部按45°的角度方向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可使凹部(5)周围具有较大的平面(6),在这个平面中心设有内螺纹(7),内螺纹(7)是向下突出的。另外在平面(6)上内螺纹(7)的周缘制成隆起的凸台(8)。
压板(3)是用较厚的合成橡胶制成的,其上设有与滑行基板各凹部(5)对应的缩径孔(10),由于缩径孔(10)制成与假想球相接合的内面形状,其开口由凹部(5)的开口处向上渐次缩小,成为突缘部(12)。但由于假想球比球体(5)取得略大一些,在缩径孔(10)内面与球体(5)之间存在着间隙(13)。
另外,在压板(3)上还设有与滑行基板(2)上内螺纹(7)对应的小螺钉(15)的通孔(16),在通孔(16)的上端制成可以接纳小螺钉(15)头部的接纳部(17)。而在下面,在通孔(16)的周缘制成与滑行基板(2)上凸台相嵌合的凹窝(9)。
压板(3)系在滑行基板(2)的上面用小螺钉(15)拧紧固定,由于凸台(8)与凹窝(9)相嵌合来确定压板(3)的位置以保证其准确性。同时球体(4)与缩径孔(10)内周面之间保持着一定的间隙(13)。
这样组装起来以后,从上面可以看见小螺钉(15)的头部,所以要用粘结性树脂液浇注使之密封。
球体(4)采用防静电的加入炭黑的复合加硫橡胶制成,与凹部(5)的内面相接合而形成的球面,而且球体(4)的一部分突出在压板(3)的上面。
如上那样组装起来的滑行面S,在要铺设到倾斜台(1)之上时,只须将倾斜台(1)上的地面整平,然后放上滑行面就可以了。铺设方法很简单,由于在滑行面下面有凹部(5)和内螺纹(7)所形成的凹凸陷入到地面内,所以不会沿倾斜面滑动。
如果穿上滑雪板进入上述人工滑道中滑行面S的倾斜面上,那么由于重力而在倾斜方向产生推力,从滑雪板传递到球体(4)上,驱动球体(4)使滑雪板滑行。
尽管球体(4)大部分被覆盖,但由于它们与压板(3)之间存在着间隙(13),它们之间不产生摩擦,球体(4)能轻易地转动,对滑雪板的推力不产生阻力,所以滑雪板能产生高的速度。但由于在滑雪板和球体之间是滚动摩擦,所以滑雪板上不会发生摩擦热。
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图4及图5)在滑行基板(202)上制成为嵌装在其上承载压板(203)用的球体(204)和小球体(205)而设的凹部(206,207),球体凹部(206)的排列配置的角度方向是这样安排的,使各球体凹部(206,206)上下左右之间的中间可以排列配置小球体凹部(207)。
在球体凹部(206)的底部设有承载球体(204)的承受部(209),为了用承受部(209)来承载,在球体(204)与凹部(206)的内周面之间设有间隙,并在承受部(209)上制成嵌装一部分球体(204)的凹面(209a),由于该面积只是很小一部分支承球体(204)滑动,因此球体(204)的转动摩擦阻力很小,由于凹部(206)的内周面只是完成导向任务,因此球体(204)可以圆滑地转动。
在另一方面,由于小球体凹部(207)制成密切嵌装小球体(5)的形状,因此转动摩擦阻力较大。
压板(203)由厚的半硬质合成橡胶制成的,设有与滑行基板(201)的各凹部(206,207)对应的缩径孔(211,212),由于缩径孔(211,212)制成与假想球接合的内面形状,在凹部(206,207)的开口以上,缩径孔比该开口径渐次缩小。
但由于该假想球分别比球体(204)和小球体(205)取得略大一些,所以缩径孔(211,212)的内面与球体(204)及小球体(205)之间存在着间隙(214,215)。
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图6到图10)在滑行基板(302)上制成为嵌装在其上承载压板(303)用的大球体(304)、中球体(304a)和小球体(305)而设的凹部(306,306a和307),球体凹部(306,306a)按45°的角度方向排列配置,在各球体凹部(306,306a)上下左右之间的中间,排列配置小球体凹部。因此小球体凹部(307)也是按45°斜向排列配置的。
关于大球体(304)和中球体(304a)的排列配置,如图6所示,中球体(304a)是在斜向上下左右一隔一地跳越排列的。
在球体(304,304a)中,中球体(304a)是由摩擦力大的半硬质塑料制成,转动摩擦阻力较大,比起大球体(304),转动较多地受到制约。另外,由于小球体凹部(307)制成密切嵌装小球体(5)的形状,其转动摩擦阻力也较大,同样地,转动受到制约。
对大球体(304),中球体(304a)和小球体(305)的关系进一步详细说明。滑动性按照大球体(304)、中球体(304a)和小球体(305)的顺序排位。这样,当用于普通的直滑行时,滑雪板只由转动摩擦最小的大球体(304)承载,能得到高速滑行而当变向行进需要斜向滑行时,由于滑雪板由转动摩擦大的中球体(304a)和小球体(305)承载,所以速度可以被制约,与在雪面上同样地容易使行进变向。另外,斜向滑行时的速度可得到适度的制约。
众所周知,雪的结晶是角锥体结构,上述球体(304,304a)和小球体(305)排列配置连结而成的也是角锥体构造,因而可得到与在雪上滑行时同样的感受。
图8到图10为从图6的排列配置中抽取出来的角锥体构造,图8所示为在中球体(304a)的四周配列低位的小球体(5),成为正角锥体构造。而图9和图10所示为在中球体(304a)的四周配列高位的大球体(304),成为倒角锥体构造。
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图11到图14)在滑行基板(402)上制成为嵌装在其上承载压板(403)用大球体(404)和中球体(405)而设的凹部(406,407),球体凹部(406,407)的排列配置与纵横方向均成45°的角度方向。
大球体(404)和中球体(405)如图11所示排列配置,在纵横方向上大球体(404)都一隔一起跳越排列,中间挟持中球体(405)。进一步细分,图13所示为将大球体(404)放在中心,四周配列四个中球体(405),成为角锥体构造。图14所示为在大球体(404)的周围配列八个中球体(405),成为角锥体构造。
在上述人工滑道中,当穿着滑雪板进入滑行板上,进行普通的直滑行时,滑雪板主要由大球体(404)承载而滑行,但当变向行进而斜向滑行时,则由中球体(405)承载的比率增多,以便承受多样的变化。
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图15到图18)本例所示为与滑雪板有关的滑行装置的实施例,在滑雪板(501)的下面配置着许多大球体(502)和中球体(503)。
由于滑雪板(501)需要保持球体(502,503),因此在作为滑雪板主体的木制本体(504)的下面设有保持球体(502,503)用的保持基板(505)和垫板(506),两者用粘结的方法叠合在一起。
保持基板(505)是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并在其下面设有许多半球形凹部(510,511)以便嵌装大球体(502)和中球体(503),各球体凹部(510,511)的排列配置是与纵横方向均成45°角度方向。
关于大球体(502)和中球体(503)的排列配置,如图16所示,大球体(502)是在纵、横、斜方向上均为一隔一地配置。
本发明的第6实施例(图18到图21)滑台是在游乐场(601)呈5-30度倾斜度较小的场所上设置的滑道P。在滑道P上,排列配置着自由球体(603)和大小制约的球体。在滑台的旁边设有为滑行完毕者返回游乐场(1)而使用的登山道(606)。另外,自由球体(603)和制约球体(604,605)都用(602)符号表示。
滑道P是在基板(608)的上面粘结一层面板(609)组合而成,向其两侧的端部(615,615)逐渐升高,形成中央引导形,同时在滑道的中央部位设有丘部(616),形成左右路(617,617)的分离引导形。
在丘部下方形成没有球体的台(618),人(Hb)可以在该处停留。
基板(608)由硬质塑料制成,在其上如图19所示在纵横方向上分别以等间隔排列配置着保持自由球体(603)用的凹孔(610),在上下凹孔(610,610)的配列之间交替排列配置着能容纳大小制约球体(604,605)的大小缩径孔(611,612)。另外,在左右缩径孔(611,612)之间还设有轴支承(614)。
容纳大小制约球体(604,605)的缩径孔(611,612),小缩径孔(612)与自由球体(603)系在同一列的位置上,而大缩径孔(612)则位于左右自由球体(603,603)之间的中间位置上。
另外,缩径孔上制约球体(604,605)的轴支承构造是在基板(608)上制成可以放入不锈钢轴(621)的沟(622),并在面板(609)上设有可以压住该轴(621)的沟(623)。另外,在滑道P的弯曲部(615,616)上,轴(621)被制成弯曲的,但在球体(604,605)通过的部分则是笔直的。
面板(609)由硬质或半硬质塑料制成,在其上设有与基板(608)上的凹孔(610)和缩径孔(611,612)对应的球体突出孔(627,628,629),球体突出孔(627,628,629)用比球体(603,604,605)小的直径制成,通过与突出孔(627)的大小关系,自由球体(603)便可防止脱出。
自由球体(603)与大的制约球体(604)是制成同一直径的,而小的制约球体(605)的直径比它们小,在上下小的制约球体(605,605)之间具有顶点较高的自由球体(603),因而通过自由球体获得以完成方向的转换动作。
在上述本发明的人工滑道(第1到第4实施例)中,在滑雪板的滑行面上由于排列配置着许多可以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球体,当穿上滑雪板进入其上时,便能伴随着球体的转动而在其上滑行,因为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所以产生的摩擦热极少,与人造草皮的场合不同,摩擦热不会损伤滑行面和滑雪板,另外能从初始起以极短的加速距离得到速度,并且增速不会受到阻止,因为在球体上具有凹凸适度变化,这种人工滑道的优越效果在于能使人们享受不比在雪滑道上差的滑行。
在第2实施例中,当需要斜滑行时,由于小球体能辅助承载滑雪板,可望得到圆滑的滑行。而且从直滑行转到斜滑行以及从斜滑行的转变等能得到与雪面上一样的动作的优越效果。
在第3实施例中,对于大球体上滑雪板的滑行,由于中球体和小球体而构成若干阻力,因此滑雪板的速度能受到适度的制约,此外,由于能配列成与雪的构造相似的角锥体构造,因此构成的人工滑道能得到与在雪上滑行同样的感受,这也是它的优越效果。
在第4实施例中,关于球体的排列配置,由于以大球体上端为顶点,在其周围配置较低位的中球体,得到准结晶的角锥体构造,因此所构成的人工滑道可以得到与在雪上滑行时同样的感受,这也是它的优越效果。
在第5实施例中,由于在滑雪板、雪橇、滑板等的下面保持着可以转动的大球体和中球体,在大球体和中球体的下端由于其大小不同而形成高低差,因而滑雪板和雪撬能在无雪的平滑面或近似平滑面上像在雪面上那样地滑行,而由于人工滑道简单,滑道的设备费和维护管理费不高,这也是它的优越效果。
另外,对于滑雪板、雪橇、滑板等不论那一种,都可得到滑行的安全性,自由方向性和缓冲性,具有舒适滑行的优越效果。
在第6个实施例中,由于是通过球体的转动而使滑雪板滑行,所以即使倾斜度较小也可得到滑行速度,在球体转动时由于球体的形状比较圆滑,衣服的端头不会缠绕在其上,因此能安全滑行,此外,由于球体上没有棱角,不会对身体强列冲击,因此能得到快适的滑行。不仅可以得到没有横向振动的稳定滑行状态,自由球体容易自由进行方向转换,而且对滑行面横方向的弯曲面也能容易作出,在弯曲面上由于没有棱角故可以得到安全的设计等,这些都是它所具有的优越效果。
权利要求
1.滑雪用的人工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滑行台上铺设的滑行面上均等排列配置无数个球体用来支撑滑雪板,在滑行面的滑行基板上制成可以嵌装球体使它能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凹部,在凹部的开口上设有保持球体使它不能脱出的突缘,并且使球体与滑雪板相接触的部分在上面露出。
2.滑雪用的人工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滑行台上铺设的滑行面上斜向地排列配置无数个球体用来支撑滑雪板,同时在球体和球体的上下左右之间还配列着小球体,在滑行面上制成可以保持球体和小球体使它们能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凹部,小球体设在比球体上端低的位置使它能辅助承受滑雪板。
3.滑雪用的人工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滑行台上铺设的滑行面上交替地或适宜地排列配置无数个大球体和中球体,同时在上述球体和球体的上下左右之间还配列着小球体,在滑行面上制成可以保持上述球体和小球体并使它们能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凹部,中球体和小球体构成对大球体上滑雪板的滑行给予若干阻力。
4.滑雪用的人工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倾斜滑行台上铺设的滑行面上排列配置无数个大球体和比它小一圈的中球体用来支持滑雪板,并在滑行面上制成保持大球体和中球体使它们能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凹部,大球体和中球体的配列是以大球体的上端作为顶点在其周围排列较低的中球体形成的角锥体构造。
5.滑雪板、雪橇、滑板等用的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滑雪板、雪橇、滑板等的下面适宜地排列配置无数个大球体和比它小一圈的中球体,并且在各球体的下面制成保持各球体并使它们能在其中转动的凹状保持部,由于大球体和中球体的下端略有大小差别因此形成高低差。
6.滑台,其特征在于,在滑行面上大致均等地排列配置自由球体和制约球体,其中自由球体可保持在凹孔内自由转动,制约球体由可在滑行方向自由转动的轴支承着。
全文摘要
一种滑雪用人工滑道,在倾斜滑行台上铺设的滑行面上保持着无数个能在各方向自由转动的球体用来支撑滑雪板,球体可以有大有中有小,由于其材质不同,嵌装情况不同,可对滑行施加不同的阻力,因此不仅可用于直滑行,能很快地得到滑行速度,还可用于斜滑行,可以适当制约速度,另外由于大小球体的排列配置可以得出近似于雪的结晶结构(角锥体结构),可以在无雪时享受到滑雪的乐趣,同时费用较省。这种球体组成的构造也可装在滑板上和游乐场的滑台上。
文档编号A63C19/10GK1044909SQ90100828
公开日1990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0日
发明者长久巧一 申请人:长久巧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