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形象棋及带棋盘的象棋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63阅读:1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八角形象棋及带棋盘的象棋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棋类品。
本实用新型作出之前,现行的双人中国象棋一般都是由呈鼓形的棋子,附具的棋盘及纸板粘糊成的象棋盒等三部份构成。
该形象棋呈鼓形的棋子具有易滚动性。当游艺时,棋子被碰落或滑落到地面上后,易使棋子滚动丢失,不易寻找;该棋所附具的棋盘易损坏、易丢失,且存在游艺前后摊铺棋盘和收折棋盘的麻烦;该棋棋盒不具强度,极易损坏,一旦棋盒损坏后,棋子便难于收存。且存在游芝后、盒内收装叠放棋子的麻烦,浪费时间;该棋盒易开盒,不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再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双面字符的八角形象棋及带棋盘的象棋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将原双面字符的鼓形棋子改变为呈八角形状的棋子;由板形材料制成可折合的棋盘,在棋盘的边侧设置相应的边框,使之打开盒体后为供双人对奕的象棋盘,棋盘折合后又为存装棋子的象棋盒。
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功能和特点(一)它使中国象棋美观新颖,产生形体艺术感;(二)它不具滚动性,即棋子掉到地面上不会滚动丢失;(三)它不必另附棋盘,即不会产生摊铺和收折棋盘的麻烦;(四)该棋盒具有一定强度,利于象棋长久使用和保存,便于携带;(五)该棋盒不产生游艺后收装叠放棋子的麻烦,节约时间,方便游艺。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它表明了本实用新型是由两面字符的八角形棋子(1)及带棋盘的棋盒(2)两部份组成。两面字符的八角形棋子(1)是将象棋的三十二枚棋子制成呈八角形体,在每枚棋子的上下两个主要面上印刻该棋子所属的同一个字符。带棋盘的象棋盒(2)是由可折叠的板状体制成,在该体内面上绘制棋盘(3),该体的中间部位即为双方的河界区域又为棋盒的折合部,在该体相应的边分别设置高于该型棋棋子二分之一的边框,使之即为棋盘边框又为折合后的棋盒三个面,并在其中的一个正面位置安装锁钩及提手。
当游艺时,只要将盒体展开为一个棋盘平面,双方即可使用盒内的象棋在盒内绘制的棋盘上对奕。游艺后双方只要将象棋任意推向一方的棋盘界,同时掀起另一方棋盘向存放棋子的棋盘界折合,并用盒外锁钩锁紧盒体即可。
本实用新颖独持,设计合理,方便实用,优于目前现行的双人中国象棋。
权利要求一种八角形象棋及带棋盘的象棋盒,包括有传统的中国象棋三十二枚棋子及棋盘,特征为A、三十二枚棋子均为双面字符八角形体,B、在折叠棋盘相应的边设有边框,使之棋盘折合后为存装棋子的棋盒,设置的边框即合为棋盒的三个窄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棋类品。它是在现行的双人中国象棋的基础上,将呈鼓形的双面字符棋子改变形状为八角形棋子;由抗折材料制成带边框的棋盘。当该盘展开时,为供双人对弈的象棋盘,当该盘折合后,即构成带棋盘的象棋盒。它克服了现行中国象棋呈鼓形棋子易滚动丢失,附带的棋盘易损坏,纸板粘糊的棋盒不具强度等多种不利之处,使传动的中国象棋面貌一新。本实用新型造型新颖,方便实用,优于目前现行的双人中国象棋。
文档编号A63F3/04GK2070636SQ9020864
公开日1991年2月6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11日
发明者周文君 申请人:周文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