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6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在其鞋座下方和其延伸出的支臂型轮架间设置托盘和弹性体,以在使用操作时利于平衡。
轮式溜冰鞋运动发展至今,已由单纯的滑行转变为花式表演,这些动作包括急速转变、急行跳跃并在空中旋转单足先落地、后向滑行变向前行……等等,此时除缓衡、吸震之外,重心之保持以使身体稳定及平衡相当重要,只要控制稍一不够精确,即让使用者摔得四肢朝天,甚至造成运动伤者(扭伤、拉伤等)及意外伤害(骨折、破皮流血等),也因此,花式动作被列为高难度动作,初学者必被敬告不应轻易偿试,而熟习的老手在练习或表演时也都战战兢兢,丝毫不敢大意。
由于花式动作之危险性高,大部分人均视为畏途,只有少数技高胆大者敢于尝试;但,如此限制了轮式溜冰鞋运动的蓬勃发展。
创作人在观摩多次表演纪录片及收集各型轮式溜冰鞋加以分析、作机能研究后发现现行溜冰鞋随技术开发的演进,已采用塑胶一体成型的鞋座,且利用塑胶的挠性而将轮架以支臂(即类似建筑悬臂梁的倒置构造)悬持,如此可用于避震及缓衡;但,此种构造用于初学者之直线滑行尚可胜任,如用于较复杂的动作操作,在保持平衡、稳定重心方面,比早期的并未见有更显著的效果,换言之,仍有待改良。
因此,本创作人积极着手进行革新工作,历经分析、整合、构想、试验诸多阶段之来回运作,终得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而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亦即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并让使用者在作花式动作时易于保持平衡、稳定重心,并增加缓衡及吸震功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设于一体成型鞋座和其二支臂型轮架间,其特征在于轮架上设置一碗形的托盘,在托盘和鞋座间固设一中空半球形的弹性体于鞋座上,其球形面缘抵靠于碗形的托盘面上。
为便于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实例之构造,兹先列示图式及图号的名称如下图式部分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之分解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之未受力时的纵剖视图;图3 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之一的受力时的纵剖视;图4 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图之二的右倾的横剖视;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之实施例图之三的左倾的横剖视;图号部分(1)鞋座(2)轮架(3)弹性体(11)嵌孔(21)托盘(31)嵌沟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鞋座(1)上设有二支臂型轮架(2),其特征在于鞋座(1)和轮架(2)间之二弹性体(3)和二托盘(21);另外,鞋座(1)上则设有嵌孔(11)以便利用孔缘嵌扣在弹性体(3)的嵌沟(31),而将弹性体(3)固合在鞋座(1)上,组合后的情形即如图2所示,托盘(21)为一碗形,可托住、贴合在中空半球形的弹性体(6)外缘。
图3为操作实施时的情形,鞋座(1)以下予以省略,图式中所示为使用者穿上,立于鞋座(1)上,而轮架(2)及其滚轮已受力的情形,此时弹性体(3)已略为变形,充分表现其可缓衡、吸震的特性,但其主要优点则请参见图4及图5,当作高难度动作时,鞋座(1)必作扭动而偏向挤压弹性体(3),使鞋座(1)上面之倾斜角度变小,而有助于使用者平衡之保持、重心之稳定-即较易控制于滚轮之间而保持平稳。
综结上述,本实用新型确可让使用者更便于驾驶、更平稳、更舒适。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的溜冰鞋轮架结构,设于一体成型的鞋座和其二支臂型轮架间,其特征在于轮架上设置一碗形的托盘,在托盘和鞋座间固设一中空半球形的弹性体于鞋座上,其球形面缘抵靠于碗形的托盘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溜冰鞋轮架结构,该结构为在一体成型的鞋座的支臂型轮架上设置碗形托盘,另配合有对应于托盘上方的鞋座下嵌固一中空半球形的弹性体,使鞋座穿于使用者足下滑行时,托盘可抵压弹性体,并借助弹性体的微可扭挤产生暂时形变,而可在使用者作转弯、跳跃等动作时,吸收部分应力,以有助于保持使用者重心的稳定并利于平衡,而达操作更容易、更舒适的效用。
文档编号A63C1/20GK2106629SQ9122836
公开日1992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7日
发明者陈定兴 申请人:远大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