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56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材,具体是指适于在室内、外可移动的健身车。
鉴于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大,每天处在繁忙的工作之中,长期的劳累加上无法获得适当的运动,使许多人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痛,多数人想籍以室内运动器材作为维护身体健康的保障,但目前市场销售的运动器材虽然种类繁多,功能亦齐全,但大都局限于室内使用,完成忽略了户外适度阳光与新鲜空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且这些室内运动器材大多置于定点处,运动动作单调重复,无趣乏味,在使用者多次操作后,极易失去兴趣而间置,造成浪费,另外,这些运动器材均要利用空间安设,无快速折合、收藏的功能,这对于室内空间狭窄者而言,不能不是一件憾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回收拢,便于收藏、有刹车作用,可边行走边健身或原地作健身运动的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其车体主要由支撑杆、座椅、前轮座、斜座、拉杆、后轮座及前转轮和后转轮组成,其特征在于车体斜向设有两间隔等距,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部连有一座椅,其支撑杆底端连接一前轮座,前轮座的轴杆两侧处分别设有前转轮,两支撑杆底端部间连有设置踏杆的斜座,在斜座的适当位置设有固定片,在两支撑杆适当处穿设一可作伸缩调整的拉杆,在拉杆杆体适当处亦设有固定片,与斜座的固定片间连接一可伸缩的调整杆,在拉杆的另一顶端为一呈水平的握把,在拉杆另一底端连接有一后轮座,在后轮座的心轴两侧分别设有后转轮,在后转轮内套设有单向轴承及供启闭的刹车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外观图;图2为图1折叠收合时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调整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调整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刹车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刹车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向前行走的运动示意图(一);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向前行走的运动示意图(二);图9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在原点处的运动示意图(一);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在原点处的运动示意图(二);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刹车示意图(一);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刹车示意图(二)。
上述图中,10-车体,11-支撑杆,2-座椅,21-螺帽,22-螺杆,3-前轮座,31-轴杆,32-前转轮,4-斜座,41-踏杆,42-固定片,5-拉杆,51-固定片,52-调整杆,53-握把,54-套环,6-后轮座,61-心轴,62-后转轮,63-单向轴承,7-刹车结构,71-控制杆,72-刹车片,8-横杆,81-连接杆,82-耐磨胶层。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车体(10)斜向设有两间隔等距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顶端部连有一座椅(2),其支撑杆(11)底端连接一D形前轮座(3),前轮座(3)的轴杆(31)两侧处分别设有前转轮(32),两支撑杆(11)端部间连有设置踏杆(41)的斜座(4),在斜座(4)的适当位置设有II形固定片(42),在两支撑杆(11)适当处穿设一可作伸缩调整的拉杆(5),在拉杆(5)杆体适当处亦设有II形固定片(51),与斜座(4)的固定片(42)间连接一可伸缩的调整杆(52),在拉杆(5)的一顶端为一呈水平的握把(53),握把(53)上设有套环(54),拉杆(5)另一底端连接有一D形后轮座(6),在后轮座(6)的心轴(61)两侧分别设有后转轮(62),并在后转轮(62)内套设有单向轴承(63)及供启闭的刹车结构(7)。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座椅(2)底部设有一螺帽(21),并以螺杆(22)穿设该螺帽(21)而悬挂在调整装置上,当螺杆(22)转动时,因螺帽(21)沿螺杆(22)移动,可对座椅(2)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
参见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拉杆(5)的后转轮(62)上所设的刹车结构(7),设有一控制杆(71),当该控制杆(71)呈直立状时,底部的刹车片(72)与后转轮(62)间呈开启脱离状,可使后转轮(62)向前滚动移行,而当控制杆(71)呈水平时,则刹车片(72)会顶向后转轮(62)处,并呈紧密贴合状,使后转轮(62)呈静止状。
参见图7,当操作者坐在本实用新型车体(10)的座椅(2)处,并籍调整杆(52)将拉杆(5)与斜座(4)间调节至适当的运动角度,而拉杆(5)的杆体亦随操作者的体型作适度调整,并使后轮座(6)的后转轮(62)上的刹车结构(7)呈开启脱离状,而以脚部踏在斜座(4)踏杆(41)上,且双手置于拉杆(5)握把(53)处,当手拉动拉杆(5)时,使后轮座(6)的后转轮(62)向前滚动移行,则拉杆(5)杆体推动调整杆(52)并连带使斜座(4)朝下摆动,进而使与斜座(4)连接的前轮座(3)作朝上摆动,使连接其上的支撑杆(11)及座椅(2)呈升起状,参见图8,当手回推拉杆(5)时,因后轮座(6)的后转轮(62)内设有单向轴承(63),限制轮体无法向后滚动,则籍操作者自重下压座椅(2)及支撑杆(11),使前轮座(3)的前转轮(32)朝前滚动移行,并让前轮座(3)朝下回摆,且连带使斜座(4)朝上拉回,籍此完成一动作程序,而此种情况适用于室外空旷处,一边促使四肢运动,以达健身效果,一边使车体(10)向前行走,以达兼顾欣尝风景的目的。
参见图9,本实用新型后轮座(6)的后转轮(62)上的刹车结构(7)呈紧密贴合状,使后转轮(62)呈静止不动,当操作者以手拉动拉杆(5)时,使后轮座(6)只作摆动不作滚动移行,则拉杆(5)杆体拉动调整杆(52),并连带使斜座(4)朝下摆动,进而使与斜座(4)连接的前轮座(3)籍前转轮(32)的滚动向后移行,并让连接其上的支撑杆(11)及座椅(2)呈升起状;参见图10,当手回推拉杆(5)时,因后轮座(6)的后转轮(62)内设有单向轴承(63),限制轮体无法向后滚动,则籍操作者自重下压座椅(2)及支撑杆(11),使前轮座(3)的前转轮(32)朝前滚动回移,籍此完成一动作程序,而此种情况适用于室内有限空间处,于原地作四肢健身运动。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车体(10)使用完华后,可分别将调整杆(52)与拉杆(5)予以缩回,使斜座(4)与前轮座(3)相贴靠,而拉杆(5)握把(53)则贴靠在座椅(2)处,并将前、后轮座(3、6)予以合并收拢,使车体(10)呈收合状,即可推至他处收藏保管。
实施例2参见图1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可在车体(10)的后转轮(62)连接一长形横杆(8),以取代后转轮(62)内的刹车结构(7),其中,该长形横杆(8)的两侧分别设有适当长度的连接杆(81),套置于后转轮(62)的中心轴(61)处,并以横杆(8)杆体表面被复适当的耐磨胶层(82),使整个横杆(8)能沿后转轮(62)而置于其前方或后方,形成对后转轮(62)的阻挡,构成刹车作用,以取代刹车结构(7),可降低制造成本。
参见图12,当本实施例横杆(8)置于后转轮(62)前方时,使用者在拉动握把(53),该后转轮(62)将因横杆(8)的阻挡,而无法向前转动,形同刹车的作用,以供使用者只能用于定点的操作,达到健身运动的效果,又因横杆(8)表面耐磨胶层(82)的阻力,使后转轮(62)即使经由重力的前推,亦会因耐磨胶层(82)对地面所产生的摩擦阻力,而有效地防止后转轮(62)滑动,以确保本实用新型于定点处供使用者操作,若当横杆(8)绕经后转轮(62)下方而置于后转轮(62)的后端时,后转轮(62)将不受该横杆(8)的阻碍,当使用者拉动握把(53)时,后转轮(62)经由带动而向前转动,相对带动整个车体(10)的滚动前行,达到健身以外的游乐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不仅可在室内定点健身,还可在室外边行走边健身,使用安全可靠,缩合收拢方便、迅速、可节省储藏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车体(10)主要由支撑杆(11)、座椅(2)、前轮座(3)、斜座(4)、拉杆(5)、后轮座(6)及前转轮(32)和后转轮(62)组成,在车体(10)斜向设有两间隔等距,且相互平行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顶端部连有一座椅(2),其支撑杆(11)底端连接一前轮座(3),前轮座(3)的轴杆(31)两侧处分别设有前转轮(32),两支撑杆(11)底端部间连有设置踏杆(41)的斜座(4),在斜座(4)的适当位置设有固定片(42),在两支撑杆(11)适当处穿设一可作伸缩调整的拉杆(5),在拉杆(5)杆体适当处亦设有固定片(51),与斜座(4)的固定片(42)间连接一可伸缩的调整杆(52),在拉杆(5)的另一顶端为一呈水平的握把(53),在拉杆(5)另一底端连接有一后轮座(6),在后轮座(6)的心轴(61)两侧分别设有后转轮(62),在后转轮(62)内套设有单向轴承(63)及供启闭的刹车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座椅(2)的底部设有一螺帽(21),并以螺杆(22)穿设螺帽(21)而悬挂在调整装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外可移动的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刹车结构(7)设有控制杆(71)及一刹车片(7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外可移动健身车,其特征在于刹车结构(7)亦可由在后转轮(62)连接一长形横杆(8)取代,在长形横杆(8)两侧分别设有适当长度的连接杆(81),套置于后转轮(62)的中心轴(61)处,并在横杆(8)杆体表面被复适当的耐磨胶层(8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健身器材,具体是指适于在室内、外可移动的健身车,其车体(10)主要由支撑杆(11)、座椅(2)、前轮座(3)、斜座(4)、拉杆(5)、后轮座(6)及前转轮(32)和后转轮(62)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不仅可在室内定点健身,还可在室外边行走边健身,使用安全可靠,缩合收拢方便、迅速,可节省储藏空间。
文档编号A63B23/00GK2297214SQ9723843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4日
发明者郑添全, 林吉胜, 颜毅明 申请人:郑添全, 林吉胜, 颜毅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