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吹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959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吹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肥皂泡玩具,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吹炮。
现有的吹泡玩具,无论是用嘴吹或电风扇吹,每次最多只能吹几十个泡,就要到另备的容器中蘸皂液,并使吹口挂上皂膜后再吹,显得既麻烦又不连贯,降低了玩耍趣味性。还有几种电动吹泡,虽然可灌入一些皂液,再靠自流或电泵或链带向吹口输送皂液,达到连续吹泡效果,但结构复杂体积过大,而且连续吹泡数量仍然有限。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自身携带较多皂液,能连续吹出成千上万个泡泡的自动吹炮。
本实用新型由炮座,炮架、炮筒、销轴、弹簧和电吹风装置组成。销轴穿过炮架、炮筒,并架在炮座上,销轴与炮筒连成一体,销轴可在炮座的长圆孔内和炮架的弧形孔内来回运动,弹簧装在炮座内底面和炮架外底面之间,敞口的炮座内能灌入较多皂液。附在炮座上的电池盒放入电池,触头连接电池二极。扇片装在电机上,电机二极与接线柱连接,并固定在炮筒的后盖上,接线柱与触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指的按压或放松,使炮筒来回翻转,同时又自动接通或断开电源,使炮筒口快速在炮座内蘸上皂液且挂膜,又快速转出吹泡,由此循环不间断地吹泡,直到把炮座内皂液几乎用光为止。通过适当地控制,还能吹出单个特大泡泡。自动吹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更具趣味。
实施例。


图1是自动吹炮的半剖主视图。
图2是自动吹炮的半剖左视图。
图3是自动吹炮的吹泡位置图。
二手拇指放在炮架2有弧形孔6的二侧上端面,二手其它指托住炮座1底面,手指用力将炮架2按入炮座1内,弹簧18压缩,销轴16在炮架2的弧形孔6中向上运动,同时在炮座1的长圆孔17中向左运动,并带动炮筒10如
图1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当转动90°时,销轴16到达弧形孔6上顶点,转动停止。此时炮筒10轴线由垂直位转到水平方向,如图3。炮口15在炮筒10转动前,浸在皂液14中,炮筒10转90°,炮口15蘸皂液并形成皂膜,从炮座1内底面转出。此时后盖4上的触片5与电池盒13上的触头11接触,使电池12通过触头11,触片5和接线柱3给电机7送电,带动扇片9旋转,向炮口15方向送风,空气由进气孔8不断补充,使连续的风力将炮口15的皂膜吹成泡泡并飞出,直到皂液消耗将尽。
放松手指压力,弹簧18回弹力使炮架2从炮座1内升起,销轴16作上述运动相反的运动,使炮筒10反时针方向转90°,炮口15又回到炮座1内底面,重新浸在皂液14中。再按下炮架2,炮口15转出又能吹出一连串泡泡。手指一放一按耗时可以不到1秒钟,基本上达到了连续吹泡的目的,直到炮座1内皂液14液面低于如
图1炮口15时为止,由此可以吹出成千上万个泡泡。
控制按压力,使触片5和触头11间断接触,同时又不使炮口15翻转到炮座1内,就能产生间断性的风力,吹大一个泡而又不脱离炮口15,直到吹成直径大于500毫米以上时,再用连续风力吹出,或轻甩手臂让大泡飘出。又是一种吹泡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炮座1、炮架2、炮筒10、销轴16、弹簧18和电吹风装置的自动吹炮,其特征是销轴16穿过炮筒10、炮架2,并架在炮座1上,弹簧18装在炮座1内底面和炮架2外底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吹炮,其特征是炮座1上有长圆孔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吹炮,其特征是炮架2上有弧形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吹炮,其特征是电吹风装置有触头11和触片5。
专利摘要自动吹炮是电动吹肥皂泡玩具,由塑料炮座、炮架、炮筒及玩具电扇,电池盒等组成。二手按压炮架,使炮筒口从盛有皂液的炮座内翻转到炮座外水平位置,同时自动通电,电扇向炮口送风吹出成串泡泡。放松炮架,炮口转回到炮座内蘸皂液,再按炮架,又翻转吹出泡泡。一松一压不到1秒钟,由此免去了现有吹泡玩具常停下在另备的容器中蘸皂液再吹的麻烦,可连吹无数个泡。控制炮架,还能吹单个直径500毫米以上大泡,结构简单,方便有趣。
文档编号A63H33/28GK2374239SQ9922609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9日
发明者刘正海 申请人:刘正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