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飞船及机翼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34954阅读:来源:国知局
仅牢固,而且有预留空间,能够装一些辅助部件,避免造成干涉,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能够实现360°旋转,全方位的展示安装在骨架上的部件,另外设置了第一配重装置和第二配重装置,通过第一配重装置和第二配重装置的调节,使得基板的重心始终位于中空圆管的轴线上,提高骨架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39]10.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可作为观察舱容纳观察设备,避免观察设备从圆形筒体内滑出,圆形筒体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从多角度进行观察,使得观察准确全面。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机翼主体与飞船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机翼本体与活动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第二驱动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舱门在机翼本体上的位置示意;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舱门和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舱门和驱动装置的连接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底板与飞船主体底部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发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发射结构内部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发射结构内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旋转骨架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架与第一配重装置、第二配重装置连接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支架的俯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承载装置的主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升降组件、中间板以及气缸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飞船主体,22、开口,4、机翼主体,41、机翼骨架,412、主骨,414、副骨,42、面板,43、机翼本体,432、舱门洞,44、活动部,442、金属板,444、面板,45、舱门,452、金属板,454、面板,46、底板,47、发射舱,472、滑轨,474、外壳,48、金属架,482、金属板,484、连接板,5、第一驱动装置,52、第一气缸,54、第一关节轴承,6、第二驱动装置,62、合页,64、第二气缸,642、活塞杆,644、筒体,66、第二气缸,662、活塞杆,68、第二关节轴承,684、U型架,686、U型架,69、弹簧,7、第三驱动装置,72、第三气缸,74、第三关节轴承,76、合页,8、第四驱动装置,82、铰链,822、转轴,84、第四气缸,86、第四关节轴承,9、第五驱动装置,92、电机,94、螺杆;321、基板,322、第一侧板,323、第二侧板,324、中空圆管,325、第三侧板,326、第四侧板,327、第五侧板,328、第一加强板,329、第二加强板,341、第三加强板,342、电机,343、转轴,344、第一齿轮,345、第二齿轮,346、旋转接头,347、第一基座,348、第一 T形凹槽,349、第一 T形块,361、第一配重箱,362、第二基座,363、第二 T形凹槽,364、第二 T形块,365、第二配重箱,366、第四加强板,367、第五加强板,368、水平板,369、腰形孔;
121、圆形筒体,122、上水平板,123、下水平板,124、侧板,125、圆形凸块,126、中间板,127、支板,128、电机,129、转轴,141、气缸,142、圆形凹槽,143、活动门,144、导柱,145、轴承,146、第一套筒,147、第二套筒,148、支耳,149、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2]如图1-11所示,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安装在飞船主体2侧部,包括片状或板状机翼主体4,机翼主体4轴接于飞船主体2,并连有一第一驱动装置5,在第一驱动装置5驱动下能够相对于飞船主体2内收和展开。
[0043]具体的,机翼主体4包括机翼骨架41和包裹在机翼骨架41外部的面板42。一方面机翼主体4通过机翼骨架41与飞船主体2轴接,另一方面机翼主体4也通过机翼骨架4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5,而机翼骨架41和面板42可同步转动。第一驱动装置5具体为轴线平行于机翼主体4平面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52,且第一气缸52的轴线与飞船主体2轴线C呈一定夹角,第一气缸52的一端轴接于飞船主体2,另一端通过一第一关节轴承54连接机翼主体4的机翼骨架41。
[0044]机翼骨架41包括三条分别由靠近飞船主体2 —端延伸至远离飞船主体2 —端的主骨412,以及若干连接各主骨412的副骨414。该结构在增加机翼强度的同时既节省材料,又能让出空间用于设置其它机翼结构。
[0045]机翼主体4包括机翼本体43以及设于机翼本体43前端的片状活动部44,活动部44轴接于机翼本体43,并连有一第二驱动装置6,在第二驱动装置6驱动下能够分别相对于机翼本体43向上下两侧转动,从而能够在机翼本体43两侧之间摆动。
[0046]活动部44具体包括作为骨架的金属板442和设置在金属板442两侧的面板444,活动部44通过金属板442连接第二驱动装置6,而面板444与金属板442固定可同步转动。金属板442与机翼本体43具体通过合页62轴接,即合页62的一端固定于机翼本体43,另一端固定于金属板442。第二驱动装置6具体包括两个第二气缸64、66,且第二驱动装置6通过第二关节轴承68连接活动部44的金属板442,并驱动活动部44相对于机翼本体43转动。更具体的,两个第二气缸64、66首尾相连设置,且在前的第二气缸64通过第二关节轴承68连接活动部44。
[0047]第二气缸64和第二气缸66的轴线方向重合,相对于金属板442,较靠近金属板442的第二气缸64在前,较远离金属板442的第二气缸66在后,且第二气缸66的筒体664固定在一 U型架686上,筒体664容置于U型架684两端之间,活塞杆662向前伸出U型架686,而第二气缸64也以相同的方式固定在一 U型架684上。具体的,U型架686固定于机翼本体43,其上固定的后端的第二气缸66其活塞杆662连接U型架686的尾端,U型架684上设置的前端的第二气缸64其活塞杆642前端通过第二关节轴承68与金属板442相连。因此,两第二气缸64、66组成的驱动装置向前推动金属板442可使金属板442和面板444一起绕合页62转轴方向向下旋转运动;向后拉动金属板442可使金属板442和面板444 一起绕合页62转轴方向向上旋转运动。
[0048]更具体的,第二气缸64的活塞杆642上和第二气缸66的活塞杆662分别套设有弹簧69。则当第二气缸64和/或第二气缸66向前推动活动部44翻转时可增加助力,在第二气缸64和/或第二气缸66回收带动活动部44反向翻转时起到限位作用,从而能够控制翻转角度。根据两个第二气缸的弹簧69配合,活动部44相对于机翼本体43分别向两侧转动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弹簧69的设置能够控制活动部44相对于机翼本体43向一侧转动的最大幅度为60°,则仿真度高。
[0049]机翼本体43中设有两个舱门洞432,且每个舱门洞432中容置有一个型配合的舱门45,舱门45轴接于机翼本体43,并连有一第三驱动装置7,在第三驱动装置7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机翼本体43转动从而打开舱门45洞432。
[0050]舱门45具体包括作为骨架的金属板452和设置在金属板452两侧的面板454,而金属板452和面板454可同步转动。第三驱动装置7具体为设于舱门45内侧的两个第三气缸72,且第三气缸72轴线方向与舱门45相对于机翼本体43的转轴方向垂直,第三气缸72的一端轴接于机翼本体43的机翼骨架41,另一端通过一第三关节轴承74连接舱门45的金属板452。同时舱门45通过合页76轴接于机翼本体43,每扇舱门45设置两个合页76,提尚稳定性。
[0051]两扇舱门45相对于飞船飞行方向前后错开设置在机翼本体43上,驱动装置的两个第三气缸72,分别驱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