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飞船及机翼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234954阅读:来源:国知局
真动作过程,但仅为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
[0074]将本发明实施例模型飞船的旋转接头346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旋转接头346可相对天花板旋转,推动第一 T形块349、第二 T形块364,使基板321的重心始终位于中空圆管324的轴线上,启动电机342,电机342通过转轴343带动第一齿轮344转动,第一齿轮344带动第二齿轮345转动,第二齿轮345带动中空圆管324旋转,从而实现飞船主体2的360。旋转。
[0075]机翼主体4的收展动作。第一气缸52推动机翼主体4向外,则机翼主体4相对于飞船主体2逐渐展开,至第一气缸52无法再继续推动机翼主体4为止,接着第一气缸52回收拉动机翼主体4向内,则机翼主体4相对于飞船主体2内收至第一气缸52回到原始状态。
[0076]机翼前端活动部44动作。首先前端第二气缸64活塞杆642向前推动金属板482整个活动部44绕合页62转轴方向向下旋转至相对于起始平面转过10°角;接着,后端第二气缸66活塞杆662向后拉动前端第二气缸64筒体644,使得前端第二气缸64向后带动活动部44绕合页62转轴方向向上旋转,并当后端第二气缸66向后行进的路程抵消前端第二气缸64初始向前推进的行程时,活动部44复位,第二气缸66活塞杆662继续拉动第二气缸64后撤,则活动部44继续向上转动至相对于所述起始平面转过60°角。重复该过程即可实现活动部44的摆动。
[0077]机翼舱门45动作。每个第三气缸72向前推动舱门45的金属板482,则相应舱门45绕合页76转轴方向向下旋转运动,舱门45打开:之后第三气缸72回收使得舱门45恢复与机翼本体43同一平面的状态。整个过程中,两个第三气缸72同步动作,使得两扇舱门45也同步开闭,互不影响。
[0078]发射结构的动作。首先,第四气缸84向后推动金属架48使得炮筒和底板46绕转轴822方向向下旋转至炮筒伸出开口,然后,在电机92驱动下,炮筒中发射舱47开始远离和靠近转轴822的往复运动,上、下发射舱47交替伸出底板46下边缘,经过若干次上述往复运动后,一个发射舱47停留在伸出底板46下边缘的状态,此时控制第四气缸84使炮筒连同底板46绕转轴822上下摆动,最后两个发射舱47都收回,炮筒整体和底板46也回转至炮筒藏入开口 22内侧,而底板46闭合开口 22。
[0079]观察舱的动作。将观察设备放置在圆形筒体121内,下水平板123位于一支撑台上,气缸141启动,带动下水平板123向上运动,下水平板123通过轴承145沿导柱14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上水平板122上的圆形筒体121向上运动,一定行程后,圆形筒体121伸出壳体外,此时可进行观察,电机128启动,转轴129带动圆形筒体121进行360度旋转,一段时间后,电机128停止工作,停止一段时间后,电机128又继续工作,将外界的情况观察的准确全面。当需要将圆形筒体121收回到壳体内时,气缸141复位,带动下水平板123向下运动,下水平板123通过轴承145沿导柱144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上水平板122上的圆形筒体121向下运动,一定行程后,圆形筒体121收在壳体内。
[008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安装在飞船主体侧部,包括片状或板状机翼主体,其特征是,所述机翼主体轴接于飞船主体,并连有一第一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飞船主体内收和展开;所述机翼主体包括机翼本体以及设于机翼本体前端的活动部,所述活动部轴接于机翼本体,并连有一第二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机翼本体至少向一侧转动;所述机翼本体中设有至少一个舱门洞,且至少一个所述舱门洞中容置有一个舱门,所述舱门轴接于机翼本体,并连有一第三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机翼本体转动从而打开所述舱门洞;所述飞船的底部设有发射结构并开设对应的开口,所述发射结构包括收藏于所述开口内侧的炮筒,所述炮筒轴接于飞船主体,并连有一第四驱动装置,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开口转出和收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轴线平行于所述机翼主体平面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轴线与飞船主体轴线呈一定夹角,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轴接于所述飞船主体,另一端通过一第一关节轴承连接所述机翼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气缸,且第二驱动装置通过一第二关节轴承连接所述活动部,并驱动所述活动部相对于机翼本体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第二气缸首尾相连设置,且在前的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第二关节轴承连接所述活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设于舱门内侧的第三气缸,且所述第三气缸轴线方向与舱门相对于机翼本体的转轴方向垂直,所述第三气缸的一端轴接于所述机翼本体,另一端通过一第三关节轴承连接所述舱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包括一第四气缸,且所述第四气缸通过一第四关节轴承连接所述炮筒,并驱动所述炮筒相对于所述开口的开口面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其特征是,所述炮筒包括至少一个发射舱,所述发射舱连有一第五驱动装置,在所述第五驱动装置驱动下能够做靠近和远离所述炮筒与飞船主体的轴接位置的运动。
9.使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的模型飞船,其特征是,包括飞船主体以及用于悬挂所述飞船主体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基板、依次固定在所述基板长度方向上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中空圆管、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固定有第一加强板,所述中空圆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中空圆管的一侧端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固定有第二加强板,所述中空圆管的另一侧端穿过所述第三侧板且与所述第三侧板固定,所述中空圆管的另一侧端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固定有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侧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中空圆管上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中空圆管的上端固定有旋转接头。
10.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型飞船机翼的模型飞船,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飞船主体的升降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的圆形筒体,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的两个侧板,所述上水平板与所述下水平板之间设置有中间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有支板,所述支板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上方,所述支板上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出所述上水平板且与所述圆形筒体固定,所述中间板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下水平板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型飞船及机翼,其中机翼包括轴接于飞船主体的机翼主体,能够相对于飞船主体内收和展开;机翼前端的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机翼本体至少向一侧转动;机翼本体中还设有至少一个能够相对于机翼本体转动从而打开舱门洞的舱门;飞船的底部还设有发射结构并开设对应的开口,发射结构包括收藏于开口内侧的炮筒,炮筒轴接于飞船主体,能够相对于开口转出和收进。本发明的模型飞船,不仅机翼整体能够相对于飞船主体展收,机翼前端可相对于机翼本体转动,机翼上的舱门也可相对于机翼本体转动、实现关闭和打开的状态,还有相对于飞船本体转动的炮筒,而且飞船整体还可360°旋转,并有升降观察舱,具有高仿真活动功能。
【IPC分类】G09B25-02, A63H27-00, A63H27-18, A63H27-14
【公开号】CN104548612
【申请号】CN201410813033
【发明人】汪雨
【申请人】苏州原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