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力臂力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287557阅读:来源:国知局
被抵接部。导向部件100的被抵接部实质上包括分别与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接触的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
[0062]第一旋转部210a和第二旋转部210b沿着导向部件100的长度方向分别可形成为多列。第一旋转部210a和第二旋转部210b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样分别可形成为两列,而且还包括将这些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分别连接为一体的多个板状连接部。这些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225a,分别连接在这些第一旋转部的两侧,并且在长度方向中心部形成有铰轴217a用以铰接;以及第二连接部225b,分别连接在这些第二旋转部的两侧,长度方向中心部形成有铰轴217b用以铰接。
[0063]加压部210还包括:第一压杆218a,其一侧形成有与第一连接部225a的铰轴217a结合的连接凸起215a,另一侧具有圆筒形的壳体形状;第二压杆218b,其一侧形成有与第二连接部225b的铰轴217b结合的连接凸起215b,另一侧具有圆筒形的壳体形状;以及轴承213,其结合于各连接凸起215a、215b。轴承213具有加压部210滑移时减少摩擦力的功能。通过轴承213的结合构造,可以更加灵活地保持第一压杆218a和第二压杆218b的移动。
[0064]加压部210包括弹性部,当外力大于移动阻力时,所述弹性部使得施加于倾斜部106的压力与沿着第一方向施加的外力成比例地逐渐增大,当沿着第一方向施加的外力被解除导致外力小于移动阻力时,所述弹性部件产生恢复力使得移动部件沿着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弹性部包括:第一弹性部226,其一端顶抵于第一压杆218a,另一端顶抵于第一导槽222 ;以及第二弹性部228,其一端顶抵于第二压杆218b,另一端顶抵于第二导槽224。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可为模具弹簧,其根据在倾斜部106旋转移动的多个旋转部之间的间距调整施加于倾斜部106的压力。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可用具有各种形状及强度的弹性体来替代,以此可调整握力臂力器的运动强度。必要时,还可以另外结合使用可调整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强度的强度调整部。
[0065]加压部210还可包括:磁铁部件223,其分别结合于第一导槽222和第二导槽224,用于保持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分别结合于第一导槽222和第二导槽224的状态;以及保护盖230,其以一面开口的半圆筒形状延伸形成,在长度方向两端具有卡孔232并结合于架体部220的凸起部242,用于分别保护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将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分别结合在第一导槽222和第二导槽224时,磁铁部件223引导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准确地安装到正确位置。保护盖230防止杂质进入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以更加稳定的状态确保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的动作。而且,保护盖230防止第一弹性部226和第二弹性部228从分别安装于第一导槽222和第二导槽224的状态脱离,可将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0066]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其中心部为凹陷的曲面形状,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其垂直于导向部件100的长度方向的截面为凸曲面,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凹面曲率可分别与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的凸面曲率相同或者更大。因此,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可相对更小地保持分别接触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的面积,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凹曲面接触部抵接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的凸曲面接触部而移动,由此可更安全地确保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分别抵接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而移动。
[0067]此外,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材质相对于下倾斜部106a和上倾斜部106b的材质,分别相互接触的部分其材质可由相同或者更软的物质形成。例如,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可采用具有耐磨性的材质或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 fiberglassreinforced plastic)。即,第一压棍212a和第二压棍212b其接触部由耐磨性材质形成或者通过耐磨性材质进行涂覆处理可提高旋转摩擦效率、滑动效率及耐久性。
[0068]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分别有两个抵接部20隔开间距一体形成,各抵接部20沿着长度方向以凹面曲率的中心22为基准内径24和外径26不相同,各抵接部20沿着长度方向以凹面曲率中心22为基准内径24小于外径26,从而可以增加强度以更加稳定的状态对导向部件施加压力。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外径26部分里侧结合有轴承250,可分别结合于第一轴214a和第二轴214b。轴承250具有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旋转及滑移时减少摩擦力的功能。通过轴承250的结合构造,可以更加灵活地保持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旋转移动。
[0069]请参见图6,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根据彼此相对的配置结构形成对导向部件100施加压力的空间。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间距为内侧间距d3大于外侧间距d2。内侧间距d3比外侧间距d2大于dl的两倍左右。因此,当移动部件200沿着导向部件10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可从第一压辊212a和第二压辊212b的外侧方向朝内侧中心方向传递更多的力量,从而能够进行更稳定的锻炼。
[0070]请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向部件100由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导向部件10a和第二导向部件10b结合为一组,这种结合构造配置为两列并相互结合。此外,组成移动部件200的多个加压部210具有分别与导向部件100接触而旋转的结构,分别形成两个接触部的两个压辊具有通过连接部形成两个为一对的水平配置结构并具有一体旋转的形状。通过这种构成,移动部件200的加压部210具有以导向部件100为中心上下对称配置并对导向部件100从上下左右四处施加压力的结构。
[0071]握力臂力器10通过一次臂力移动可使与加压部210相对应的导向部件100的接触面积变得更大。而且,通过形成为两列的导向部件100与对导向部件100产生上下方向压力并旋转的加压部210的结合来保持更加稳定的状态,加压部210可分别与导向部件100抵接而移动。因此,握力臂力器10能够更加安全地确保加压部210和导向部件100的抵接移动。
[0072]图7及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握力臂力器的锻炼形式,图9及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握力臂力器的另一锻炼形式。
[0073]请参见图7至图10,移动部件200包括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组成移动部件200的多个加压部210具有分别与导向部件100接触而旋转的结构,而且具有形成各接触部的两个压辊一体旋转的形状。导向部件100由具有相同形状的第一导向部件10a和第二导向部件10b相互结合成两个一组,这种结构配置成两列。
[0074]导向部件100沿着长度方向可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导向部件100可形成为一端大于或者小于另一端。因此,导向部件100以长度方向中心线为基准可保持倾斜状态。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部件100其大于第一端部102的第二端部104可相互对应地结合在一起。相反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导向部件100其第一端部102以连接固定部件300为媒介可相互对应地结合在一起。
[0075]首先,如图7所示,导向部件100的第二端部104处于相互结合的状态时,导向部件100沿着长度方向中间部分的尺寸(高度)大,越往两端尺寸越小。因此,在锻炼握力、臂力时,若将移动部件200朝导向部件100的长度方向中心部移动,就会沿着上斜坡的方向移动,从而产生移动阻力。这种移动阻力的作用与使用者握紧移动部件200的握力类似,而且会限制移动部件200的移动。因此,锻炼握力、臂力更需要用力,从而可进一步得到锻炼握力、臂力的效果。即,在导向部件100的第二端部104相互结合的状态下,将移动部件200朝导向部件100的中心部沿着上斜坡的方向移动以锻炼握力、臂力时,移动阻力会逐渐变大,因此收胸运动效果变得更大。
[0076]如上所述,使用者可以实施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上斜坡的运动,从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展开于导向部件100两侧的初始状态,使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朝导向部件100的中心分别沿着倾斜部106往上移动。由此,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以导向部件100的长度方向中心为基准从两侧以与相互对称的倾斜部106旋转接触的状态沿着上斜坡的方向移动。因此,对倾斜部106的移动阻力相互对称且均等地作用于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从而可以防止左右侧力量的偏倾现象。即,能够更均等地保持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的左右侧平衡。因此,即使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握力臂力器10不熟悉的初学者,也不需要为了保持第一移动部件200a和第二移动部件200b的左右侧平衡而另进行练习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