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45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用木制材料的加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软木是利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加工而成的,该栓皮断面呈六边形的蜂窝状排列的木栓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内充满空气,细胞壁主要成份为木栓质,是一种羟基酸与酚酸的聚脂,化学性能相当稳定。由于这种特殊的细胞结构和化学成份使软木产品性能独特,有吸音、防火、防滑、防污染、防虫蛀、抗静电、隔热、绝缘、耐磨(耐高出硬木板200倍,摘自中国物资报2000年11月17日)等特点,软木饰材有独特的艺术性及全天然图案,极受高档装修消费者青睐,既可作大面积装修,也可做艺术性点缀,是纯天然材料有利于身体健康,符合人类环保要求(摘自中国物资报)。在我国比较发达的城市已被人们使用,但这些产品都是国外产品,尚无国内产品。我国的野生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山脉上。国外为人工种植的栓树皮楮(Quercus suder),每九年采剥栓皮一次,目前我国生产的软木产品主要为软木纸和软木地板,它是把栓皮粉碎后加工成4~40目的粒状物质,然后根据产品不同的密度要求,进行胶合搅拌、模压、加温成胚料,经过切片制成软木纸或软木地板。这种加工工艺首先用的原料为小粒子结构,所以断层为小粒子,表面就不会美观。因此国外厂家购进做基材,从而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经济价值,浪费了我国宝贵的软木资源。为了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使宝贵的软木资源得到应有的价值,必须使软木材料适应于做表面材料,保证树皮原有纹理感观效果,同时不破坏树皮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我国软木产品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表面呈几何图形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2)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3)将经过处理的栓树皮用锯切割成1~20cm宽的条状材料,加入10~15%的粘合剂搅拌均匀;4)将锯割成型的条装材料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5)将装好材料的模具模压成型,要求材料密度达到180~400kg/m3;6)模压成型后在80~120℃的烘窑中烘6~12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4~24小时脱模;7)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2~24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0.8~1.2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本发明的另一特点是所说的粘合剂为聚氨脂。
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制成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充分利用了栓皮的厚度及宽度,直接用切片机切成方型片状材料,即保证了栓皮本身的天然纹路,又可生产出表面呈几何图形的软木装饰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锯切割成1cm宽的条状材料,然后加入10%的聚氨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用压力机将材料的密度压至400kg/m3;模压成型后在90℃的烘窑中烘6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脱模;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12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实施例2,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锯切割成15cm宽的条状材料,然后加入15%的聚氨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用压力机将材料的密度压至300kg/m3;模压成型后在80℃的烘窑中烘12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脱模;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0.8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实施例3,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锯切割成10cm宽的条状材料,然后加入12%的聚氨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用压力机将材料的密度压至200kg/m3;模压成型后在96℃的烘窑中烘8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16小时脱模;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0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5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实施例4,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锯切割成20cm宽的条状材料,然后加入11%的聚氨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用压力机将材料的密度压至270kg/m3;模压成型后在120℃的烘窑中烘10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20小时脱模;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8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7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实施例5,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锯切割成13cm宽的条状材料,然后加入14%的聚氨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用压力机将材料的密度压至180kg/m3;模压成型后在100℃的烘窑中烘11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18小时脱模;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4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1.2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1)首先挑选厚度在1.5cm以上的栓树皮;2)对挑选出的栓树皮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栓树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3)将经过处理的栓树皮用锯切割成1~20cm宽的条状材料,加入10~15%的粘合剂搅拌均匀;4)将锯割成型的条装材料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5)将装好材料的模具模压成型,要求材料密度达到180~400kg/m3;6)模压成型后在80~120℃的烘窑中烘6~12小时,出窑后在常温下放置4~24小时脱模;7)脱模后的胚料在常温下放置12~24小时后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0.8~1.2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用锯切割成的条状材料的宽度为3~18cm,压模后材料的密度为200~350kg/m3;模压成型后在90~110℃的烘窑中烘干,脱模后的胚料用切片机切成0.9~1.1mm厚的片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用锯切割成的条状材料的宽度为15cm,压模后材料的密度为300kg/m3;模压成型后在100℃的烘窑中烘干,脱模后的胚料用切片机切成1mm厚的片状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粘合剂为聚氨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的加工工艺,首先用钢丝刷、钢丝刷磨机、砂磨机、电刨子除去符合要求的栓树皮皮表面的黑皮及杂质,用圆盘锯加工成5~20cm宽的条状材料,加入10%的粘合剂搅拌均匀,按所要求的几何图形整齐的排放在模具中模压成型,在烘窑中烘干,出窑后在常温下脱模,用切片机将胚料切成0.8~1.2mm厚的片状材料即可。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制成的软木装饰产品表面材料充分利用了栓皮的厚度及宽度,直接用切片机切成方型片状材料,即保证了栓皮本身的天然纹路,又可生产出表面呈几何图形的软木装饰材料。
文档编号B27J5/00GK1382566SQ02114508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9日
发明者张放射 申请人:张放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