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木工刨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17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木工刨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刨木工具,尤指由一刨刀座与数个配件所构成的组合式刨刀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木工刨刀,该木工刨刀的座配件上可再增设附属配件,达成诸如定义工作面的宽度、深度及倾斜面或抛磨工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木工刨刀,该木工刨刀具有因应工作内容简易且快速更换刨刀刃片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木工刨刀,工作者可徒手装卸配件,达到省力、方便、快速的配件装卸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木工刨刀包含一基座,由一握部及一由握部前下缘向外下斜延伸的结合部所构成;该结合部下方与握部之间形成一刀座空间;一刀座,其上设一刀片嵌组结构,供嵌设一刀片;该刀座固定于该刀座空间中,刀片被刀座及结合部夹制,且其刀刃常态凸出于该刀座及结合部外;一座配件,设于该结合部上;该座配件分为短座、标准座及长座三种;该标准座更可再结合一宽度定位板、或一深度定位板、或一砂纸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优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依
图1-1组合而成的刨刀基本体的外观图。
图2-1本实用新型刨刀基本体与标准座的组合外观图。
图2-2标准座的纵剖面图。
图3-1本实用新型刨刀基本体与短座的组合外观图。
图3-2短座的纵剖面图。
图4-1本实用新型刨刀基本体与长座的组合外观图。
图4-2长座的纵剖面图。
图5-1依图2-1组合而成的刨刀标准体与砂纸座、砂纸的分解图。
图5-2依图5-1组合而成的外观图。
图5-3图5-2的A-A剖面图。
图6-1刨刀标准体与宽度、深度定位板的分解图。
图6-2依图6-1组合的外观暨使用示意图。
图7-1刨刀标准体与斜面定位板的分解图。
图7-2依图7-1所组合的外观暨使用示意图。
一刀座14(如
图1-1、
图1-2),主体截断面概呈三角形,后端及后上部中央均设一凸伸的螺栓15、16,且于其上各配一螺帽151、161;后方近两侧处各向后凸伸一凸杆141。该刀座14的上部还设有一刀片嵌组结构17,其在刀座14本体上设一长形的嵌槽173,该嵌槽173中央区域埋设一磁铁174,两侧区域则至少设一定位孔175;该嵌槽173设一不受磁铁174磁力作用的嵌片176,该嵌片176底面以至少一定位凸柱177穿入该定位孔175中定位,而嵌片176顶面设有凸块178,供一刀片171的嵌孔179穿套其上,使磁铁174通过嵌片176发挥吸力吸住并定位该刀片171,且刀刃172常态凸出于刀座14外。通过该刀片嵌组结构17可应工作需要而更换不同形式的嵌片176及刀片171。该刀座14由下方嵌入并楔合于上述的刀座空间13中,其中一螺栓16穿过该结合部12的枢孔121,另一螺栓15穿过该螺栓孔位132而连同其螺帽151伸入握部11内,该二凸杆141则分别位于该定向槽133中。致此,利用长形的枢孔121使刀座14可以前后微幅的调动,凸杆141于定向槽133中移动以达左右平衡,确定刀刃172凸出于刀座14外的距离,先将上方螺栓16的螺帽161锁紧,固定该刀座14后再锁紧后方螺帽161,将刀座14完全地固定于该刀座空间13中,刀片171被刀座14及结合部12所夹制,刀刃172凸出于该结合部12外。
上述的基座10及刀座14的结合体我们称之为刨刀基本体(如
图1-2),使用者可手握该握部11,该止滑纹18达到握拿止滑的功效。将刨刀基本体置于工作面上,该刀片171及其刀刃172与刨刀基本体底部以及工作面呈预定夹角,往复微幅地移动刨刀基本体即可刨削工作面。本实用新型设计人认为该刨刀基本体的最佳使用方式是以刀刃172削推工作面上略凸出的异物,例如光滑砖面上的凝固黏胶点或油漆点。
该刨刀基本体可再与其他座配件组合,该座配件可为一标准座30、一短座20及一长座40(如图2-1至图4-2)。上述的座配件均有一共同特征为后端设一枢孔21、31、41,供该螺栓16穿枢并将螺帽161锁紧,使后端固定于该结合座12上,前端相对该刀刃172的水平高度延伸一压板22、32、42,压板22、32、42后端与刀刃17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我们将该预定距离称之为掏屑槽23、33、43;该掏屑槽23、33、43上方则为一开放的掏屑空间24、34、44。上述的座配件20、30、40的后端底面分别为一往下凸出的枢合块251、351、451及一定位柱252、352、452。该枢合块251、351、451嵌于该结合部12的枢合槽122中,该定位柱252、352、452插入该定位槽123内,使上述座配件20、30、40无任意移动之虞。
除此之外,该短座20的压板22长度较标准座30压板32为短,而该长座40则是其压板42长度较标准座40为长,且该长座40前端上表面设一握体46。
工作者可依据工作面面积的大小及来回刨覆动作的作用距离选择适当的座配件组合。工作面的面积及往复刨覆距离愈小,则选用愈短的座配件(如短座20);反之,工作面面积及往复刨覆距离愈大,则选用愈长的座配件(如长座40)。而使用长座40时应以另一手握住握体46,导引刨削的作用方向,减少偏移的问题。
通过压板22、32、42提供一往下压制并保持刨刀基本体水平的力量以便以倾斜的刀刃172刨削工作面,刨起的屑料挤入掏屑空间24、34、44中,并由上方溢出排除一部分屑料,工作者也可以倒除动作排空座配件中的屑料。本实用新型的短座20、标准座30及长座40均可应用于刨平面,除此之外该短座20还可应用于弧形工作面的刨削。
为便于后续说明,我们将刨刀基本体与标准座的组合体称之为刨刀标准体(如图2-1)。该刨刀标准体可再增附其他附属配件。关于该标准座30上可供设置附属配件的结构包含一底长孔36,与压板32的中轴线垂直相交地设于该压板32上;二侧沟孔37,分设于该标准座30二侧壁38、38’的相对面,由一设于侧壁38、38’的侧长孔371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凸条372、373所构成。
该附属配件包含一宽度定位板50、一深度定位板60及一砂纸座70。
该宽度定位板50(如图6-1、图6-2),为一平板51,其一侧面设一凸块,该凸块一侧部面与平板51垂直相交的平面52,与该平面52相对的另一部面则为一向外的斜面53;该平面52及斜面53上均设一角形凸块521、531,其中设一螺孔522、532。
该宽度定位板50以平面52朝上并以角形凸块521设入该压板32的底长孔36中,再以一螺栓54由上方锁入该螺孔522中将该宽度定位板50固定于标准座30下方。且该宽度定位板50可于底长孔36中调动,以改变该平板51板面至标准座30侧边的相对距离,以定义工作面100宽度。
如图7-1、图7-2,若将该平板51的板面朝下,以斜面53朝上角形凸块531设入该压板32的底长孔36中,再以螺栓54由上方锁入其螺孔532中,将宽度定位板50斜定位于标准座30下方;以定义工作面101倾斜度,而将宽度定位板50于底长孔36中调移,可合并决定倾斜工作面101的宽度,因此该宽度定位板50也可称之为斜面定位板。
该深度定位板60(如图6-1、图6-2),在一平板61的顶面设一凸块62,该凸块62中央横向设一穿孔621,供一螺栓63穿过并配一螺帽64。该深度定位板60设于标准座30其中一侧壁38或38’外面,其螺帽64可预埋于二凸条372、373所构成的沟道中,将螺栓63穿过该凸块62及螺帽64予以紧锁。该深度定位板60可于侧长孔371调移,以改变其平板61底面与压板32底面的相对距离,据此定义工作面100深度。该标准座30的侧壁38、38’外也可标示刻度381,以供使用者做较准确的调整。
举例说明该宽度及深度定位板50、60的使用方式。例如欲在一木料200上刨制一L型沟槽201,依据沟槽宽深预定值,调整该宽度定位板50,使其平板51板面与标准座30的侧壁38、38’的相对距离与槽宽预定值相等,并且也调整该深度定位板60,使其平板51的板面与标准座30的压板32的相对距离与槽深预定值相当,将宽度定位板50的平板51板面贴合于木料侧边,如此即可轻易地定义L型沟槽201宽度,而持续刨料动作,使沟槽产生深度,直到该深度定位板60的板面与木料的未刨削面202接触时,表示L型沟槽201已达预定深度。
该砂纸座70(如图5-1、图5-2、图5-3),具有一水平板71,该水平板71上设一前勾72及一后勾73;该前勾72前方的水平板71设一凹凸不平的阻力区74,在后勾73的后方还设有数个固定板75,每一固定板75彼此错开形成一间缝751;一砂纸76平铺于该砂纸座70底部,前端往上折起叠在该阻力区74上,后端也往上折起并塞在间缝751中。该前勾72勾覆于该标准座30的底长孔36边缘,该后勾73勾扣于该基座10背部102,将阻力区74上的砂纸76夹于水平板71与压板32之间,并防止砂纸76滑动。该后勾73勾扣于该基座10时会产生一向后的弹力,这个弹力会挤压该间缝751,使砂纸76尾端被挤压固定,将砂纸76撑平定位在砂纸座70底部。往复移动该刨刀标准体即可磨平工作面。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螺栓或螺帽等元件,均为可供使用者直接手动旋转的元件,因此不需手工具配合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一基座(10),由一握部(11)及一由握部(11)前下缘向外下斜延伸的结合部(12)所构成;该结合部(12)下方与握部(11)之间形成一刀座空间(13),该结合部(12)设一长形的枢孔(121);一刀座(14),该刀座(14)上设一螺栓(16),该螺栓(16)穿过该枢孔(121),并配一螺帽(161)锁紧其上;该刀座(14)上设一刀片嵌组结构(17),供嵌设一刀片(171);该刀座(14)固定于该刀座空间(13)中;刀片(171)被刀座(14)及结合部(12)夹制,且其刀刃(172)常态凸出于该刀座(14)及结合部(12)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12)上设一座配件;该座配件是一短座(20);该短座(20)后端设一枢孔(21)供该螺栓(16)穿过,将该短座(20)的后端固定于该结合部(12)上,前端相对该刀刃(172)的水平高度设一压板(22),压板(22)后端与刀刃(17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以形成一掏屑槽(23);该掏屑槽(23)上方为一开放的掏屑空间(2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上设一座配件;该座配件是一长座(40);该长座(40)后端设一枢孔(41)供该螺栓(16)穿过,将该长座(40)的后端固定于该结合部(12)上,前端相对该刀刃(172)的水平高度延伸一压板(42),压板(42)后端与刀刃(17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以形成一掏屑槽(43);该掏屑槽(43)上方为一开放的掏屑空间(44);该长座(40)的前端上表面设一握体(4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12)上设一座配件;该座配件是一标准座(30);该标准座(30)后端设一枢孔(31)供该螺栓(16)穿过,将该标准座(30)的后端固定于该结合部(12)上,前端相对该刀刃(172)的水平高度延伸一压板(32),压板(32)后端与刀刃(172)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以形成一掏层槽(33);该掏屑槽(33)上方为一开放的掏屑空间(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座(30)的压板(32)上设一底长孔(36),利用该底长孔(36)于压板(32)下设一宽度定位板(50);该宽度定位板(50)是一平板(51),其一侧面设一凸块,该凸块一侧部面是与平板垂直相交的平面(52),该平面(52)上设一角形凸块(521),其中设一螺孔(522);该角形凸块(521)设入该底长孔(36)中,再以一螺栓(54)由上方锁入该螺孔(522)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利用该底长孔(36)于压板(32)下设一斜度定位板(50);该斜度定位板(50)是一平板(51),其一侧面设一凸块,该凸块一侧部面是一斜面(53),该斜面(53)上设一角形凸块(531),其中设一螺孔(532);该角形凸块(531)设入该底长孔(36)中,再以一螺栓(54)由上方锁入该螺孔(532)中。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座(30)两侧壁相对面各设一侧长孔(371),而侧长孔(371)两侧各设一凸条(372)(373),据此各于两侧壁上分别构成一侧沟孔(37);利用该侧沟孔(37)于该标准座(30)的一侧外面设一深度定位板(60);该深度定位板(60)在一平板(61)的顶面设一凸块(62),该凸块(62)中央横向设一穿孔(621),供一螺栓(63)穿枢其中;一螺帽(64)预设于侧沟孔(47)中,供螺栓(63)穿枢锁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标准座(30)底部设一砂纸座(70);该砂纸座(70)具有一水平板(71),该水平板(71)上设一前勾(72)及一后勾(73);该前勾(72)前方的水平板设一凹凸不平的阻力区(74),后勾(73)的后方还设有数个固定板(75);该前勾(72)勾覆于该标准座(30)的底长孔(36)边缘,该后勾(73)勾扣于该基座(10)背部(102),将一砂纸(76)的两端夹制于标准座(30)与砂纸座(70)及基座(10)与砂纸座(70)之间。
9.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结合部(12)上设有一下陷于结合部(12)上表面的枢合槽(122),该座配件底部设一往下凸出的枢合块(251)(351)(451),该枢合块(251)(351)(451)嵌于该枢合槽(122)中,该枢合槽(122)中还设有一定位槽(123),该座配件底部设一定位柱(252)(352)(452),该定位柱(252)(352)(452)插入该定位槽(123)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木工刨刀,其特征在于该刀片嵌组结构(17)在刀座(14)上设有一长形的嵌槽(173),该嵌槽(173)中央区域埋设一磁铁(174),该嵌槽(173)中设一嵌片(176),该嵌片(176)顶面设有至少一凸块(178),供该刀片(171)的嵌孔(179)穿套其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木工刨刀,该木工刨刀由一基座及一刀座组合而成,可依据工作面的面积大小以及来回刨覆动作的作用距离,于该木工刨刀上加设不同的座配件;而座配件上加设其他附属配件,达到定义工作面宽度、深度、倾斜面或者抛磨工作面的目的。
文档编号B27G17/00GK2567010SQ02257310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16日
发明者林坤盟 申请人:林坤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