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84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所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包括:面层;横向增强层,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第一横向增强层的顶面与面层的底面热压连接;实木板层,实木板层位于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之间,且实木板层的顶面与第一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实木板层的底面与第二横向增强层的顶面热压连接;底层,底层的顶面与第二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这样,将实木板层作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芯层,使得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受到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平衡,提供稳定的承重性能,通过对地板的横向强度和纵向强度的合理匹配,从而提高了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承重性能及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53尺或45尺特种集装箱中广泛将实木板材,特别是集成板材,应用到集装箱或车厢地板上。也有地板生产商将集成材作为芯层材料制造胶合板,以用作集装箱地板。例如专利号为201310205893.9(发明名称为齿接集成材复合集装箱底板及制作方法)中公开了一种将齿接集成材复合成集装箱底板的生产方法。但该专利公开的技术内容仅限于齿接集成材,即所涉及的产品面底材料为复合实木,产品形式较单一。随着复合实木资源的匮乏,该方法的技术应用空间较小。同时,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作为集装箱或车辆的一个重要的承重构件,地板受到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需要平衡,这样才能提供稳定的承重性能。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不能一味追求纵向强度而忽视横向强度,因为横向强度如果过低,那么将会很大程度影响地板的承重性能及使用寿命。但现有的技术并没有提供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包括:
[0005]面层,所述面层由芳纶纤维、聚氨酯、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中的一种浸渍到无纺布、牛皮纸或木单板中热压而成,或者,所述面层由至少一层的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
[0006]横向增强层,所述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的顶面与所述面层的底面热压连接;
[0007]实木板层,所述实木板层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之间,且所述实木板层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所述实木板层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的顶面热压连接;
[0008]底层,所述底层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所述底层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所述底层由至少一层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由至少一层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均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均由至少一层的横向木单板与至少一层的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
[0011]可选地,所述实木板层包括由旋切板材和/或锯切板材复合而成的实木板层单元。
[0012]可选地,所述实木板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实木板层单元。
[0013]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着如下有益效果: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包括:面层;横向增强层,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第一横向增强层的顶面与面层的底面热压连接;实木板层,实木板层位于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之间,且实木板层的顶面与第一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实木板层的底面与第二横向增强层的顶面热压连接;底层,底层的顶面与第二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这样,将实木板层作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芯层可以增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强度,使得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受到的纵向强度和横向强度平衡,提供稳定的承重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并不一味追求纵向强度而忽视横向强度,横向强度和纵向强度相匹配,从而提高了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承重性能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0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面层
[0019]101面层的底面20第一横向增强层
[0020]201第一横向增强层的顶面202第一横向增强层的底面
[0021]21第二横向增强层211第二横向增强层的顶面
[0022]212第二横向增强层的底面30实木板层
[0023]31、32、33实木板层单元301实木板层的顶面
[0024]302实木板层的底面40底层
[0025]401底层的顶面50木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7]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面层10由芳纶纤维、聚氨酯、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浸渍到无纺布、牛皮纸或木单板中热压而成,或者,面层10由至少一层的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横向增强层,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顶面201与面层10的底面101热压连接;实木板层30,实木板层30位于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之间,且实木板层30的顶面301与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底面202热压连接,实木板层30的底面302与第二横向增强层21的顶面211热压连接;底层40,底层40的顶面401与第二横向增强层21的底面212热压连接,底层40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所述底层由至少一层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由至少一层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在本文中将朝向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上方的面定义为“顶面”,朝向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下方的面定义为“底面”。
[0029]具体的,如图1所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的实木板层30的厚度为5-26mm,其包括实木板层单元31、32和33,实木板层单元31、32和33之间通过防水胶黏剂黏合。实木板层单元31、32和33均由旋切板材复合而成,也可以由锯切板材复合而成,还可以由旋切板材与锯切板材共同复合而成。当然,实木板层3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实木板层单元31,还可以包括两个实木板层单元31和32,两个实木板层单元31和32之间通过防水胶黏剂黏合。也就是说,实木板层30可以为齿接或斜接或对接而成的集成板,也可以是通过横向连接件连接的实木板。这样,通过旋切板材和/或锯切板材复合而成实木板层30,提高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纵向强度,这样可以与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横向强度进行最佳匹配,从而提高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承载性能和使用寿命。
[0030]进一步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实木板层30位于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之间,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通常以对称形式出现,也可以采用局部不对称的形式,故下文仅以第一横向增强层20为例。第一横向增强层20由一至七层的木单板50复合而成,其中一至七层的木单板中至少一层为横向木单板。在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中,还可以在复合一至七层的木单板50时,添加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等可以增强横向增强层强度的材料,这样,可以增加地板横向强度与韧性。
[00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横向增强层20由四层木单板50复合而成,从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底面至其芯层方向的组坯顺序依次为:横向木单板-顺向木单板-横向木单板-顺向木单板,其中,在木单板与木单板之间添加了麻纤维,使得该横向木单板的横向强度增强。在加工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时,可先将第一横向增强层20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木单板50复合而成,再将第一横向增强层20与实木板层30复合。
[0032]进一步的,将面层10的底面101与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顶面201热压连接,即面层10位于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最上层,从而增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耐磨性能。具体的说,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芳纶纤维、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纳米级)这些耐磨材料浸渍到无纺布或牛皮纸上,在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热压时,将无纺布或牛皮纸贴合在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表面,从而将高耐磨层10热压成型。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聚氨酯(脲)耐磨材料涂布在木单板的表面,再将涂布后的木单板作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表面。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芳纶纤维用已知专用树脂浸渍处理后贴合在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表面,从而将高耐磨层10热压成型。这样,在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上设置有高耐磨层10,可以增加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耐磨性能,使得面层10的耐磨性能超过现有的复合实木的耐磨。当然,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底层也可以为面层10。
[0033]进一步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底层40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进一步的,底层40由至少一层的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在纵向木单板上添加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等可以增强纵向增强层强度的材料,这样,可以增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纵向强度。
[0034]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面层10和底层40还可以由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面层10和底层40均由3-8_的展平竹复合而成。展平竹由竹材,尤其是楠竹,被截断后经专用设备纵向展开碾平刨削而成,这样可以保留较完整的竹壁组织,强度高,硬度高,同时,展平竹也具有很强的耐磨性能,增强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的耐磨性。
[0035]在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面层10由3-8mm的展平竹复合而成,且在展平竹的表面设置一层牛皮纸。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对称设置,且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包括一层横向木单板。实木板层30位于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之间。实木板层30为厚度范围在12-18mm的旋切板材。底层40为3-8mm的展平竹,在展平竹的底面还可设置有竹青。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次热压成型,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3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步骤SlOl:在木单板上涂布至少一层的聚氨酯(脲)、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预先复合成型,以形成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对称设置,且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均包括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其中三至六层的木单板中两层为横向木单板;实木板层30的芯层的厚度为12-18mm,且为已成型的板材;底层40包括一至五层的连续木单板。
[0038]步骤S102: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一次热压成型,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39]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步骤S201:面层10预先成型、第一横向增强层20预先成型、实木板层30预先成型、第二横向增强层21预先成型和底层40预先成型。
[0041]步骤S202:在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加工流水线上涂胶组合-冷压-热压,以复合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42]具体的说,将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涂布到木单板上,以形成面层10;或者,将芳纶纤维浸渍树脂,覆盖在面层10上;或者,将聚氨酯(脲)喷涂于木单板上,以形成面层10。实木板层30的芯层的厚度为12-18mm,且为已成型的板材。
[0043]第一横向增强层20包括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中的两层为横向木单板,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先预压成型,以形成第一横向增强层2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包括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中的三层为横向木单板,三至六层的木单板50先预压成型,以形成第二横向增强层21。
[0044]底层40为展平竹,展平竹整张化预压成型,以形成底层40;或者,三至五层连续木单板预压成型,以形成底层40。已复合成型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之间通过防水胶黏剂粘接,且再次进行复合,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45]面层10的底面与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顶面通过防水黏剂粘接,将第一横向增强层20的底面与实木板层30的顶面通过防水黏剂粘接,将实木板层30的底面与第二横向增强层21的顶面通过防水黏剂粘接,将第二横向增强层21的底面与底层40的顶面通过防水黏剂粘接。
[0046]将黏接后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热压成型,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47]在本实用新型第四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8]步骤S301:面层10包括一层厚度范围在3-6mm的展平竹,展平竹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牛皮纸;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对称设置,且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均包括三层木单板50,三层木单板50中两层为横向木单板;实木板层30的芯层的厚度范围为15-18mm,且实木板层30位成型板材;底层40包括一层厚度范围在3-6mm的展平竹,展平竹的底面还设置有竹青,以形成底层40。
[0049]步骤S302: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复合,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50]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1]步骤S401:面层10包括一层木单板,木单板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牛皮纸,牛皮纸上通过与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纳米级)复合,以形成耐磨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包括三层的木单板50,三层的木单板50自从高耐磨层10至实木板层30的组坯顺序为:横向木单板-顺向木单板-横向木单板;实木板层30为厚度范围为12-18mm的实木板,使得实木板层30为成型板材;第二横向增强层21包括五层的木单板50,五层的木单板50自底层40至实木板层30的组坯顺序为:横向木单板-顺向木单板-横向木单板-顺向木单板-横向木单板;底层40包括一层厚度范围为3-6_的展平竹,展平竹的底面设置有竹青,以形成底层40。
[0052]步骤S402:已在步骤S401中预先成型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通过防水胶黏剂粘接。
[0053]步骤S403:已粘接后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热压成型,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5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的制造方法。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包括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步骤S501:将、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纳米级)涂布到木单板上,以形成面层10;或者,将芳纶纤维浸渍已知专用树脂,以形成面层10;或者,将聚氨酯(脲)喷涂于木单板上,以形成面层10;实木板层30为厚度范围为12-18mm的实木板,使得实木板层30为成型板材;第一横向增强层20和第二横向增强层21均包括四层的木单板50,四层的木单板50其中两层为横向木单板,另两层为纵向木单板,或者将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至少一种的纤维增强材料与四层木单板交错分布,即,纤维增强材料位于两层木单板之间,再将纤维增强材料与四层木单板预压成型;底层40包括三层木单板,三层木单板预压成型。
[0056]步骤S502:已在步骤S501中预先成型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通过防水胶黏剂粘接。
[0057]步骤S503:已粘接后的面层10、第一横向增强层20、实木板层30、第二横向增强层21和底层40热压成型,以形成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100。
[005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0059]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包括: 面层,所述面层由芳纶纤维、聚氨酯、三氧化二铝或氧化硅中的一种浸渍到无纺布、牛皮纸或木单板中热压而成,或者,所述面层由至少一层的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 横向增强层,所述横向增强层包括第一横向增强层和第二横向增强层,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的顶面与所述面层的底面热压连接; 实木板层,所述实木板层位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之间,且所述实木板层的顶面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所述实木板层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的顶面热压连接; 底层,所述底层的顶面与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的底面热压连接,所述底层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所述底层由至少一层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或者由至少一层展平竹和/或竹席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均由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或麻纤维中的一种与木单板复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增强层和所述第二横向增强层均由至少一层的横向木单板与至少一层的纵向木单板复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板层包括由旋切板材和/或锯切板材复合而成的实木板层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或车辆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木板层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实木板层单元。
【文档编号】B32B7/12GK205704530SQ20162019510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4日
【发明人】何爽, 周和平, 胡九龙
【申请人】嘉兴中集木业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中集木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