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的板坯进行预压和排气的预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818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的板坯进行预压和排气的预压机的制作方法
对A3t板生产过程中的板坯进《 f页压和排气的预压机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合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且用于对A3t板生产过程中 的板坯进纟 f页压和S^的预压机。所谓A3t板指的是MDF、 OSB、纤维板或刨 花板,以及不仅含有纤维材料,也含有其它添加料或诸如塑料或泡沫材料之类 填充料的混合型产品。在编号为DE27 28 660A1的公开说明书中就已公开了本发明所述的此类 方法和,。根据该公开说明书戶腿,应当直接在成形之后对所铺装的板坯进 行排气和压实。紧接着在压实单元(通常是连续式双钢带压机或者^5机)中 借助压力和热量,将经过预压的板坯压实成为人造板,然后使其硬化。这里所亍顿的mE机由位于板坯下方连续循环运转的排气网带以及布置于板坯上方连续运转的实心钢带构成。将排气网带乡超台面拉向压辊,利用辊筒支撑上方的 实心钢带。多年以来,工业界已经接受了连续式A3t板生产工艺,并且针对此 :艺公布了轩专利糊抟利文献。除了利用抽吸板坯的方法进行主动式mffi之外,已知还有其它类型在预压中起作用的预压方法。例如,根据编号为DE44 41017A1的公开说明书戶腿,不仅在预压过程中对板腿行排气,也注入工艺 气体(例如高温蒸汽或过热蒸汽)。此类影响板坯热特性和其它特性的方法对 于挤压系数以及连续生产工艺的产量有正面改善效果。尽管己经在实际应用中证明,预压机的结构性花费比较合算,但就目前 所采用的大部分工业化A^板生产工艺而言,并不需要对结构以及铺装板坯的 参twa行干预,因为可以在将压实材料铺装在成型钢带J^前的工艺流程中, 以极高的效率调整压实和硬化工艺参数。此类参数例如有压实材料的湿度和粒 度,或群占结剂的特性和用薛。当今预压机的主要任务是保iiEX艺流程尽可飽顷利,而且生产故障尽可能 少。除了所使用^^安装的环形输送带和压机钢带磨损要小之外,同时还要在 预压过程中使用高压。由于大型生产设备的每一个机tt^件除了会产生制造成 本之外,也会产生维护成本,如果不使用维护成本高昂的机 £件,同时替换成相对便宜、维护成本较少且寿命更长的机li^件,就能同样保持生产运行,甚至使其得到改善,并且减少因故障和维护所引起的停产时间,则对于生产设 备的制造商以及将来的运营者而言,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通常在铺 装台和连续式压机之间用于排气和预压的预压机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主要 区别在于用于铺装板坯的成型钢带是否刚好够^^续^ffi机并且经过预压机, 或者是否仅仅将成型钢带用于使板:t,杉,然后将其转移到下方的循环压实钢带上,m预压mit行输送。确定应用情况的因素通常为当进行压实时,是必须在两侧(上方和下方)还是仅在单侧(上方)对板M行排气。这两个类 型的共同点在于需要在预压机中使用或不使用成型钢带支撑装置让压实钢带 在下方循环运转。对于那些在预压过程中只要在单侧就肖激行充分排气的设备 而言,如果不j顿下方的压实钢带,而采用通过预压机的成型钢带同时也起到 压实钢带的作用,则较为有益。但基本上有必要在预压机区域内通过另一个压实钢带来支撑成型钢带,因 为成型钢带通常并不會練受必要的钢带张力,艮限实工艺流程在预压机中所产 生的钢带张力。如果在没有下方循环压实钢带(也称作支撑钢带)的常规型预 压机中进, f页压,则甚至当支撑辊的支撑间距较窄时,也会对板坯进行碾压, 因为成型钢带在支撑辊之间会形成隆起。而隆起1^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峰值张 力同时也会引起巨大的增大负荷,从而有可能导致成型钢带产生塑性变形,会 明显斷駭急定性。因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成型钢带中出现自发性损坏或者因持久负荷而破裂。由于W3ffii续^E机前端的转移辊曲率半径较小,显然无法M加厚成型钢带的方^a解决这一问题。这些转向ma径要尽可能小,才能形i^可f断的转移点将板坯转移到连续式压机的下方钢带上,这就限定 了成型钢带的类型与厚度,且也限定了可承受的钢带张力极限。除了稳定性减 小的问1外,还有可能在成型钢带严重隆起时造成板还受损。板坯中的此类 结构性变化将在最终产品表面上表现为微小的裂纹,或者可肖树抗弯强度和横向抗拉3艘造成不利影响,且因此在Ait板结构中产生意外的缺口应力集中效应。因此在这两种戶皿类型的预压机中,有必要让压实钢带在下方循环转动(使 用或不使用成型钢带),这就关系到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问题。为了加大成型钢带转向辊的直径,尽管也可在f!E机和连续式压m^间布置一顿当的转移钢带,但只有在一定割牛下才能做到。因为这里也要投入相 应的成本,才能让转移钢带单独在下方循环转动。即使有关加厚成型钢带的推 荐方案的i^效益分析具有正面结果,但将来为加厚成型钢带所SA的成本也 会使得这些解决方案有得不偿失之嫌。大型设备的成型钢带可能战100米。例如30米铺装区、10米预压区以及10米不使用的输送长度,在设备的中间区中并不鲜见。当前可以购置的适宜排气网带所具有的最大拉应力为25N/mm,大于工作 压力,因此能够以足够充分的压力进行压实。压实辊的最小直径必须为200 mm,才能提供适当的压实压力。但这样就会在预压机的主压实区范围内产生 较大的支撑间距,同时出现最大压实力,从而有可能导致板坯中出现波浪形压 实纹路(碾压纹路)。由于支撑间距大于200 mm,板坯将在压实辊之间向上压迫张力低于25 N/mm的循环钢带,直至钢带在压实辊弓l导下绕过转向辊重新朝向压实材料运 动,以便将其压实。这样将会在板坯的最强压实区范围内导致成型钢带负荷过 度而磨损。此外还存在下列困难无法任意增大下方成型钢带的张力,因为通常仅仅 以低于10 15N/mm的张力对成型钢带施加负荷。通常在现场生产设备中将 成型钢職配鹏形钢带,因此存在质量较差的接合部位。而铺装区内的结构 空间几乎不能允许安装结构费用高昂的成型钢带输送设备,因此也不可能SA 过多] 来实现支撑较高钢带张力的结构。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成本低于现有技术的预压机,同时还可以对 板还施加较高的压实压力。i^卜还应在预压机的主压实区范围内适当支撑成型 钢带,使得不会出现有害的碾压运动,并且能够根据设定参数将板坯完全排气。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预压机Jt可解决这一任务即在预压机的主压实区范围内布置至少两个驱动辊来张紧、驱动成型钢带。戶/M预压机的成型钢带在主压实区范围内几乎不会在压实过程中出现挠 曲。在主压实区范围内至少布置两个从动压实辊,压实辊牵引成型钢,过该 区域后将其张紧,这样就可实现这一目的。M客砂卜施加到成型钢带中的拉力 (在相应的驱动辊前端朝向生产方向观察),使其保樹申展,并且即使当回程区中所产生的成型钢带张力非常小时,例如低于15N/mm (最好是5N/mm),也不会隆起。在压实过程中M:予IEmiS料区中的压辊在回程区产生大部分成型钢带张力。在主施压区至少布置两个,且最好^H个驱动辊,就能够向板坯中施加明显较高的压实力。其间既不会使张力较大的排气网带,也不会使受到支撑张力作用的成型钢带隆起。也可以i!31上方布置没有辅助支撑钢带的排气 网带,在预压机的全部长度范围内将板坯排气,这样可减小反作用力,因为空 气可以通过垂直于板坯表面的较短路〗St出,且不会被封闭于其中。由于可以 M板坯表面侧简单而遊卖地排气,可将予鹏过程中产生于板坯中的反压力减小到最低禾號。在上方封闭的支撑钢带上,空气必须aai板坯的窄面逸出。采用本发明戶脱的预压机,不会发生排气网带压扁的I腺,因为可以将排气网带中的张力调整到15N/mm以上,且最好调整到25N/mm,不会縮短排气网带 的使用寿命,同样也不会将成型钢带压扁。由于转向辊和驱动辊的直径大于 100 mm,因此不^fl短JOT^。本发明的其它有益措施和设计型式均在从属权禾腰求以及下列以附图
为参 考的描述中加以阐述。附图所示为A3t板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从铺装机10 —直到带有安装于 其中的预压机1连续式压机20的开始。成型钢带6经过回程区之后经过铺装 机10下方,以便制成板坯9,经过预压机1进ffll压,然后(最好直接)将 压实的板坯9转移给连续式压机1。成型钢带6通过转向辊14进行导向,且 在转移到连续式压机20的区域内具有一个直径较小的转移辊22,以便尽可能 tti也以小的间距将板坯9转移到连续式压机1的下方钢带17上。在一种 并非绘出的设 型中,可以在成型钢带的末端安装一个用于将有缺陷或者铺 装不精确的板坯排出的装置。当该装置闭合时,将板坯转移到转移钢带上,再 从这里转移到连续式压机1上,或者当该装置打开时,就落入一^^落料仓之中 (图中并未绘出),并且在这里将其粉碎,然后重新利用。本设计示例中的连 续式压机1是一种双钢带循环压机,在上方和下方有两个环形钢带17,钢带 在压m3S料段或出料段围绕转向辊筒18运动。在钢带17之间安装有用于传 输热量和压力的加热板19,通常在钢带17对面利用滑动式滚杆lilW其进行 支撑。在其它可采用的设计型式中,成型钢带6也可以将经过预压的板坯9转 移到连续式ffi机或者循环压机。在输送板±丕9的过程中,M输送辊13支 撑成型钢带6,在预压机1范围内M支撑辊16支撑钢带。可想而知,原则上也可附加或替代i顿支撑台26,且最好以一定间距将支撑台布置于成型钢带6下方。间距应为10 mm,以便在成型钢带出现隆起时进行支撑。该间距同 时可减小摩擦,且可防止成型钢带6受损,因为成型钢带6的压力垂直于支撑 台26,因此平行于成型钢带6的摩擦力并非很大。在预压机1的压实区11 的主压实区12范围内,至少有两个利用驱动装置8驱动的驱动辊7。最好安 装有至少三个驱动辊7,且要么通过一个共同的驱动装置8, ^ilil同步驱 动装置8对驱动辊7进行驱动。为了将驱动辊7的驱动力更好地传递到成型 钢带6上,驱动辊7最好具有适当的表面,例如沟槽或者肋纹,或者覆盖层(例 如橡胶衬面),以便增加摩擦系数。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益设计型式中,沿 生产方向21在每一个驱动辊7前端和/或在驱动^i:安g—个用于检测钢 带张力的测量传感器23,可以在调节电路中测量驱动力的回馈信号,当钢带张 力较高时,可M驱动装置8上的控制与调节装置24进行干预。可以采用机 械或电子方式使驱动装置8同^S转,或者通过各个NC控制的驱动装置进行 控制。成型钢带6的主驱动装置并未在附图中绘出,可根据需要或者根据设 备中的安装^i牛进行安装。排气网带2以常规型式在上方循环运转,在预压 机1的出料段通过驱动辊3来驱动排气网带,并且通过转向辊15对其进行导 向。预压机的进料辊4也是转向辊,可以利用液压执行机构(图中并未绘出) 对其高度进行调整,并且可以相对于成型钢带6调,铺板坯9的压实角度。 根据进料辊4的定位情7舰后续压实辊5进行调整,以保证aii排气网带2 的作用在预压机1的进料区中形成最佳压实禾胡一气效果。在另一种有益设计 型式中,有一个控制装置25安装于成型钢带6的回程区之中,用于检査成型 钢带6的磨损或受损情况。在预压机1的范围内受压的压辊可以有一定的弯 曲,以便在成型钢带6和排气网带2之间进行调整,获得最佳预压间隙。这 就意,,驱动辊7禾口/^支撑辊16以^/M压实辊5在板坯9的宽度方 向中^i置比较粗,以便在施加压实力时对各个压辊的下垂度进行补偿。压辊 沿宽度方向的中间直径比压^i^彖的直径大出1 3mm。钢带上循环段中的驱动辊筒3布置于最后一个压实辊5对面,使得主压实 区12后面的板坯9可以平缓卸压,因为板坯9将在每次予Iffi之后重新回弹一 些。在没有辅助支撑的情况下,如果板坯9在预压机1之后过于皿或者骤 然卸压,贝陏可能魏成裂纹或者结构不均匀,尤其当板坯9较厚时更是如此。M铰接在调节辊32上的执行机构27 (例如^E或气动活塞缸),对排气网 带2的张力进行调整和控制。同时也可控制网带走向,因为循环排气网带的 总长度相对较小。此外,在驱动辊3后面的钢带回程段中还安^W—个机械 式钢带清洁装置28,例如旋转式刷辊。也可以安装气动式钢带清洁装置29, 例如吹气板。机械式钢带清洁装置28也可安装于成型钢带6的下方带循环回 程段中,尽可能靠紧转移辊22后面,从而不会将脏污(附着的压实材料)输 送太远,或者撒布在回程段的全部长度方向上。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縮的总 平面图仅仅绘出了主要部分,而未考虑比例,所以在通常皿较高的钢带17和 成型钢带6之间当然还安装有一个隔热壁(图中并未绘出)。该隔热壁同时 也可防止将物料从成型钢带6意夕卜传送到回程段中转移辊22后面的下方钢带 17上。顺便提一下,在回程段可以ilii垂直可调的张力辊31来保证循环成型 钢带6的初级张力。同样安装于回程段中的还有钢带控制装置30,可防止成 型钢带6偏移,或者对成型钢带6的走向进行优化调整。在一种并未绘出的设计示例中,上,汽网带在主压实区范围内也可具有 至少两个,最好^H个支撑辊或驱动辊。附图,斜己列表1. 鹏几2. 排气网带3. 驱动辊 4进料辊5. 上方压实辊6. 成型钢带7. 驱动辊 8鹏装置9. 板坯10. 铺装机11. 压实区12. 主压实区13. 输送辊14. 下方转向辊15. 上方转向辊16. 下方支撑辊17. 钢带18. 转向辊筒19. 加热板20. 连续式压机21. 生产方向22. 转移辊23. 测量传麟24. 调节装置25. 控制體26. 支撑台27. 执行机构28. 钢带清洁驢(机械式)29. 钢带清洁装置(气动式)30. 钢带控制,31. 张力辊
权利要求
1.一种对铺装于环形循环成型钢带(6)上的由木屑、纤维、颗粒物或类似物料构成的板坯(9)进行预压和排气的预压机(1),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在主压机(20)中将板坯(9)压实,在预压机(1)中有一个环形循环和驱动的排气钢带(2)安装于在成型钢带(6)上通过的板坯(9)上方,通过多个相互平行对齐且垂直于板坯(9)生产方向(21)布置的压实辊(5)或者支撑辊(16)对成型钢带(6)和排气钢带(2)进行支撑,并且对其施加压力,其特征在于,在预压机(1)的主压实区(12)之中至少安装有两个驱动辊(7),用于张紧、驱动成型钢带(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安装有三个并列驱动 辊(6)来驱动成型钢带(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安M三个驱 动辊(7)来驱动成型钢带(6),且至少利用一个驱动装置(8)以机械或电子 方式使这些驱动辊同^转。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戶皿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有可监测 成型钢带(6)张力的测量传感器(23),用于控制驱动装置(8)的驱动力。
5. 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戶脱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在成型钢带(6) 的回程段中安^t一个控制装置(25),用于检查成型钢带(6)的磨损或受损 情况。
6. 根据权禾腰求1 5中任一项戶腿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辊(7) 具有适当的表面结构或者覆盖层,可以更好地将驱动装置(8)的作用力传递到 成型钢带(6)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压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辊(7) 和/或者支撑辊(16)以^/或者压实辊(5)具有一定的弯曲。
8. 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M的预压机,^#征在于,在成型钢带下 方安装有一个相隔一定间距的支撑台(2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铺装于环形循环成型钢带(6)上的木屑、纤维、颗粒物或类似物料构成的板坯(9)进行预压和排气的预压机(1),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在主压机(20)中将板坯(9)压实,在预压机(1)中有一个环形循环排气钢带(2)安装于在成型钢带(6)上通过的板坯(9)上方,通过多个相互对齐且垂直于板坯(9)生产方向(21)布置的压实辊(5)或者支撑辊(16)对成型钢带(6)和排气钢带(2)进行支撑,并且对其施加压力。所述预压机可在其主压实区内适当支撑成型钢带,使得不会在压实材料上出现有害的碾压运动,并且能够根据设定参数将板坯完全排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预压机(1)的主压实区(12)之中至少安装有两个驱动辊(7),用于张紧、驱动成型钢带(6)。
文档编号B27N3/24GK101229651SQ200710306248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0日
发明者D·克罗尔, D·扎格, G·冯哈斯 申请人:迪芬巴赫有限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