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83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呈松散状态的生物质材料的成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机 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
技术背景
生物质材料,是以木本、草木、灌木等植物的固体废弃物为材料,将这些材 料处理成松散状态,并经过成型加工后可成为可利用型材的材料。这种生物质燃 烧材料是由生长期较短的天然植物所产生的废弃物构成,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 的特点。但是,由于未成型的松散状生物质材料,运输及储存体积过大,其利用 成本过高,必须将其松散状的生物质进行必要的成型加工,极大可能地降低其体 积,才能具有可利用的价值。现有技术中,生物质粉末进行成型加工时所用的成 型设备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送料管,送料管内安装有由动力驱动 传动的送料螺旋,送料螺旋前端插入成型管内,成型管外布有加热管,其成型管 物料进口与送料螺旋之间间隙较小,导致送料螺旋推进时,物料比较松散,成型 时密度不高,加热后容易断裂,影响到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 型装置,通过改进成型管的入口孔径,使得成型管内的物料致密性提高,物料经 过加热后不会断裂,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 料斗,送料管,送料管内安装有由动力驱动传动的送料螺旋,送料螺旋前端插入 成型管内,成型管外布有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螺旋的送料端呈锥度逐 步縮小,所述的成型管前端为喇叭口,与送料螺旋之间有空隙。
生物质材料成型的工艺过程一般分为材料粉碎、干燥、挤压、加热、成型、 炭化等几个环节。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粉碎后的生物质经干燥后,从进料 斗中加入送料管内,送料管内的动力系统驱动送料螺旋将生物质材料推挤进入成 型管中,并经螺杆压成棒状成品,连续从成型套筒中挤出,同时,成型管外布有的加热管通过成型管对生物质材料进行加热成型。
由于送料螺旋的送料端呈锥度逐步縮小,所述的成型管前端为喇叭口,与送 料螺旋之间有空隙,使得送料螺旋将生物质材料送入成型管成型受压较大的挤 压,增加了生物质的密度,有效地防止的生物质料松散、断裂,提高了炭产品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l,送料
管2,送料管2内安装有由动力驱动传动的送料螺旋3,送料螺旋3前端插入成 型管4内,成型管4外布有加热管5,送料螺旋3的送料端呈锥度逐步縮小,成 型管4前端为喇叭口 ,与送料螺旋3之间有空隙。
权利要求1、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送料管,送料管内安装有由动力驱动传动的送料螺旋,送料螺旋前端插入成型管内,成型管外布有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螺旋的送料端呈锥度逐步缩小,所述的成型管前端为喇叭口,与送料螺旋之间有空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制生物质材料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送料管,送料管内安装有由动力驱动传动的送料螺旋,送料螺旋前端插入成型管内,成型管外布有加热管,所述的送料螺旋的送料端呈锥度逐步缩小,所述的成型管前端为喇叭口,与送料螺旋之间有空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所得成品的材料间致密性更高,有效地防止的生物质料松散、断裂,提高了炭产品质量。
文档编号B27N5/00GK201287372SQ20082016113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
发明者军 张, 张绍兴, 程宏伟 申请人:安徽省石台县牯牛降竹炭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