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使用全竹材的集装箱地板其涂布胶水的工艺方法主要是竹帘浸胶方法,此工艺方法竹帘浸胶后需再次烘干,生产效率低,所占场地空间大,工序繁杂,成本高, 特别是竹帘浸胶后的再次烘干过程中对胶水干湿程度极难控制,地板胶合质量不稳定,强度指标波动大,浸渍剥离试验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涂胶工艺方法,通过改良定制的新型涂胶机可以解决因浸胶竹帘干燥后,成品地板易出现胶合不良,地板强度不稳定,浸渍剥离试验合格率低的同时,使工序操作流程简化,竹帘浸胶后不用再次干燥,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提高工效。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先在竹帘在定制的新型涂胶机上直接涂胶,使竹帘胶量涂布均勻,竹帘涂胶后按组坯工艺进行排布,达到工艺要求的结构和层数;
2、再喷水雾冷预压20-30分钟,使涂胶后的竹帘能充分湿润,且经过预压后的板坯能初步成型,再经过成化30分钟后,按热压工艺,在热压板温度80°C时开始进板坯,从进第一张板坯开始记时,到板坯全部进完热压板闭合,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3、在热压板升温到125°C时开始记时,板坯在温度125-135°C,单位压力在20-22kgf/ CM2下,热压40分钟后;
4、卸压降温10-11分钟,使热压板温度降至80°C以下时开启出板,堆垛,再使半成品地板成化至常温。所述人工整理为挑出竹帘厚度为1. 0-3. (MM的竹帘,工人在整理过程中把偏薄、 偏厚、竹青、竹簧以及弯曲变形的单元竹条剔出掉。所述碾压处理过程为将整理过的竹帘进定制的新型碾压机碾压一遍,使竹帘在涂胶前能充分展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以解决因浸胶竹帘干燥后易造成胶合不良,地板强度不稳定,浸渍剥离试验合格率低等问题。(2)使工序操作流程简化,无需竹帘浸胶后再次干燥。(3)节省能耗,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1)先进行竹帘整理挑选竹帘厚度1. 0-3. 0ΜΜ,工人在整理过程中把偏薄、偏厚、
3竹青、竹簧以及弯曲变形的单元竹条剔出掉。
(2)再碾压处理将整理过的竹帘进定制的新型碾压机碾压一遍,使竹帘在涂胶前能充分展平。
(3)最后竹帘涂胶和热压成型竹帘在定制的新型涂胶机上直接涂胶,使竹帘胶量涂布均勻,竹帘涂胶后按组坯工艺进行排布,达到工艺要求的结构和层数,再冷预压20-30 分钟,使涂胶后的竹帘能充分湿润,且经过预压后的板坯能初步成型,再经过成化30分钟后,按热压工艺,在热压板温度80°C时开始进板坯,从进第一张板坯开始记时,到板坯全部进完热压板闭合,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在热压板升温到125°C时开始记时,板坯在温度125-135°C,单位压力在20-22kgf/ CM2下,热压40分钟后;卸压降温10-11分钟,使热压板温度降至80°C以下时开启出板,堆垛,再使半成品地板成化至常温。
权利要求
1.一种涂胶机直接在竹帘上涂布胶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先让单个竹帘在涂胶机上直接涂胶,使单个竹帘胶量涂布均勻,所述每个竹帘涂胶后按组坯工艺进行叠加排布,达到工艺要求的结构和层数;(2)再喷水雾冷预压20-30分钟,使涂胶后的竹帘能充分湿润,且经过预压后的板坯能初步成型,再经过成化30分钟后,按热压工艺,在热压板温度80°C时开始进板坯,从进第一张板坯开始记时,到板坯全部进完热压板闭合,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3)在热压板升温到125°C时开始记时,板坯在温度125-135°C,单位压力在20-22kgf/ CM2下,热压40分钟后;(4)卸压降温10-11分钟,使热压板温度降至80°C以下时开启出板,堆垛,再使半成品地板成化至常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整理为挑出竹帘厚度为1. 0-3. (MM的竹帘,工人在整理过程中把偏薄、偏厚、竹青、竹簧以及弯曲变形的单元竹条剔出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处理过程为将整理过的竹帘经新型碾压机碾压一遍,使竹帘在涂胶前能充分展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帘直接在涂胶机上涂布胶水的方法,1、按此竹帘胶水涂布工艺方法和质量要求,竹帘预先进行人工整理,2、按此竹帘胶水涂布工艺方法和质量要求,整理过的竹帘要进行碾压,需定制新型竹帘碾压机,3、按此竹帘胶水涂布工艺方法和质量要求,整理、碾压过的竹帘直接在涂胶机进行涂胶,需定制新型竹帘涂胶机。本发明可以解决因浸胶竹帘干燥后易造成胶合不良,地板强度不稳定,浸渍剥离试验合格率低等问题。
文档编号B27G11/00GK102514058SQ2011103615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郎妙国 申请人:宁国中集竹木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