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自动撞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0224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快速自动撞竹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自动撞竹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申请号为20062013683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破竹刀,属农产品中农副业生产的一种工具。它分为刀具与刀柄二部分,刀具由一个环形钢圈,钢圈内径固定有交叉等距离、等分排列为一体的钢刀,钢圈外壁中心钻有一个小凹孔;刀柄由一个内径分为二层的环形钢圈。该刀具为手动刀具,工作效率较低。

进而,申请号为20152100243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自动破竹装置,属于竹子加工领域,它包括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左端设置有破竹刀具,所述主支架上端设置有导轨支架,其上端设置有导轨,其右端设置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右端连接有推杆,且推杆右端连接有气缸;所述导轨上方设置有储竹箱,其上端设置有切割面板;所述切割面板中间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两端对称设置有切割机;所述切割机通过切割机支座及螺栓固定在切割面板上;所述切割机上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带方形缺口的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自动破竹装置,使用安全,自带下料功能,保证竹筒长度一致,引导竹筒自动对心,全自动连续送料破竹,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

上述专利虽然有效的提高了破竹效率,但是由于破竹刀具的规格是固定的,因此只能剖切单一内径的竹杆,在筛选竹杆时需要对其内径进行控制,保证不同内径的竹杆在剖切破竹前已进行分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不同竹杆内径不同需要用到不同尺寸刀具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自动撞竹机,机架上的测径装置可以将竹杆的内径进行测量,自动选择不同尺寸的破竹刀具,实现自动筛选,自动化程度高,破竹效率高;其次,破竹刀具与固定架分离,驱动器负载较小,并使破竹刀具移动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自动撞竹机,包括机架、堆叠平台、用于竹杆移动的移动装置、测径装置、破竹装置、推压装置和控制中心。

所述破竹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若干剖切不同内径竹杆的破竹刀具,固定架和破竹刀具可移动的分离设置,所述固定架的中心位置为破竹通口,所述破竹通口与推压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破竹刀具往复移动的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包括外端和内端,所述内端位于破竹通口,所述外端位于固定架外周;所述破竹装置还包括用于移动各个破竹刀具的第一驱动器,所述破竹刀具通过第一驱动器于外端和内端往复移动,第一驱动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测径装置包括内径检测组件、检测感应组件和用于竹杆放置并对准内径检测组件的测径载台,测径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所述推压装置包括可朝向破竹装置往复移动的推压头,推压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

第一驱动器的固定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只要能够驱动破竹刀具由外端向破竹通口移动即可。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器设于滑动轨道的外端所在的固定架上。

第一驱动器可以采用电机、气缸、液压缸等多种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驱动器采用气缸。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快速自动撞竹机还包括接料装置,所述接料装置 包括可启闭下料已剖开竹杆的接料斗和出料带,所述接料斗位于出料带上方,接料斗位于破竹通口与顶压头相对的一侧后方。

优选的,所述接料斗包括斗体,斗体底部设有供已剖开的竹杆下落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可活动的底板,所述接料斗还包括用于驱动底板活动启闭斗体开口的启闭驱动器。

优选的,所述出料带呈条形环带状,所述接料装置下方为出料平台,出料带位于出料平台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提升机构,所述堆叠平台位于机架的底部,提升机构连接堆叠平台和测径载台;所述测径载台位于堆叠平台上方。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将竹杆夹紧并固定于破竹刀具与推压头之间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两组夹板组,所述夹板组分别位于破竹刀具至推压头连线的上下两端,每组夹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夹板,夹板与机架铰接。

优选的,所述机架还设有夹持滑架,夹板与夹持滑架铰接,夹持滑架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机架还设有用于控制夹持滑架滑动的第三驱动器。

优选的,内径检测组件包括两个可撑开的滑块和用于记录滑块撑开最大间距的记录器,所述滑块移动的路径位于同一直线内,所述记录器与控制中心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快速自动撞竹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自动撞竹机,堆叠平台用于竹杆的放置和堆叠,通过移动装置将竹杆从堆叠平台运输至测径载台,检测感应组件检测到竹杆后,检测组件对竹杆的内径进行检测,将结果输送至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操作 第一驱动器选择适合尺寸的破竹刀具,移动装置将内径检测完毕的竹杆移动至破竹刀具和推压头之间,最后通过推压头挤压竹杆将其切割成若干竹条,完成破竹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的破竹装置内的固定架和破竹刀具可移动式的分离设置,刀具可以相对固定架在滑动轨道的内端和外端之间往复移动,固定架和破竹刀具分离,在筛选刀具时,第一驱动器仅需针对单个破竹刀具进行选择移动,即可完成刀具的筛选,相比整个破竹装置进行移动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分离式刀具的优点在于:

1.第一驱动器仅需驱动单个破竹刀具,所需功率较低,第一驱动器负载较低,不易损坏;

2.单个破竹刀具重量较低,在第一驱动器移动时速度也较快,因此选择刀具时可以达到快速选择的目的,缩短破竹刀具选择时间,提高破竹效率;

3.相对整个破竹装置处于活动状态(即固定架相对机架在破竹刀具选择时处于活动状态),破竹装置与固定架的连接处为活动连接,连接处极易损坏,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架与机架相固定,而破竹刀具作为移动端,重量较轻,因此也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整个破竹装置更稳定,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自动撞竹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快速自动撞竹机的结构示意图(夹持机构夹紧时);

图4为本实施例快速自动撞竹机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破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破竹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接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接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自动撞竹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堆叠平台;10、传送带;2、测径装置;20、滑块;21、滑槽;22、检测感应组件;3、测径载台;4、推压头;5、破竹装置;50、破竹刀具;6、提升机构;7、夹板;70、弧面板;71、夹持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8所示的快速自动撞竹机,包括机架、堆叠平台1、用于竹杆移动的移动装置、测径装置2、破竹装置5、推压装置和控制中心。

堆叠平台1,用于竹杆的堆叠,使用时工人仅需将待破竹的竹杆堆叠在堆叠平台1上即可进行后续加工,堆叠平台1包括传送带10,传送带向提升机构6移动,将堆叠平台1表面的竹杆自动移动至提升机构6上,通过提升机构6进行后续移动。

传送带10位于堆叠平台1的两侧面,传送带10呈条形环带状,传送带采用链条或皮带,堆叠平台1中部镂空,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同时减少设备清理;若采用橡皮布的传送带,首先易污染,传送带表面易沾染竹刺,需要频繁清理,并且橡皮股的传送带也容易损坏。

如图5和图6所示,破竹装置5包括固定架和若干破竹刀具50,各个破竹刀具50的尺寸各不相同,用于剖切不同内径的竹杆,固定架与机架相固定,固定架和破竹刀具50可移动的分离设置,固定架的中心位置为破竹通口510,破竹通口510与推压装置的位置相对应,推压装置内的推压头4可以挤压竹杆进入破竹刀具50内完成破竹过程。

固定架上设有滑动轨道51,滑动轨道51用于破竹刀具50的往复滑动,滑动轨道51包括外端和内端,内端位于破竹通口510,滑动轨道51外端所处的固定架上还设有第一驱动器52,第一驱动器52与破竹刀具50相连接,用于驱动破竹刀具50于滑动轨道51的内端和外端往复滑动,第一驱动器52与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控制中心操作第一驱动器52。

由于原本的撞竹机可以采用多个破竹刀具固定在固定架上,在挑选刀具时通过转动或移动整个固定架实现刀具的对准,导致驱动器功率要求较高,并且固定架与机架的连接处为活动端,活动端易损坏。

本实施例中,通过破竹刀具50与固定架分体设置,实现破竹刀具50于固定架的滑动轨道51上的往复移动,达到如下效果:

1.第一驱动器仅需驱动单个破竹刀具,所需功率较低,第一驱动器负载较低,不易损坏;

2.单个破竹刀具重量较低,在第一驱动器移动时速度也较快,因此选择刀具时可以达到快速选择的目的,缩短破竹刀具选择时间,提高破竹效率;

3.固定架与机架相固定,而破竹刀具作为移动端,重量较轻,因此也提高了固定的稳定性,整个破竹装置更稳定,不易损坏。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52采用气缸进行驱动,第一驱动器52设于滑动轨道51的外端所在的固定架上。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破竹刀具50仅有简单的直线往复运动,因此通过气缸驱动即可完成简单的直线往复运动,并且气缸可以连接智能终端实现全自动化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上的滑动轨道51呈星形设置,共设有8条滑动轨道51,与滑动轨道相对应的破竹刀具也共有8个,且每个破竹刀具50对应一个气缸, 通过气缸推动破竹刀具50至破竹通口510,以及将破竹刀具50由破竹通口510拉回至滑动轨道51的外端。

测径装置2,包括内径检测组件、检测感应组件22和用于竹杆放置并对准内径检测组件的测径载台3,测径装置2与控制中心连接。

内径检测组件包括滑槽21、两个可撑开的滑块20和用于记录滑块20撑开最大间距的记录器,两个滑块20于滑槽21内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移动,记录器与控制中心连接,通过滑块20撑开的最大距离,作为竹杆内径的测量值,通过记录器将测量值反馈至控制中心。

检测感应组件22,采用距离感应器,通过距离感应器感应前方是否有物体,检测竹杆是否位于测径载台3上,若检测到竹杆,则检测感应组件22启动内径检测组件内的滑块20撑开对竹杆内径进行检测。

推压装置,包括可朝向破竹装置5往复移动的推压头4,推压装置与控制中心连接。

移动装置,包括提升机构6和夹持机构,堆叠平台1位于机架的底部,提升机构6连接堆叠平台1和测径载台3;测径载台3位于堆叠平台1上方。

其中,提升机构主要用于将堆叠平台1上的竹杆提拉并运输至上方的测径载台3上,夹持机构主要用于将竹杆夹紧并固定于破竹刀具50与推压头4之间,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器和两组夹板组,夹板组分别位于破竹刀具50至推压头4连线的上下两端,每组夹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夹板7,夹板7与机架上的夹持滑架71铰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撞竹机,堆叠平台用于竹杆的放置和堆叠,通过移动装置将竹杆从堆叠平台运输至测径载台,检测感应组件检测到竹杆后,检测 组件对竹杆的内径进行检测,将结果输送至控制中心,通过控制中心操作第一驱动器选择适合尺寸的破竹刀具,移动装置将内径检测完毕的竹杆移动至破竹刀具和推压头之间,最后通过推压头挤压竹杆将其切割成若干竹条,完成破竹过程。

由于夹板7是用于竹杆的固定,若只有一处夹板7支撑,则中心会偏向于夹板7的两侧,因此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每组夹板组至少2个夹板,而本实施例中优选每组夹板组为2个夹板7,已经基本满足夹持的需求,多了也较为浪费硬件材料。

机架还设有夹持滑架71,夹板7与夹持滑架71铰接,夹持滑架71与机架滑动连接,机架还设有用于控制夹持滑架71滑动的第三驱动器,通过夹持滑架71可以操作夹板7进行前后的滑动,即可以将夹持好的竹杆向破竹刀具50方向进行小幅移动,使竹杆预压支靠在刀具上,之后再通过顶压头4将竹杆挤压进入刀具内破开。

夹板7包括用于同竹杆接触的夹持端,夹持端设有弧面板70,夹持端的弧面板70是用于同竹杆进行接触,将竹杆包裹于上下两个弧面板70内,达到更好的夹持固定下效果。

所述破竹装置5后方还设有接料装置8,所述接料斗位于出料带82上方,接料斗位于破竹通口510的后方,接料装置8包括接料斗和出料带82,接料斗包括斗体80、底板81和启闭驱动器810,斗体80底部设有开口,底板81位于开口处,启闭驱动器810与底板81相固定,启闭驱动器通过转动或移动底板81,达到底板81开启/封闭斗体80开口的目的。

底板81若采用移动的方式,由于破竹时产生大量的毛刺,若毛刺卡入移动面内,容易增加底板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导致底板81卡紧。故本实施例中选择 翻转底板81的方式对斗体的开口进行启闭,通过打开底板81可以将斗体80内已剖开的竹杆落下,落入下方的出料平台上。

出料平台设有出料带82,出料带82呈条形环带状,出料带82位于出料平台的两侧,出料带82采用链条或皮带。出料平台中部镂空,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同时减少设备清理;若采用橡皮布的出料带82,首先易污染,出料带82表面易沾染竹刺,需要频繁清理,并且橡皮股的出料带82也容易损坏。

接料装置8和破竹装置5之间还设有导向筒83,导向筒83的作用在于将破竹刀具50剖切完毕的竹杆让其靠破竹时的惯性沿着导向筒83向接料装置的斗体80移动,保证竹杆能够顺利落入斗体80内。

导向筒83的形状为中空的台形,导向筒83一端为大开口端,另一端为小开口端,大开口端朝向破竹装置5,小开口端朝向接料装置8的斗体80。

由于破竹刀具50在剖切竹杆时,竹杆是沿中心轴向外四散剖开,因此在推压头4推动竹杆向前移动时,竹杆会四散开来,因此增设导向筒83后,可以将散开的竹杆进行集中,避免竹杆掉落到斗体80外部。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如下:

1、竹杆堆叠于堆叠平台1上,通过传送带10输送至提升机构6;

2、提升机构6将堆叠平台1上的竹杆向上移动,输送至测径载台3上;

3、检测感应组件22检测到测径载台3上有竹杆,启动测径装置2内的滑块20向两侧撑起,记录器记录两滑块20之间的间距,并将检测数值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操作第一驱动器52,将对应的破竹刀具50从外端移动至破竹通口510内待使用;

4、测径载台3快速下落,使表面的竹杆掉落至下方的夹板组上,之后第二驱动器启动,将上下夹板组上的夹板7夹紧竹杆至中部(推压头4对应的位置), 竹杆夹紧于弧面板70之间;

5、第三驱动器启动使夹持滑架71向破竹刀具50移动,夹板7带着竹杆抵压在破竹刀具50表面进行预压支靠;

6、推压头4向破竹刀具50一侧挤压,将竹杆挤压进入破竹刀具50内,完成破竹工艺。

以上所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