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8942阅读:8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主要涉及木材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是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木材之一。但是杨木易变形、爱长虫、容易发霉虫蛀,目前杨木的处理过程中,为防止发霉虫蛀,都是用多种化学试剂进行处理,容易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安全健康的杨木防霉防蛀的处理方法。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蒸制:将杨木置于蒸汽中蒸制30~35分钟,瞬间高温,杀灭杨木内部及表面的杂菌,抑制发霉虫蛀,取出,降温至40~45℃,能够松解纤维结构,增加杨木的柔软性,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得蒸制杨木;(2)冷冻干燥:将蒸制杨木置于-38~-36℃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20~22%,增加杨木内部细密的气孔结构,增加空气含量,便于水分的散失,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细密的气孔结构可以增加杨木的形变程度,增加柔软性,降低脆度,减少开裂和变形,得初干杨木;(3)浸泡杀菌:将初干杨木置于浸泡液中,于80~85℃恒温浸泡5~6天,每天超声2次,每次超声30~35分钟,取出,促进浸泡液中的抑菌成分进入杨木内部的细密气孔中,有效抑制杂菌和害虫的生长,减少发霉虫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得浸泡杨木;(4)加热干燥:将浸泡杨木置于干燥室,调节温度为64~66℃、湿度为77~79%、干燥至含水量为56~58%,去除杨木中的酒精和水分,酒精的快速挥发增加杨木的细密孔隙,增加柔软性,喷洒聚赖氨酸溶液,于12~14℃静置浸润10~12小时,使杨木的含水量均匀,再次烘干时气孔均匀,避免开裂,聚赖氨酸在杨木表面形成抑菌层,既能防霉防蛀,还能避免杨木吸潮,延长使用寿命,再调节温度为45~47℃、湿度为80~82%、干燥至含水量为14~16%,水分缓慢释放,使杨木内的气孔均匀细密,避免产生开裂现象,便于加工,节约生产成本,得杨木。所述步骤(1)的杨木,为去皮杨木,厚度≤8cm。所述步骤(1)的降温,速度为0.2℃/分钟。所述步骤(3)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子21~23、苦参16~18、白马骨16~18、香附16~18、臭椿皮11~13、山木通根11~13、黄柏7~9、华桔竹叶7~9、秦皮7~9、红椋子5~7;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是将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8~10倍量的水,搅拌均匀,置于-45~-43℃冷冻12~14小时,取出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30~4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62~64%的酒精溶液,于45~47℃、31~33khz超声30~35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30~35倍量的体积分数为46~48%的酒精溶液,于45~47℃、31~33khz超声30~35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60~70倍量的水,加热煮沸,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1/2,过滤,合并所有滤液,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保持杨木的天然色泽,利于杨木的加工利用,得浸泡液。所述步骤(3)的超声,每天两次超声的间隔为6~8小时,频率为25~27khz。所述步骤(4)的聚赖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03~0.05%的聚赖氨酸溶液,按杞柳重量计,喷洒量为20~25ml/kg。所述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制备的杨木。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方法简单,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使杨木的抑菌率达到76.3%,便于贮藏和使用,使用寿命延长16.2%,减少发霉虫蛀带来的损失,经济收入提高7.6%;将杨木置于蒸汽中进行蒸制,瞬间高温,杀灭杨木内部及表面的杂菌,抑制发霉虫蛀,同时瞬间高温后将温度逐渐降低,能够松解纤维结构,增加杨木的柔软性,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将杨木进行冷冻干燥,增加杨木内部细密的气孔结构,增加空气含量,便于水分的散失,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细密的气孔结构可以增加杨木的形变程度,增加柔软性,降低脆度,减少开裂和变形;将初干杨木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和超声,促进浸泡液中的抑菌成分进入杨木内部的细密气孔中,有效抑制杂菌和害虫的生长,减少发霉虫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浸泡液由多种植物中药粉碎后提取得到,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保持杨木的天然色泽,利于杨木的加工利用;干燥时先高温低湿快速去除杨木中的酒精和水分,酒精的快速挥发增加杨木的细密孔隙,增加柔软性;喷洒聚赖氨酸溶液后低温静置浸润,使杨木的含水量均匀,再次烘干时气孔均匀,避免开裂,聚赖氨酸在杨木表面形成抑菌层,既能防霉防蛀,还能避免杨木吸潮,延长使用寿命;最后经杨木在低温高湿环境下进行烘干,水分缓慢释放,使杨木内的气孔均匀细密,避免产生开裂现象,便于加工,节约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蒸制:将杨木置于蒸汽中蒸制30分钟,瞬间高温,杀灭杨木内部及表面的杂菌,抑制发霉虫蛀,取出,降温至40~45℃,能够松解纤维结构,增加杨木的柔软性,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得蒸制杨木;(2)冷冻干燥:将蒸制杨木置于-38℃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20~22%,增加杨木内部细密的气孔结构,增加空气含量,便于水分的散失,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细密的气孔结构可以增加杨木的形变程度,增加柔软性,降低脆度,减少开裂和变形,得初干杨木;(3)浸泡杀菌:将初干杨木置于浸泡液中,于80℃恒温浸泡5天,每天超声2次,每次超声30分钟,取出,促进浸泡液中的抑菌成分进入杨木内部的细密气孔中,有效抑制杂菌和害虫的生长,减少发霉虫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得浸泡杨木;(4)加热干燥:将浸泡杨木置于干燥室,调节温度为64℃、湿度为77%、干燥至含水量为56~58%,去除杨木中的酒精和水分,酒精的快速挥发增加杨木的细密孔隙,增加柔软性,喷洒聚赖氨酸溶液,于12℃静置浸润10小时,使杨木的含水量均匀,再次烘干时气孔均匀,避免开裂,聚赖氨酸在杨木表面形成抑菌层,既能防霉防蛀,还能避免杨木吸潮,延长使用寿命,再调节温度为45℃、湿度为80%、干燥至含水量为14~16%,水分缓慢释放,使杨木内的气孔均匀细密,避免产生开裂现象,便于加工,节约生产成本,得杨木。所述步骤(1)的杨木,为去皮杨木,厚度≤8cm。所述步骤(1)的降温,速度为0.2℃/分钟。所述步骤(3)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子21、苦参16、白马骨16、香附16、臭椿皮11、山木通根11、黄柏7、华桔竹叶7、秦皮7、红椋子5;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是将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8倍量的水,搅拌均匀,置于-45℃冷冻12小时,取出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3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62%的酒精溶液,于45℃、31khz超声30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3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46%的酒精溶液,于45℃、31khz超声30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60倍量的水,加热煮沸,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1/2,过滤,合并所有滤液,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保持杨木的天然色泽,利于杨木的加工利用,得浸泡液。所述步骤(3)的超声,每天两次超声的间隔为6小时,频率为25khz。所述步骤(4)的聚赖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03%的聚赖氨酸溶液,按杞柳重量计,喷洒量为20ml/kg。所述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制备的杨木。实施例2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蒸制:将杨木置于蒸汽中蒸制30分钟,瞬间高温,杀灭杨木内部及表面的杂菌,抑制发霉虫蛀,取出,降温至40~45℃,能够松解纤维结构,增加杨木的柔软性,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得蒸制杨木;(2)冷冻干燥:将蒸制杨木置于-37℃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20~22%,增加杨木内部细密的气孔结构,增加空气含量,便于水分的散失,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细密的气孔结构可以增加杨木的形变程度,增加柔软性,降低脆度,减少开裂和变形,得初干杨木;(3)浸泡杀菌:将初干杨木置于浸泡液中,于3℃恒温浸泡5天,每天超声2次,每次超声30分钟,取出,促进浸泡液中的抑菌成分进入杨木内部的细密气孔中,有效抑制杂菌和害虫的生长,减少发霉虫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得浸泡杨木;(4)加热干燥:将浸泡杨木置于干燥室,调节温度为65℃、湿度为78%、干燥至含水量为56~58%,去除杨木中的酒精和水分,酒精的快速挥发增加杨木的细密孔隙,增加柔软性,喷洒聚赖氨酸溶液,于13℃静置浸润11小时,使杨木的含水量均匀,再次烘干时气孔均匀,避免开裂,聚赖氨酸在杨木表面形成抑菌层,既能防霉防蛀,还能避免杨木吸潮,延长使用寿命,再调节温度为46℃、湿度为81%、干燥至含水量为14~16%,水分缓慢释放,使杨木内的气孔均匀细密,避免产生开裂现象,便于加工,节约生产成本,得杨木。所述步骤(1)的杨木,为去皮杨木,厚度≤8cm。所述步骤(1)的降温,速度为0.2℃/分钟。所述步骤(3)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子22、苦参17、白马骨17、香附17、臭椿皮12、山木通根12、黄柏8、华桔竹叶8、秦皮8、红椋子6;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是将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9倍量的水,搅拌均匀,置于-44℃冷冻13小时,取出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35倍量的体积分数为63%的酒精溶液,于46℃、32khz超声33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3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47%的酒精溶液,于46℃、32khz超声33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65倍量的水,加热煮沸,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1/2,过滤,合并所有滤液,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保持杨木的天然色泽,利于杨木的加工利用,得浸泡液。所述步骤(3)的超声,每天两次超声的间隔为7小时,频率为26khz。所述步骤(4)的聚赖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04%的聚赖氨酸溶液,按杞柳重量计,喷洒量为23ml/kg。所述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制备的杨木。实施例3一种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蒸制:将杨木置于蒸汽中蒸制35分钟,瞬间高温,杀灭杨木内部及表面的杂菌,抑制发霉虫蛀,取出,降温至40~45℃,能够松解纤维结构,增加杨木的柔软性,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得蒸制杨木;(2)冷冻干燥:将蒸制杨木置于-36℃冷冻干燥至含水量为20~22%,增加杨木内部细密的气孔结构,增加空气含量,便于水分的散失,抑制霉菌生长,同时细密的气孔结构可以增加杨木的形变程度,增加柔软性,降低脆度,减少开裂和变形,得初干杨木;(3)浸泡杀菌:将初干杨木置于浸泡液中,于85℃恒温浸泡6天,每天超声2次,每次超声35分钟,取出,促进浸泡液中的抑菌成分进入杨木内部的细密气孔中,有效抑制杂菌和害虫的生长,减少发霉虫蛀现象,延长使用寿命,得浸泡杨木;(4)加热干燥:将浸泡杨木置于干燥室,调节温度为66℃、湿度为79%、干燥至含水量为56~58%,去除杨木中的酒精和水分,酒精的快速挥发增加杨木的细密孔隙,增加柔软性,喷洒聚赖氨酸溶液,于14℃静置浸润12小时,使杨木的含水量均匀,再次烘干时气孔均匀,避免开裂,聚赖氨酸在杨木表面形成抑菌层,既能防霉防蛀,还能避免杨木吸潮,延长使用寿命,再调节温度为47℃、湿度为82%、干燥至含水量为14~16%,水分缓慢释放,使杨木内的气孔均匀细密,避免产生开裂现象,便于加工,节约生产成本,得杨木。所述步骤(1)的杨木,为去皮杨木,厚度≤8cm。所述步骤(1)的降温,速度为0.2℃/分钟。所述步骤(3)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楝子23、苦参18、白马骨18、香附18、臭椿皮13、山木通根13、黄柏9、华桔竹叶9、秦皮9、红椋子7;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是将所有原料粉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10倍量的水,搅拌均匀,置于-43℃冷冻14小时,取出后,加入所有原料重量40倍量的体积分数为64%的酒精溶液,于47℃、33khz超声35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35倍量的体积分数为48%的酒精溶液,于47℃、33khz超声35分钟,过滤,向滤渣中加入滤渣重量70倍量的水,加热煮沸,煎煮至体积为原来的1/2,过滤,合并所有滤液,不含任何有害化学成分,保持杨木的天然色泽,利于杨木的加工利用,得浸泡液。所述步骤(3)的超声,每天两次超声的间隔为8小时,频率为27khz。所述步骤(4)的聚赖氨酸溶液,质量浓度为0.05%的聚赖氨酸溶液,按杞柳重量计,喷洒量为25ml/kg。所述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制备的杨木。对比例1步骤(1)中的降温为瞬间降温,速度为2℃/分钟,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2去除步骤(2),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3步骤(3)中的浸泡液为氯化汞溶液,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4步骤(4)中直接于温度为64℃、湿度为77%、干燥至含水量为14~16%,其余方法,同实施例1。对比例5现有传统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实施例和对比例杨木防霉防蛀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分别选择完整、无破损、厚度为6cm、长度为20cm、宽度为10cm的去皮杨木板90块,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实施例组、对比例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块,各组的杨木板分别用该组的方法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去各组的木屑50g,加入200g水,于130℃蒸制40分钟后,过滤,将各组的提取液100μl分别加入各组的霉菌培养基中,各组的霉菌培养基为100块,培养24小时后,进行计数,计算抑菌率,处理后置于温度为25℃、环境湿度为85%的环境中,观察杨木板多久后发霉,实施例和对比例杨木防霉防蛀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见表1。表1:实施例和对比例杨木防霉防蛀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项目抑菌率/(%)处理痕迹发霉/(天)毒性实施例176.0很淡98无实施例276.3很淡101无实施例375.8很淡99无对比例170.3很淡91无对比例275.1很淡93无对比例379.6淡118有对比例474.2很淡82无对比例562.4浓44有空白对照组12.3—8无注:“—”表示无。从表1的结果表明,实施例的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抑菌率明显较对比例高,处理痕迹很淡,处理后置于温度为25℃、环境湿度为85%的环境中,可保持101天后才开始发霉,较对比例明显延长贮存时间和使用寿命,安全无毒,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杨木的防霉防蛀处理方法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