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枝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990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枝粉碎机。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果树树枝的处理一般是做为废料丢弃或采用燃烧方式处理,也有直接作为燃料的,但是对树枝的这些处理方式,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也浪费了资源,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这些原来仅能被当作废料或仅仅作为燃料的植物枝开始变废为宝。人们当前大多数采用树枝粉碎机对树枝进行粉碎再对树枝进行重新利用,但是由于需要粉碎的树枝长短不一、大小不一,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给人们使用树枝粉碎机带来可极大的不便,妨碍了人们对树枝粉碎机的应用。而葡萄枝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其粉碎后的锯末开始用作复合地板加工,尤其适合做食用菌袋里的填充物,因而需要需求一种更适合对葡萄枝进行粉碎的机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葡萄枝粉碎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葡萄枝粉碎机,所述葡萄枝粉碎机包括支撑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的传送带结构、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下方的支撑脚、位于所述传送带结构右方的搅拌结构、位于所述传送带结构上方的辊轴结构、位于所述辊轴结构左侧的粉碎结构及位于所述搅拌结构下方的出料管,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方的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右侧的第三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架下方的第四支撑架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下方的第五支撑架,所述传送带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方的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传送带及位于所述传送带下方的第二支撑柱,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框体、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搅拌叶及位于所述搅拌叶下方的倒料杆,所述辊轴结构包括支撑杆、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辊轴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的第二转轴,所述粉碎结构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的粉碎圆柱、设置于所述粉碎圆柱上的若干粉碎齿及固定所述粉碎圆柱的第三转轴。

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第四支撑架及第五支撑架均呈L型。

所述第一支撑柱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柱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轴转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柱呈Z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搅拌叶呈长方体,所述搅拌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倒料杆的左端与所述框体的左壁下端轴转连接,所述倒料杆上表面的右端与所述框体右壁的下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粉碎齿呈三角形,所述粉碎齿的一表面与所述粉碎圆柱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转轴贯穿所述粉碎圆柱的前后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葡萄枝粉碎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并且可以有效对葡萄枝的植物细胞壁进行破坏,使得葡萄枝的木屑满足食用菌袋的装袋要求,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保护环境,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葡萄杆粉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葡萄枝粉碎机包括支撑结构1、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之间的传送带结构2、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下方的支撑脚3、位于所述传送带结构2右方的搅拌结构4、位于所述传送带结构2上方的辊轴结构5、位于所述辊轴结构5左侧的粉碎结构6及位于所述搅拌结构4下方的出料管7。

如图1所述,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支撑架1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上方的第二支撑架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12右侧的第三支撑架1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架13下方的第四支撑架14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下方的第五支撑架15。所述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第三支撑架13、第四支撑架14及第五支撑架15均呈L型。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一端与所述粉碎结构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1位于下方。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一端与所述粉碎结构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搅拌结构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2位于上方。所述第三支撑架13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结构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搅拌结构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1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右方。所述第四支撑架14的一端与所述搅拌结构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管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架14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架13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右方。所述第五支撑架15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架15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管7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撑架15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1及第四支撑架14的下方。所述传送带结构2包括第一支撑柱21、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上方的转动轴23、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3上的传送带22及位于所述传送带22下方的第二支撑柱24。所述第一支撑柱21呈长方体,其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其上端与所述转动轴2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转动轴23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1的上端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柱24呈Z字形,以便使得所述传送带22上的木屑传送到所述搅拌结构4中。所述第二支撑柱24的上端与所述转动轴23轴转连接,使得所述转动轴23可以在所述第二支撑柱24上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柱2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22设置于所述转动轴23上。所述第一支撑柱21与所述第二支撑柱24用于支撑所述传送带22及转动轴23。所述支撑脚3设有三个,所述支撑脚3呈长方体,位于左侧的两个支撑脚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撑脚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五支撑架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搅拌结构4包括电机41、位于所述电机41下方的第一转轴42、位于所述电机41下方的框体43、设置于所述框体43内部的搅拌叶44及位于所述搅拌叶44下方的倒料杆45。所述电机41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1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三支撑架1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42与所述电机41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转轴42在所述电机41的作用下转动。所述第一转轴42的下端穿过所述框体43的上壁延伸至所述框体43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倒料杆45的上方。所述搅拌叶呈长方体,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42固定连接,使得搅拌叶在第一转轴42的带动下旋转。所述倒料杆45的左端与所述框体43的左壁下端轴转连接,使得所述倒料杆45可以围绕所述框体43左壁的下端转动,所述倒料杆45上表面的右端与所述框体43右壁的下表面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木屑露出。所述框体43呈圆柱体。所述第四支撑杆14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4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4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辊轴结构5包括支撑杆51、位于所述支撑杆51下方的辊轴52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1下端的第二转轴53。所述支撑杆51呈长方体,其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3穿过所述支撑杆51及辊轴52的前后表面,使得所述辊轴52可以围绕所述第二转轴53转动。所述辊轴52呈圆柱状,所述辊轴52圆心距离所述传送带22的垂直距离稍微大于所述辊轴52的半径,从而能够有效的对木屑进行压辊。所述粉碎结构6包括外壳61、收容于所述外壳61内的粉碎圆柱62、设置于所述粉碎圆柱62上的若干粉碎齿63及固定所述粉碎圆柱62的第三转轴64。所述外壳61上部分呈竖直的圆柱状,即所述圆柱的圆形表面位于上下两侧。所述外壳61的下部分呈水平的圆柱状,且其圆形表面位于前后两侧,所述粉碎圆柱62位于所述外壳61的下部分,所述外壳61的上部分用于进料。所述第一支撑架11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61的下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12的左表面与所述外壳61的上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粉碎圆柱62呈圆柱状。所述粉碎齿63呈三角形,其一表面与所述粉碎圆柱62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粉碎齿63随着所述粉碎圆柱62的转动而转动,进而对葡萄枝进行有效的粉碎。所述第三转轴64贯穿所述粉碎圆柱62的前后表面,使得所述粉碎圆柱62可以围绕所述第三转轴64转动,从而方便进行粉碎工作。所述出料管7的上开口对准所述倒料杆45的右端,从而使得所述倒料杆45打开时,所述木屑顺利进入到所述出料管7中。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葡萄枝粉碎机工作时,首先将葡萄枝放入到所述外壳61中,然后葡萄枝进入到所述外壳61的下部分,所述粉碎圆柱62转动,带动所述粉碎齿63转动,从而对葡萄枝进行粉碎。粉碎后的葡萄枝穿过所述粉碎圆柱62落入到所述传送带22上,所述传送带22在转动轴23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辊轴52亦开始转动,当粉碎后的葡萄枝被传送带所述辊轴52的下方时,所述辊轴52对其进行压辊,压辊完以后,所述压辊后的葡萄枝落入到所述搅拌结构4的框体43内,所述电机41启动,带动第一转轴4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44转动,从而对框体43内的压辊后的葡萄枝进行搅拌,防止其粘结在一起,搅拌完毕后,打开倒料杆45,使得倒料杆45围绕所述框体43左壁的下端转动,从而使得倒料杆45上的搅拌后的葡萄枝进入到所述出料管7中,从而方柏霓进行收集。至此,本实用新型葡萄枝粉碎机工作完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