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4191发布日期:2019-04-17 03:5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用于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在能使工具装置绕工具接收装置的输出轴可旋转地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中的工具装置,尤其用于加工工件,具有至少一个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与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可松脱地可连接,其中,附接装置可这样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使得输出轴的输出轴线和工具装置的工具旋转轴线基本上重合,其中,附接装置具有槽口。



背景技术:

在de29605728ul中公开了一种包括锯片的切割片,具有居中的紧固开口,用于形状锁合地紧固在输出轴上,该输出轴绕其纵轴线振荡地被驱动,其中,切割片圆形地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简单的结构措施改善用于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装置。

该任务通过用于接收在能使工具装置绕工具接收装置的输出轴可旋转地运行的手持式工具机中的工具装置解决,其尤其用于加工工件,工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与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可松脱地可连接,其中,附接装置可这样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使得输出轴的输出轴线和工具装置工具的旋转轴线基本上重合,其中,附接装置具有槽口。

根据本发明,附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将槽口沿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至少部分限界的夹卡翼,该夹卡翼基本上沿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通过第一边界棱边限界,该第一边界棱边位于绕工具旋转轴线的第一,尤其最小的,边界圆上,其中,夹卡翼至少基本上沿着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平面延伸。

本发明在后面主要以一工具装置为例进行描述,该工具装置尤其用于借助尤其手引导式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进行应用,该工具机具有绕输出轴线旋转地运动的工具接收装置。但附图的限制不应理解为这种工具装置的应用可能性的限制。

所述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是一设备,该设备具有一个或多个驱动马达和必要时一个或多个传动装置以及至少一个输出(从动)轴,该输出轴具有-要在几何形状意义上理解的-输出轴线。工具接收装置间接或直接布置在输出轴上。工具接收装置是一个或多个构件,通过所述构件将转矩施加到工具、尤其工具装置上,其中,工具接收装置将工具优选——尤其在手引导式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情况下——也固定保持,使得工具、尤其工具装置仅仅通过工具接收装置既固定保持也被加载以输出转矩。术语输出转矩和以输出构成的术语表示由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或者说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相应构件传递到工具、尤其工具装置上的力矩,术语驱动力矩表示由工具、尤其工具装置接收的力矩。

手引导式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具有携带装置,尤其把手和类似的,通过携带装置,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与紧固在其上的工具、尤其工具装置可借助操作力引导。典型地,手引导式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设有电驱动马达,但也已知其他构造方式,例如借助内燃机运行的、液压或气动运行的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且可在本发明的框架中应用。

所述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使得能将工具装置,尤其对于高速旋转应用,无工具地接收或者说夹紧,使得优选不需要附加的、尤其可取下的保险元件,例如紧固螺钉,用来将工具装置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设置用于将工具装置以特别快和方便的方式与工具接收装置连接或者说夹紧,使得操作者在这种工具机的情况下可特别快地变换工具。也由此不再需要应用附加工具,例如扳手或螺丝刀,来将工具装置与工具机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是特别有利的,因为至少一个夹卡翼这样构型,使得工具装置能以振动最小化的方式通过手持式工具机驱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沿径向方向延伸的夹卡翼不仅引起特别有利地将转矩从工具接收装置的输出轴传递到工具装置上,而且还特别使得能实现工具装置在以工具接收装置夹紧的状态中的振动最小化的运行。由此可将在工具装置运行时形成的振动更好地接收,该振动可能随在夹卡状态中的预紧力的增大而增强。

附接装置设置用于与传统的市面上的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可松脱地连接,使得保证工具装置向下兼容。向下兼容在此尤其以下述方式实现,夹卡翼的第一边界棱边位于第一边界圆上,该第一边界圆相当于传统的市面上的工具装置的最小直径,使得能实现工具装置在传统工具接收装置上的对中。

“可松脱地”应在上下文中尤其理解为“可无损地分开”。

第一边界棱边可以至少区段地限界工具装置的槽口。尤其,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可以至少区段地限界工具装置的槽口。

所述工具装置可以基本上在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延伸。槽口尤其可以设置用于将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至少部分,尤其完全,包围。

“包围”应在上下文中尤其理解为在至少一个平面中,例如工具旋转轴线或输出轴线的正交平面,绕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尤其绕工具接收装置,优选绕工具接收件的夹卡装置和携动装置360°包围,。

“设置”应尤其理解为专门编程、设计和/或配备。设有用于确定功能的对象,应尤其理解为,该对象在至少一个应用和/或运行状态中满足和/或实施该确定的功能。

“正交平面”应在上下文中理解为一平面,该平面由至少两个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指向的方向展开。在此,稍微的偏差,例如展开出正交平面的方向的直至5%,尤其直至4%,优选直至3%,优选直至2%,特别优选直至1%的角度偏差应在专业人员的技术知识和能力的范畴中。

术语“输出轴线”和“工具旋转轴线”在此分别表示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的假想的几何旋转轴线以及工具装置的假想的几何旋转轴线。

优选,夹卡翼可以具有径向的形状锁合元件,该形状锁合元件尤其设置用于形成形状锁合连接,以便沿绕工具装置的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驱动工具装置。夹卡翼可以在此实施为径向的隆起或径向舌部。

槽口,尤其槽口的槽口轮廓,尤其可以具有n重,尤其2重,优选4重,优选6重,旋转对称,其中,n是从两至无穷大的自然数。

“旋转对称”应在上下文中理解为工具装置的槽口的槽口轮廓的对称性,该槽口轮廓尤其在工具装置绕工具装置的中心点或者说工具旋转轴线相对于相对于工具装置的一固定体旋转360°时彼此成像n次或者说重合n次。数字n在此应是在从二至无穷大的范围中的自然数。

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的符合目标的扩展方案。

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夹卡翼构造为弹簧翼(弹动翼)。夹卡翼可以设置用于将工具装置与工具接收装置这样连接,使得工具装置至少部分通过弹性变形或者说弹性弯曲接收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的负载。优选,夹卡翼具有的相当于弹簧刚度的最大基准参量d为400000牛/毫米以下。优选,夹卡翼具有的相当于弹簧刚度的最大基准参量d具有的值在从10000牛/毫米至350000牛/毫米的值域中。相当于弹簧刚度的最大基准参量d优选由以下的关系式得出:

f=dz,其中,

其中,l表示夹卡翼在第一边界圆和第二边界圆之间的尤其求平均的最大延伸尺度,b表示夹卡翼沿着第二边界圆的最大切向延伸尺度,h表示夹卡翼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的最大材料厚度。最大材料厚度h可以优选相应于从0.5毫米至1.6毫米的值域中的值。由此工具接收装置可以将夹卡翼可靠地紧固,其方式是,将夹卡翼至少区段地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这样夹紧,以使得夹卡翼实施成可沿轴向方向弹性弯曲。

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夹卡翼关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和轴向方向展开的每个对称平面都不对称,尤其不镜像对称。

“每个对称平面”应在上下文中理解为每个以下对称平面,其通过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沿绕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在直至30°,尤其直至60°,优选直至90°,优选直至120°,更优选直至180°,特别优选直至360°的角度区域中的构成径向轴线的每个径向方向得到。

由此可以尤其避免工具装置与工具接收装置的多侧可连接性,使得工具装置仅由设置用于以工具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侧与工具接收装置连接。由此可以按照pokayoke原理实现即刻的错误揭示和/或错误避免,其方式是,当工具装置与并不设置用于以工具接收装置接收的侧与工具接收装置连接时,操作者获得对此的反馈。

所述工具装置是特别有利地,因为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这样构型,使得工具装置能以振动最小化的方式以手持式工具机驱动,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的不对称实施不仅引起转矩从工具接收装置的输出轴特别有利地传递到工具装置,而且也使得能实现工具装置在以工具接收装置夹紧的夹紧状态中的特别振动最小化的运行。由此,在工具装置运行时形成的振动可更好地减振并随在夹紧状态中增大的预紧力增强。

此外可以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的不对称实施来确定出工具装置绕工具旋转轴线的旋转方向,由此可保证,工具装置专门构型用于仅沿唯一的旋转方向加工工件或工件组件。

此外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夹卡翼的横截面——该横截面通过工具旋转轴线的正交平面得到——基本上梯形构造,尤其基本上矩形构造。优选,所述横截面可以锥形或截锥形地构造。

可以符合目标的是,第一边界圆具有至少一个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边界棱边之间的假想的投影棱边,该投影棱边位于第一边界圆上并沿绕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同心于第一边界圆延伸。

所述至少一个,尤其每个,投影棱边沿周向的延伸尺度可比与该投影棱边相邻的第一边界棱边的延伸尺度小,所小的程度为尤其直至50%,优选直至40%,进一步优选直至30%,首选直至20%,特别首选直至10%,进一步首选直至5%。

第一边界棱边可以规定夹卡翼沿周向沿着第一边界棱边的尤其最大的延伸尺度。第一边界棱边可以设置用于使得能将工具装置与工具接收设备在工具装置与工具接收设备连接的状态中对中,尤其粗对中或者说预对中。

所述至少一个,尤其每个,投影棱边具有沿周向的最大延伸尺度,其小于工具接收装置——在无工具的工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尤其是夹卡装置或在传统工具接收装置的情况下尤其是螺栓——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使得将工具接收装置沿径向方向包围的工具装置可以预对中。

优选,位于第一边界圆上的所有第一边界棱边的沿周向的总延伸尺度比位于第一边界圆上的所有投影棱边的沿周向的总延伸尺度大,尤其大直至100%,尤其直至80%,优选直至60%,优选直至40%,特别优选直至20%,进一步优选直至10%。优选,一个,尤其每个,投影棱边小于与该投影棱边相邻的第一边界棱边。

附接装置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构造为槽口,使得携动装置和夹卡装置可抓接到槽口中或通过槽口抓接。优选,工具接收装置的至少携动装置和/或夹卡装置在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至少部分配合到工具装置的附接装置的槽口中。携动装置优选设置用于至少部分贴靠在工具装置的限界工具装置的附接装置的槽口的边缘区域上,尤其是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

替代地可以符合目标的是,附接装置通过,尤其盘形或折弯的,承载法兰构成。由此,附接装置可以特别稳定地实施,其方式是,承载法兰包含金属材料、例如钢材料或由其构成。因而可以将承载法兰特别有利地稳健地与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连接和可靠地以工具接收装置保持。此外,所述承载法兰可使得所用的材料少,因为所述承载法兰可以实施得薄并仍满足对工具装置的要求。

折弯的承载法兰设置用于以工具接收装置的夹卡装置接收,由此保证特别快和方便地接收工具装置。优选,折弯的承载法兰可以设置用于与传统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特别有效地连接,其方式是,工具装置借助锁紧螺母固定。锁紧螺母可以安放在折弯的承载法兰的空隙体积中,由此承载法兰至少区段地将锁紧螺母在至少一个平面中包围360°。

还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夹卡翼基本上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通过第二边界棱边限界,该第二边界棱边位于绕工具旋转轴线的第二,尤其最大的,边界圆上。第二边界棱边可以限界附接装置的槽口。由此可以将工具装置特别有利地对中,其方式是,将夹卡翼沿径向方向卸去负荷。借助第二边界棱边相对于第一边界棱边增大的径向间距,可以支撑较高的倾翻力矩,使得工具装置特别可靠地以工具接收装置保持。此外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工具装置具有与承载法兰连接且将承载法兰完全包围的工作区域,该工作区域设置用于作用于工件或工件组件上。由此可以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实现功能的分开,其方式是,承载法兰建立与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的稳定连接并且工作区域例如具有适配于待加工的工件或待加工的工件组件的所需要的可屈服性或甚至刚性,而在此例如不会使连接工具装置与工具接收装置的连接弱化。优选,承载法兰借助材料锁合,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连接与工作区域连接,尤其与工作区域一体地构造。

此外可以符合目标的是,工作区域这样布置在承载法兰上,使得工作区域相对于承载法兰在紧固状态中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在朝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定向的方向上突出,尤其直至2毫米,优选直至1毫米,进一步优选直至0.7毫米,优选直至0.6毫米,特别优选直至0.3毫米,进一步优选直至0.1毫米。由此可以将工具装置附加地支撑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并增大工具装置的有效支撑半径,由此引起工具装置与工具机的附加的力锁合连接。

工具装置,尤其工作区域,可以实施为磨削盘和/或分割盘和/或尤其用于磨削去料的粗磨盘。

可以要么直接是工作区域要么替代地首先是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和工作区域之间的承载法兰向外附接到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上。

承载法兰的最大直径可以为工具装置的最大直径的约20%至80%,尤其30%至70%,优选35%至60%。

提出,工具装置在承载法兰的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上方的第一承载平面和至少一个下方的第二承载平面,其中,这些承载平面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旋转轴线布置,其中,这些承载平面相互隔开间距t,其中,这些承载平面限界承载法兰的轴向延伸尺度。第一承载平面可以与第二承载平面相隔间距t,该间距t直至25毫米,尤其直至20毫米,优选直至15毫米,进一步优选直至10毫米,首选直至8毫米,特别首选直至5毫米,但也可直至3毫米,尤其直至2毫米,优选直至1毫米。由此可以实现工具装置的特别扁平和稳定的实施方式。

承载法兰可以具有基本上柱形的侧壁,该侧壁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延伸并尤其将工作区域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限界。侧壁尤其可以具有基本上正圆的横截面。

附加地,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可以通过例如罐形的承载法兰受保护,以免与工件相撞。优选,所述侧壁可以基本上同心于第一边界圆和第二边界圆。优选,所述侧壁在上方的第一承载平面和下方的第二承载平面之间延伸。所述侧壁可以设置用于将工具接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接收在侧壁的内部区域中。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可以基本上径向闭合地环绕工具旋转轴线。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可以在其绕工具旋转轴线的走向中具有槽口或者说中断部。尤其,通过闭合地环绕的侧壁可实现特别稳定的附接装置;通过具有中断部或槽口的侧壁尤其可实现特别轻和具有小的惯性矩的附接装置。

第二承载平面可以比第一承载平面离将工具装置接收的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远,尤其在工具装置布置和/或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

还提出,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具有尤其构成驱动棱边和/或驱动面的转矩接收区域,用于接收沿绕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的转矩,其中,转矩接收区域至少区段地通过夹卡翼的轴向和/或径向延伸部得到。转矩接收区域可以与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借助点支承,尤其借助线支承,优选借助面支承进行接触。

转矩接收区域尤其可以布置在下方的第二承载平面和上方的第一承载平面之间。优选,转矩接收区域以对应的驱动棱边和/或驱动面沿着绕工具旋转轴线延伸的周向相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其中,尤其,转矩接收区域之间、尤其转矩接收区域的驱动棱边和/或驱动面之间的沿着周向的最小间距尤其为第一边界圆的总周长的10%以上,优选20%以上,和特别优选60%以下。

转矩接收区域设置用于将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驱动转矩传递给工具装置。

转矩接收区域,尤其驱动棱边和/或驱动面,尤其可以逆着工具接收装置在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运行中的旋转方向折成角度并优选相对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沿绕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折成角度,尤其直至50°,优选直至40°,优选直至30°,特别优选直至25°。优选,驱动面和/或驱动棱边,尤其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驱动轴线延伸的平面中,与一个与驱动轴线以及驱动面和/或驱动棱边至少在一个点相交的直线,尤其是与径向方向,围成一角度,该角度尤其在80°以下,优选60°以下和特别优选45°以下。优选,驱动面相对于绕工具旋转轴线延伸的周向倾斜。尤其,驱动面分别与周向围成与90°不同的角度。

优选,附接装置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夹卡翼,其各自具有转矩接收区域,尤其驱动棱边和/或驱动面,所述夹卡翼相互平行且间隔开地布置,并且尤其这两个转矩接收区域绕工具旋转轴线对称。

进一步提出,工具装置具有尤其材料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与承载法兰连接的工作区域,用于加工工件。由此可以实现功能的特别有利的分开。形状锁合连接可以尤其通过承载法兰的多个轴向压印部实现,所述压印部嵌接到工作区域中并将承载法兰与工作区域形状锁合连接。轴向压印部可以实施成沿轴向方向突出的突起或尖角。轴向压印部可设置用于更好地导出热量。

可以符合目标的是,承载法兰将槽口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限界。还可以符合目标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尤其构造为弹簧臂的夹卡翼将槽口至少区段地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限界。还可以符合目标的是,槽口构造为延伸穿过工具装置、尤其附接装置的整个材料厚度的材料穿口,其中,材料穿口设置用于将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尤其工具接收装置,优选携动装置和夹卡装置,完全围绕。由此提供工具装置的特别稳定的附接装置。

“材料锁合连接”应尤其理解为,质量体通过原子或分子力接合,例如钎焊、熔焊、胶粘和/或硫化。

附接装置的材料厚度t优选由限定的范围选出,其中,材料厚度优选大于或等于0.2毫米,优选0.5毫米以上和特别优选0.8毫米以上,进一步优选,材料厚度t小于或等于4毫米,优选2毫米以下和特别优选1.5毫米以下。特别优选,材料厚度t基本上为1毫米或1.5毫米或优选在1毫米至1.5毫米之间。尤其通过由之前提到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厚度t使得能实现,一方面轻的并从而具有小的惯性矩的工具装置和另一方面实现足够稳定的工具装置。

此外可以符合目标的是,第一边界圆的直径d1相对于第二边界圆的直径d2具有的比例在从50%至95%的范围中,尤其在从60%至90%的范围中,优选在从65%至85%的范围中,优选在从70%至80%的范围中。第一边界圆尤其可以具有约22毫米,例如22.2毫米的直径d1。第二边界圆优选可以具有约29毫米的直径d2。优选,第二边界圆的直径d2相对于第一边界圆的直径d1可以具有77%的比例。由此可以使得工具装置能接收在多种传统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上。

进一步优选,第一边界圆可以具有约16毫米的直径d1,而第二边界圆具有在从约21毫米至22.5毫米范围中的直径d2,使得工具装置也可适配于市面上可获得的小工具机,尤其小手持式工具机。

特别优选,第二边界圆的直径d2相对于第一边界圆的直径d1可以具有在从71%至77%的范围中的比例。

提出,附接装置具有偶数个夹卡翼,尤其至少两个或四个或六个夹卡翼。还提出,附接装置具有绕工具旋转轴线对称布置的多个夹卡翼。由此尤其可以实现工具装置的特别有效的振动最小化。

进一步提出,承载法兰具有保险器件,该保险器件这样构造,使得在承载法兰和工作区域之间的连接中断时工作区域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通过承载法兰和手持式工具机保持在承载法兰和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之间。由此可以在所述连接意外松开时将工作区域保持在承载法兰、尤其承载法兰的保险器件和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之间,使得操作者受有效的保护免受爆裂的工具装置的飞行工作区域、尤其工作区域的部分(碎片)的影响。

保险器件可以通过承载法兰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构型,该最大径向延伸尺度超过工作区域的最小径向延伸尺度,使得承载法兰将工作区域沿径向方向交搭并从而在紧固状态中得到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的形状锁合连接。

保险器件可以实施为将承载法兰沿工具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限界的径向承载唇或者说承载凸圈。保险器件尤其构造为承载法兰的与工作区域交搭的区域。保险器件具有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将工作区域形状和/或材料锁合地与承载法兰连接。连接区域在承载法兰的径向外部区域中延伸。连接区域沿径向方向相邻于,尤其衔接于附接装置,尤其附接装置的槽口,地布置。连接区域实施为尤其环形的、优选圆环形的连接面,该连接面将工作区域与承载法兰连接。

承载法兰可以实施为承载环,该承载环在横截面中l-形构造,使得优选工作区域与承载法兰的连接仅在工具装置的朝工具接收装置定向的一侧或从工具接收装置离开地定向的一侧进行。

承载环也可以在横截面中呈u形。承载环可以在此由上子环和下子环组合成,上子环和下子环优选相互连接,尤其相互压紧。

此外提出,附接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其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与工具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共同作用。优选,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机械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例如槽口,隆起,槽道,连接条,压印部等。但也可设想,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电子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例如rfid芯片,nfc芯片,无线电波分析处理器,电子读取器(条码读取器,二维码读取器等)等或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机械和电子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组合。优选,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按照钥匙/钥匙孔原理(schlüssel-schlüsselloch-prinzip)与携动装置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或与夹卡装置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共同作用,尤其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优选,工具装置包括多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尤其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三个和完全特别优选至少四个。工具装置优选根据工具接收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包括相同数量(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但也可设想,工具装置具有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与工具接收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不同,尤其比其大。工具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可以优选尤其除了装配编码功能外构造为或用作应力卸载切口。优选为了将工具装置装配和/或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设有对工具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机械和/或电子的分析评价,尤其是借助工具接收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以便优选释放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装配和/或紧固。可设想,夹卡装置的直至将装配和/或紧固释放的运动是可禁阻的,尤其机械和/或电子地可禁阻。可设想,工具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操纵、尤其驱动工具接收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尤其以便使得能将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装配和/或紧固释放。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设想,工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尤其压印部,该压印部设置用于操纵、尤其是驱动工具接收装置的尤其可运动地支承在尤其支承面上的至少一个另外的装配编码元件,以便使得能释放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装配和/或紧固。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最大程度避免工具装置错误装配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可以有利地防止将对于工具机的安全运行不合适的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可以有利地例如防止将设置用于具有小最大转速的工具机的工具装置布置在具有大最大转速的工具机上。可以有利地实现高的操作者安全性。

还提出,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附接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上。当布置在夹卡翼上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构型为槽口时,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优选这样加工到夹卡翼中,使得夹卡翼的抵抗由于运行负载发生的塑性变形的阻抗特性减小,最多减小至夹卡翼的负载极限。可设想,在夹卡翼上布置有至少一个加固元件,例如加固肋等。布置在夹卡翼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优选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与夹卡装置的布置在钩爪上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共同作用。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按钥匙/钥匙孔原理的可靠的装配编码或紧固编码。

还提出,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沿着径向轴线具有最大延伸尺度,该最大延伸尺度最大相当于附接装置的第一边界圆和第二边界圆之间的最大间距。优选,布置在夹卡翼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具有沿着横向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尤其沿着工具装置的径向轴线的最大延伸尺度,其等于或小于工具装置的第一边界圆和第二边界圆之间的最大间距。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可靠和安全的编码。

此外提出,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在附接装置的驱动棱边和编码棱边之间的一角度区域中布置在附接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上。尤其该角度区域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为90°以下,优选60°以下和特别优选40°以下。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实现可靠的紧固编码。可以有利地最大程度避免工具装置紧固在不合适的工具机上。可以有利地实现预防操作者由于工具装置紧固在不合适的工具机上而受伤。

此外提出一种工具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工作区域,该工作区域设计用于作用于工件或工件组件;和至少一个附接装置,该附接装置设计用于接收驱动力;和至少一个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设计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工作区域,该工具装置用于以工具机,尤其手持式工具机应用。

尤其可以在附接装置和工作区域中的每个工作区域之间布置连接区域。优选,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区域可以,优选所有连接区域都可以基本上布置在下方的第二承载平面的尤其上方区域中和优选与第一承载平面基本上重合。

由此尤其可实现特别稳定的附接装置并从而良好地将转矩导入到工具装置中。

此外提出工具装置的以角磨机实现的应用,其中,所述工具装置能以4000转每分钟以上或10000转每分钟以上或20000转每分钟以上的转速运行。

“可运行”应在上下文中理解为可安全运行,使得工具装置的以工具机、尤其角磨机实现的应用相应于工具装置、例如以角磨机应用的发烧磨削盘(fieberschleifscheibe)的相同或至少近似长的应用时间或者说使用寿命。应用时间或者说使用寿命尤其应理解为以角磨机驱动的磨削器件的在磨削工具领域中通常的使用寿命。

此外提出一种用于制造工具装置的方法,其中,该工具装置具有附接装置,附接装置具有槽口,该槽口借助冲压方法制造。

此外,本发明从一种工具机系统出发,其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和至少一个手持式工具机,该手持式工具机具有至少一个工具接收装置。提出,工具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其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与工具接收装置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共同作用。优选,携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其设置用于与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在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状态中共同作用。优选,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尤其支承面处或上的布置或安放进行编码。优选,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尤其支承面处或上的布置或安放按照钥匙-钥匙孔原理进行编码。优选,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轴向编码元件,尤其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输出轴线延伸的方向起作用的轴向编码元件。优选,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到携动装置上的轴向安放可能性进行编码。优选,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与携动装置,尤其携动装置的携动爪,一体地构造。但也可设想,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独立于携动装置、尤其携动爪构造和借助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连接固定在携动装置、尤其携动爪上。优选,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机械装配编码元件,例如槽口,隆起,槽道,连接条等。但也可设想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电子装配编码元件,例如rfid芯片,nfc芯片,无线电波分析处理器,电子读取器(条码读取器,二维码读取器等)等,或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机械装配编码元件和电子装配编码元件的组合。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优选与携动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相对应地构造。在装配编码元件构型为机械装配编码元件时,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同样构造为机械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例如槽口,隆起,槽道,连接条等。在装配编码元件构型为电子装配编码元件时,工具装配编码元件同样构造为电子工具装配编码元件,例如rfid芯片,nfc芯片,无线电波分析处理器,电子读取器(条码读取器,二维码读取器等)或类似物。同样可设想装配编码元件和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另外的构型。优选,工具接收装置包括多个装配编码元件,尤其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三个和完全特别优选至少四个。工具装置优选根据工具接收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包括相同的数量。但也可设想,工具装置具有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与工具接收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的数量不同,尤其比其大。

优选,携动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携动装置的至少一个携动爪上。优选,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隆起。优选,构造为隆起的装配编码元件具有主取向,该主取向具有从输出轴线离开地指向的取向,尤其沿着横向于、尤其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延伸的方向。但也可设想,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优选,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的尤其背离输出轴线的外表面上。优选,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的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输出轴线延伸的外表面上。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设想,工具接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其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的支承面上。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的支承面上的装配编码元件可以构造为机械或电子的装配编码元件。

优选,携动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邻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的内周面上地布置。优选,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直接邻接在所述内周面上地布置。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设想,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的外周面上。优选,布置在携动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上的装配编码元件的表面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的内周面或外周面的一部分。

优选,夹卡装置,尤其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钩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优选,夹卡装置包括多个装配编码元件,尤其至少两个。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具有与1和2不同数量的布置在钩装置上的装配编码元件。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构成固定编码元件,该固定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紧固进行编码。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紧固按照钥匙-钥匙孔原理进行编码。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径向编码元件,尤其沿着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延伸的方向起作用的径向编码元件。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夹卡装置的用于将工具装置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径向起作用的紧固进行编码。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优选设置用于当在工具装置上不存在相对应的装配编码元件时至少最大程度避免或禁止该工具装置借助该夹卡装置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尤其支承面上。当在工具装置上存在相对应的装配编码元件时,优选可基于编码合格通过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与工具装置的相对应的装配编码元件的共同作用实现紧固。可设想,工具接收装置仅仅具有至少携动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装配编码元件或仅仅具有至少夹卡装置的一个或多个装配编码元件。也可设想,工具接收装置替代或附加于携动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或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具有另外的编码元件,其使得能实现对工具装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的布置进行编码:例如至少一个编码元件,其基于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而可运动,以便释放工具装置的布置;工具接收装置上的至少一个附加的静态编码元件,其例如配合到工具装置上的一槽口中;至少一个附加的可运动地受支承的编码元件,该编码元件优选在将合适的工具装置正确布置在工具装置的编码槽口中之后可运动,以例如解锁工具机的启动;或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另外的编码元件。

优选,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钩爪、尤其钩爪的夹卡槽口中。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与钩爪一体地构造。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独立于钩爪构造并借助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连接固定在钩爪上。优选,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夹卡装置的夹卡面上,尤其直接邻接于夹卡面,该夹卡面将夹卡槽口至少部分限界。优选,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构造为隆起。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可以关于钩爪的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在钩爪上。优选,钩爪的该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输出轴线延伸和/或包括输出轴线。也可设想,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在钩爪上的相对于钩爪的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间隔开的布置。

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构型可以有利地最大程度避免工具装置错误装配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可以有利地防止对于工具机的安全运行不合适的工具装置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可以有利地例如防止设置用于具有小最大转速的工具机的工具装置布置在具有大最大转速的工具机上。可以有利地可靠地有利地最大程度避免不合适的工具装置布置、尤其安放在工具接收装置处、尤其其上。可以使得能实现装配编码的结构简单的构型。可以使得能实现装配编码的结构简单的构型。可以可靠地有利地最大程度避免不合适的工具装置布置、尤其安放在工具接收装置处、尤其其上。可以有利地对工具装置借助夹卡装置的紧固进行编码。可以例如在工具装置的不合适构型——该构型构造成没有与夹卡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相对应的元件——的情况下禁阻固定可能性。可以可靠地防止不合适的工具装置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上。可以有利地实现紧凑的构型。可以有利地使得能实现可靠地保护夹卡装置的装配编码元件免于损伤,尤其通过将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布置在钩爪的夹卡槽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在此应不局限于上述应用和实施方式。尤其,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和/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机系统为了满足在此所述的工作方式而可具有与提到的数量不同数量的各元件、构件和单元以及方法步骤。此外,在公开文本中给出的值域方面,在提到的边界内的值也可应为公开并且可任意使用。

附图说明

另外的优点由后面的附图描述得到。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包含多个特征组合。专业人员也可将这些特征符合目标地单独看待并概况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附图示出:

图1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a工具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承载法兰,

图3b工具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承载法兰,

图4a图3a的承载法兰的放大图,

图4b图3a的承载法兰的夹卡翼的放大图,

图5图2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a-a,

图6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图6的工具装置的放大的剖视图a-a,

图8a图6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a-a,

图8b图6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a-a,带有手持式工具机的传统工具接收装置,

图9具有手持式工具机和图6的工具装置的工具机系统的截面,该工具装置布置在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上,

图10a图9的工具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0b第一替代工具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0c第二替代的工具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0d第三替代的工具接收装置的一部分的视图,

图11图9的手持式工具机的工具接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12工具接收装置沿着图9的第一正交平面的剖视图,

图13图9的工具接收装置的钩爪的细节图,带有工具接收装置的夹卡装置的布置在其上的装配编码元件,

图14a工具装置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的可能布置和构型的表格清单,

图14b-14e工具装置的承载法兰的另外的可能构型,

图15a工具装置和/或工具接收装置的构型,带有至少一个弹簧加载的保险和/或定位元件,

图15b工具装置和/或工具接收装置的替代于图15a的构型,带有至少一个弹簧加载的保险和/或定位元件,

图16a工具装置构型为冠形钻头的俯视图,

图16b图16a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

图17a工具装置的作为冠形钻头的替代于图15a和15b的构型的俯视图,

图17b图17a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

图18a工具装置的作为钢丝刷的替代于图15a和15b的构型的俯视图,和,

图18b图18a的工具装置的剖视图。

在后面的附图中,相同的构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8b分别涉及用于加工、尤其磨削和/或分割一个或多个工件的工具装置11,所述工件至少例如包括木头、金属、塑料、岩石材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11的呈扁平的和至少基本上盘形的实施方案的第一实施方式。工具装置11具有:尤其假想的工具旋转轴线a;和附接装置13,该附接装置用于将工具装置11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参见图9至13)连接;以及工作区域15。

工具旋转轴线a限定工具装置11的中心点和/或轴线,工具装置11在借助工具机211的运行中绕该中心点旋转。附接装置13布置在工具装置11的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内部区域中。

附接装置13具有形成穿过工具装置11的材料穿口的槽口17,该槽口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延伸穿过附接装置13的整个材料厚度t。槽口17可以设置用于将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携动装置215和夹卡装置217完全围绕,尤其是沿着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周向包围(参见图9)。槽口17将工具旋转轴线a在至少一个平面中,例如在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a延伸的正交平面中,完全包围。

附接装置13可这样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使得手持式工具机211的输出轴的输出轴线a和工具装置11的工具旋转轴线a基本上重合。

附接装置13具有至少一个夹卡翼19。附接装置13具有优选四个夹卡翼19,它们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延伸并将附接装置13的槽口17沿径向方向至少区段地限界。夹卡翼19尤其基本上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通过各一第一边界棱边21限界,所述第一边界棱边位于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第一,尤其最小的,边界圆23上。

夹卡翼19尤其基本上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通过各一第二边界棱边25限界,所述第二边界棱边位于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第二,尤其最大的,边界圆27上。尤其,第一边界圆23的直径d1小于第二边界圆27的直径d2。优选,夹卡翼19的第一边界棱边25和第二边界棱边25至少区段地将槽口17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限界。第一边界圆23同心于第二边界圆27绕工具旋转轴线a布置。第一边界圆23的第一直径d1为约22毫米大,由此工具装置11也适配于传统手持式工具机,尤其角磨机,使得保证向下兼容。替代地,第一边界圆23的第一直径d1可以不是22毫米,尤其比22毫米小,使得工具装置11也适配于小尺寸的传统手持式工具机,尤其角磨机。

第二边界棱边25可以设计用于将工具装置11沿径向方向对中和支撑。第一边界棱边21可以相应于边界圆23的圆弧走向绕工具旋转轴线a弯曲。第二边界棱边25可以相应于边界圆27的圆弧走向绕工具旋转轴线a弯曲。

附接装置13具有转矩接收区域40。转矩接收区域40具有尤其直线的或弯曲的驱动棱边40a和/或尤其平坦的或弯曲的驱动面40b。由此工具装置11的转矩接收区域40可以尤其以点接触、优选以线接触、首选以面接触的形式接触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转矩传递区域219。转矩接收区域40布置成与工具旋转轴线a间隔开。

附接装置13的转矩接收区域40设置用于将驱动力从工具机211传递给工具装置11。转矩接收区域40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布置在工具装置11的穿过工具装置11的整个材料厚度t延伸的槽口17之间。槽口17具有至少四个转矩接收区域40,它们绕工具旋转轴线a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

驱动面40b,尤其驱动面40b的驱动面区域,设置用于提供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形状锁合的和/或力锁合的、尤其可使工具装置11以旋转方式运行的连接。驱动面40b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通过至少驱动棱边40a限界。至少驱动面区域平坦地实施。驱动面40b和驱动棱边40a折成角度,尤其逆着工具接收装置213在运行中的旋转方向折成角度。驱动面40b和驱动棱边40a相对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沿绕工具旋转轴线的周向折成直至30°,尤其直至25°的角度α,如图3a所示。

第一边界棱边21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通过编码棱边35,尤其编码棱边35的编码棱边区域,和驱动棱边40a,尤其驱动棱边40a的驱动棱边区域,限界,如图4a所示。驱动棱边40a的至少驱动棱边区域直线地构造。编码棱边35的至少编码棱边区域直线地构造。至少编码棱边35基本上弯曲地构造。

编码棱边35将第一边界棱边21与第二边界棱边25连接。驱动棱边40a将第一边界棱边21与相邻的第二边界棱边25连接。编码棱边35和驱动棱边40a基本上沿径向方向延伸。

第一边界圆23具有至少一个位于沿周向相邻的两个第一边界棱边21之间的假想的投影棱边22,该投影棱边位于第一边界圆23上并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同心于第一边界圆23延伸。在此,所述至少一个位于第一边界圆23上的第一边界棱边21的沿周向的延伸尺度比位于第一边界圆23上的相邻的假想投影棱边22的延伸尺度大,所大的程度为大直至10%。优选,一个,尤其每个,投影棱边22小于与该投影棱边22相邻的第一边界棱边21。由此可以实现工具装置11的特别有利的对中,尤其预对中或者说粗对中。

夹卡翼19可尤其基本上沿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通过各一第二边界棱边25限界,所述第二边界棱边位于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第二,尤其最大的,边界圆27上。

边界棱边21,25,编码棱边35和驱动棱边40a构成槽口17的边界轮廓。尤其,第一边界棱边21,编码棱边35和驱动棱边40a形成夹卡翼19的轮廓。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将第一边界棱边21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限界并衔接到第一边界棱边21上。

驱动棱边40a和/或驱动面40b相对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折成直至30°、例如约25°的角度α。

驱动面40b和驱动棱边40a折成角度,尤其逆着工具接收装置213在运行中的旋转方向折成角度。

驱动面40b和驱动棱边40a相对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折成直至30°,例如约25°的角度α,如图3a所示。

编码棱边35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形成径向轴线r的径向方向基本上平行地布置并与之相隔直至8毫米,尤其直至6毫米,例如4.85毫米。编码棱边35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相对于驱动棱边40a折成角度并且尤其逆着工具接收装置213在工具机211运行中的旋转方向折成优选直至40°的角度。编码棱边35的延长线、尤其编码棱边区域的延长线和沿周向邻接该编码棱边的夹卡翼的驱动棱边40a的延长线、尤其驱动棱边区域的延长线尤其在工具旋转轴线a的同一侧延伸,使得工具旋转轴线a并不将编码棱边35的延长线和驱动棱边40a的延长线分隔。

夹卡翼19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对称布置。夹卡翼19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以90°相互错开布置,使得在工具装置11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360°的一整圈中得到四个旋转位置。替代地,夹卡翼19可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以180°或60°相互错开地布置,使得在工具装置11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360°的一整圈中得到两个或六个旋转位置。

夹卡翼19至少基本上沿着沿工具旋转轴线a径向方向延伸的正交平面延伸。尤其,该正交平面基本上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a延伸。

尤其,一个或多个夹卡翼19关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展开的每个对称平面不对称,尤其不镜像对称。

图4b示出其中一个夹卡翼19的细节视图。优选,该夹卡翼19具有相当于弹簧刚度的最大基准参量d,该最大基准参量具有的值来自从10000牛/毫米至350000牛/毫米的值域。夹卡翼的相当于弹簧刚度的最大基准参量d优选由以下关系式得到

f=dz,其中,

其中,l表示夹卡翼19在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之间的尤其求平均的最大延伸尺度,尤其是沿着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径向轴线r延伸的方向,b表示夹卡翼19沿第二边界圆27的切向的最大切向延伸尺度,h表示夹卡翼19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的最大材料厚度。最大材料厚度h可以优选相当于来自从0.5毫米至1.6毫米的值域的值。

槽口17这样构造,使得工具装置11仅仅能以一侧推套到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上和驱动。

尤其,槽口17的边界轮廓至少区段地具有实施为编码棱边35的编码部,该编码部设计用于将工具装置11构型成仅可通过工具装置11的设置用于以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接收工具装置11的一侧与工具接收装置213形状锁合地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连接。在此,编码部这样构造,使得槽口17以工具装置11的与之背离的一侧防止工具装置11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形状锁合连接并从而避免工具装置11的把侧搞反的装配。由此可以按照pokayoke原理实现即刻的错误揭示和/或错误避免,使得当工具装置不以设置用于接收工具接收装置213的一侧与工具接收装置213连接时,操作者获得关于此的反馈。

编码在此可以通过将第一边界棱边21和第二边界棱边25连接的编码棱边35和/或通过槽口17的驱动棱边40a进行。编码尤其可以借助槽口17的编码棱边35的取向进行,使得如果编码棱边35的取向关于驱动棱边40a不对称或者说不轴对称时,则保证,工具装置11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至少与编码棱边35和/或驱动棱边40a相应的共轭轮廓不是在两侧都可连接。

“在一侧可连接”应在上下文中理解为工具装置11的附接装置13的与侧相关的编码,该编码设置用于使得能与侧相关地实现工具装置11被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以形状锁合方式旋转携动并避免工具装置11的把侧搞反的装配。

夹卡翼19至少基本上沿着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正交平面延伸并且关于通过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展开的每个对称平面不对称,尤其不镜像对称。

尤其,所述径向轴线r这样布置,使得夹卡翼19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被基本上分成两半,尤其沿着通过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径向平面分成近似相等的两半。优选,径向轴线r构成角平分线,该角平分线将至少一个夹卡翼19的延伸尺度沿周向分开。

优选,夹卡翼19中的至少一个夹卡翼的延伸尺度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这样构造,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19并不具有轴对称性,使得尤其仅仅工具装置11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与方向相关或者说单侧的可连接性是可能的。

工具装置11具有第一侧面45,该第一侧面在紧固状态中指向手持式工具机211。工具装置11具有背离第一侧面45的第二侧面47,该第二侧面在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紧固的紧固状态中从手持式工具机211离开地指向。第一侧面45和第二侧面47将工具装置11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限界。

工具装置11的第一侧面45尤其具有径向内部的第一侧面区域46,该第一侧面区域设置用于构成用于贴靠在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贴靠面,由此将工具装置11沿轴向方向的材料应力最小化。

工作区域15盘形和扁平地实施。工作区域15位于径向外部并且限界工具装置11的径向延伸尺度。工作区域15具有多个分割部段31,分割部段设置用于切割或者说分割待加工的工件。工作区域15具有多个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延伸的材料穿口33,材料穿口设置用于将分割部段31沿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至少区段地分开。优选,分割部段31具有多个实施为磨削体的切割元件,切割元件例如布置在工具装置11的端侧上并构成工具装置11的限界部,或例如未进一步示出的构成切割棱边的尖部。尖部可以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变尖并限界工具装置11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

在替代实施方式中,工具装置11可以构造为磨削盘,用于磨削加工工件。在此,工作区域15可以具有多个磨削元件,例如磨粒,用于加工工件。在另外的替代实施方式中,工具装置11可以构造为圆锯片,用于分割加工工件。在此,工作区域15可以具有多个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突出的未进一步示出的切割齿,用于切割或者说分割工件。

专业人员在此已知工作区域15的多种构型,所述多种构型能以工具装置11的根据本发明的附接装置13应用,从而不详细探讨工作区域15的所有可能构型。

图2至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11的另外的实施方式。附接装置13在此构造为承载法兰14,该承载法兰与工作区域15形状和/或材料锁合地连接。工作区域15将承载法兰14在平面中包围360°并具有的绕工具旋转轴线a的尤其最小的径向延伸尺度小于承载法兰14的尤其最大的径向延伸尺度。承载法兰14与工作区域15交搭地连接,如在图5中在图2的工具装置的横截面视图a-a中可看到的那样。

图2至5的承载法兰14盘形和扁平地实施。承载法兰14具有第一承载平面52和与第一承载平面52间隔开的第二承载平面54。承载平面52,54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a布置并形成附接装置13的材料厚度t。

尤其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手持式工具机211上的状态中看,第一承载平面52将承载法兰14在朝手持式工具机211定向的一侧上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方向限界。尤其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手持式工具机211上的状态中看,第二承载平面54将工具装置211在背离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一侧限界。

承载法兰14具有第一附接面49,该第一附接面在与手持式工具机211连接的紧固状态中指向手持式工具机211。承载法兰14具有第一承载面51,该第一承载面在与手持式工具机211连接的紧固状态中指向工具机211。承载法兰14具有背离第一承载面51的第二承载面53。第一承载面51和第二承载面53将承载法兰14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限界。第一承载面51在该实施方式中构造为第一附接面49的面区域,因为第一附接面49过渡到第一承载面51中。

第一承载平面52沿着第一承载面51或者说附接面49延伸。第二承载平面54沿着第二承载面53延伸。转矩接收区域40沿轴向方向在两个承载面51,53之间延伸。

承载法兰14与工作区域15交搭地连接,使得承载法兰14的第一承载面51与工作区域15的第二侧面47形状锁合和/或材料锁合连接并构成圆环形的连接区域55。优选,第二侧面47具有径向内部的第二侧面区域48,其设置用于与第一承载面51的径向外部的第一承载面区域51尤其材料锁合和/或形状锁合地连接。

承载法兰14可以与工作区域15形状锁合连接。可以使用铆接或其他连接例如插接,插接例如基于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未进一步示出的材料突起——该材料突起例如可借助承载法兰14沿承载法兰14的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局部实心变形而形成——插入到工作区域15中,以便侵入到工作区域15中并将旋转的力作用以形状锁合的方式从承载法兰14传递给工作区域15。

承载法兰14可以具有构造为承载唇的保险器件63或构造为保险器件63,使得保险器件63在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紧固状态中这样布置,使得当承载法兰14和工作区域15之间的连接中断或者说无意地松开时工作区域15通过承载法兰14和手持式工具机211保险,其方式是,承载法兰14,尤其承载法兰14的保险器件63,形状锁合地防止工作区域15沿工具旋转轴线a轴向方向的运动。优选,在所述连接无意地松开时,工作区域15可以被保持在承载法兰14,尤其承载法兰14的保险器件63,和工具接收装置213之间,使得操作者被有效地保护免受飞行的工作区域15影响。

保险器件63优选通过承载法兰14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构型,该最大径向延伸尺度超过工作区域15的最小的径向延伸尺度,使得承载法兰14交搭工作区域15并从而得到在以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夹紧的状态中工作区域15的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的形状锁合连接。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工具装置11的实施方式,带有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其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共同作用。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布置在附接装置13的至少一个夹卡翼19上。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沿着径向轴线r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最大相当于附接装置13的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之间的最大间距,如示例性地从附接装置13在图14中的不同实施可能性中可得出的那样。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在附接装置13的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之间的角度区域中布置在附接装置13的夹卡翼19上。

图3b所示的工具装置11替代或附加于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其设置用于接收以可运动方式支承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保险和/或定位元件324(例如在图15a和15b中所示)。工具接收装置213的以可运动的方式支承的保险和/或定位元件324可以例如构造为弹簧加载的卡锁销或类似物。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优选布置在夹卡翼19上。优选,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构造为夹卡翼19中的没有材料的穿口,尤其完全穿过夹卡翼19的最大材料厚度h延伸的槽口。但也可设想,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构造为夹卡翼19和/或承载法兰14上的凹进部,例如通过压印方法制造的凹进部,如示例性地在图15a和15b中所示。承载法兰14可以与工作区域15一体地构造或借助承载法兰14的尤其通过压印方法制造的,紧固元件而形状锁合和/或力锁合地与工作区域15连接(参见图15a和15b)。

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的最大直径dw优选相当于从0.8毫米至1.6毫米的值域中的值。优选,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在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布置在夹卡翼19上。但也可设想,所述至少一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布置在工具装置11的其他区域中。有利地,工具装置11包括多个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其优选均匀地分布在工具装置11、尤其工具装置11的承载法兰14上地布置。尤其,附加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16,318,320,322布置在共同的圆环326上,该圆环具有的最大直径具有从23毫米至28毫米的值域中的值。共同的圆环优选具有布置在工具旋转轴线a上的中心点。

图6至8示出工具装置11的另外的实施方式。承载法兰14在此实施成沿轴向方向折弯,使得承载法兰14基本上是罐形。承载法兰14具有基本上柱形的侧壁59,该侧壁沿轴向方向延伸并将工作区域15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限界。侧壁59具有基本上正圆的横截面。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侧壁59可以具有横截面,在该横截面的情况下,在正交于工具旋转轴线的平面中,侧壁59到工具旋转轴线a具有变化的间距。侧壁59基本上同心于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侧壁59限界工作区域15的最小的径向延伸尺度并尤其引起工作区域15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的形状锁合连接。附加地,侧壁59也可以引起在侧壁59和工作区域15之间沿工具旋转轴线的轴向方向的力锁合连接。侧壁59与工具旋转轴线a径向间隔开地延伸。侧壁59在上方的第一承载平面52和下方的第二承载平面54之间延伸。侧壁59基本上径向闭合地围绕工具旋转轴线a。

第一承载面51在该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一附接面49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和沿轴向方向间隔开。

第一承载平面52沿着第一附接面49延伸。第二承载平面54沿着第二承载面53延伸。

转矩接收区域40沿轴向方向在承载法兰14的第一附接面49和背离第一附接面49的相对置的第二附接面50之间延伸。

工作区域15这样与承载法兰14连接,使得工作区域15相对于承载法兰14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在面向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方向突出直至0.6毫米的高度h,就像例如由图7所示。在此,第一侧面45具有构成贴靠面61的侧面区域,该侧面区域设置用于支承在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上。优选,工作区域15的贴靠面61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相对于附接面49相应于高度h突出。

在图8a中还示出工具装置11的剖视图,使得具有从侧壁59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并构造为保险器件63的承载唇,该承载唇设置用于将工作区域15与承载法兰14连接并形成工作区域15和承载法兰14之间的连接区域55。

在图8b中示出工具装置11示例性接收在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的替代的工具接收装置中,带有替代的手持式工具机的输出轴,该输出轴贴靠在工作区域55的贴靠面61上,且带有示意性示出的锁紧螺母,该锁紧螺母贴靠在承载法兰14的承载唇63上并且将工具装置11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锁紧或者说紧固。

图9示出工具机系统或者说加工系统,其具有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以绕输出轴线a旋转的方式可运动的工具接收装置213和一工具装置11。工具装置11这样被接收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使得输出轴线a和尤其假想的几何工具旋转轴线a重合。

工具接收装置213设计用于将工具装置11这样保持在手持式工具机211上,使得输出轴线a和工具旋转轴线a基本上重合。

优选,工具接收装置213具有至少一个携动装置215和相对于携动装置215可运动的夹卡装置217。

夹卡装置217具有两个构造为钩装置218的钩爪218a,218b,它们可相对彼此绕夹卡装置217的夹卡装置旋转轴线k旋转地受支承。

为了将驱动力传递给工具装置11,携动装置215具有四个与输出轴线a间隔开地布置的转矩传递区域219。转矩传递区域219可分别构造为输出面219b,尤其输出面区域,或输出棱边219a,尤其输出棱边区域。

携动装置215和在图10和11中示出的夹卡装置217设置用于穿伸过工具装置11的穿过工具装置11的整个材料厚度延伸的槽口17并将工具装置11借助基本上沿输出轴线a的径向方向可运动的钩装置218与工具接收装置213夹卡。

工具接收装置213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开口225,该开口设置用于接收钩装置218。两个钩装置218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夹卡面233,用于将至少轴向力作用传递给工具装置11。

携动装置215通过两个尤其用作引导爪的携动爪216a,216b构造,携动爪设置用于沿径向方向引导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夹卡装置217,其方式是,使得能实现夹卡装置217沿输出轴线a的径向方向绕夹卡装置旋转轴线k的运动并且将该运动垂直于径向方向进行限界。携动爪216a,216b将开口225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沿着基本上矩形的开口225的纵长延伸尺度限界。

携动装置215具有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大于夹卡装置217在紧固状态中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由此在旋转地驱动工具接收装置213时沿输出轴线a的径向方向突出的携动爪216a,216b保证对钩爪218a,218b的保护,其方式是,在与工件无意地接触时钩装置218通过携动装置215受保护。

钩爪218a,218b在图9中为了更好地图示布置在假想的状态,即在紧固状态(右钩爪218a)和松脱状态(左钩爪218b)。钩爪218a,218b的该假想的状态在根据本发明的手持式工具机211中优选不能实现,因为两个钩爪218a,218b要么都布置在紧固状态中要么都布置在松脱状态中。优选,钩爪218a,218b可同步运动地受支承。

在夹卡装置217的松脱状态中,钩爪218a,218b相对于携动装置215沿输出轴线a的轴向方向突出,例如在图9中的左钩爪218a处可看到的那样。可看到的是,钩爪218a,218b相对于携动装置215在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松脱状态中沿输出轴线a的轴向方向比在紧固状态中突出得多。

夹卡装置217的钩爪218a,218b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周面245,该周面限界钩爪218a,218b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钩爪218a,218b的周面245从彼此离开地定向。钩爪218a,218b分别具有第一周面245a和第二周面245b,它们在轴向方向通过夹卡装置217的夹卡槽口231分隔开。第一和第二周面245a,245b限界夹卡槽口231的径向延伸尺度。第一周面245a至少绕输出轴线a弯曲。

为了明确地直观示出,图9的右钩爪218a在紧固状态中实施,在该紧固状态中,钩爪218a将工具装置11保持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钩装置218被支承面261包围。

携动装置217的转矩传递区域219具有输出面219b,尤其输出面区域,和输出棱边219a,尤其输出棱边区域。输出面219b的至少输出面区域可以是平坦的。输出棱边219a的至少输出棱边区域可以是笔直的。

输出面219b和输出棱边219a相对于通过输出轴线a的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展开的平面折成角度并尤其逆着工具接收装置213在手持式工具机211的运行中的旋转方向折成优选直至30°的角度。工具接收装置213还具有平坦的圆环形支承面261,该支承面设置用于将工具装置11的至少贴靠面61沿轴向方向支撑。支承面261沿径向方向与钩装置218,尤其夹卡装置217的夹卡面233间隔开。

工具装置11的工作区域15这样布置在附接装置13上,使得工作区域15在紧固状态中相对于附接装置13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在面向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方向上突出。其中,工作区域15的贴靠面61在工具装置11的紧固状态中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支承面261接触并形成沿手持式工具机11的工具旋转轴线a的周向的力锁合连接。

支承面261沿工具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在第一径向间距和第二径向间距之间延伸,其中,第一径向间距小于第二径向间距。

工具装置11的夹卡翼19或者说夹卡翼19的第一边界棱边21,在工具装置11与手持式工具机211的紧固状态中相对于支承面261的第一,尤其最小的,径向间距沿输出轴线a的径向方向突出直至4毫米,使得在该区域中不存在支承面261或者说支撑材料并且夹卡翼19沿轴向方向可弯曲。

工具接收装置213,尤其钩装置218,具有操纵装置229,该操纵装置在借助操纵力轴向操纵该操纵装置229时设置用于将钩装置218从松脱状态转换到紧固状态中,在松脱状态中工具装置11可从工具接收装置213取下或安放到其上,在紧固状态中,工具装置11与工具接收装置213连接。

钩装置218还具有径向夹卡槽口231,该夹卡槽口设置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19并且将其在紧固状态中沿输出轴线a的轴向方向夹卡和在松脱状态中释放。夹卡槽口231具有夹卡面233,该夹卡面设置用于将夹卡作用施加给工具装置11。

钩装置218绕尤其基本上正交于输出轴线a的夹卡装置旋转轴线k这样可枢转地受支承,使得能够以钩装置218根据钩装置218、尤其钩装置218的夹卡面233相对于输出轴线a倾斜的枢转角度将具有不同厚度的附接装置13的工具装置11借助钩装置218夹紧。

当工具装置11紧固在手持式工具机211上时,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转矩传递区域219位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第一正交平面235和第二正交平面237之间。工具接收装置213具有两个携动爪216a,216b,它们分别具有两个转矩传递区域219,这两个携动爪绕输出轴线a相互旋转对称地布置。

第一正交平面235将工具接收装置213在面向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一侧沿输出轴线a的方向限界,第二正交平面237将工具接收装置213在背离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一侧限界。

转矩传递区域219沿输出轴线a的径向方向至少区段地在相对于输出轴线a的第一和第二径向间距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区段中的至少一个区段设计用于从手持式工具机211到工具装置11的转矩传递219。

优选,手持式工具机211的一个转矩传递区域219,优选多个,特别优选所有转矩传递区域219至少区段地以点接触、优选以线接触且特别优选以面接触形式接触工具装置11的转矩接收区域40。

图10b,10c和10d示出手持式工具机211的用于接收工具装置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替代构型,该工具装置具有对称构型的附接装置。在图10b,10c和10d中示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具有至少基本上类似于前图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构型。与前图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不同,在图10b,10c和10d中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具有关于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输出轴线a延伸的对称平面对称构造的携动装置215。优选,输出轴线a在对称平面中延伸,携动装置215关于该对称平面对称构造。

图10b中所示的携动装置215优选具有相互对称构造的携动爪216a,216b。尤其,携动爪216a,216b相互镜像对称地构造,尤其关于包括输出轴线a的对称平面。优选,携动爪216a,216b分别关于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该对称平面延伸的平面镜像对称地构造。优选,在携动爪216a,216b中的每个携动爪上布置有携动装置215的至少一个引导槽口,未详细示出且与图10b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相对应地构造的工具装置的具有尤其矩形横截面的夹卡翼可导入和/或布置在该引导槽口中。尤其,携动爪216a,216b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入斜坡。导入斜坡在各携动爪216a,216b上布置在该携动爪216a,216b的将导入槽口至少部分限界的外表面上。

图10c所示的携动装置215优选具有相互对称构造的携动爪216a,216b。尤其,携动爪216a,216b相互镜像对称构造,尤其关于包括输出轴线a的对称平面。优选,携动爪216a,216b分别关于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该对称平面延伸的平面镜像对称构造。携动爪216a,216b分别具有矩形基本形状,该基本形状具有至少两个倒斜角的棱边。在各携动爪216a,216b的将两个倒斜角的棱边相互连接的外侧上,携动爪216a,216b分别包括隆起。各携动爪216a,216b的隆起优选扇形构造。各携动爪216a,216b的隆起可以例如构成图10c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装配编码元件。优选,夹卡装置217的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图10c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夹卡装置217的夹卡面233延伸的内表面具有扇形的隆起。夹卡装置217的隆起可以例如构成图10c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紧固编码元件。优选有利地可借助图10c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夹卡装置217最大程度避免具有与夹卡装置217的隆起不对应的槽口的工具装置(在这里未详细示出)的紧固。优选,携动爪216a,216b的隆起和夹卡装置217的隆起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a延伸的平面中构成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四个周向轮廓。

图10d所示的携动装置215优选具有相互对称构造的携动爪216a,216b。尤其,携动爪216a,216b相互镜像对称构造,尤其关于包括输出轴线a的对称平面。优选,携动爪216a,216b分别关于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该对称平面延伸的平面镜像对称构造。优选,每个携动爪216a,216b具有至少两个与未详细示出的工具装置的夹卡翼相对应构造的携动和/或编码轮廓。优选,携动和/或编码轮廓构造为携动装置215的外轮廓中的凹进部,尤其是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a延伸的平面中看。图10d所示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夹卡装置217包括夹卡装置217的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夹卡装置217的夹卡面233延伸的内表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a延伸的平面中看,该内表面具有类似于携动和/或编码轮廓的走向。优选,携动爪216a,216b的携动和/或编码轮廓和夹卡装置217的内表面在至少基本上垂直于输出轴线a延伸的平面中构成工具接收装置213的六个周向轮廓。

图13至15示出工具机系统、尤其工具装置11和手持式工具机211的工具接收装置213的附加的细节视图,其中,图13至15附加地示出的细节在前图1至12中出于清楚性原因而未示出,以实现图1至12的简单可读。图13至15公开的特征可类似地转用到图1至12。

工具装置11包括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其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参见图12)共同作用。工具装置11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和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尤其相对应地构造。优选,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11在工具接收装置213、尤其支承面261处或在其上的布置、固定或安放进行编码。优选,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da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11在工具接收装置213、尤其支承面261处或在其上的布置、固定或安放按照钥匙-钥匙孔原理进行编码。

携动装置215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其设置用于与工具装置11的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共同作用。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布置在携动装置215的至少一个携动爪216a,216b上(参见图12)。

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构造为机械的装配编码元件。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与携动爪216a,216b一体地构造。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构造为隆起。但也可设想,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槽口、连接条等。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优选至少沿着横向于、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工具装置11的工具旋转轴线a延伸的方向延伸。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邻接到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216a,216b的内周面240上地布置。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从所述至少一个携动爪216a,216b的内周面240出发尤其沿从工具旋转轴线a离开地指向的方向延伸,尤其最多延伸直至被外周圆245c限界的周面245(参见图9和12)。

沿着周向看,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优选布置在驱动棱边219a和/或驱动面219b和携动爪216a,216b的背离该驱动棱边219a和/或该驱动面219b的一侧之间。优选,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沿着周向具有最大延伸尺度,该最大延伸尺度小于驱动棱边219a和/或驱动面219b和携动爪216a,216b的背离该驱动棱边219a和/或该驱动面219b的一侧之间沿着周向的最大间距。优选,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布置在驱动棱边219a和/或驱动面219b和携动爪216a,216b的背离该驱动棱边219a和/或该驱动面219b的一侧之间的60°以下的角度区域中。

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可以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任意构型。例如可设想,携动装置215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尤其在第一正交平面235中看,具有多边形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变形等)或圆形的(半圆形,具有波浪外周线的半圆形等)横截面,如示例性地也可从图14中得出的那样,因为工具装置11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相对应地构造。但也可设想,工具装置11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和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尤其在尺寸大小方面构造得不同。例如可设想,工具装置11的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沿着周向或沿着径向方向具有最大延伸尺度,其相当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的最大延伸尺度的多倍,等。

优选,至少在携动装置215的每个携动爪216a,216b上布置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参见图12)。但也可设想,每个携动爪216a,216b设置多于一个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例如每个携动爪216a,216b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三个,至少四个或更多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布置在携动爪216a,216b上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尤其具有相互类似的构型,其中,也可设想装配编码元件300,302的不同构型。

优选,携动装置215的布置在携动爪216a,216b上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关于包括输出轴线a的平面不对称地布置在携动爪216a,216b上。但也可设想,携动装置215的布置在携动爪216a,216b上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关于包括输出轴线a的一平面对称地布置在携动爪216a,216b上,如尤其示例性地通过图14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可能的相应的布置可导出的那样。

夹卡装置217,尤其至少夹卡装置217的钩装置217a,217b,包括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参见图12和13)。夹卡装置217的装配编码元件308,310优选布置在钩爪218a,218b上,尤其钩爪218a,218b的夹卡槽口231中。优选,夹卡装置217包括多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尤其至少两个。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217具有与1和2不同数量的布置在钩装置217a,217b上的装配编码元件308,310。优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构成固定编码元件,该固定编码元件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11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紧固进行编码。优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设置用于对工具装置11在工具接收装置217上的紧固按照钥匙-钥匙孔原理进行编码。

优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与钩爪218a,218b一体地构造。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独立于钩爪218a,218b构造并借助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连接固定在钩爪218a,218b上。优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布置在夹卡装置217的夹卡面233上,尤其直接邻接到夹卡面233上地布置,该夹卡面233将夹卡槽口231至少部分限界。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尤其具有在夹卡槽口231内的最大延伸尺度,其小于夹卡装置217的夹卡面233的最大延伸尺度。优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构造为隆起。但也可设想,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槽口、槽道、连接条、锯齿轮廓等。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可以关于钩爪218a,218b的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在钩爪218a,218b上,如尤其示例性地通过图14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可能的相对应布置可导出的那样。优选,钩爪218a,218b的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至少基本上平行于输出轴线a延伸和/或包括该输出轴线a。也可设想,夹卡装置217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8,310相对于钩爪218a,218b的中间平面,尤其对称平面,间隔开地布置在钩爪218a,218b上。

工具装置11的附接装置13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其设置用于,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与工具接收装置213的所述至少一个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共同作用。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布置在附接装置13的所述至少一个夹卡翼19上(参见图14a)。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沿着径向轴线r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最大相当于附接装置13的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之间的最大间距,如示例性地从图14a的附接装置13的不同的实施可能性可得出的那样。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在附接装置13的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之间的角度区域中布置在附接装置13的夹卡翼19上。尤其,该角度区域具有90°以下,优选60°以下和特别优选40°以下的最大延伸尺度。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沿着周向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优选小于附接装置13的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之间的最大间距。尤其,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沿着周向在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之间的区域中延伸。驱动棱边40a和编码棱边35之间的所述区域优选布置在附接装置13的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内。优选,该区域由通过附接装置13的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限界的圆环的子区域构成,如示例性地从图14a中的表格清单的不同实施可能性中可得出的那样,其中,也可设想示出的实施可能性的组合。附接装置13优选包括多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它们可对称地、尤其按n重旋转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在附接装置13,尤其夹卡翼19上。

附接装置13的示例性实施可能性的在图14a中所示的表格清单——尤其在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实施可能性方面——在表格清单的第一栏中中示出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尺寸,尤其长度、宽度等方面的可能实施方案。表格清单的第二栏示出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形等——方面的可能的实施方案。表格清单的第三栏示出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相对于径向轴线r或包括工具旋转轴线a的平面的布置方面的可能的实施方案,例如关于径向轴线r对称布置、关于径向轴线r在单侧布置、n重旋转对称等。在图14a中,附图标记仅给予实施可能性,以可实现表格清单的更好的可读性。但附接装置13的在图14a中所示的尤其在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实施可能性方面的实施可能性在这里不应视为限制,因为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可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另外的实施可能性。

图14b至14e示出附接装置13的替代构型,尤其在夹卡翼19的实施可能性方面。在图14b中,附接装置13优选具有将附接装置13的夹卡翼19至少部分限界的第一边界圆23,该第一边界圆具有最大直径d1,该最大直径d1大于限界尤其沿径向轴线r方向限界工具装置11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的圆的最大直径。夹卡翼19优选构造成,使得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夹卡翼延伸进到夹卡装置217的夹卡槽口231中并尤其可借助夹卡面233紧固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尤其,夹卡翼19这样构造,使得夹卡翼19的将夹卡翼19沿着径向轴线r限界并且优选至少部分布置在第一边界圆23上的棱边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刚好仍接触工具装置11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或相对于工具装置11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间隔开地布置。优选,附接装置13的第一边界圆23的最大直径d1小于第二边界圆27的最大直径d2。优选,第一边界圆23的最大直径d1大于或等于限界工具装置11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的圆的最大直径,尤其大于或等于24.8毫米。夹卡翼19可以关于包括工具旋转轴线a的对称平面镜像对称构造(参见图14b中的右图)或关于对称平面不对称构造(参见图14b中的左图)。

在图14c中,附接装置13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夹卡翼19,尤其至少四个夹卡翼19,其沿着第一边界圆23和/或第二边界圆27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小于工具装置11的在工具装置11布置在工具接收装置213上的状态中与至少一个携动爪216a,216b共同作用的和/或将携动爪至少部分接收的槽口的最大延伸尺度。优选,夹卡翼19沿着第一边界圆23和/或第二边界圆27具有的最大延伸尺度小于转矩传递区域219的输出棱边219a和工具装置11的装配编码元件300,302,308,310之间的最小间距。在图14c中示例性示出夹卡翼19具有小最大延伸尺度的四个实施可能性。

在图14d中,附接装置13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夹卡翼19,尤其至少四个夹卡翼19,在其上布置有工具装置11的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图14d的左图中,布置在夹卡翼19上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具有的最大径向延伸尺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边界圆23和第二边界圆27之间的最大径向间距。

在图14d的中间图中,布置在夹卡翼19上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具有最大延伸尺度,该最大延伸尺度沿着一角度区域延伸,该角度区域具有从10°至40°的值域中的值。

在图14d的右图中,布置在夹卡翼19上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具有的最大周向延伸尺度小于或等于17毫米并且优选在工具装置11的与携动爪216a,216b共同作用和/或将所述携动爪至少部分接收的至少两个槽口之间布置在一角度区域内,该角度区域具有在从10°至40°的值域中的值。

在图14e中,附接装置13优选具有至少一个夹卡翼19,尤其至少四个夹卡翼19,在其上布置工具装置11的至少一个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图14e的左图中,一个或多个夹卡翼19关于包括工具旋转轴线a的对称平面镜像对称构造。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在两侧邻接到将夹卡翼19限界的棱边上,所述棱边优选至少部分沿着第一边界圆23延伸。

在图14e的中间图中,一个或多个夹卡翼19关于包括工具旋转轴线a的对称平面不对称构造。优选,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一侧、尤其面向驱动棱边40a的一侧上至少邻接到将夹卡翼19限界的棱边上,该棱边优选至少部分沿着第一边界圆23延伸。在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面向编码棱边35的一侧上,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至少邻接到将夹卡翼19限界的另一棱边上,该另一棱边相对于第一边界圆23朝第二边界圆27的方向错开布置。

在图14e的右图中,一个或多个夹卡翼19关于包括工具旋转轴线a的对称平面不对称构造。优选,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在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一侧、尤其在背离编码棱边35的一侧上至少邻接到将夹卡翼19限界的棱边上,该棱边优选至少部分沿着第一边界圆23延伸。在各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的面向驱动棱边40a的一侧上,工具装配编码元件304,306,312,314优选至少邻接到将夹卡翼19限界的另一棱边上,该另一棱边相对于第一边界圆23朝第二边界圆27方向错开地布置。

图16a,16b,17a,17b,18a和18b示出工具装置11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在图16a和16b中,示出工具装置11作为冠形钻头的可能实施方案。工具装置11包括附接装置13和邻接到附接装置13上的工作区域15。工作区域15柱形、尤其圆柱形地构造。优选,工作区域15具有至少基本上保持不变的最大直径,尤其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看。优选,工作区域15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具有相对于工具旋转轴线a的恒定的最大间距。在工作区域15的背离附接装置13的一侧上,工作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或多个分割部段31。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割部段31优选构造为钻石分割部段。但也可设想,分割部段31具有专业人员视为有意义的其他构型,例如构型为硬质合金分割部段等。

在图17a和17b中示出工具装置11的作为冠形钻头的可能实施方案。图17a和17b所示的工具装置11具有至少基本上类似于图16a和16b所示的工具装置11的构型。与图16a和16b所示的工具装置11不同,图17a和17b所示的工具装置11具有工作区域15,该工作区域,尤其沿着工具旋转轴线a看,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最大直径。优选,工作区域15在配属给分割部段31的区域中具有比在配属给附接装置13的区域小的最大直径。直径变换或直径变化可以阶跃式构造或连续地构造。优选,分割部段31构造为涂层,该涂层具有分割颗粒,尤其钻石颗粒、刚玉颗粒等。但也可设想,分割部段31构造为硬质合金分割部段等。

在图18a和18b中示出工具装置11作为罐形刷的可能实施方案。工具装置11优选包括附接装置13和布置在其上的工作区域15。工作区域15罐形构造。工作区域15优选包括固定区域,工具装置11的刚毛状的工件加工元件固定在该固定区域上。工件加工元件可构造为经涂层的尼龙刚毛、经涂层的金属刚毛等。工件加工元件可有曲皱或无曲皱地构造。工件加工元件优选借助力锁合,形状锁合和/或材料锁合连接来固定在固定区域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