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7692发布日期:2018-12-12 00:4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竹、木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竹、木在我国应用广泛,在家居行业尤为明显,实用性和性价比高,而且还可以根据各人的不同需求对竹、木进行设计使用,对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竹、木容易受到虫以及潮湿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虫蛀、发霉,影响人们对其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主箱体,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右端壁上侧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上设置有导向阀,所述搅拌腔上端壁转动配合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腔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搅拌轴下端穿过所述搅拌腔下端壁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所述搅拌轴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的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轴右侧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腔下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轴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腔下端壁并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轴下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腔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锥齿轮,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的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之间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右贯通所述第二传动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所述滑动腔内部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段电机轴,左右两侧的电机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三传动腔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所述第二传动腔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有右侧电机轴上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腔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左侧电机轴上的第四锥齿轮,所述滑动腔下方连通设置有第四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腔下方连通设置有第五传动腔,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右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五传动腔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右端与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传动腔上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第一螺纹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腔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所述套筒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下方设置有第六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轴下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六传动腔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腔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一带轮,所述第六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六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三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下方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六传动腔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七传动腔,所述第四传动轴上端穿过所述第六传动腔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中,所述第四传动轴上端与所述第七传动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四传动轴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端穿过所述第六传动腔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中,所述第七传动腔中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轴右侧的第五传动轴,所述第五传动轴底部设置有第二花键,上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七传动腔内部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五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五传动轴螺纹配合,所述第四传动轴穿过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且被所述第四传动轴贯穿的第八传动腔,第八传动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传动轴花键配合的第四带轮,所述主箱体右侧设置有传动腔主体,所述主箱体与所述传动腔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面与所述传动腔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右端面与所述主箱体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九传动腔,所述第一固定块内部设置有左右延伸并与所述第九传动腔和所述第七传动腔相连通的传动槽,所述第九传动腔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轴,所述第六传动轴为花键轴,所述第六传动轴下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轴上端穿过所述第九传动腔上端壁,所述传动腔主体上方设置有喷头主体,所述第六传动轴上端与所述喷头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主体内部设置有喷腔,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机右侧且开口向下的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机右侧的散热块,所述散热槽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散热块下方的散热风机,从而可通过所述散热风机加速散发所述第二电机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七传动腔右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五锥齿轮上方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下端面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装置,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磁装置相配合的第一衔铁块,所述第七传动腔下端壁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两侧的缓冲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九传动腔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六传动轴两侧的第二电磁装置,第九传动腔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六传动轴上的第七锥齿轮,且所述第七锥齿轮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磁装置相配合的第二衔铁块,所述第六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九传动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且所述压缩弹簧下端与所述第七锥齿轮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传动腔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六传动轴右侧的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上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传动轴下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七锥齿轮下方的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七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八锥齿轮上方的第五带轮,所述第四带轮与第五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穿过所述传动槽的第三传动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箱体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搅拌腔中,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相连,所述抽水泵左端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抽水泵的一端穿过所述喷头主体与所述喷腔相连通,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所述导向阀,将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通过所述第一导管注入所述搅拌腔中,待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添加完毕之后关闭所述导向阀,所述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所述套筒开始向右移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开始向右滑动,待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同时所述第一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搅拌轴开始转动,从而所述搅拌叶片在所述搅拌轴的带动下对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毕后所述第一电机关闭,所述第二电机重新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回到初始位置。

在喷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时,所述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所述套筒开始向左移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开始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同时所述第一电机开始工作所时,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转动,同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通电,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向上滑动,从而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五锥齿轮啮合,所述五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转动,所述第六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传动轴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最终带动所述喷头滑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方向改变所述喷头滑动方向,若需要喷头左右摇动时,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轴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所述第四带轮带动所述第九带轮转动,所述第九带轮带动所述第七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七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通电,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向下滑动,从而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传动轴转动,从而所述喷头开始摇动,同时所述抽水泵开始工作,将所述搅拌腔内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带入所述喷腔,从而工作人员能对所述竹、木进行喷射处理。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而且通过控制电机来达到控制喷射位置的目的,且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竹、木预防蛀、霉的处理设备,包括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的主箱体11,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搅拌腔36,所述搅拌腔36右端壁上侧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第一导管33,所述第一导管33上设置有导向阀34,所述搅拌腔36上端壁转动配合安装有搅拌轴36,所述搅拌轴36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37,所述搅拌腔36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腔30,所述搅拌轴36下端穿过所述搅拌腔36下端壁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30,所述搅拌轴36下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0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腔30内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轴36上的第一直齿轮32,所述第一传动腔30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搅拌轴36右侧的第一传动轴27,所述第一传动轴27与所述第一传动腔30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27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直齿轮32啮合配合的第二直齿轮31,所述第一传动腔30下方设置有第二传动腔28,所述第一传动轴27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腔30下端壁并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28,所述第一传动轴27下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腔28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腔28内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传动轴27上的第一锥齿轮29,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28左侧的第三传动腔17,所述第三传动腔17内部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6,所述第二传动轴16上端与所述第三传动腔17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17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传动轴16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19,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28与所述第三传动腔17之间的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左右贯通所述第二传动腔28与所述第三传动腔17,所述滑动腔内部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64,所述第一滑块64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60,所述第一电机60动力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段电机轴61,左右两侧的电机轴61远离所述第一电机60的一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三传动腔17与所述第二传动腔28内,所述第二传动腔28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有右侧电机轴61上的第三锥齿轮63,所述第三传动腔17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左侧电机轴61上的第四锥齿轮62,所述滑动腔下方连通设置有第四传动腔24,所述第四传动腔24下方连通设置有第五传动腔25,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腔25右侧的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五传动腔25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轴23,所述第一螺纹轴23右端与所述第二电机26动力连接,所述第五传动腔25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五传动腔25上下端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套筒22,所述套筒22与所述第一螺纹轴2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腔24内部设置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上端与所述第一滑块64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1下端与所述套筒22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腔17下方设置有第六传动腔18,所述第二传动轴16下端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第六传动腔18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腔18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传动轴16上的第一带轮15,所述第六传动腔18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16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三传动轴12,所述第六传动腔18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轴12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四传动轴53,所述第三传动轴1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带轮13,所述第一带轮15与所述第二带轮13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传送带14,所述第四传动轴53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带轮52,所述第一带轮15与所述第三带轮52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14下方的第二传送带54,所述第六传动腔18上方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传动腔17左侧且向上延伸的第七传动腔51,所述第四传动轴53上端穿过所述第六传动腔18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51中,所述第四传动轴53上端与所述第七传动腔51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且所述第四传动轴53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5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三传动轴12上端穿过所述第六传动腔18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七传动腔51中,所述第七传动腔51中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四传动轴53右侧的第五传动轴50,所述第五传动轴50底部设置有第二花键,上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七传动腔51内部设置有滑动配合的第二滑块48,所述第五传动轴50穿过所述第二滑块48且所述第二滑块48与所述第五传动轴50螺纹配合,所述第四传动轴53穿过所述第二滑块48,所述第二滑块48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50且被所述第四传动轴53贯穿的第八传动腔49,第八传动腔49内设置有与所述第四传动轴53花键配合的第四带轮40,所述主箱体11右侧设置有传动腔主体82,所述主箱体11与所述传动腔主体82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块43,所述第一固定块43左端面与所述传动腔主体8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43右端面与所述主箱体11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腔主体82内部设置有第九传动腔80,所述第一固定块43内部设置有左右延伸并与所述第九传动腔80和所述第七传动腔相连通的传动槽55,所述第九传动腔80内设置有第六传动轴47,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为花键轴,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下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上端穿过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上端壁,所述传动腔主体82上方设置有喷头主体46,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上端与所述喷头主体46固定连接,所述喷头主体46内部设置有喷腔45,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机26右侧且开口向下的散热槽101,所述散热槽10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电机26右侧的散热块102,所述散热槽101内设置有位于所述散热块102下方的散热风机100,从而可通过所述散热风机100加速散发所述第二电机26运行时所产生的热量。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三传动轴1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五锥齿轮74,所述第七传动腔51右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五锥齿轮74上方的支撑块76,所述支撑块76下端面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磁装置75,所述第五传动轴50上固定安装有第六锥齿轮70,所述第六锥齿轮70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磁装置75相配合的第一衔铁块,所述第七传动腔51下端壁对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50两侧的缓冲块7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两侧的第二电磁装置83,第九传动腔80内部设置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上的第七锥齿轮86,且所述第七锥齿轮86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电磁装置83相配合的第二衔铁块,所述第六传动轴47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的花键套81,所述花键套81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87,且所述压缩弹簧87下端与所述第七锥齿轮86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传动腔80内部设置有位于所述第六传动轴47右侧的第七传动轴89,所述第七传动轴89上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上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传动轴89下端与所述第九传动腔80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传动轴89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七锥齿轮86下方的第八锥齿轮88,所述第七传动轴89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八锥齿轮88上方的第五带轮90,所述第四带轮40与第五带轮90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穿过所述传动槽55的第三传动带4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主箱体1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抽水泵39,所述主箱体11内部设置有第二导管38,所述第二导管38的一端伸入所述搅拌腔36中,所述第二导管38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39相连,所述抽水泵39左端设置有软管42,所述软管42远离所述抽水泵39的一端穿过所述喷头主体46与所述喷腔45相连通,所述软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抽水泵39相连。

本装置在初始状态时,所述导向阀34和所述抽水泵39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电机60以及所述第二电机26不运行,同时所述第一滑块64处于中间位置,从而所述第三锥齿轮63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9不啮合,所述第四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9不啮合,所述第一电磁装置75不通电,同时所述第六锥齿轮70受到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所述第六锥齿轮70与所述第五锥齿轮74不啮合,第二电磁装置83不通电,同时所述第七锥齿轮86在所述压缩弹簧87拉力的作用下向上滑动,从而所述第七锥齿轮86与所述第八锥齿轮88不啮合。

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所述导向阀34,将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通过所述第一导管33注入所述搅拌腔36中,待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添加完毕之后关闭所述导向阀34,所述第二电机26开始工作,所述套筒22开始向右移动,所述第一滑块64通过所述连接杆21开始向右滑动,待所述第四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一锥齿轮29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26,同时所述第一电机60开始工作,带动所述搅拌轴35开始转动,从而所述搅拌叶片37在所述搅拌轴35的带动下对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毕后所述第一电机60关闭,所述第二电机26重新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64回到初始位置。

在喷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时,所述第二电机26开始工作,所述套筒22开始向左移动,所述第一滑块64通过所述连接杆21开始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三锥齿轮62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9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26,同时所述第一电机60开始工作所时,所述电机轴61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62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62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9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9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16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16带动所述第一带轮15转动,所述第一带轮15带动所述第二带轮13转动,所述第二带轮13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12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12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74转动,同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75通电,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70向上滑动,从而所述第六锥齿轮70与所述五锥齿轮74啮合,所述五锥齿轮74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70转动,所述第六锥齿轮70带动所述第五传动轴50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滑块48在所述第七传动腔51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48滑动最终带动所述喷头滑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电机60转动方向改变所述喷头滑动方向,若需要喷头左右摇动时,所述第一带轮15带动所述第三带轮52转动,所述第三带轮52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轴53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53带动所述第四带轮40转动,所述第四带轮40带动所述第九带轮90转动,所述第九带轮90带动所述第七传动轴89转动,所述第七传动轴89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88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83通电,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86向下滑动,从而所述第七锥齿轮86与所述第八锥齿轮88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88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86,所述第七锥齿轮86带动所述第六传动轴47转动,从而所述喷头开始摇动,同时所述抽水泵39开始工作,将所述搅拌腔内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带入所述喷腔45,从而工作人员能对所述竹、木进行喷射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工作人员打开所述导向阀,将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通过所述第一导管注入所述搅拌腔中,待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添加完毕之后关闭所述导向阀,所述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所述套筒开始向右移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开始向右滑动,待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同时所述第一电机开始工作,带动所述搅拌轴开始转动,从而所述搅拌叶片在所述搅拌轴的带动下对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进行搅拌,待搅拌完毕后所述第一电机关闭,所述第二电机重新启动,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回到初始位置。

在喷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时,所述第二电机开始工作,所述套筒开始向左移动,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开始向左滑动,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时关闭所述第二电机,同时所述第一电机开始工作所时,所述电机轴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一带轮转动,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二带轮转动,所述第二带轮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轴带动所述第五锥齿轮转动,同时所述第一电磁装置通电,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向上滑动,从而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五锥齿轮啮合,所述五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锥齿轮转动,所述第六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传动轴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滑块在所述第七传动腔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最终带动所述喷头滑动,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方向改变所述喷头滑动方向,若需要喷头左右摇动时,所述第一带轮带动所述第三带轮转动,所述第三带轮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轴转动,所述第四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四带轮转动,所述第四带轮带动所述第九带轮转动,所述第九带轮带动所述第七传动轴转动,所述第七传动轴带动所述第八锥齿轮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电磁装置通电,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向下滑动,从而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带动所述第六传动轴转动,从而所述喷头开始摇动,同时所述抽水泵开始工作,将所述搅拌腔内的竹、木预防蛀、霉处理剂带入所述喷腔,从而工作人员能对所述竹、木进行喷射处理。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传动合理,结构简单,而且通过控制电机来达到控制喷射位置的目的,且容易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